第004章 昌黎之戰(上)
第004章昌黎之戰(上)
幽州是漢朝的上州,國家的門戶,而遼西郡又是連接幽州的關外與關內的樞紐。遼西郡的治所陽樂,對於後世人來說聽起來是很陌生的,可是它在後世還有一個名字——錦州。
遼西的地形西部多是山地,只有沿海有狹長的一段平原,遼西走廊。陽樂城就坐落於此。陽樂城以東,過了遼西走廊,就是遼闊的遼東平原,這裏分佈着漢朝的遼東屬國、玄菟郡、遼東郡,以及延伸到朝鮮半島的樂浪郡四個郡國。其中玄菟郡、遼東郡、樂浪郡都是漢郡,治下的百姓多為移民實邊的關內漢地百姓。
而唯有遼東屬國不同,他是胡人聚集區。東漢安帝時,為了安置內附的烏桓人,便於其生活、居住,也是為了方便管理,漢朝廷遼東、遼西兩郡部分地區劃分出來,建立了地置遼東屬國,治昌黎縣(今義縣)。轄境相當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屬幽州。
所以遼東屬國算得上是關外烏桓人的大本營。經過長期遷徙內附,到了漢靈帝的時候,聚居在漢朝遼東屬國的烏桓人已經達到了數十萬。他們在保留原有部落結構同時,與漢人長期雜居,學習漢人的農耕、風俗,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漢化趨勢。但還有很多部族保留烏桓習俗,對漢人的習俗很排斥,而烏桓大人丘力居就是其中的代表。在丘力居看來,烏桓人的漢化,最終的結果就是烏桓人的覆滅,或淪為漢人奴隸,這是丘力居所不能接受的。
丘力居少時作為烏桓人世子,在洛陽為質,學習漢話、文字、禮儀,如果你不認識他,那麼第一次見他,不會覺得他與當時洛陽的漢人有什麼不同。
可是越是學習漢文化,他就越懷念烏桓人曾經在草原的自由生活,雖然烏桓人曾長期受到匈奴人的壓迫,可是匈奴的冒頓單于卻是他仰慕的大英雄。
丘力居常常對部下說:“烏桓人是草原部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如今,我們背棄祖宗的故地,遷居到漢人的郡縣中,接受小吏呵斥奴役,讓祖宗蒙受羞恥。更何況漢人的絲綢、粟米對我們有什麼用處呢?吃牛羊肉、飲乳酪,騎快馬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大丈夫當如大匈奴冒頓單于一樣,親率領控弦之士三十萬,東征西討,困漢高皇帝於白登山,讓敵人貢獻財物、美女,臣服於我們,才不枉此生。”部下聽聞之後,對其更加信服。
張純與丘力居曾同居洛陽,都胸懷大志,引為知己,常常在一起飲酒討論時局,通宵達旦不知疲倦。
張純舉兵,丘力居很快就率領自己的部落在遼東屬國境內響應,向北攻克遼東屬國治所昌黎,向東攻克了遼東郡襄平、新昌、無慮、望平、房、候城、遼隊、遼陽、險讀、居就、高顯、安市、武閃、平廓、西安平、文、番漢、沓氐十八縣。遼東郡守殉國。附近的胡人都來歸順,軍隊發展到數萬人。
兵貴神速,公孫瓚的軍隊進軍很快,還沒等丘力居的軍隊從遼東郡回來,公孫瓚的軍隊就收復遼東屬國治所昌黎,並長張榜安民,表示,烏桓各部,只要不再追隨丘力居作亂,都可以回到營地,朝廷將不予追究。烏桓各部因此出現了動搖。
三日,丘力居率領東征的烏桓主力進兵至昌黎城東,遼東屬國烏桓各部及不少雜胡部落前來聽命的達到四五萬人。
公孫瓚站在昌黎城城頭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烏桓人軍陣,感嘆道:“俚語常言:養狼當犬看家難!誠不欺我。漢家安撫烏桓百年,終成此禍”
劉康站在公孫瓚身旁,第一次看到數萬人的軍隊,肝都打顫。
公孫瓚轉頭看了一眼面色慘白的劉康,輕蔑一笑,心說,終究不過是個繡花枕頭。也就是馬弁的命。
公孫瓚是個勇略過人的人,他命人取來自己的馬槊,對着身旁部下朗聲道:“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效仿伏波將軍,馬革裹屍,賊雖眾,吾等有何懼哉!”說罷,手持長槊,下了城牆。
部下為公孫瓚豪情鼓舞,緊隨其後。
公孫瓚所說的伏波將軍,劉康是知道的,說的是東漢光武皇帝開國的功臣馬援。馬援,字文淵,扶風郡茂陵縣,歸順光武帝劉秀后,為東漢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東漢建立后,馬援仍領兵征戰,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累官至伏波將軍,封新息侯,世稱“馬伏波”。
曾經有一次,馬援的大軍凱旋歸來,快到的時候,朋友們都來迎接,犒勞。平陵人孟冀,是出了名有計謀的人,和在座的朋友一起祝賀馬援,馬援說:“我希望你有好話教導我,怎麼反而同眾人一樣呢?我立了小功就接受了一個大縣,功勞淺薄而賞賜厚重,像這樣怎麼能夠長久呢?先生有什麼來幫助我呢?”孟冀說:“我智力低下,不知如何回答。”
馬援說:“如今匈奴和烏桓仍然在北邊侵擾,我想攻擊他們。男子漢應該死在邊疆戰場,用馬皮包着屍體下葬,怎麼能安心享受兒女侍奉而老死在家裏呢!孟冀:“你確實是烈士啊,確實是應當那樣啊”。馬革裹屍後來用語比喻用來比喻英勇作戰,效命沙場。
漢軍整列完畢,騎兵在前,郡兵緊隨,輔兵隨後,在昌黎城外列陣完畢。劉康抗着公孫瓚的幾十斤的馬槊,騎着白馬,僅僅跟着公孫瓚馬後。
公孫瓚的身旁左右分別是其都尉嚴綱、田豫,其餘軍司馬各自位於其軍列之前。
劉康越過公孫瓚與嚴剛的夾縫,看向對面,卻見烏桓人雖然很多,可是隊形雜亂,騎兵和步兵混雜在一起。沒有統一的軍服,穿的衣服五花八門,有漢人的麻布、葛布,也有胡人常見的羊皮襖、獸皮等。
在烏桓人軍陣最中心的地方,一大堆人圍繞着一個人,那人騎着黑色的高頭大馬,是烏桓人中唯一穿着鎧甲的人,身旁都是一個個禿髮持刀的傢伙。都在朝着漢軍軍陣張望,指指點點,不時還派出哨兵到雜亂的軍陣中傳遞命令。
等了好久,劉康雖然並不覺得幾十斤的馬槊很沉重,可是他並不希望別人知道這件事,在他看來,這是保命的底牌,底牌本別人看穿了,自己就離死不遠了。因此做出一副氣喘吁吁的樣子。引得旁邊的莫三一臉不屑。
一刻鐘過去了,終於,烏桓人開始行動了,隨着三聲號角響起,數千烏桓騎兵如脫韁的野狗向漢軍猛衝過去。
“長槊!”公孫瓚朗聲叫道。
劉康趕忙打馬上前,將長槊遞給公孫瓚。公孫瓚接過長槊,朗聲道:“各部尊令行動,不破烏桓——”
“決不收兵!——”
萬餘漢軍聲若驚雷,響徹寰宇!這就是漢軍,戰無不勝的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