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眾將托 黃浩 府泣
將軍望着面前的地圖,望着由筆線組成的山川河流城池。腦海里思考一場場殘酷的戰鬥造成的後果。
突然一聲:“稟,將軍!”
打斷了眾人的思路。
一名士兵。匆匆從屋外跑來。跪地說道:“獸國來使請見將軍。”
將軍看了看旁邊的士兵。“請進來吧。”隨後嘆道:“唉,該來的還是要來的。”
迎面屋外走來。一名身材微胖。黑色古裝的中年男。其旁跟着一個少女,矇著青色面紗。看不見其樣貌,但氣場奪眾,跟隨其旁。
那名中年來使剛一進屋。便一臉傲慢,手顛了兩下袖口道:“昔日將軍之威名好比天上的金烏,不可直視也。但如今嗎?呵呵!真是今日不同往日。”
在其兩側的將領一聽頓時怒氣衝天。
而站在中間的將軍,對兩側的將領。擺了擺手道:“難道,獸國的來使,只是過來嘲諷一番嗎?那未免也。太丟獸國的臉面了。”
那名來使聽完,沒有生氣反而依舊滿臉傲慢之氣道:“昨日明國王都來使,送來了一信,信上加蓋,明國國印,你且看看,看完再與說話。”
說完,來使從胸口裏,掏出一封書信,交給旁邊的士兵士兵轉交給將軍。
將軍打開書信認真的看了起來。
獸和兵來攻之際,滿朝文武百官,勸降的勸降,棄官的棄官,朕心寒之。望,國降之後,請不要屠殺我明國子民。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
看完之後,將軍思慮一陣說道:“來使路途遙遠,今日已倦,明日再談。”
來使被士兵強行帶下。
來使走了以後,將軍雙眼緊閉思慮片刻。將軍睜眼,對着將領們說。“國降了。”
眾將一聽跪求道:“國不能降。”
將軍滿面感動點了點頭又問?“為何不能?”
將軍一旁,一位年輕的將領,相貌英俊,骨骼健碩,跪在地上道:“父親,不能降!昔日我於林中。見一砍柴老者被一他國士兵追趕,老者祈求於士兵說到。不要傷及我的性命,我的錢都可以給你。后,士兵被我一劍射殺。想想如果當時沒有我,那名老者還能活嗎?”
將軍疑問?“為何不能活!”
那名年輕的將領答。“因為那名老者心敗了。一開始覺得自己年老,根本不可能打的過那名士兵。”
將軍問道:“反抗了又能活?”
“不能!”
“那為什麼還要反抗。”
“你說過,敗並不可怕。勝也沒什麼值得高興的。但是,敗不能降,勝不能傲。這句話,孩兒苦思許久,覺得國可以敗,但不能降。”
將軍問道:“為什麼?”
“因為投降了,就失去了尊嚴,失去尊嚴的人,就沒有了希望,就會永遠被強者欺負。”
將軍緊接著說。“強者只會尊重強者,弱者在強者的眼裏,是永遠得不到尊重。如果,沒有人去反抗那明國的百姓。就會一直被各個國家的人欺負。所以國破不能降,家亡不能降,即使國降了,心不能降。要讓明國的子民記得明國不全是廢物,不能讓子民沒有尊嚴的活着。要讓他們知道身為明國人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說完,將軍轉身看向地圖。
“王哲,虎丘,聽令!”
“王哲在!”
”虎丘在!”
“你二人,執青龍旗,黑白輪上,在四靈大陣東方。”
“王哲領令,虎丘領令。”
“李文文,胡奇。聽令!”
“李文文在!”
“胡奇在!”
“你二人,執白虎旗,黑白輪上,在四靈大陣西方。”
“李文文領令,胡奇領令。”
“陳思,源於聽令。”
“陳思在!”“源於在!”
“你二人,執朱雀旗黑白輪上,在四靈大陣南方。”
“陳思領令,源於領令。”
“於天,羽海聽令。”
“於天在!”
“羽海在!”
“你二人,執玄武旗黑白輪上,在四靈大陣北方。”
“於天領令,羽海領令。”
“張任聽令!”
“張任在!”
“五十裡外,有一峽谷要口,我早已在那裏備好了燃油。你穿獸國兵甲領五百兵三日之後,敵兵過其一半你立刻推下燃油,射入火箭。后躲與五里之外的林旁,七日夜深後向葫蘆嶺敵營射入火箭。火箭后你我黃泉路相見。”
“張任領命。”
“黃浩聽令。”
“黃浩在。”
“十五日之後,天降大雨,蛇口水位必然上漲你領一百年輕人。待城牆被攻破之時,挖開蛇口引大水攻南口,然後喬裝打扮混入百姓之中,以待天變。”
“黃浩聽令!黃浩聽令!黃浩聽令!”將軍一連說了三聲。
旁邊一將領,用肩膀輕輕撞着黃浩非常小聲的說道:“你幹什麼?快點接令啊!”
黃浩一臉委屈的站了起來對着將軍說。“俺不接!俺不接!每回打仗都欺負俺年齡小。什麼重要的任務都不交給我,俺不接。”
眾將領一愣!
將軍走到身旁蹲下。
“我有一孺子,混於百姓之中,如果此子,品德高尚,你可以傳授於兵法。如果此子,生性頑劣,你可自行去留。並且,山中百姓都已年長,如果碰見山中猛獸,有你在我也好放心,將領們也可放心,不必擔憂其家人。”
跪拜的眾將中。
“黃浩!”
“在!”
“我有一母,腿不是很好,望你帶我照顧照顧。”
“黃浩!”
“在!”
“我的妻子,麻煩你幫我轉告,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黃浩”
“在!”
“我有一個玉佩,幫我交還給家人。”
“我有一封信。”
“幫我捎句話。”
“幫我……”
“今生無以為報,它日再來報二老的養育之恩。”
黃浩手裏拿着大大小小的東西,跪在地上淚流滿面,沙啞的說“黃浩領命。”
將軍站起來“明山聽令。”
“兒臣,在。”
“明國開國百年以來,歷來共有五位將軍,以國號為名。其中三個,都是開國的功臣,後有一人,因戰功赫赫,被賜名,兒啊,你可知你的名字代表着什麼?”
“兒臣,知道。”
“你引兵一千即刻出城,走小路去嶗山城,那裏是敵軍糧草,囤積之地,拿下此城后,燒毀其糧草。”
“兒臣,領令。”
明山剛要轉身離去,被將軍叫住。將軍從腰間拿出一個錦囊,交到明山手上囑咐道“生死存亡之際,打開錦囊,按照上面的做。”
明山語氣溫柔。“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