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親征蒙古 第一百一十一章:肱骨之臣

第三卷:親征蒙古 第一百一十一章:肱骨之臣

自從張居正回鄉丁憂之後,大明朝最有權力的官職----內閣首輔,一直是空着的。百官都知道,論資排輩,自然是申時行最有資格接任或代任這個職位,但是當年皇上親自開口,申時行卻不願意當,申時行都如此,更別說其他官員了。

張居正不在的這三年來,明朝雖然在內政上,不如以往那樣日新月異,也不像以往那樣事情多多,比如某位知府又貪贓枉法了,某位按察使又辦事不力了。但是,在其他三位內閣輔臣的治理下,政務、財務、軍務各方面,都在穩步發展。

萬曆一直有想過,萬曆朝出了個張居正,是明朝的一大幸事。很多事情,都需要一位有實力的大臣來開個頭,都需要一位能承受改革矛盾的替罪羊,這一點張居正都做到了。然後,在改革進入正軌之後,就不能再讓張居正激進行事了,朝廷上下,都需要一段緩解的時間,矛盾,也需要及時地冷卻,不然,就很有可能像歷史上那樣,矛盾爆發,新政廢除。

現在張居正回來了,他自然是還當首輔了,那麼應該不應該放手讓他去做呢,按照張居正的做法,其實是有些急進,很容易觸發矛盾的,可是如果不把權力放手給他的話,又發揮不了張居正的才能。

想來想去也沒個主意,萬曆決定等見到張居正,當面試探試探再說。

張居正路上走了二十多天,九月十一進了京后,也不回府,直接先進皇宮求見皇上。張居正回京當天會來求見,這點萬曆已在意料之中。

張居正走進乾清宮的時候,萬曆簡直都有點認不出來了,三年前的張居正頭髮和鬍鬚都很長,臉色發黃。略有些駝背。現在看到他,卻是紅光滿面,頭髮鬍鬚都剪短了,走路比以前更有力了,顯得精神十足。記得以前剛來明朝時,覺得他很像金城武,現在不禁又有這種想法了,怪不得人家妻妾很多,還不是魅力的問題。

張居正拜見了皇上,說道:“皇上。一別三年,不能為皇上效力,老臣日夜寢食難安,現在終於見到皇上。臣也可以安心了。”

萬曆心中兮然,暗想你面色紅潤。怎會是寢食難安?不過說到安心,張居正走後,朝廷發生的事,的確是不能讓他安心。

“張先生言重了,三年未見。朕也很想念先生,先生坐。”

“其實首輔一職責任重大。大明不可以沒有首輔,皇上為何不叫其他輔臣擔任呢。”

“張先生這你就想錯了,想這首輔一職,單單是學問資歷好還不夠,最重要的就是能力要全面,張先生你說,閣臣當中,有誰在這一方面能跟你比呢?”

張居正沒有回答,只是說道:“蒙皇上抬愛,老臣一定盡心竭力輔佐聖上。皇上新婚以來。老臣還未當面恭賀。有失為臣之誼啊,今年年初幸聞皇子出生。老臣恭喜皇上了!”

張居正面向萬曆作了個揖,萬曆上前,扶住張居正的手,說道:“張先生多禮了,你既然是我地老師,那就是皇兒的長輩了。張直,問下潤兒在哪,叫人抱他過來見過張先生。”

張居正聞言,很是受用,滿臉的欣喜,卻又馬上想起了什麼,說道:“皇上不可,皇子年不過半歲,不可如此勞駕。”

張直似乎早就知道不必出門,十分自然的停住腳步、回來站好。

君臣二人客套完畢,萬曆又說道:“這三年朝政雖然穩步發展,但卻是穩定有餘、力度不足。張先生現在回京了,不妨說一說,以後這天下大事,該當何為?”

“皇上,老臣在荊州多時,朝政的事有些生疏了,不敢妄加評論。”

張居正突然這般客氣,萬曆有些意外,略略一想,便明白了:“張先生何必拘禮呢,莫非還在介懷三年前的王大臣案?”

使萬曆更意外的是,張居正撩了撩鬍鬚,慨然笑道:“高拱、馮保、王大臣,都是過去的人物了,皇上都不介懷了,老臣又何必多事。回鄉這三年,老臣也想明白了,首輔二字,重不在首而在於輔,皇上問起天下大事,自然不應該是老臣三言兩語能置喙的。”

萬曆頗為感動:“張先生,自古以來,君臣之間往往不能善始善終,其實都是不能真正替對方着想。雙方如果能各讓一步,不但君臣之誼常留,比如朕,還能多一個良師益友。”

皇上說的白了點,張居正有些意外,露出受寵若驚地樣子,起身行禮。

萬曆繼續說道:“天下大事,自然應該是朕做主,但是單獨一個人做事往往會犯錯,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更何況朕身邊有你們這些肱骨之臣。愛卿們大可效仿唐朝魏徵,政策你們來推舉,朕來決定。”

萬曆有着現代人的性格,在這種關鍵時刻,並打算嚴格遵守那些封建禮法,他知道,按照現代人的處世方法,在上級與下級的關係中,要把話挑明了來說,才能有利於公司地團結協作。

張居正不是泛泛之輩,明白萬曆的用意:“皇上請放心,這些老臣明白。”

剛才一直是站着說話,現在氣氛和睦,君臣二人各自就座品茶,說了說些這三年間地趣事。

說道蒙古俺答汗拜佛的事,張居正說道:“其實我們當時大可以截其後路,重兵封鎖關隘,迫使韃靼往西邊大漠而去,這樣可以一絕後患。”

“先生有所不知,朕在薊州外與俺答汗會過面,曾經給過許諾,不宜出爾反爾。”

張居正摸了摸鬍鬚,嘆息道:“老臣是想到,我大明開國以來這兩百年間,與蒙古人合議過多少次?又許過多少次諾?每次和談不出三年,韃靼必定再次來犯,就算偶爾能相安無事,但草原上的首領更換頻繁,我們又怎麼能保證下一任大汗去遵守合議呢?”

萬曆一怔:俺答汗的確是老了,應該不會在位很久,那麼下一任的大汗誰來繼承呢?這個自己研究過嗎,沒有。蒙古人經常撕毀合約

“先生說地是。不過拜佛事件已過去多時,現在我們該如何做,朕派人暗中去支持一個繼任者?”

“臣向來聽聞蒙古族人權力不分男女,俺答一旦不在了,那麼俺答之妻的權力最大,老臣以為,俺答之子成千上百,誰來繼位現在誰也說不清,不如我們拉攏拉攏這個大汗夫人。而且老臣還聽說這個夫人十分年輕,跟皇上……”

“不錯,跟朕有過幾面之緣。”

“既是這樣,我們應當著重於這個俺答夫人,一是我們現在就應冊封她,給她一個地位,這對於俺答部外地其他部落很有效果,等於是承認俺答部的正統大汗血脈;二是壓兵邊境,做好防範準備。”

“重兵壓境?為何?”

“據老臣所知,俺答汗以前主要是兩個妻子,大的那個,有三個兒子,小的那個,生了一個兒子。多年前的長老會商定,汗位是要傳給大夫人的大兒子的,但是,俺答汗本人卻比較喜歡小夫人。所以,老臣預料,俺答若去,部落內必有內亂。”

萬曆又是驚訝,又是讚許:“先生有若孔明再世啊,但是,這些朕甚至都不是很清楚,你怎麼……是戚將軍告訴你的吧。”

“皇上明察,臣跟戚將軍一直有私交,互通些書信而已,臣一時多嘴,問了幾句而已。”

“呵呵,朕沒有其他意思,實際上啊,不管事情怎麼做吧,只要是對朝廷有益的,都應當放手去做!”

張居正點頭說道:“皇上,三年不見,蛟龍出水了啊。”

萬曆愣了一下,才知道張居正在誇他,不由得哈哈大笑。

時間漸漸流逝,這一年(萬曆八年)的秋天,政務上主要是兩件事,一是冊封三娘子為長誼夫人,原本張居正說忠義夫人、順義夫人,但是萬曆還是用了長誼這個名字,又加賞了布匹、鹽茶等;二是蒙古朵顏部估計是被女真海西部給打了,很多支難民隊前往遼東叩關,李如松經過請示,將他們全部收留,隔離出一塊土地供其安家。

利瑪竇地使者也有回應了,但是主要地國家----西班牙,並沒有與明朝友好的意思,英國、荷蘭地反應比較熱情,隨船隊來了幾個來訪使者,帶了一些禮物,卻沒提什麼要求,估計是想能建交就很滿足了。

萬曆對於英國、荷蘭的態度是,建交之餘,希望雙方海軍能結成聯盟,並且委任天津水師鄧世昌,帶英荷使者參觀明朝水

關於蘇伊士運河,萬曆了解到了,原來現在就是以色列佔領着這個地方,而且是剛從埃及手裏打下來的,以色列對於明朝的到訪顯然很茫然,不過從阿拉伯人那了解到這是一個大國后,也同意對於開鑿運河一事進行磋商。

自從張居正回鄉丁憂之後,大明朝最有權力的官職----內閣首輔,一直是空着的。百官都知道,論資排輩,自然是申時行最有資格接任或代任這個職位,但是當年皇上親自開口,申時行卻不願意當,申時行都如此,更別說其他官員了。

張居正不在的這三年來,明朝雖然在內政上,不如以往那樣日新月異,也不像以往那樣事情多多,比如某位知府又貪贓枉法了,某位按察使又辦事不力了。但是,在其他三位內閣輔臣的治理下,政務、財務、軍務各方面,都在穩步發展。

萬曆一直有想過,萬曆朝出了個張居正,是明朝的一大幸事。很多事情,都需要一位有實力的大臣來開個頭,都需要一位能承受改革矛盾的替罪羊,這一點張居正都做到了。然後,在改革進入正軌之後,就不能再讓張居正激進行事了,朝廷上下,都需要一段緩解的時間,矛盾,也需要及時地冷卻,不然,就很有可能像歷史上那樣,矛盾爆發,新政廢除。

現在張居正回來了,他自然是還當首輔了,那麼應該不應該放手讓他去做呢,按照張居正的做法,其實是有些急進,很容易觸發矛盾的,可是如果不把權力放手給他的話,又發揮不了張居正的才能。

想來想去也沒個主意,萬曆決定等見到張居正,當面試探試探再說。

張居正路上走了二十多天,九月十一進了京后,也不回府,直接先進皇宮求見皇上。張居正回京當天會來求見,這點萬曆已在意料之中。

張居正走進乾清宮的時候,萬曆簡直都有點認不出來了,三年前的張居正頭髮和鬍鬚都很長,臉色發黃。略有些駝背。現在看到他,卻是紅光滿面,頭髮鬍鬚都剪短了,走路比以前更有力了,顯得精神十足。記得以前剛來明朝時,覺得他很像金城武,現在不禁又有這種想法了,怪不得人家妻妾很多,還不是魅力的問題。

張居正拜見了皇上,說道:“皇上。一別三年,不能為皇上效力,老臣日夜寢食難安,現在終於見到皇上。臣也可以安心了。”

萬曆心中兮然,暗想你面色紅潤。怎會是寢食難安?不過說到安心,張居正走後,朝廷發生的事,的確是不能讓他安心。

“張先生言重了,三年未見。朕也很想念先生,先生坐。”

“其實首輔一職責任重大。大明不可以沒有首輔,皇上為何不叫其他輔臣擔任呢。”

“張先生這你就想錯了,想這首輔一職,單單是學問資歷好還不夠,最重要的就是能力要全面,張先生你說,閣臣當中,有誰在這一方面能跟你比呢?”

張居正沒有回答,只是說道:“蒙皇上抬愛,老臣一定盡心竭力輔佐聖上。皇上新婚以來。老臣還未當面恭賀。有失為臣之誼啊,今年年初幸聞皇子出生。老臣恭喜皇上了!”

張居正面向萬曆作了個揖,萬曆上前,扶住張居正的手,說道:“張先生多禮了,你既然是我地老師,那就是皇兒的長輩了。張直,問下潤兒在哪,叫人抱他過來見過張先生。”

張居正聞言,很是受用,滿臉的欣喜,卻又馬上想起了什麼,說道:“皇上不可,皇子年不過半歲,不可如此勞駕。”

張直似乎早就知道不必出門,十分自然的停住腳步、回來站好。

君臣二人客套完畢,萬曆又說道:“這三年朝政雖然穩步發展,但卻是穩定有餘、力度不足。張先生現在回京了,不妨說一說,以後這天下大事,該當何為?”

“皇上,老臣在荊州多時,朝政的事有些生疏了,不敢妄加評論。”

張居正突然這般客氣,萬曆有些意外,略略一想,便明白了:“張先生何必拘禮呢,莫非還在介懷三年前的王大臣案?”

使萬曆更意外的是,張居正撩了撩鬍鬚,慨然笑道:“高拱、馮保、王大臣,都是過去的人物了,皇上都不介懷了,老臣又何必多事。回鄉這三年,老臣也想明白了,首輔二字,重不在首而在於輔,皇上問起天下大事,自然不應該是老臣三言兩語能置喙的。”

萬曆頗為感動:“張先生,自古以來,君臣之間往往不能善始善終,其實都是不能真正替對方着想。雙方如果能各讓一步,不但君臣之誼常留,比如朕,還能多一個良師益友。”

皇上說的白了點,張居正有些意外,露出受寵若驚地樣子,起身行禮。

萬曆繼續說道:“天下大事,自然應該是朕做主,但是單獨一個人做事往往會犯錯,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更何況朕身邊有你們這些肱骨之臣。愛卿們大可效仿唐朝魏徵,政策你們來推舉,朕來決定。”

萬曆有着現代人的性格,在這種關鍵時刻,並打算嚴格遵守那些封建禮法,他知道,按照現代人的處世方法,在上級與下級的關係中,要把話挑明了來說,才能有利於公司地團結協作。

張居正不是泛泛之輩,明白萬曆的用意:“皇上請放心,這些老臣明白。”

剛才一直是站着說話,現在氣氛和睦,君臣二人各自就座品茶,說了說些這三年間地趣事。

說道蒙古俺答汗拜佛的事,張居正說道:“其實我們當時大可以截其後路,重兵封鎖關隘,迫使韃靼往西邊大漠而去,這樣可以一絕後患。”

“先生有所不知,朕在薊州外與俺答汗會過面,曾經給過許諾,不宜出爾反爾。”

張居正摸了摸鬍鬚,嘆息道:“老臣是想到,我大明開國以來這兩百年間,與蒙古人合議過多少次?又許過多少次諾?每次和談不出三年,韃靼必定再次來犯,就算偶爾能相安無事,但草原上的首領更換頻繁,我們又怎麼能保證下一任大汗去遵守合議呢?”

萬曆一怔:俺答汗的確是老了,應該不會在位很久,那麼下一任的大汗誰來繼承呢?這個自己研究過嗎,沒有。蒙古人經常撕毀合約

“先生說地是。不過拜佛事件已過去多時,現在我們該如何做,朕派人暗中去支持一個繼任者?”

“臣向來聽聞蒙古族人權力不分男女,俺答一旦不在了,那麼俺答之妻的權力最大,老臣以為,俺答之子成千上百,誰來繼位現在誰也說不清,不如我們拉攏拉攏這個大汗夫人。而且老臣還聽說這個夫人十分年輕,跟皇上……”

“不錯,跟朕有過幾面之緣。”

“既是這樣,我們應當著重於這個俺答夫人,一是我們現在就應冊封她,給她一個地位,這對於俺答部外地其他部落很有效果,等於是承認俺答部的正統大汗血脈;二是壓兵邊境,做好防範準備。”

“重兵壓境?為何?”

“據老臣所知,俺答汗以前主要是兩個妻子,大的那個,有三個兒子,小的那個,生了一個兒子。多年前的長老會商定,汗位是要傳給大夫人的大兒子的,但是,俺答汗本人卻比較喜歡小夫人。所以,老臣預料,俺答若去,部落內必有內亂。”

萬曆又是驚訝,又是讚許:“先生有若孔明再世啊,但是,這些朕甚至都不是很清楚,你怎麼……是戚將軍告訴你的吧。”

“皇上明察,臣跟戚將軍一直有私交,互通些書信而已,臣一時多嘴,問了幾句而已。”

“呵呵,朕沒有其他意思,實際上啊,不管事情怎麼做吧,只要是對朝廷有益的,都應當放手去做!”

張居正點頭說道:“皇上,三年不見,蛟龍出水了啊。”

萬曆愣了一下,才知道張居正在誇他,不由得哈哈大笑。

時間漸漸流逝,這一年(萬曆八年)的秋天,政務上主要是兩件事,一是冊封三娘子為長誼夫人,原本張居正說忠義夫人、順義夫人,但是萬曆還是用了長誼這個名字,又加賞了布匹、鹽茶等;二是蒙古朵顏部估計是被女真海西部給打了,很多支難民隊前往遼東叩關,李如松經過請示,將他們全部收留,隔離出一塊土地供其安家。

利瑪竇地使者也有回應了,但是主要地國家----西班牙,並沒有與明朝友好的意思,英國、荷蘭地反應比較熱情,隨船隊來了幾個來訪使者,帶了一些禮物,卻沒提什麼要求,估計是想能建交就很滿足了。

萬曆對於英國、荷蘭的態度是,建交之餘,希望雙方海軍能結成聯盟,並且委任天津水師鄧世昌,帶英荷使者參觀明朝水

關於蘇伊士運河,萬曆了解到了,原來現在就是以色列佔領着這個地方,而且是剛從埃及手裏打下來的,以色列對於明朝的到訪顯然很茫然,不過從阿拉伯人那了解到這是一個大國后,也同意對於開鑿運河一事進行磋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重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明重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卷:親征蒙古 第一百一十一章:肱骨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