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騎虎難下
皇宮。
“大伴,工部那邊怎樣了?”朱由校一邊刨木頭一邊問。
“回皇上,新的煉鐵爐已經建成,王大人說兩天後再開爐煉鐵。”魏忠賢低着腦袋,十分恭敬。
“聽說工部的左右侍郎對王佐和朱易是大加讚賞,都快誇上天了?”
“那是他們有眼力,知道朱易手藝非凡,更可見此人成為天子門生,名副其實。”
“有眼力?確實挺有眼力的,好了,你讓人盯着工部,成功了通知朕。”朱由校說完,揮了揮手,讓魏忠賢離開。
“朱易,此人越來越有意思了,竟能說的王佐同意改造煉鐵爐,有意思,朕是越來越想見此人了。”朱由校拿起鋸子,鋸下一塊木板。
離開魯班園,魏忠賢對着遠處招了招手,跑來兩個太監。
“你們盯緊工部那邊,一旦煉鐵成功,速速通知我。”
“是,。”
“還有,你讓人盯緊各個官員,特別是東林黨那群腐儒,把他們說的話都記下來,回來后一字不差的告訴咱家。”
“是,廠公。”
“哼,雖然咱家不信朱易真能改造煉鐵爐成功,但咱家也不信王佐是個傻子,如果朱易說的沒有絲毫道理,王佐怎麼可能聽他的?早被攆出去了。
如此看來,這個朱易有真本事,難道三個月前昏迷時,真的得仙人指點?所以醒來后才會如此聰慧?指甲剪,琉璃鏡,哪一樣都稱得上神物,如此也好,一定要把此人引薦給皇上。”
魏忠賢雙眼微米,閃過一絲寒芒。
如今,整個北京城都在議論,王佐被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忽悠了。
而以張庭和趙達為首的許多官員,則是紛紛上書,稱讚王佐和朱易。
於是,京城出現了這樣一副奇怪場面,私下裏都不看好王佐和朱易,但上書時卻對兩人大加讚賞,把兩人誇得上了天。
當然,奏摺自然寫的很謹慎,如果成功了,他們有先見之明。
如果失敗,則與他們無關。
如此多的讚揚摺子如雪花般傳入內閣,通過內閣又傳給皇上。
一旦失敗,真不知皇上會對王佐和朱易有多失望。
這正是他們想要的結果,皇上越失望,他們就越高興。
朱由校雖躲在魯班園研究木匠,可所有與朱易有關的摺子,他都挨個看了遍。
看完摺子,他神色平淡,沒有絲毫波動,讓人看不出他的想法。
見到這樣的朱由校,魏忠賢背後直冒涼氣,一句話也不敢說。
但內心卻愈發的興奮,他知道,這或許是一個機會,一個徹底擊敗東林黨,獨攬朝政的機會。
工部試驗場,尚書辦公之地。
王佐彷彿一夜間老了數歲,頭髮變的花白起來,眉頭上的皺紋愈發的多了。
“賢侄,你確信能成功?”
“尚書大人放心,肯定比以前好上許多,只是,為何非要等新式風機做成后才開始?”
王佐苦笑道:“賢侄,你可知其他官員如何說咱倆?”
“他們?一旦開動了,難不成皇上會讓咱們半途而廢?”
“我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可昨兒晚上,有東廠的人暗中通知我,那位只想看到成功的結果,你現在明白了嗎?”王佐無奈苦笑。
“您說的那位就是……”朱易說著話,伸手指了指頭頂。
“不錯。”
“也就是說,您知道那位不會叫停,所以,只要能增加哪怕一絲的成功概率,咱們也不能放棄,至於早一天或晚一天,反倒不重要了。”
“不錯。”王佐道。
“大人放心,我才十八歲,連女人啥滋味都沒嘗過呢,可不想死,不然也太慘了。”朱易安慰道。
“孽子,你給老夫出來。”
兩人正說著話,一聲厲喝從外面傳進來,接着就見朱延禧怒氣沖沖的走進來。
“孽子,跟我回家,還愣着做什麼?”
王佐一愣,道:“朱大人,你這是何意?”
“尚書大人,您說讓易兒過來幫忙,我沒意見,可我不想朱家絕後。”
朱延禧為了保住朱易的小命,也是豁出去了,一點也不給王佐面子。
王佐正為煉鐵的事發愁,朱延禧卻要帶走朱易,頓時急眼了,陝西話都給憋出來了
“朱延禧,餓告斯你,你現在要是帶走這娃子,餓保證,你老朱家斷子絕孫,么麻達。”
“尚書大人,恁要是這麼說,俺也豁出去了,這兔崽子一定得跟俺回去。”
朱延禧是東昌府人,一急眼,家鄉話也蹦出來一些。
朱易一看不好,這是要干架的節奏,連忙道:“父親,尚書大人,外面的人圍滿了。”
“哼,餓喝出去咧。”王佐道。
朱延禧惡狠狠的瞪了朱易一眼,沒說話。
朱易暗自苦笑,道:“您二位先聽我說一句,首先,我保證改建的煉鐵爐,肯定能煉出品質更高的生鐵,煉鐵時間還會縮短,所以,您二位放心就是了,尚書大人,您放心,只要不煉出鐵來,我是不會離開的。”
“孽子,你真想氣死老夫嗎?”朱延禧怒道。
朱易道:“老爹,我剛才說了,這次改建煉鐵爐肯定成功,您要做好心理準備,而且上頭那位時刻盯着呢,如果您老讓我現在回去,才會給咱老朱家惹來禍事。”
“你從小就不閑,我知道你喜歡鼓搗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可煉鐵涉及到了國本,如果你們私下改造實驗也就算了,可問題是,現在滿京城都知道了,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王大人,易兒年輕不知其中兇險,您身為尚書大人,難道也不知道?”朱延禧擔憂的看着朱易和王佐。
王佐指了指頭髮,道:“朱大人,現在是騎虎難下啊,如弓箭在弦,不得不發,退必死,進,還有一線生機。”說到這裏,王佐看向朱易,壓低聲音道:“如果真如賢侄所說,必能成功,朱大人,您該回去準備一下了,那些煽風點火的人,過得舒服着呢。”
兩人又交談了幾句,朱延禧一臉惱怒的離開了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