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內閣會議
[筆下文學Www.bxwx.net]
這兩天,細心人會發現京城的氣氛有點不對,各宮門都有重兵把守,對來往行人車輛的實行更加嚴格的檢查。官兵們神情嚴肅,刀槍出鞘,如臨大敵。
進出城門的馬匹突然多了起來,武將、太監和官員進進出出,行色匆匆,人們猜想不會是要打仗了吧?不禁擔憂,如果戰火燃燒起來,又會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天下生靈又要遭殃了。
不過,消息靈通人士很快得到一個確切的消息。
朝廷里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時年五十八歲,在為只有五六年的隆慶皇帝於昨夜駕崩,已駕鶴西遊去了。
他的悄然離去,留下廣闊的大好河山,宮裏留下一群美若天仙的佳人和一個剛滿十歲的小太子。
他是帶着無限的遺憾和萬般無奈,戀戀不捨的走了。
太和殿內,顧命大臣正在召集緊急會議,謀划隆慶的善後事宜。
面對國喪,舉國悲痛。然而,此時大臣們的心情並不都是一樣。他們都在想着各自的心思。有的強忍悲痛,如喪考妣;有的表面神傷,暗自歡喜;有的很麻木不仁,一臉無所謂。高拱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和得意,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穆宗走後,太子才剛剛十歲尚且不能理政,由他出任首輔顧命大臣,大權在握,以後就是大明帝國的真正主宰者,讓一個是權力為生命的政治家能不激動嗎?
高拱主持着會議,面帶威嚴,傲視群雄。
他向各位顧命大臣拱了拱手,聲音洪亮地說:“昨晚,穆宗帝駕鶴西去,咱們做臣子的萬分悲哀,恨不得代先帝而去,為先帝盡孝盡忠,這也是做臣子的本分啊!各位同僚,我的心在流血,如喪考妣,痛不欲生!不過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先帝已離我們遠去,大家就節哀順便吧!我們還有許多的事情要做,日子還要一天一天的過下去。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就是要商量一下穆宗的後事?也確定一下以後我們治理朝政的大政方針。現在,我想先聽聽大家的意見,希望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呵呵!大家隨便說說吧!”
馮保聽完此言,斜着眼睛看着高拱,用不滿和譏笑地口吻說:“你是首輔又是顧命之首,對這些事情想必已經有了章程,你可以為所欲為,還叫我們說什麼呢?!”
昨天張巨正又告訴他一個消息,高拱正動員言官向皇帝奏本準備聯合把他整倒。他們的矛盾本來已很深,聞聽此言更是恨上加恨,陡生報復之心,伺機反擊。
高拱聽了此話,只是嫣然一笑,以示大度,又看了看幾個顧命,覺得非常得意,不禁有點飄飄然,立刻擺出一幅唯我獨尊,不可一世的樣子。
眾大臣沒有人說話,面無表情,都在想着個人的心事。大家一時還不能轉過彎來,高拱和以前大不一樣了,發生了質的變化。
隆慶在世時,首輔大臣雖然實權在握,畢竟上邊還有人管着,重大的事情還必須請示,由皇帝來決定。如今隆慶皇帝架鶴歸去,剩下孤兒寡母再無力與他抗衡。他已是無冕之王,主持政務,可以攜天子以令諸侯了。昨日還是同殿稱臣,今日位居九五之尊,大夥心裏都有一股說不出的怨氣。
見到大家沒有反應,場面冷清,高拱知道眾臣的心意,只好接著說:
“在下蒙先帝提攜之恩暫居首輔之位,當以死效力,報答先皇的知遇之恩。時下,太子年紀尚幼,國事為艱,不得不勉為其難勉強坐在首輔之位。我等只有鞠躬盡瘁,為國盡忠。等新皇帝繼位后,情況有所改觀,局勢安穩后,我就將急流勇退,遁跡山野,回家鄉安度晚年,享受天倫之樂。”
馮保心裏有火,意在挑釁,聽了這話,怒火萬分說:“大人的意思是,皇帝年幼不能治理朝政,朝廷就是你的,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應該改姓高了?”
讓高拱為首輔顧命,他一百二十個不願意。他不能容忍仇人執政當家。張巨正的告密,皇帝臨死前託孤時的談話,使他更不能容忍高拱的猖狂。
在皇帝託孤時,隆慶觀察到高拱沒有一絲的痛苦和悲哀,眼裏反倒閃爍着興奮的光芒,透漏出叛臣逆子的跡象,一種不祥地預感縈繞在生命垂危的穆宗的心頭,意識到選錯人了,後悔萬分,但又無法更改。他趕快叫馮保把張居正叫來作為補救,把小太子又重新託付,制約高拱的狼子野心。授意二人想法解決高拱,保住太子的皇位,保住大明的千秋基業。
大殿裏一片寂靜,除了兩人鬥氣,其他人都不肯說話。在這非同小可的時候,一言一行都關乎到個人的前途,都不願說出自己的政見。
馮保明火執仗的挑釁讓高拱心裏很不舒服,勉強忍着不做聲。畢竟是他第一次主持會議,地位還沒有坐穩,不想就此不歡而散。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收拾他也不遲。騎驢看唱本走着瞧吧!
張居正面若秋水,沉靜冷漠。他是一個城府極深,深藏不漏的人,幾次大的朝廷爭鬥中都能立於不敗之地,穩居漩渦之外,沒受過絲毫的傷害。他與各派力量沒有什麼衝突,又都很器重他,使他順順利利地走向了次輔的位置。這時,高拱正猜測他有可能站在誰的一邊。因為他站在誰的一邊,誰就增加了獲勝的砝碼,非同小可。想必須想辦法讓他不與馮保合作,最起碼保持中立,免得將來對自己不利。
[筆下文學Www.bxwx.net]
這兩天,細心人會發現京城的氣氛有點不對,各宮門都有重兵把守,對來往行人車輛的實行更加嚴格的檢查。官兵們神情嚴肅,刀槍出鞘,如臨大敵。
進出城門的馬匹突然多了起來,武將、太監和官員進進出出,行色匆匆,人們猜想不會是要打仗了吧?不禁擔憂,如果戰火燃燒起來,又會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天下生靈又要遭殃了。
不過,消息靈通人士很快得到一個確切的消息。
朝廷里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時年五十八歲,在為只有五六年的隆慶皇帝於昨夜駕崩,已駕鶴西遊去了。
他的悄然離去,留下廣闊的大好河山,宮裏留下一群美若天仙的佳人和一個剛滿十歲的小太子。
他是帶着無限的遺憾和萬般無奈,戀戀不捨的走了。
太和殿內,顧命大臣正在召集緊急會議,謀划隆慶的善後事宜。
面對國喪,舉國悲痛。然而,此時大臣們的心情並不都是一樣。他們都在想着各自的心思。有的強忍悲痛,如喪考妣;有的表面神傷,暗自歡喜;有的很麻木不仁,一臉無所謂。高拱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和得意,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穆宗走後,太子才剛剛十歲尚且不能理政,由他出任首輔顧命大臣,大權在握,以後就是大明帝國的真正主宰者,讓一個是權力為生命的政治家能不激動嗎?
高拱主持着會議,面帶威嚴,傲視群雄。
他向各位顧命大臣拱了拱手,聲音洪亮地說:“昨晚,穆宗帝駕鶴西去,咱們做臣子的萬分悲哀,恨不得代先帝而去,為先帝盡孝盡忠,這也是做臣子的本分啊!各位同僚,我的心在流血,如喪考妣,痛不欲生!不過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先帝已離我們遠去,大家就節哀順便吧!我們還有許多的事情要做,日子還要一天一天的過下去。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就是要商量一下穆宗的後事?也確定一下以後我們治理朝政的大政方針。現在,我想先聽聽大家的意見,希望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呵呵!大家隨便說說吧!”
馮保聽完此言,斜着眼睛看着高拱,用不滿和譏笑地口吻說:“你是首輔又是顧命之首,對這些事情想必已經有了章程,你可以為所欲為,還叫我們說什麼呢?!”
昨天張巨正又告訴他一個消息,高拱正動員言官向皇帝奏本準備聯合把他整倒。他們的矛盾本來已很深,聞聽此言更是恨上加恨,陡生報復之心,伺機反擊。
高拱聽了此話,只是嫣然一笑,以示大度,又看了看幾個顧命,覺得非常得意,不禁有點飄飄然,立刻擺出一幅唯我獨尊,不可一世的樣子。
眾大臣沒有人說話,面無表情,都在想着個人的心事。大家一時還不能轉過彎來,高拱和以前大不一樣了,發生了質的變化。
隆慶在世時,首輔大臣雖然實權在握,畢竟上邊還有人管着,重大的事情還必須請示,由皇帝來決定。如今隆慶皇帝架鶴歸去,剩下孤兒寡母再無力與他抗衡。他已是無冕之王,主持政務,可以攜天子以令諸侯了。昨日還是同殿稱臣,今日位居九五之尊,大夥心裏都有一股說不出的怨氣。
見到大家沒有反應,場面冷清,高拱知道眾臣的心意,只好接著說:
“在下蒙先帝提攜之恩暫居首輔之位,當以死效力,報答先皇的知遇之恩。時下,太子年紀尚幼,國事為艱,不得不勉為其難勉強坐在首輔之位。我等只有鞠躬盡瘁,為國盡忠。等新皇帝繼位后,情況有所改觀,局勢安穩后,我就將急流勇退,遁跡山野,回家鄉安度晚年,享受天倫之樂。”
馮保心裏有火,意在挑釁,聽了這話,怒火萬分說:“大人的意思是,皇帝年幼不能治理朝政,朝廷就是你的,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應該改姓高了?”
讓高拱為首輔顧命,他一百二十個不願意。他不能容忍仇人執政當家。張巨正的告密,皇帝臨死前託孤時的談話,使他更不能容忍高拱的猖狂。
在皇帝託孤時,隆慶觀察到高拱沒有一絲的痛苦和悲哀,眼裏反倒閃爍着興奮的光芒,透漏出叛臣逆子的跡象,一種不祥地預感縈繞在生命垂危的穆宗的心頭,意識到選錯人了,後悔萬分,但又無法更改。他趕快叫馮保把張居正叫來作為補救,把小太子又重新託付,制約高拱的狼子野心。授意二人想法解決高拱,保住太子的皇位,保住大明的千秋基業。
大殿裏一片寂靜,除了兩人鬥氣,其他人都不肯說話。在這非同小可的時候,一言一行都關乎到個人的前途,都不願說出自己的政見。
馮保明火執仗的挑釁讓高拱心裏很不舒服,勉強忍着不做聲。畢竟是他第一次主持會議,地位還沒有坐穩,不想就此不歡而散。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收拾他也不遲。騎驢看唱本走着瞧吧!
張居正面若秋水,沉靜冷漠。他是一個城府極深,深藏不漏的人,幾次大的朝廷爭鬥中都能立於不敗之地,穩居漩渦之外,沒受過絲毫的傷害。他與各派力量沒有什麼衝突,又都很器重他,使他順順利利地走向了次輔的位置。這時,高拱正猜測他有可能站在誰的一邊。因為他站在誰的一邊,誰就增加了獲勝的砝碼,非同小可。想必須想辦法讓他不與馮保合作,最起碼保持中立,免得將來對自己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