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7章 微服私訪
趙樞見他們不說話,又繼續說道:“就是因為秦朝雖然強大,版圖遼闊,但是秦朝的朝廷卻不把老百姓當人看。
秦朝故土的那些人還好一點,其他新滅的六國,那老百姓活的是豬狗不如,要不然,有人登高一呼,為什麼百姓會紛紛跟隨呢?
如果老百姓活得好,有吃有穿,朝廷對他們真心相待,那麼有人造反,不等朝廷出面,老百姓自己就跑過去把反賊滅了。
所以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的態度也是真真切切的,不會說謊,現在我們就和當年的秦朝差不多。
我們現在滅掉的自杞國,遼國和金國,這些土地有四個我們大宋那麼大,我們現在走的就是秦始皇當年走的路,我們絕對不能再走秦朝的老路,最後等着老百姓來推翻我們。
所以朕今天講這麼多,就是希望你們能夠端正自己的態度,真真切切的把所有的老百姓當人看,當家人看,當兄弟看,讓老百姓都真正的相信我們,為他們做點實事。
只要老百姓相信我們,就算他們暫時沒吃沒喝,他們的心也不會散。只要心不散,王朝一時的困難一時的挫折,那都是可以度過的,王朝終將會從困難之中走向真正的強盛。
但如果人心散了,就算我們打下整個世界,把整個地球都刻上我們大宋的烙印,可是那也只是無根飄萍,就算朝廷手裏握着百萬大軍千萬大軍,看似強大,但也只是紙老虎,一捅就破。”
趙樞的分析字字在理,深深的契合儒家的思想理念,說到了百官的心坎里,縱然百官也有好有壞,有忠有奸,但是他們都無一例外地都承認趙樞說的非常有道理,非常切合當下大宋面臨的情況。
於是百官都是紛紛跪在地上,三呼萬歲,一個個對趙樞豎起大拇指,說趙樞英明神武,能夠洞察萬里。
趙樞壓壓壓壓手,示意他們安靜,最後趙樞說道:“朕也不想聽你們屁話,朕要看的是你們的行動,從今天開始,先休朝三個月,三個月不用再上朝了,什麼時候上朝朕會通知你們。
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裏面,朕會對你們逐一進行考察,你們一定要踏踏實實的為老百姓辦事,誰都不要貪贓枉法,欺壓良善。
如果被朕知道你們的醜事,朕的脾氣你們都是知道的,到時候君臣之間鬧得不好看,那就不要怪我了。”
百官們一聽,頓時嚇得是目瞪口呆,整個人都愣在那裏。
趙樞說話,那從來都不亂說的,真要是讓趙樞抓到他們什麼把柄,那真的是輕則流放,重則殺頭抄家。
可以說死在趙樞手裏的官員,比大宋開國以來所有的官員加起來還要多上一百倍不止,所以他們沒有人敢把趙樞的話當成放屁,一個個那是一邊擦額頭上的汗水,一邊連連稱是。
散朝後,趙樞去了後宮,和諸位妃子們探討一下人生,畢竟這一次要出去不短的時間。
聊完人生,趙樞叫來張四經,讓他也扮成老百姓的樣子,跟自己一起出宮,微服私訪。
張四經見他要微服私訪,頓時驚訝,趕忙勸阻說道:“陛下,您現在身份可不一樣了,您是皇帝啊,這整個江山社稷那都在你一個人身上,這要萬一有什麼事,那可怎麼得了啊?
再說了,你要暗地裏查這些百官,那也不用親自動手,小的幫你去查不就完了嗎?”
張四經以為趙樞是要去查那些百官,其實趙樞壓根不去查他們,因為趙樞知道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就算自己不說那番話,這些百官也不敢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
至於一些小錯,芝麻綠豆的過錯,那也無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嘛。
所以趙樞這次要去的是民間,是要去真實的看一看老百姓的生活。
只有老百姓穩定,國家才穩定,老百姓富強,國家才富強,老百姓強悍,國家才強悍,從來沒聽過老百姓很虛弱,很窮困,但國家很強大的,從來沒聽說過這種事情,就算有也不會長久。
所以趙樞不耐煩說道:“你他娘的別說這些廢話,讓你跟着就跟着,那些百官有什麼好查的,要查咱們就去看老百姓,這次微服私訪我就是要親自體驗一下老百姓的生活,看看他們過得怎麼樣。
現在我大宋版圖擴大了這麼多,財政支出也比以前更大了,我要看一看有沒有官員對老百姓橫徵暴斂,勒索攤派,朕不能只在皇宮裏面等着別人送消息來,我自己也要親眼看看才放心。”
是啊,現在的趙樞已經是皇帝,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大的事情,一輩子都不會出皇宮,這樣一來,萬一所有人都對他謊報消息,那趙樞和一個聾子啞子沒什麼區別,就像養在黃金籠里的金絲雀,那就是一種悲哀了。
張四經依然不放心,還想再說,直接被趙樞打斷,趙樞說道:“你他娘的再廢話老子踢死你,怎麼,叫不動你了是吧?”
“不不不,陛下您誤會了,小的哪敢啊。”
最後張四經也跟着打扮了一番,兩個人辦成了普通老百姓,暗地裏還有差不多一百多個近衛,他們也是身着老百姓的衣裳,悄悄的跟在後面。
有一百多個人前後左右的保護,那也不會出什麼事。
趙樞直接就出了開封城,去了外面的鄉村。
古代就是這樣的,城池裏面再差再差那也是有王法在的,畢竟衙門就在城池裏面,如果一些不法之人欺壓老百姓,那多少要顧及衙門的臉面。不會欺壓的太厲害。
但是如果出了城池,到了鄉下的犄角旮旯,雞零狗碎的地方,那裏可就沒有王法的約束,死活全靠宗族彼此幫扶,如果宗族勢力小,那麼有錢有勢的人要欺壓老百姓,他們是無所顧忌的。
有時候有錢有勢的人為了出一口氣,或者為了利益,他們甚至會勾結馬匪,把整個村的人全部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