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之爭玉璧傷 第二百三十六章 河陽之戰正濃時
南齊和東秦此時已經在河陽城外派兵佈陣。
韋然停止攻打河陽南城之後,便將大軍收攏,除了雷朵兒在遠離河陽處紮營之外,韋然手中四萬餘人盡皆聚集在河陽城外。
韋然在營帳之內說道:“決戰就在明日,我等遠道而來,建功立業之時就在眼前,若是一舉擊潰秦兵,則可收復洛陽,進而掌控河南之地。”
軍中參將於修此時問道:“秦王,敵眾我寡,況且我軍近幾日強攻河陽,人馬疲憊,明日之戰於我軍頗為不利,雖然狹路相逢勇者為王,但是如今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我,為何還要強行進攻?”
韋然看了一眼於修,此人乃是新晉的寒門子弟,平日裏也頗有才學,韋然甚是欣賞,故而此番出征也將其帶了出來,也算是培養一下此人的能力。
韋然並沒有怪罪於他質疑自己的決策,反而是問道:“依你之言,該當如何?”
於修壯着膽子說道:“我們的戰略目的本身就是為了牽扯洛陽守軍,如今西秦舉全國之力進攻蒲州和潼關,我等牽扯住洛陽兵力,西秦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況且洛陽城高池深,我軍雖然佔據了金墉城,但是攻打洛陽也頗為不利,還不如趁此機會一路向東,趁機攻打青州,青州之地離淮北又近,佔據宋城之後,就可以和我朝本土相連,一樣可以牽制洛陽的軍隊。”
原來於修覺得洛陽大軍既然已經被吸引了過來,南齊大軍只需向青州方向移動,洛陽大軍定然追擊,追擊時日越久,就沒時間關心潼關戰事,南齊可以減少傷亡,又能達成戰略目的,乃是兩全其美之事。
但是韋然顯然想的更為深遠,對於修說道:“我軍越過洛陽而攻河陽,本身糧道就暴露在洛陽守軍之下,若是一路東進,定然糧草不濟,到時候恐怕軍心生變,我吸引洛陽守軍出城作戰,洛陽城內並無良將,號令必然不會統一。我得知此次乃是閔世元親自帶兵,可見洛陽城中已經無人,此乃消滅東秦有生力量之大好時機,此戰若勝,不僅有機會奪得洛陽,更是能將東秦壓縮在河北之內,對我朝發展極為有利。”
於修知道韋然此刻正在興頭上,而且對自己的軍事能力極為自信,認為閔世元絕非他的敵手,故而才敢如此託大。
但是韋然確是覺得此次閔世元親自帶兵,正是除去此人的大好機會,若是閔世元一死,東秦群龍無首,只能推閔世川那個廢物點心上位。
第二日,南齊和東秦兩軍在河陽城外擺開陣型,意圖開始決戰。
東秦按照馮畢之建議,閔世元領中軍,馮畢和沈文秀各引兩軍。
閔世元又接受了胡華的建議,在軍陣大後方的山上高點,放了諸多戰場觀光團的成員,大多都是朝中文人勛貴以及元氏宗親。
按照胡華的說法,明日之戰至關重要,我軍勝算猶大,何不讓這些王公貴族觀摩我軍作戰,知道晉公天威。
閔世元尤為不解,戰場豈是兒戲,怎能如此託大,但是胡華強調的說道:“晉公放心,觀戰位置乃是交戰之地的我軍後方,王公貴族斷然無虞,晉公若想趁此機會更進一步,則更需要他們親眼所見啊。”
閔世元深以為然,反正元氏貴族又不是他們閔氏族人,只要皇帝元幀不出事就行,隨後便令胡華安排了此事。
韋然此時列陣於前,看着正對面的東秦部隊,軍容齊整,令行禁止,突然間也是感嘆道:“閔世元帶兵還是有幾分本事的啊。”
其實閔世元帶兵水平向來被人所忽視,閔觀之子的光環掩蓋了他本身出眾的能力,能被閔觀看重並且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長子排除在繼承人之列,閔世元有的可不僅僅是腦子罷了。
當初跟隨趙昭平定涼州之亂之時,他就屢立奇功,只是隨着趙昭的突然逝世,他所立下的功勞也就無人可以證實,他本人也是不喜歡夸夸其談之人,故而自己也未曾多提。
閔世元同樣也看着遠處的齊軍軍陣,他發現南齊軍陣之中掛的最多的不是齊軍戰旗,而是韋然的戰旗,當下也是感慨道:“都說南齊士兵只知道韋然而不知道皇帝,如今看來,所言非虛啊。”
陽光開始照射在每個將士的臉龐之上,南齊的士兵臉上的都是剛毅和果敢,但是東秦士兵臉上也毫無懼色,畢竟此時此刻,南齊乃是侵略者,東秦將士保家衛國,自然戰意更甚。
隨着戰鼓的敲響,南齊和東秦的河陽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韋然主動出擊,強行攻擊閔世元的中軍,同時又讓於修率領騎兵兩千人,繞道大軍南面,從側面進攻東秦軍陣,意圖殺閔世元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東秦東面陣型則是由馮畢親自指揮,他之所以自己要求指揮東陣,就是因為雙方依靠黃河列陣,南齊軍絕對不可能從西面發起進攻,自己只需要保護好側翼,即可保證本陣無虞。
於修從側面進攻東秦軍陣的行為,早就被馮畢所看穿,他絲毫不亂,令一千騎兵前去阻擊於修。
於修畢竟不是什麼猛將,更像是儒將,韋然給他的命令是騷擾東秦軍陣,當東秦有備而來之時,於修的衝擊就顯的蒼白無力。
雖然南齊騎兵頗為勇武,但是東秦不僅有騎兵,更有弓箭手在後方壓陣,衝擊數次之後,於修大敗而還,罷兵回到南齊陣中。
第一番試探,南齊折損騎兵一千餘人,東秦獲勝。
韋然得知情況后,也不怪罪于于修,本身奇襲講究的就是一個奇字,既然被識破了,那麼敗退自然也屬實正常。
閔世元得知南齊騎兵的突襲被馮畢擊退之後,自己的精神也不禁為之一振,對於接下來的戰事信心更足。
此時雙發的中軍主力正在戰場之上奮力搏殺,南齊將士依靠強大的執行力和團隊協作,雖然在人數上佔據劣勢,但是卻始終壓制着東秦的軍陣。
東秦的軍陣在南齊強大的攻勢之下,雖然不至於潰散,但是也在逐步的後撤。
閔世元察覺到了自己軍陣在後撤的情況,當下也是大驚,他知道此時急需要鼓舞士氣,不然再如此交戰下去,中軍必潰。
司空胡華也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於是當下讓李恪率領三千人精銳反向衝擊南齊軍陣。
李恪自從隨着閔世元來到洛陽后,自己雖然貴為鎮國將軍,但是一直沒有直接參与戰事,自己自然也是憋了一口氣。
李恪覺得自己昔日好歹也是兩淮總管,并州總管,雖然沒打過什麼大勝仗,但是在軍中也是威望不少,居然被一群黃口小兒比了下去,其中羞恥又有幾人知曉。
李恪此番突然遭到任命,欣喜之情溢於言表,胡華也和李恪之父李泰乃是故友,特地囑咐道:“李將軍此戰許勝不許敗,你若是勝了,自然能在晉公和陛下面前改變對你的看法和映像,我也好讓陛下對你重用,若是敗了,則我大秦大事去矣。”
李恪對此感激不已,當下保證一定扭轉戰局,隨後就率領三千精銳從本陣而出,直逼南齊中軍而去。
已經支撐不住的東秦軍陣,在李恪的生力軍加入之下,漸漸站穩了腳跟。
李恪旋即率軍一頭對南齊軍陣發起了衝鋒,南齊大軍被突如其來的東秦騎兵瞬間衝散了陣腳,將令不通,士兵頓時陷入混亂之中。
李恪抓住機會,沖入南齊軍陣之後,一路向西殺去,剎那之間竟然無人能擋,任由李恪從中軍一路殺穿了南齊軍陣,南齊將士紛紛不敢靠近。
東秦軍隊抓住機會趁機陣型前壓,南齊軍陣止不住的後退起來,尤其是左軍,原本面對馮畢壓力就大,被李恪如此衝殺之後,徹底崩潰。
將領無法阻止部眾的潰散,反而被部眾裹挾着就要脫離戰場,情況剎那之間變的十分危急。
韋然發現這一點后,也是立刻坐不住了,之前南齊大軍眼看就要取勝,如今情況急轉直下,大軍居然就要潰敗。
當得知是李恪衝擊南齊軍陣所致后,韋然不由的目瞪口呆,但是旋即也瞭然起來,他父親韋智是何等人物,若是李恪真的毫無本事,又怎麼會放心予以重任,並且如此信任。
韋智乃是真正的豪傑,絕對不會任人唯親,李恪作為統兵大將,自然是能力不及,但是如果作為聽從命令的陷陣大將,則也是一代天驕。
韋然此時也知道自己安排的後手可以派上用場了,立刻傳令,讓在遠處修整的雷朵兒率軍加入戰鬥。
雷朵兒此時帶着兩萬人在河陽南城外一直等待韋然的召喚,得到將令之後,立刻率軍向河陽戰場靠近。
此時南齊的側翼已經被徹底打散,東秦軍此時各個奮勇當先,很快就和中軍脫節,彷彿面前的南齊軍不再是豺狼虎豹,而是柔弱的綿羊。
就在此萬難之時,雷朵兒的部眾立刻從側面夾擊而來,一把將馮畢的左軍夾擊在南齊本陣和自己的軍陣之間。
面對突然加入戰鬥的南齊軍隊,馮畢也是一愣,他沒有想到在這樣決戰的情況下,韋然竟然還保留了那麼多的生力軍。
要知道在這樣的決戰中,若是南齊直接潰散了,有再多生力軍都是於事無補的,頂多能用來掩護韋然撤退,但是韋然兵行險招,居然真的如此託大。
不過馮畢也不愧是被沈文秀極力推薦的大將,並沒有驚慌太久,而是趕緊收攏部眾,將南齊潰散的側翼軍隊驅趕至雷朵兒的軍陣的方向,意圖用潰散的南齊士兵來影響到雷朵兒的南齊士兵。
果然效果立竿見影,雷朵兒的部眾看到南齊潰軍向自己的衝來,還以為前線已經大敗,於是大家都忍不住的想要撤退。
此時雷朵兒一把抽起手中的寶劍,砍翻了一個想要逃跑的士兵后喊道:“秦王帥旗仍舊在飄揚,將士還在浴血奮戰,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秦王不讓大家第一時間參與戰鬥,就是為了此刻,再有卻戰不前者,可是要嘗嘗我的寶劍鋒不鋒利!”
雷朵兒不愧為女中豪傑,一番熱血沸騰的宣講之下,南齊部眾軍心稍微,面對南齊潰軍,雷朵兒則是命令前軍:“若有衝擊軍陣者,殺無赦!”
在死了數百個袍澤之後,退卻的南齊士兵方才清醒了過來,逃跑肯定是死,回身作戰說不定還不會死,眼看前路不通,眾人這才想到自己手中還有武器,何必退卻?
隨後南齊將士調轉陣型,反過來猶如餓虎撲食一般的殺向了馮畢的軍隊。
馮畢眼看南齊士兵已經恢復了士氣,知道自己的計謀宣告失敗了,當下也不敢輕視,立刻率軍迎戰,同時讓人通知李恪,希望其可以繞到雷朵兒背後發動攻擊。
李恪得到消息后,率領精銳騎兵脫離了戰場,隨後繞道雷朵兒軍陣後方,對毫無防備的后軍發動了突然襲擊。
雷朵兒突然之間腹背受敵,一時之間被拖在此處,影響不了中軍的戰局。
韋然看到雷朵兒的大軍沒有和意料中一般對東秦大軍造成毀滅性打擊,便嘆息道:“人算不如天算,看來只能寄希望於段未央了。”
而此時段未央那裏,正發生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段未央受韋然命令,精銳騎兵提前搖擺至東秦大軍的後方,本來打算佔據制高點。
因為韋然給段未央的命令是,讓他見機行事,自行決斷,再最合適的時機衝擊東秦軍的後方。
故而段未央想佔據制高點觀察敵情,而且此處乃是東秦後方,東秦也想不到此處會有騎兵。
但是當他來到這座小山頭之時,發現此處不僅有士兵把守,山上似乎還有諸多人。
看到士兵並不多,段未央立刻下令殺上山去,結果令他大為震撼的是,山上的不是什麼精兵猛將,而是飲着酒看着戰場的東秦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