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工程招標
李陽看了眾人一眼,笑道:“不過,你們可有曾想過,若只是減少徭役人數的話,你們怎麼減?兩百萬役夫,放五十萬役夫回去耕種?”
不等馮去疾回話,站在贏政身旁的扶蘇便忍不住點頭道:“沒錯,正是此法,既能緩和民之生計,又可保國之建設如期進行,中丞大人難道以為不如你之農忙盡皆遣散之策么?”
眾人皆是點頭,十分贊同扶蘇的這番話。
李陽沒有絲毫的不悅,也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只是輕笑了一聲,道:“減徵人數之策,顧然可以,但臣有一問,想問殿下。
扶蘇伸手示意:“中丞且說。”
李陽道:“臣欲問殿下可曾想過,二百萬役夫,遣散五十萬的話,這五十萬役夫只耕自家田地,只納自家應納之賦稅,而其餘一百五十萬役夫,一年四季無法歸家耕種,家中老弱婦孀,盡皆餓死,而歸家耕種的那五十萬人所納之賦稅,雖尚能養活我大秦軍政,卻難養一百五十萬役夫,如此,豈不是最後我大秦只剩那五十萬歸家之家庭了?而那些國家工程亦此夭折矣?“
“………………”全場寂靜,所有人都問這個問題給問怔了!
扶蘇也是直接被問的啞口無言,完全愣在了當場。
一直以來,扶蘇都覺得自己所言的輕徭役之策,可稱之為兩全齊美的上策,可如今被李陽這麼一問,他這才突然意識到,自己以前所說的減少徭役人數的辦法,似乎真的有巨大的缺陷。
如果兩百萬徭役人數中,解散五十萬,這五十萬顯然是不可能養活整個大秦帝國的。
而這樣的後果......
扶蘇沉思了一下,頓時冷汗就冒了出來,他發現這樣的後果的確會如李陽所說的那樣,最後國家依舊身陷泥潭,而另外的一百五十萬役夫及其他們的家中老弱婦孀十難存一。
想及於此,扶蘇突然有一種被人當頭一捧的感覺。以往的自信、以往的信念,在這一刻瞬間崩塌,感到無比的挫敗,心中一下間變得空蕩蕩的,好似靈魂都被這一捧給敲出去了。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以往奉為可拯救大秦的方針策略,居然存在着這麼大的漏洞和缺陷,而這些從未考慮過的漏洞和缺陷,使得只是單純減少徭役人數的策略,顯得是一文不值,毫無用處。
他突然發現,自己以往是多少的幼稚和自以為是。
扶蘇在這一刻,是真的徹底地迷茫了……
當然,和他一樣被當頭一捧的,還有馮去疾,以及朝堂上的一眾文武大臣們,他們也都沒有想到,減輕徭役人數,居然最後的結果還是會如此的糟糕。
吃驚、詫異、迷茫.....
每個人都感到自己就好像是個白痴一樣,居然以往從來沒有想過輕徭役的結果會是這樣的。
呼.....
馮去疾驚得已是說不出話來了。
自己這數年來一直向皇帝進的諫言,居然是如此的不堪,而更可笑的是,自己以前還根本不知道,還抱怨皇帝不聽勸言,而深感委屈和難過。
如今看來,陛下聽不聽自己的勸言,結果又有什麼分別呢。
原本還以為,自己的“輕徭役”之策,比他的“輕徭役”之策更加的兩全齊美,如今看來,倒不如他的“輕徭役”之策更為上策,最起碼能讓天下所有百姓在農忙之時能忙於耕作,雖國家建設將受影響,但是百姓卻能安居樂業啊。
心中嘆了口氣,馮去疾一下子好似禿廢了,覺得自己是那般的無用。
這時,他不得不承認,李陽看待問題之深遠和全面,不是自己可比的,不由拱手一禮,道:“李中丞之言,讓馮某自感無比慚愧,沒想到我等以往想出的對策,居然亦是誤國之策。臣.….….臣有罪啊!”
說完,馮去疾痛徹心扉般的對嬴政一拱手,自請罪責。
嬴政伸手做托起狀,道:“馮相一心為我大秦,勞心勞力,何罪之有,馮相還是與朕一起繼續聽李中丞講他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吧!”
“臣……謝陛下!”
馮去疾心中感動,然後退至百官隊列,等待李陽講授可持續性發展戰略。
馮去疾能感覺到,李陽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絕不僅僅只是讓百姓安居樂業,要不然皇帝不可能答應解散所有役夫,說實話,這一刻的馮去疾,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聽李陽的高見了。
把以往的策略一句反問,就給徹底否決掉之後,李陽心裏還是挺自得的,笑了笑,便繼續道:
“諸位大人,經過之前的諸多討論,現在也可以得見,不管是按現狀之計,還是以減少徭役人數之計,皆是不可持續。然,本相想告訴諸位大人的是,何謂可持續,可持續便是人不枯竭之,糧不枯竭,國力不枯竭,三者均不枯竭,可源源不斷,便方可持續。“
“而要這三者均不枯竭,唯有一方,解散所有役夫,舉全國青壯勞力,忙事耕作,如此人可活,糧可豐,賦稅可足,國力可富,以此為本,大秦帝國方可持續萬年之久。”
眾人紛紛點頭,很贊同這話。
蘇扶也眼睛一亮,好似看到了大秦的無限希望,不過仔細一想,他又有些疑惑,忍不住問道:“敢問李中丞,如此國泰民安,自是萬民之福,亦是我大秦之福,可是農忙之時,無徭役之義務,這……這依舊難解國家目下各項建設啊?”
李陽卻是不以為意的笑了笑,道:“工程招標!”
....
“工程招標?”
???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再次一臉的問號。
一個個一臉懵逼,不知道這工程招標又是個什麼鬼。
扶蘇有一種錯覺,就是好像在這位李中丞面前,大家都變成白痴了一樣,什麼都聽不懂,什麼都得問他才行。
沒辦法,抵不住心中的好奇心,他還是決定不恥下問:“中承,這工程招標,所為何意?它真的能解決徭役之問題?”
眾人皆是一臉好奇的望向李陽。
李陽點頭道:“工程招標,就是把驪山、長城這些工程作價。承包給一些有實力的商人,讓商人去找人施工建設。如此一來商人可從中有差價利潤可圖,百姓也可賺取錢糧,解決生計問題,而我大秦亦不存在違反新法之嫌,更重要的是,工程可一年四季順利進行。”
“什麼?把……把這些工程全部承………承包給商人!”
一聽這話,所有人都驚呆了。
這倒不是說這些工程不能給商人去請人做,而是這些工程連舉國之力都如此為艱,難以進行下去,那就些商人……他們能做到?難道一個商人還會比我整個大秦之國還厲害?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頓時,所有人都覺得李陽有點飄了,太自以為是了。
這要不是前面李陽講了那麼多高見,馮去疾這會兒都想罵李陽這是在瞎胡鬧!
如此浩大的國之工程,承包給商人去做,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馮去疾雖然忍住沒有當面斥責李陽瞎搞,但還是直接質問道:“李中丞難道覺得商人可辦得了如此浩大的工程?而且,就算商人可以辦到,但是商人亦是需找民夫,民夫若被商人征盡,這豈不又是無人耕種了?”
李陽早就猜到他們會有此一問,直接道:“馮相有所不知,商人僱工,與國家征役,二者大有不同啊。國家征役,天下百姓不得不從,而商人僱工,百姓可視情況而往。如此,百姓可視自家情況,而前往用工之地,賺取錢糧,為國效力。”
眾人一聽,一時沉默了,因為李陽所講之理,似乎有點道理。
馮去疾也皺着眉頭,開始細細對李陽的話惴磨了起來。
見大家沒有立即反駁和質疑,李陽知道,自己說的並沒有錯,於是繼續道:“我大秦田稅,諸位應當比本相更為清楚,田稅之高,達三成去二,百姓收穫三石栗米,需納稅二石,自己只得一石。而我大秦,人均耕種面積十二畝,畝產六石,如此只需一年,國之富足,完全可以承擔用工之錢財。而且,百姓為利勞作,我敢斷言,效率定是以往數倍有餘。”
李陽可是算得很清楚,秦時,一石等於後世的30公斤,一畝田栗米才六石,即180公斤,秦時總的耕種面積達近二十三億畝,即是一年產栗米4500億公斤,盡收田稅3000億公斤。
試想一下,大秦總人口2000萬人,百姓自留1500億公斤糧,可解溫保,大秦國庫一年卻有3000億公斤糧,是天下百姓的一倍,而國家只要養一百萬的軍隊,民不需養,這麼多糧自然足夠養承擔工程了。
其實,史書中也有相關記載,說“一夫挾五口,治百田”,即是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一個中年人帶着一家五口,可耕作百畝田。而又有記載“上田,夫食九天,下田夫食。可以益之,不可損之,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這些都說明,其實在當時,一個人耕作,可養活十個人,只不過因為稅重,三分之二上交國家,所以如此一來,百姓也只夠自保,餘糧全在國庫。
這也就是為什麼,秦國征盡了所有的青壯勞力,卻還能堅持到今天,每年養着兩百萬數的役夫吃喝,直到今日。
就是因為,田稅之重,一年足額徵納的田糧,夠支撐軍政及兩百萬役夫好幾年。
是不是很震驚,是不是很詫異,這跟大家理解的歷史不同,古代人這麼多糧,大家印象中他們卻民不聊生,飢不擇食,苦不堪言。
其實,這是因為歷代多有戰亂,或徭役過重造成的,還有就是各種災害造成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歷朝歷代只要一但安穩下來的話,便是盛世。中國五千年朝代更替中,盛世無不是如此,稍有安穩,便是盛世。
歷代,缺的不是糧,缺的是太平和安穩。
李陽知道,國庫充實,完全可以實現工程招標。
眾人聽完李陽的這番話,馮去疾還是有不解之處,又問:“依李中丞之策,把工程交予商人去辦,商人若是給的工錢低了,百姓自是不肯干,若是工錢高了,百姓盡皆做工,而不為農事,這如何解決?”
李陽笑道:“馮相過憂了!商人何其精明也,怎會不知該用多少人呢?工錢太低,不如耕種,自是無人做工,所以工錢自然高於耕種之事,至於哪些人能去做工,何時做工,自是百姓與商人的事,哪怕有人放棄耕作,一年只為做工,那又何妨,只要他能足夠交納家中田稅即可。國家每年田稅能足額徵到,工程便能運轉,百姓或為耕種,或為做工,或一邊從事耕種,農閑時再去從事做工,這都可保他們生計無憂,如此,大秦可安!”
眾人聽完之後,都沉思了起來。
麒麟殿中,變得詭異的寂靜。
良久之後,似乎他們都扯掰清楚了,不由一個個兩眼放光,一臉興奮的樣子。
有些人更是激動地忍不住拍手叫好!
馮去疾這時也兩眼放光,有一種茅塞頓開,撥雲見日之感,他突然發現,如果按李陽所說的辦法去做,似乎真的既能保證百姓生計,又能保證國家稅賦,還能使國家工程順利進行。
想到這裏,馮去疾整個人都激動了起來,同時也無比詫異的看向李陽,他發現,這個少年,真的是每每都有驚喜,每每都讓人有一種大開眼界,顛覆認知的感覺。
從他獻仙藥開始,對律法的剖析,對新法的改革,還有今天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無不是給人一種雲開霧散,豁然開朗的奇妙經歷。
所有的事情,他都能一眼看出問題之要害。
所有人都無法解決的難題,在他面前,都輕而易舉就能得到解決......
眼光獨到,理論新穎,辦法新奇,實乃世之奇才!
馮去疾很少佩服過誰,這次是真的心服口服了,深深一揖:“李中丞此策,真可謂是一言點醒夢中人,叫我等如夢如醒,無不嘆服。”
一眾文武大臣也紛紛沖李陽拱手,道:“中丞大才,我等佩服!“
李陽也忙拱了拱手,算是回禮,臉上卻一臉十分享受這種稱讚的感覺。
自己的政策得到了滿朝文武的認同和支持,李陽也是大鬆了口氣。同時,他又覺得好笑,他記得在以前的那個世界,很多人把“長城貼瓷磚”當成段子開玩笑,而今日,自己卻真的把這個段子變成事實了。
而且,這種招標還不只是給長城貼瓷磚那麼小,而是直接築長城。
也不知道將來的史書上,會如何寫這件事呢?
想到這裏,李陽嘴一咧,忍不住得意的笑了起來。
當然,扶蘇也是被李陽的這個策略給驚得目瞪口呆,這一次他是真的被李陽的才能給驚呆了。
把役夫全數解散,誰敢去想?
把驪山、阿房、長城等工程交給商人去辦,這更是無人敢想。
更重要的是,這一切看似離譜的想法,結合到一起,居然似乎真的正好絕妙的能解決大秦的難題。
呼.....
扶蘇此刻是徹底的驚到說不出話來了,對本陽更是佩服到五體投地的地步。
現在,他終於明白父皇為何會願意遣散所有役夫了,更加明白父皇為何會如此重用此人了。
此人,非常人也!
看來,父皇說的沒錯,他就是我大秦的吉星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