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希望合理的看待
現在的天氣,可以說已經熱到離譜了,想來大家都心有體會,加之現在還有什麼“雪糕刺客”,讓人防不勝防。
但很顯然現代的我們有空調,能夠輕鬆度過酷暑。
但問題來了,這古人要如何度過炎炎夏日?
其實我覺得可以從衣食住行來解釋一番。
住:
宮闈民居,消暑裝置展現技術成就。
古代也有空調房。先秦叫“窟室”,漢代有“清涼殿”,唐代有“空調”,宋有“空氣凈化”,明清有“空調間”。
其實吧先秦時期的“窟室”實際就是地下室,但比地下室更講究,夏天一些重要的餐飲活動會安排在窟室中進行。到了漢代,皇宮裏設有冬夏兩用“空調房”,冬季用房叫“溫調殿”,夏季用房叫“清涼殿”。清涼殿也叫“延清室”,是皇家最高級避暑用房,製冷效果很好。“室內有石質高級床,床邊會放置盛有冰塊的國外進口的玉晶盤,還能讓侍人站在旁邊扇扇子。”他說。
而到了唐代,就有機械控制的“空調”了,就是用水來轉動扇葉,風扇對涼水吹,形成了冷氣。此外,在宮殿的四檐裝上水管,把水引上屋檐上。涼水在屋上循環,室內溫度自然就下降了,降溫效果極佳,“座內含凍”。
而宋代宮中降溫設施設計時尚,出現了用鼓風機帶動的風扇,對着大廳里擺放的數百盆鮮花吹,“清芬滿殿”;在御座兩旁,“各設金盆數十架,積雪如山”。
“上述古代製冷方式,對一般有錢人來說仍是太奢侈,消費不起的。但老百姓可以住‘空調間’。”倪方六說,曹操當年在鄴城建造大冷庫“冰井台”挖深井採集冷氣,在廳內或是需要的房間挖一深井,上面用蓋子蓋妥,蓋子上鑿孔,夏天便有冷氣從下面出來,而冬天則有暖氣上來,保證廳堂溫度相對穩定、宜人。
睡覺的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層釉,夏天枕於其上,睡起覺來當然涼快,正所謂“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另外,古人在夏天為躲避蚊蟲,一般都要躲在蚊帳里睡覺。人們會在帳內懸挂茉莉、珠蘭等花,夜帳中沁人心脾、香氣四溢。對今天的失眠患者,用這一招催眠估計也會有效。有人還別出心裁地掛上香囊,讓香囊中的藥材幫忙驅趕蚊蟲,堪稱不燃燒的環保蚊香。
行:
古人在夏天外出活動相對較少,即便有生意,古人也是要命不要錢的,即俗話所說的“好漢不掙六月錢”。做生意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所以古人寧願在家裏歇着,減少戶外活動。
食:
不僅做冷飲,更要市場化。
到了夏天,從養生保健的角度來說,要講究清淡,少魚肉、忌辛辣,古人過夏天時特彆強調這些。除了正常的飲食控制外,古人夏天對冷飲也格外感興趣。
最早冰製冷飲起源於咱們古代,那時帝王們為了消暑,讓奴隸們在冬天把冰取來,貯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來享用。大約到了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製冰了。
在先秦時代,咱們古人便利用天然冰來製冷,給食物保鮮、做冷飲。《周禮》有記載,當時周王室為保證夏天有冰塊使用,專門成立了相應的管理機構“冰正”,負責人稱“凌人”。此部門共有80名“職工”,一般從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工人開始采天然冰塊,運至名叫“凌陰”的冰窖中儲存。
“家有儲冰室是古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徵。周王室到了夏天還會賞賜冰塊給身邊的人,能得到冰塊賞賜是一種身份和等級的象徵。”倪方六說,“古時的貴族還有冰櫃。這種冷藏器具叫‘鑒’,是一種大盆,早期是陶質,春秋中期以後流行青銅鑒。使用時將盛滿飲料或食物的器皿放進去,四周圍滿冰塊,合上蓋子,不多時‘冷飲’就可製成。”
秦漢時期的普通人家過夏天,製冷和保鮮使用“井藏法”:或在井中置一口大瓮,作為放置食品的“冷藏室”;或將食品置於籃子中,用繩索繫於井下保存,現代仍有人使用此法做“冰鎮西瓜”。
到了漢代,夏天已有比較講究一點的飲料——蜜水,這是一種在水裏摻入蜂蜜的飲料,是當時的一種高檔飲料。到了隋唐,夏天飲料比以前講究多了,出現了類似深受今天人們推崇的保健飲料,時人把這種飲料稱為“飲子”,這相當於現代的“紅牛飲料”,屬功能飲料。還有用果品或草藥熬制而成的飲子,解渴的同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飲子很受隋唐消費者的歡迎,當時長安街頭“飲子店”很多,生意興隆,有的飲子店還可以先喝后付錢。
“咱們古人中,最會過夏天的應當是宋代人。每年夏天,街頭大排檔特多,消費者雲集。比現在街頭大排檔要熱鬧多了,因為當時消夏的方式還沒有現代豐富。宋代飲料的最大特點是,果汁飲料大流行,人們更喜歡。”而其實到清末,咱們已出現了一種新型飲料“荷蘭水”。所謂荷蘭水,其實就是大家現在常喝的汽水。
衣:
清涼是基礎,時尚是追求。
古人夏天怎麼穿是有講究的,有的男士在夏天甚至**上身。而現代女性着裝“薄、透、露”的特點在古時也有體現。
“在夏天,穿開襠褲的現象很普遍。在秦漢時不只女的穿開襠褲,男性也這樣。更有人,外套裏面連開襠褲也不穿。”
不過可別以為古人很開放。這種是不單穿的,外面還會穿前後兩片的“裳”,即圍裙狀服飾。所以雖然外面有下裳罩着,但這樣着裝仍很容易導致“走光”。所以當時的“公民行為準則”中對此有明確規定:不能輕易提起下裳,除非過河時,否則便是失禮,屬“不敬”。
其實還是唐代女性敢“露”。其中“半袖”裝,是唐代最“清涼”的女性服裝。而半袖指古代的短袖衫,而比半袖更突破的裝扮。這種服飾在領口上進行大膽改革,一改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的傳統開口,加大開口尺度,將之剪裁成“袒領”,近半是露在外,半隱半現。而我們熟知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宮女的裝扮,其設計靈感就源於這種衣服。
當然其實說到夏天,又怎能少了冰塊對吧。
但是在古代,由於科技的限制,他們無法創造出空調和冰箱。所以,生活在古代的人們為了解決夏天氣候所帶來的麻煩,他們開始研究冰。
古代人如何製冰?
提及古代製冰,我們首先會想到冰窖和硝酸鈣。冰窖作為最簡單的儲冰方法,就是先找到在陰涼和溫度較低的地方,打造一個地下室,隨後派人進行冰塊的開採,最後將其放置在地下室,並用樹葉和稻糠等具有隔溫作用的物體,覆蓋在上面。
但這樣的方法,每年都會導致大量的冰塊融化,所以開採的冰塊數量極大,不僅耗時,還具有空間限制。
為了解決這樣的情況,古人也在不斷創新。
他們發現了硝酸鈣在溶水時,會吸收很多熱量,所以古代人便開始選用硝酸鈣進行製冰。
他們首先製作一個大容器,隨後在中間摳出一個小容器,並將兩個容器都裝上水,大容器中還要加上硝酸鈣。而經過一段時間我們就可以發現,小容器的水會慢慢凝結成冰,而大容器中的硝酸鈣會在凝固后重新出現。
但由於部分人群對於硝酸鈣並不能準確識別,所以用硝酸鈣進行製冰,存在一定的困難。最後古人通過反覆試驗和理論創新,他們發明了熱水造冰。
熱水造冰,單純從字面上來看,簡直就是異想天開,不具備可行性。但是在2000年前西漢時期著成的《淮南萬畢術》當中,就提到了熱水造冰,書中這樣寫道:
“取沸湯置瓮中,密以新縑,沈中三日成冰”
意思是將沸水放到陶器中,並用絲織的物品將其密封,隨後放置在深井中,三天之後就會結冰。
既然書中有所記載,想必在古代可能會有成功的案例。
當科學家們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時,洪震寰進行了實驗,而他首次得出的結果,是熱水造冰的方法不可行。
但在後期眾多科學家們的實驗中,趙虹君和侯宇德兩人得出的結果為成功,而且往後的實驗證明,成功的幾率要比失敗的幾率大。所以,《淮南萬畢術》中記載的熱水造冰,其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熱水造冰的原理可以理解為,熱水中的分子結構比冷水活躍,根據姆潘巴現象,溫度較高的液體會比同一條件溫度較低的液體的溫度下降的快。
其次,若冷卻的環境能夠始終保持相同溫度,那麼溫度高的液體會降到低於冷卻環境的溫度,最終溫度低於液體結冰點時,會形成結冰的現象。
理論我們了解完之後,我們來大概復原當時熱水造冰的過程。
首先將水進行加熱,使其溫度達到100度,並用絲織毛物品堵住瓶口,放到深井中。既然熱水的溫度已經滿足,剩下就要對深井有嚴格的要求。
據科學研究發現,在開放的環境下,溫度越高,氣壓越低。而在密閉環境下,溫度越高,氣壓越高。其次,氣壓每升高1m,溫度只能降低0.006度。
對於古代人來說,要想挖出一個溫度相對較低的井來說,確實會耗費很多時間。而且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來說,具有相當大的難度。
最後,我們都知道當水的溫度達到0℃時,就會凝結成冰。所以古代選用熱水的原因,正是通過自己的實驗和相應的科學理論,從而證明了熱水造冰有一定的可行度。當然,其間耗費的時間和成本也是昂貴的。
如果選用冷水的話,可能不止三天,有可能過上一周的時間都不會出現結冰的現象。
這裏來個主動一點的古代製冰法吧:
硝石。它是一種白色味苦的晶體,是礦產,喜歡呆在低溫的牆腳下,顏色如霜,因此又被人稱為“牆霜”。人們在無意中發現硝石溶解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熱量,使水溫降低,甚至結冰。於是很快有人利用硝石的這種特性,在夏季製作冰飲料,將糖和一點香料溶在水中,然後將水放入罐內;取一個大盤,在盤內盛上水,將罐置於盤水內,不斷地在盤中加入硝石,結果罐內的水結成了冰。嘗一口,又涼又甜,直冰到肚子裏。
硝石的化學名稱叫硝酸鉀,它溶解於水時會吸熱,溫度降低,所以小盆里的水就會結成冰。在一個大盆里倒一些水,再放入一個小盆,小盆里也倒一盆水,然後在大盆里倒入硝石,小盆里的水就會結成冰。古代的寧波製冰廠都會用這種方法來製作冰塊。
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溫結晶法或蒸髮結晶發將硝石再提出來重複使用。建議用化學試劑商店出售的化學純硝酸銨代替,效果更明顯。
最早冰製冷飲起源於中國。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製冰了。以後逐漸出現了做買賣的人,他們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顧客。宋代,商人們還在裏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和現代的雪糕已是十分相似了。
每到十一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舉,頗屬盛事。清《會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條云:“凡伐冰取諸御河……歲以冬至後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凈堅厚者,以方尺有五寸為塊……以供公廨……設暑湯之用。”民國時仍有此俗。
窖冰舊時傳統歲時風俗。亦稱“藏冰”。我國北方夏日暑熱,冬日結冰,故有於冬季藏納冰塊於冰窖以供來夏使用的風習。此俗起源甚早。古代有專門管理此事的官吏,並建有窖冰的“冰井”。宋高承《事物紀原》云:“《周禮》有冰人,掌斬冰,淇凌。《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為凌室,故號冰井。清代冰窖分三種: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
而這也就是所謂的藏冰。
《左傳·昭公四年》記載,“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所以古代的冰大多來自藏冰。
藏冰,就是在冬天結冰后的大寒季節,人們按照規定尺寸將河裏的冰挖出來拉入冰窖里,這個冰窖類似於地窖,埋入地下1.5米的半地下形式,長約11米,寬約6米,容積為330多立方米,建在陰涼的地方,名叫“冰井”。到了秦漢時期還有專門管理這件事的官吏。根據現代考古發現,最早的冰窖出現在周代。
如果按照這個方法儲藏冰,每年到冬天會有三分之二的冰融化,因此夏天需要準備冬天所需三倍的冰。正是這樣大的工程量,導致一般的家挺不會藏冰,宮廷中的冰都十分珍惜,一般受寵的妃嬪才可以用冰。漢代朝廷每年盛夏都會舉行隆重的賜冰儀式,把皇室中的藏冰賜給文武大臣消暑。到明清時期,這種用冰塊避暑的方式才進入尋常百姓家。
製冰,直到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出大量的硝石。人們發現了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熱量,使水溫降低,最終結冰。於是有人利用硝石的這個特性,將冰中加入糖,製成冰飲。在宋代的時候,商人們還在裏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
然後說說冰鑒。
冰鑒,最早的冰箱。早在周朝時期,人們發現冰有吸熱製冷的功效,發明出了既可以製冷,又可以儲藏食物的冰鑒,形成斗狀,口大底小,四周有銅環,方便搬運,四個腳托,用來防潮,蓋子多採用厚木板,蓋上有兩個小孔,使冷氣散出,冰鑒底部還有一個小孔,使融化的冰水流出。原理和保溫杯類似,內壁和外壁中間放冰塊,內器皿放飲品和時鮮水果來達到冰鎮的效果。
而後說說涼屋,避暑勝地。古代帝王歷朝歷代,到了正暑,都會去避暑。唐朝的宮廷就建有專門用於夏天避暑的涼殿,一般都傍水而建,四周擺上花卉,空氣清新。
秦朝就行窯室,也就是在地下室避暑,會放置冰塊。漢朝清涼殿,室內製冷設備極為奢華,據說可以盛夏時節室內如結過霜一樣。唐代“含涼殿”,殿中央放置風扇,冷水循環,將冷氣吹入殿中,後來使水沿屋檐流下,形成人造水簾製冷。到了宋代,除了皇宮之內,高官顯貴們也紛紛建立起私家避暑“涼屋”。
這種防暑屋檐,也是古人的智慧。人們運用冬夏季節日影的角度來設計出檐的角度,房間有了一定角度的屋檐,就能使在夏至的時候,屋檐遮擋太陽,在冬至的時候,陽光滿室,使房間內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在古代,人們發明了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它們的出現,推動着人類文明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對這些發明創造進行創新,發掘內部的原理,從而製造出,能夠為人所用的物品。
在生活中,古人面對炎熱的夏天,他們沒有選擇忍受,而是通過實驗和聰明的才智,發現了熱水造冰的方法。
熱水造冰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可行性確實不高,但是古人卻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們,熱水造冰的可行性。
我們有時候對古代的第一印象是詩歌宋詞、古詩文和四書五經,對於科學上的研究和發明了解得相對較少。所以,如果單純地說古人只會讀文書,不會學理可就大錯特錯了。
最後,對於古代的發明創新,我們當代人應該秉承取其精華,取其糟粕的方式,合理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