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綜藝節目首秀
李亦琦在家半個月,終於有一檔綜藝節目找到自己,是直播型的真人騷節目《我的鄉村生活》,主打明星藝人最真實的一面,上網查一下,確定是大廠出品的,並且還邀請了歸夏四子中的兩位,其中一位就是華春雨,看到這個陣容,終於知道對方為什麼會邀請自己,可能就想他倆人能否再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女生公佈了一位新生代純欲小天後慕容伶雪,天使般的面孔,三百六十度無死角,這是狗仔隊偷拍發出來的圖片,在網絡上面引起很大的反應,加上現在才是十六歲的花季年華,更是吸粉無數。
一季的價格不高,也就是二十萬,半個月的時間,李亦琦不在乎錢多少,從側面可以評估出自己片酬所處於的位置,但覺得是一個機會,這種真人騷最主要的就是真實,不正是自己平常的生活嗎?
8月2號,節目組來到李亦琦在燕京的家,是市中心範圍內的一家四合院,李亦琦打開院子的大門,看到攝像機一怔:“現在就開始!”
“是的,正式開始!”
“那……!”李亦琦想要說自己家裏的地址是不是暴露了,對方立馬回應:“我們是從開門那一刻才開始正式錄製。”
“那好!”李亦琦鬆了一口氣,道:“請進!”
攝像頭在裏面四處拍攝一下,跟拍導演問:“你們家挺古樸的。”
“這不正常嗎?老家裏的條件也差不多,父母主要喜歡有一個地方可以種種菜,出屋子裏面可以透透氣,對於我們這些農村人來說,這樣比在高樓大夏那樣關在裏面舒服很多。”李亦琦看到鏡頭拍攝到母親種植的一片菜地,感嘆道。
由於是直播,節目組沒有提前揭露到那位嘉賓的家裏,所以,讓很多粉絲第一時間趕過來觀看,攝像機在院門前敲門開始拍攝,見到四合院的大門時,線上的觀眾已經開始猜測到底是那位明星的家,沒想到彈屏全軍覆沒,看到是一位年輕的人開門,很多人都不認識李亦琦,紛紛打彈屏問是誰。
“燕大才子李亦琦,他的家不是在南方嗎?一般南方很少有四合院的佈局。”
“《孤勇者》的原創歌手,哈哈,很多花花粉是不是失望,剛才誰說自家的偶像怎麼怎麼的,看看人家,舉手投足之間有一種讀書人的氣質,素顏都已經很帥氣了。”
人數不斷地上升,聽到李亦琦這樣說的時候,觀眾就不同意了:
“又在默默看某人在裝d,這可是燕京的四合院,即使破爛,也沒有幾千萬是拿不下來的,我也想要這樣的農村房子,可惜實力不允許。”
“如果不是本地人,能夠住上那麼大的四合院,你在這裏裝窮,誰相信呢?”
“原本還覺得李亦琦沒有簽約一家好的娛樂公司會覺得有點埋沒他的才華,到最後才發現,如果他不進娛樂圈,還能夠回家繼承千萬家產。”
“我也想住這樣的破房子,在燕京的,我可以換,不是看不起其它地方,而是我腳力不行,走不遠。”
“你們怎麼知道這裏是燕京,而不是他老家呢?”
“除去大城市,老家的地皮值什麼錢,你們在吹什麼呢?”有人看到一些彈屏說李亦琦家很有錢,他們不服,畢竟農村的四合院只要家裏有點存款都可以去建,怎麼拿農村去跟燕京相比呢?
“某些人就不說了,你沒說還好,一說就可以看出你的見識是多麼的短淺。”
“你們難道沒有看見剛才攝像師手滑,閃過一個跟故宮建築相差不多的鏡頭嗎?你跟我說這是在農村,這明顯是在故宮附近的四合院。”
“真的是在故宮附近,你們有沒有看到天空中那朵像狗的白雲,我在天安門上面看到的差不多,攝像師再給一個鏡頭。”
攝像師似乎是收到幕後人員的信息,給天空那個狗頭白雲一個鏡頭,果然如此,大家也興奮起來,開始猜測李亦琦的家到底在哪裏,評論的增加與觀看人數的上升,也能夠滿足大部分觀眾實時指揮的鏡頭,讓導演覺得這個方案是真的不錯。
李亦琦邀請他們進屋子裏面,裏面的設計都是現代化,跟外面的風格完全不同,其實這樣的設計只是為了李亦琦,怕他不習慣,當然,這些李亦琦不會解釋什麼,又不是劇情需要,說多都累。
“亦琦,你是自己一個人住嗎?“跟拍導演問。
”不是,跟父母一起住,其實也不是常住,比如上學的時候,在宿舍住,只有放假又沒有什麼活動時就回家裏住。“李亦琦為他們泡一杯茶后說。
”我有一個問題很好奇,這裏距離學校也不遠,為什麼還要住宿。“
”主要是父母的意思,他們你是大學生,那就應該有大學生的生活,很多事情都能夠自己做決定。“李亦琦回應道。
觀眾也紛紛認同,孩子長大也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私人空間,大家適當地放手,不僅不會讓關係變得遠,反而會變得更加親近,其實在成長過程中,從年少的時候無時無刻想回家到工作時,即使家就在不遠處,也減少回去的次數,直至自己成家之後,才會重新對家有新的依戀。
“有網友說你父母為了方便照顧你,把公司開到燕京來,這到底是傳言還是真實的。”
“是真的!”李亦琦不知道到底是那位網友會問那麼無聊的事情,不過,這也是事實,他不想大家過分地曲解。
“我高考那段時間,身體非常差,到了今年,才真正好轉,這兩年時間,國內外的大大小小醫院都走過不少,最後還是沒有確切出真正的問題,最後靠吃中藥來調節回來,我爸媽為為方便照顧我,確實把公司開到燕京,他們實屬不易。”李亦琦說到這裏已經流下眼淚,不是劇情,而是真情流露,一路上,他們為自己付出了太多,想着一個不會外國語言的人,到國外不可能每時每刻翻譯都跟在自己身邊,看到他們對着翻譯機一句一句地跟別人交流時那麼吃力的樣子,為了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到兒子病情的情況去學外語時,不是隨隨便便能夠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