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解決溫飽
第二天一早,郭秉被迎春的喊聲吵醒,原來是郭母正在準備燉昨天晚上獵的野兔,迎春非要搶着剝兔子。
雪停後天氣更冷了,張嘴就是滿滿的哈氣,房樑上掛着小冰滴,要不是昨天晚上的半框煤炭,估計半夜都會被凍醒。
起床后郭秉沒有吃野兔只簡單吃了個黑麵餅子,隨後就拿上昨天晚上的半框膠泥土向房後走去。
郭秉家的房子在太行山外圍的低山處,村落依着一條小河而建,郭秉家在村子的最北邊,距離山口很近。
房後有一片低矮的灌木叢,之前年景好的時候郭母餵過兩頭豬,後來賦稅連年增重加上經歷了兩次戰亂,這片豬圈就閑了下來。往年還能種點豆子,可是最近幾年天氣就像抽瘋一樣,種了豆子八成都不會結果,後來村民乾脆放棄了清明期間種瓜種豆,只能種高粱為果腹。
郭秉拿着鐮刀清理出一片空地,把膠泥土倒在地上,估摸了一下分量,隨後又換上大篾框走向山口,一會兒的功夫,郭秉背了五六框膠泥土。
這時候,太陽也升了起來,吩咐迎春燒了幾壺熱水,郭秉就開始和泥了,又吩咐迎春找了幾塊兒平整的石頭,和着膠泥搭起了半米高的檯子,隨後又在膠泥土裏撒上能增加強度的野山椒,慢慢壘起了一個圓頂窯。
“二哥,你弄這個是幹什麼用的,可以吃嗎?”
“迎春,兔子還沒吃飽嗎?二哥就要用這個東西讓你吃糖葫蘆。”
“哦!哦!有糖葫蘆吃嘍,二哥我還有力氣,還需要我幹什麼?”
郭秉笑着搖頭道“去再找些柴火來,越多越好。”
柴火抱過來以後郭秉圍着土窯點起了火堆,用溫度慢慢讓窯體乾燥。
幹完這些,郭秉把剩下的泥土又加了些細沙土,慢慢捏成了一些盆、罐、壺,由於上世沒有經驗,浪費了很多泥土才捏好,而且形狀也不太好看。
把泥土用完,郭秉把成品埋在了雪堆里,喊上迎春,背着篾框拿上鐵鎬走向山裡,半框煤炭一晚上就用完了,今天要再多刨點。
因為昨天太晚沒有細看,今天到了以後郭秉才清晰的看到煤炭的情況,這片煤堆在最深處的一個山澗里,而且靠近山澗最里側,澗里一堆雜草,煤堆就藏在沿着山體最下面一排雜草里,怪不得一般沒有人發現。
郭秉囑咐迎春在澗口處望風,自己抗起鐵鎬開始挖最底層的煤,而且只挑光滑的拿,不一會兒就裝滿了一筐。隨後用雜草蓋住了挖過的痕迹,帶着迎春回了家,因為正值中午吃飯的時間,一路上也沒有遇到人。
到家后,郭秉和父親商量了一下,在上午壘的土窯後面挖了一個土坑,把煤炭放了進去。
吃完午飯,郭秉又扛起篾框去挖了幾趟煤,直到把五尺深的地坑填滿才停。
郭秉心想,只有煤還不夠,敞口的火盆太浪費了,熱能跑的太快,經過一番回憶,郭秉在心裏構思好了現代農村地區用的山西爐結構,隨後翻箱倒櫃找出了在姚濟學堂學習時候的草紙,隨便拿了一塊兒煤就在草紙上開始勾勾畫畫,終於在半個時辰后畫好了所有的結構圖。身為文科生的郭秉看着自己的“大作”很是滿意,心裏想到現代人的生產力真不是白吹的。
之後的幾天,郭秉就是在等待土窯徹底風乾,幾天裏又抽時間把山裡走了個遍,順便還把父親唯一的板車修繕了一番。
七日之後,是個不錯的大晴天,郭秉看土窯已經徹底風乾,就開始準備燒制的事情。先去村后的林子裏找來一堆棗木枝和槐木枝,又從土坑裏挖出來三筐煤,燒制正式開始。
郭秉先用耐燒的樹枝引燃,隨後又用大些的柴火把窯體燒熱,下面就是放入胚子,再一次性加入煤炭,悶上蓋子開始了燒制。
郭秉的第一窯製品從卯時一直燒到了酉時,由於加入了細沙和野山椒碎,成品出爐后,表面滲出了些許晶狀物,雖然沒有將罐身全部包裹,但摸起來手感不錯,加上煤炭的高溫,郭秉的陶製品比自己家用的更加堅硬,第一鍋成品算是成功。
郭秉非常滿意自己的作品,拉來板車,在板車鋪上稻草和篾席,將三十多個陶、盆、罐、壺空隙也都塞入稻草,一次放到了板車上,為了防震,郭秉還用草繩一對一對的將製品捆在了板車上。
板車前排還有一些空地,郭秉搬來三個篾筐,在筐里裝上煤炭,又在煤炭上面鋪了一層最近幾天在山裏採到的菌乾和草參。
一切安排妥當后,郭秉找到郭父郭母,“爹、娘,我自己燒了些陶品,這幾天還去山裏采了點菌子和草參,天氣越來越冷,我想趁着還沒進三九去一趟城裏,把東西賣一賣換點冬天吃的東西。”
郭父自從上次把兒子救回來后就覺得郭秉行事風格和之前不太一樣,知道他有自己的想法,大兒子也在城裏,郭秉去城裏也有照應。便開口道“去城裏可以,但是這次再喊上鐵牛好有個幫襯,正好再給你哥捎幾件衣服。”
郭秉點頭“放心吧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