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真正的天才!
這一日。
全網各大媒體平台,全部炸裂了!
彷彿發現曠世奇觀一般,無數人爭相吃瓜,評論、視頻宛如開閘的洪水一般泛濫而出!
“我的親媽,奇聞啊,考研390分的學霸報考西京大學被刷了?反倒是一個331分的被錄取了?”
“這是什麼操作?”
“看原帖,據說是他的對手,前不久發表了一篇二區的SCI論文,影響因子6.5!”
“卧槽!”
“開什麼玩笑?SCI?還是二區?影響因子6.5??”
“影響因子是什麼?很厲害嗎?”
“這麼跟你說吧,我們學校絕大多數博士,以團隊的名義發表SCI時,影響因子也只有三點幾到五點幾……影響因子6.5,完全可以吊打很多博士了!”
“真的假的,這特么也太離譜了吧。”
無數吃瓜網友頓時被震驚的目瞪口呆。
沒有人問SCI是什麼,因為哪怕是個普通人,對這個名字也是如雷貫耳!
提到學術,有一環是怎麼也繞不開的,那就是期刊和論文。
在國內,一般將期刊劃分為三大類:省級刊物、國家級刊物和核心期刊。
國內核心期刊共有七個,以《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和《科技核心》為首,代表着國內科研的巔峰水準。
遺憾的是,儘管這些年我們在科研上奮起直追,突破了很多關鍵領域,大大提高了國內七大核心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但距離真正的國際頂刊,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最著名的國際頂刊共有三個,分別是《Nature》、《Science》和《Cell》,簡稱CNS。
除了只收錄生命科學論文的《Cell》外,大眾意義上的頂刊便只有NA和SCI。
相比於國內核心。
前者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會被廣泛認可,含金量絕對是Top0級的存在!
能在這樣的頂刊上發表論文,也是無數科研工作者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
其中,SCI將過稿的文章分為四大區。
前5%是一區,能入選一區的,基本都是院士級別的超級大佬。
6%-20%是二區,一般都是教授級別以上,或者有課題、有團隊,有頂級實驗室、以及巨額科研基金支持的學術大拿,個人想要僅憑一己之力,幾乎不可能做到。
事實上,即便是211和985高校的博士課題組,發表論文往往也只是四區而已。
而現在,你告訴我,一個雙非的本科生竟然能發表一篇二區、影響因子6.5的SCI論文?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全網嘩然一片,甚至不少人都開始朝着惡意的方向聯想。
“呵,張峰老師不是說了嗎,只招一個人就別考了,你肯定考不上,人家是按身份證號錄的,錯一位都不行!”
“噁心!以前只聽說國內的學術氛圍很差,沒想到已經差到了這種程度!”
“這不純純學術妲己嗎!”
“就是,我掏錢掛個名,也能上研究生了?”
“嗚嗚嗚,我們沒有背景的普通學生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
轉瞬之間,全網一片罵聲。
就在大家紛紛指責高校搞黑幕、殘害無辜考研學霸時,另一股聲音出現了。
“笑死,走後門,你們沒看人家是一作嗎?你走後門能走來一作?”
“這大哥雖然初試分數沒那麼高,
但人家科研實力變態啊,做學術要的可不是只會考試的人,我要是老師肯定也選他。”
“但凡念過書的,都知道6.5的SCI一作意味着什麼,網友根本不懂這是什麼概念!”
……
輿論熱議之際。
魔都別墅內,卻寂靜的可怕。
楊小峰看着眼前的數據,額頭冷汗密佈,按在鼠標上的手微微顫抖。
他居然被刷掉了?
卧槽,老子特么心態崩了啊!
要知道,他的分數可是比對方足足高了六十分,卻依然以失敗告終?
最噁心的是,對方的最終成績只比他高了0.5分!
0.5分啊!
看不起誰呢!
看着那猩紅刺眼的‘擬錄取’字樣,楊小峰只覺得一股逆血湧上顱腔,眼前發黑。
另一邊,一向沉穩權威的楊大海也徹底坐不住了。
6.5……SCI……一作……
作為一名資深教授,沒有人比他更明白這些意味着什麼了。
毫不客氣的說,哪怕是現在的他,也寫不出這種級別的學術論文!
雖說這些年他致力於鑽研混圈和應酬,學術工作怠慢了許多,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教授的名號擺在那裏,如果連他都做不到……
一個小小的雙非本科生?
開什麼玩笑!
“是不是真的,查一下就知道了!”
楊大海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
按理說身為高校教授,他應該時刻關注這些頂刊的資訊才對,但遺憾的是,他的應酬實在太多了,早就不再專註於學術研究。
他打開《Science》的官網,然後快速瀏覽近半年的動態。
見狀,楊小峰也終於回過神來,臉上的愁容消散不少。
本科生髮表SCI?
但凡腦子正常的人,都能猜出這裏面有貓膩!
莫非……
是他自覺錄取無望,於是鋌而走險,在複試時冒名套用了別人的文章,希望藉此矇混過關?
一定是這樣!
楊小峰的臉上忽然露出一絲戲謔。
欺騙導師、冒名頂替他人、盜用學術成果……隨便一項罪名,都足以將他掛在西京大學的黑名單上!
甚至被國內高校集體聲討!
到時候……
楊小峰覺得自己發現了真相,而另一邊,楊大海的腦海卻是一片空白!
只見他將鼠標停留在一篇不久前發佈的論文上,論文旁邊,赫然標註着兩個刺眼的漢字——江離!
他不信邪,連忙翻看起後面的信息,卻是越看越心驚肉跳。
院校、專業、時間、年齡……全都一模一樣!
真的是同一個人?!
最令楊大海震驚的是,這篇論文的一作和通訊作者竟然都是江離!
也就是說,這篇被SCI評選為二區、影響因子高達6.5的論文,沒有經過任何人的幫助,完全是江離一個人寫出來的!
“雙重效應下β射線核電池的理想模型?”
拗口的翻譯完英文標題,楊大海依舊一臉懵逼。
等等。
核,核電池?
那小子竟然真的給SCI投稿了一篇論文?
還是如此硬核的前沿課題?
最最重要的是……SCI的編輯部竟然真的給他過稿了?!
此時此刻,他的心中早已天翻地覆,腦瓜子更是嗡嗡直響。
他沒有懷疑SCI編輯部的權威性,能擔任SCI的審稿人,最低也得是院士這一級別,甚至不乏諾貝爾獎的獲得者……要知道那可是全世界學術領域的殿堂啊!
江離這篇論文能出現在SCI的版面上,背後一定是多次重複實驗得到了驗證!
死去的學術好奇心再度驅使他向下閱讀,越往下看,他心中就越是驚濤駭浪!
因為。
他看不懂!
“這怎麼可能??”
他不是沒有參與過SCI論文的發表,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發一篇SCI有多麼艱難!
哪怕最“水”的四區SCI,也需要整個課題組通過密切配合、付出無數心血和時間才能得到有效數據,最終支撐一個新理論的誕生。
而江離只是一個本科生,他沒有實驗經費,沒有實驗場地,甚至連一個三流的課題組都沒有!
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忽然,楊大海靈機一動,旋即撥通了一位核物理教授的電話……
……
他不知道的是。
連日以來,無數物理專家早就對此展開了討論研究。
……
“利用β射線結合輻致伏特和輻致光伏兩種能量轉換機制,基於β射線、AlGaInP半導體PN結和ZnS、Cu熒光材料,製備四級輻致伏特效應核電池(FRVB)和四級輻致伏特/光伏雙重效應核電池(FDEB)……”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厚度熒光層所組成的雙重效應核電池的電學性能。”
此刻,帝都大學物理研究院,會議室內落針可聞。
靜的有些可怕。
在場眾人無一不是國內學術界的泰斗巨擎,毫不誇張的說,他們這些人聚在一起,代表了國內物理研究的巔峰水平!
而此時此刻,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無法掩飾的震驚。
“諸位,發表一下看法吧。”為首一名老人淡淡說道。
片刻之後。
一人緩緩開口道:
“天才!這個小夥子是一個真正的天才!”
“此前我們對於核電池的能量轉化機制一直停滯在輻致伏特上面,從未考慮過輻致光伏,而他不但考慮到了,還將兩者巧妙的結合了起來,甚至一次性做出了完善的數學模型!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們這些人汗顏啊!”
“在他的數學模型中,多級結構的雙重能量轉化機制,確實可以極大幅度的提升核電池的電學性能,這完全可以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方向!”
這時,一人露出疑惑的表情:
“我不明白的是,這項研究涉及到了β射線、AlGaInP半導體和Cu熒光材料的漸變特性,他是怎麼用純數學計算的方式,推導出如此精密的實驗結論?即便是教授組成的課題組,沒有兩三年的時間也做不出來吧?”
聞言,所有人都愣住了。
是啊。
如此龐大的數據,用天文數字形容也毫不誇張,其中甚至還有很多無比繁瑣的重複實驗,光做完這些實驗至少也需要兩年時間!
而這個江離呢?
他沒有做過一次實驗,所有數據都是採用數學方法硬生生推導出來的!
如此荒謬的研究方法,卻能得到無比精妙的結論,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院長終於開口了:
“根據我最新得到的消息,SCI的專家團隊按照論文提供的步驟,在X射線輻照下,得出5種不同厚度熒光層核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利用蒙特卡羅粒子輸運程序,模擬計算了光子在四級雙重效應核電池中的能量沉積,其性能均遠遠優於四級輻致伏特效應核電池。”
“隨後,他們進行了五次重複實驗,五次實驗全部符合預期,就連數據也分毫不差!”
嘶……
哪怕早已知道結果,但親耳聽到,卻還是讓眾人陷入深深的震驚。
純粹靠數學方法推導出來的結論,竟然與世界頂級實驗室、頂級儀器測算出來的結果分毫不差?
這是何等恐怖的天賦?
院長嘆氣道:“遺憾的是,這篇論文在實驗部分存在空缺,說服力不足,不然是有希望躋身一區的,哦對了,聽說這位作者現在還只是一個本科生,呵,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聽到院長的感慨,眾人的臉上也是無比複雜。
他當然沒有做實驗,因為他根本就進不了實驗室!
有哪個高校會給本科生批實驗室嗎?
沒有!
不可能!
正因為這個原因,才更能體現出江離恐怖的學術天賦!
而這種變態的天賦,才是物理研究真正需要的。
核物理項目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絕對的尖端課題,包括夏國、漂亮國在內的眾多科研強國都已停滯多年,難以寸進。
若想真正突破,則必須傾力培養像江離這樣的天才!
代替他們走完剩下的征程!
“通知下去,馬上聯繫西京大學的王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