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茉莉花

第82章 茉莉花

方以智見太子一臉不屑的樣子,準備開始教育太子。

“殿下,樂乃禮之延續,有禮必有樂,不可小覷,更不可玩笑。”

朱慶心說,我也沒輕視音樂,不是看不懂嘛。也不客氣,回敬道:

“密之先生,樂乃禮之言、心之聲,本王豈敢玩笑。只是此譜晦澀難懂,且只適用於古琴,若換成其他樂器則無用,可否有易學之通譜。”

方以智聽見,臉立刻沉了下來:

“胡鬧,此譜乃吾之心血,所錄技法皆為之獨創,是為減字譜;若與殿下工字譜,豈不有其聲無其形,有其形而無其意。”

工字譜是古代記錄音樂的方式,形式過於簡單,無法表達演奏者對於樂曲的特殊要求,因此方以智才表現出憤憤之色。

朱慶雖然不是學音樂的,好歹練過古箏,九級水平。

五線譜還是知道一些的,作曲是沒有天賦,記錄曲子還是沒問題的。

於是說道:“先生,本王也有一種記錄樂曲的辦法,有些獨到之處,不知可否一試。若不符合要求,先生可當本王年幼無知,予以責罰。”

方以智聽罷,忽然來了興緻。心想:一路上都在傳,他會神仙之法,我倒要看看他有什麼能耐。

“沒想到,太子也有記錄曲譜的方法,不如說出來聽聽,也讓我長長見識。”

柳如是雖不算樂曲大家,但也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聽朱慶一講,好奇心被勾了出來,同樣想見識一下惡魔太子的本事。

朱慶走到黑板前,畫了幾排長長的線條,每排線條有五條組成,間距相等。

並且在線條的最前端,畫了一個奇怪的符號,寫了一個2/4的字樣。

轉過身,對方以智說道:“請先生定音。”

待確定好基準音調,就開始你彈奏一句,我試着譜寫一句。把握不準的,朱慶還和方以智一起探討,樣子極其認真。

倆人開始了基礎樂理的討論,什麼十二音律,音符音階、全音半音、節拍調試,忙的不亦樂乎。

時而爭論,時而贊同,似乎將旁邊的柳如是已經忘了。

譜寫完一段后,方以智興奮地說道:

“此法甚妙、甚妙!如此,不必再擔心樂曲失傳了,不知這是否是那個神仙教給殿下的。”

朱慶剛想解釋,旁邊的柳如是見二人沒有理會自己,主動站起身來,深施一禮,輕啟朱唇:“妾身柳如是,見過殿下。”

朱慶擺擺手,眼光掠過柳如是,說道:“免禮,不知河東君對本王剛才的譜曲方法,有何見教。”

“殿下的譜曲方法,妾身與密之先生同感,對於曲譜的記錄、傳播大有裨益。就是不知殿下會彈奏否?”

朱慶一聽,得,人家是給老公報仇來了。幸好小時候,被老娘揍着學過古箏,還考了級。看來還真是藝多不壓身,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用上了。

“古琴我不太熟,古箏倒是會一點兒,不過疏於練習,恐污了二位音律大家的耳朵。”

方以智一聽來了精神,沒想到太子還會演奏。

“無妨,殿下年幼,會彈奏樂曲已是不易,可見是用了心的。何況今天是以琴會友嘛。”

朱慶暗笑,剛才還愛答不理呢,這倒好,一轉眼成朋友了。

自己平時也不彈琴,沒有準備古箏,只好命人四處尋借。

不多時,有人取來古箏。朱慶戴好義甲,坐在古箏前,神情凝重,與剛才判若兩人。心中盤算着,該彈奏哪首曲子。

隨着手指在琴弦上劃過,一首江南小調《茉莉花》躍然而出。

不過稍加了一些改動,前面用了江蘇民歌的曲調,小家碧玉,溫婉娟秀;后一段則用了河北民歌的曲調,舒展而豪邁,大氣磅礴。

一曲奏畢,朱慶的心情有些激動,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在這個時候,能聽到後世熟悉的聲音,更平添了許多感慨和無奈。

彈奏的水平很是一般,畢竟久疏戰陣。

而且現在的身體弱小,力量不足。明朝的古箏和後世的又有不同,很多技巧都不到位。

儘管如此,方以智和柳如是還是感到吃驚,這首樂曲的旋律,演奏的風格,與現今的詞曲迥然不同。

古曲是有嚴格的韻律,而朱慶的演奏,看似完全地隨心所欲,卻為他們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琴棋書畫,是古代文人必備課程。對於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更是保命的飯碗。音律水平,恐怕還在方以智之上。

良久,柳如是說道:“殿下,無論在南京還是揚州,到處都在唱《保衛黃河》,不知此曲是否是殿下所做?”

“本王雖然喜好音樂,但水平有限,此曲乃是一位姓冼的大家所做,本王只是借用而已。”

這年月,雖然沒有版權的說法,朱慶也不想剽竊別人的曲子。

“不知殿下可將此曲彈奏。妾身以為,應該比剛才那首更有感人之處吧。”柳如是似乎對朱慶的彈奏很感興趣。

“此曲蒼勁、蓬勃,本王只能試試。若有不妥,還望二位不要見笑。”

方以智道:“殿下客氣了,所奏曲調耳目一新,我等洗耳恭聽。”

朱慶想了想,只演奏主旋律有些單調,隨即彈起來古箏版的《黃河》。

長達六分鐘的演奏,氣勢磅礴,撼人肺腑,就連門口的警衛,都探着腦袋往屋裏瞅,這和我們平時唱的不一樣啊。

朱慶收手,使勁地甩了甩,真特么疼,這也是力氣活。

而此時的方以智和柳如是,已經被徹底征服了。

過了一陣,方以智從樂曲中漸漸地抽回思緒,不知如何評價,轉移了話題,開口問道:

“太子將我等請至揚州,不知欲意何為?”

“大明二百多年的基業,幾乎毀於一旦,為何?原因有很多,但思想僵化、故步自封,也是其中之一。若改變現狀,就需要有一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識的人。”朱慶十分認真地分析:

“然而,我大明現在人才奇缺。沒有人才就需要培養,所以本王想建一所學校,也就是書院,請二位作為書院的先生,不置可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風流小公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末風流小公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82章 茉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