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1)
東南沿海八百里急報,寧州、台州颶風①侵襲、暴雨連日,積水及膝,屋舍、街巷皆被淹沒,大樹連根拔起,災情嚴重,滿城瘡痍;受困災民數不勝數,死亡、失蹤更是不計其數,沿海鎮守將士與當地府衙同心協力、竭力解救,救下大批受災百姓。然而兩州財物損失慘重,災民饑寒交迫,當地府衙奏請朝廷撥款賑災。
翌日,流澈凈下旨,籌撥十萬白銀賑濟災民,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從附近州郡抽調糧食、運送衣物救濟兩州,命蘭陵王前往兩州巡視,代帝王撫恤災民。
不幾日,蘭陵王上奏,寧州、台州受災情況大為減輕,災民皆已妥善安置。寧州、台州百姓對新朝帝王無不感恩戴德,言道蒼生之幸、百姓之福。
災情雖已緩解,流澈凈仍是愁眉不展,憂心當地府衙的官員剋扣銀兩、中飽私囊,憂心災后瘟疫流行,憂心重建家園無法順利進行……
連續幾日,他日夜待在澄心殿,寢食難安,我亦不敢前往打擾。
阿緞似在內殿左右張望,倏然行至我跟前,從袖子裏拿出一封書函,垂首道:“娘娘,這是蘭陵王讓奴婢交給您的。”
眼神一滯,我久久愣住,既而將書擱在錦榻旁的矮几上,疑惑道:“蘭陵王?他何時讓你交給我的?”
阿緞看我一眼,卻又慌張的垂眸,眼中似有閃躲之色:“王爺說,他南下一月之後交給娘娘。”
心下疑雲大起,卻只能接過書函,阿緞輕聲退出內殿,身形微有緊澀之感。
是一張素雅的芙蓉箋,筆致風流、洒脫,是再熟悉不過的字體: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消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②。
為何?為何會這樣?流澈瀟,你究竟在想什麼?你的淡定從容呢?你的明晰落朗呢?行宮偶遇,你明明已經表明了心志,卻又為何令我難堪?
這闕《採桑子》,字字流情,句句念想,怎能不令我——心亂如麻!不是搖擺不定,不是心生感動,而是——他若放開胸懷、我便心安理得的自覺沒有傷害於他;他若諸多糾纏,我勢必會傷害於他,然而我最不願的就是傷害他……
此乃我的一己私念!
他可以選擇隱忍,默默守護自己的一腔思情,我毫不知情,便可從容;他選擇告知於我,或許他期待着我的回應,然而我只能置之不理。
腦額隱隱發疼,想要出去散散心,拿過書本將芙蓉箋夾入,不意間,餘光瞥見一抹黑影矗立在粉紫紗幔旁邊,雕窗外湛湛秋光掃射在他的臉上,半邊光明,半邊黑暗,面容冷峻。
心口一窒,我獃獃的望着他,芙蓉箋從指尖飄落,仿似黃葉飄零枝頭,迴旋,無聲,婉轉出一抹陰涼的素淡影子。
我牽唇一笑,彎腰撿起芙蓉箋,從容的輕放在書本上,起身向他迎去,溫柔道:“給你倒杯茶,可好?”
流澈凈微微頷首,臉上不着絲毫表情。
寬大的綾羅裙幅逶迤拂地,輕柔無聲。斟了一杯貢菊熱茶,愣愣望着對面長窗外艷麗無邊的秋時光影,那鮮亮的光襯得大殿愈發暗淡。
無論他會不會拿起芙蓉箋,我都會留給他足夠的時間——既然已經看到了,何必再有所隱瞞呢?
注①:《科技術語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颱風名詞探源及其命名原則》一文。文中論及“颱風一詞的歷史沿革”,作者認為: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飈風”(1956年,飈風簡化為颱風)這一名稱,颶風的意義就轉為寒潮大風或非颱風性大風的統稱。
關於“颱風”的來歷,有兩類說法。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篩”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台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而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也就是根據颱風的來源地賦予其名稱。
注②:借用納蘭容若《採桑子》,抒寫詞人思念之情。
東南沿海八百里急報,寧州、台州颶風①侵襲、暴雨連日,積水及膝,屋舍、街巷皆被淹沒,大樹連根拔起,災情嚴重,滿城瘡痍;受困災民數不勝數,死亡、失蹤更是不計其數,沿海鎮守將士與當地府衙同心協力、竭力解救,救下大批受災百姓。然而兩州財物損失慘重,災民饑寒交迫,當地府衙奏請朝廷撥款賑災。
翌日,流澈凈下旨,籌撥十萬白銀賑濟災民,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從附近州郡抽調糧食、運送衣物救濟兩州,命蘭陵王前往兩州巡視,代帝王撫恤災民。
不幾日,蘭陵王上奏,寧州、台州受災情況大為減輕,災民皆已妥善安置。寧州、台州百姓對新朝帝王無不感恩戴德,言道蒼生之幸、百姓之福。
災情雖已緩解,流澈凈仍是愁眉不展,憂心當地府衙的官員剋扣銀兩、中飽私囊,憂心災后瘟疫流行,憂心重建家園無法順利進行……
連續幾日,他日夜待在澄心殿,寢食難安,我亦不敢前往打擾。
阿緞似在內殿左右張望,倏然行至我跟前,從袖子裏拿出一封書函,垂首道:“娘娘,這是蘭陵王讓奴婢交給您的。”
眼神一滯,我久久愣住,既而將書擱在錦榻旁的矮几上,疑惑道:“蘭陵王?他何時讓你交給我的?”
阿緞看我一眼,卻又慌張的垂眸,眼中似有閃躲之色:“王爺說,他南下一月之後交給娘娘。”
心下疑雲大起,卻只能接過書函,阿緞輕聲退出內殿,身形微有緊澀之感。
是一張素雅的芙蓉箋,筆致風流、洒脫,是再熟悉不過的字體: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消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②。
為何?為何會這樣?流澈瀟,你究竟在想什麼?你的淡定從容呢?你的明晰落朗呢?行宮偶遇,你明明已經表明了心志,卻又為何令我難堪?
這闕《採桑子》,字字流情,句句念想,怎能不令我——心亂如麻!不是搖擺不定,不是心生感動,而是——他若放開胸懷、我便心安理得的自覺沒有傷害於他;他若諸多糾纏,我勢必會傷害於他,然而我最不願的就是傷害他……
此乃我的一己私念!
他可以選擇隱忍,默默守護自己的一腔思情,我毫不知情,便可從容;他選擇告知於我,或許他期待着我的回應,然而我只能置之不理。
腦額隱隱發疼,想要出去散散心,拿過書本將芙蓉箋夾入,不意間,餘光瞥見一抹黑影矗立在粉紫紗幔旁邊,雕窗外湛湛秋光掃射在他的臉上,半邊光明,半邊黑暗,面容冷峻。
心口一窒,我獃獃的望着他,芙蓉箋從指尖飄落,仿似黃葉飄零枝頭,迴旋,無聲,婉轉出一抹陰涼的素淡影子。
我牽唇一笑,彎腰撿起芙蓉箋,從容的輕放在書本上,起身向他迎去,溫柔道:“給你倒杯茶,可好?”
流澈凈微微頷首,臉上不着絲毫表情。
寬大的綾羅裙幅逶迤拂地,輕柔無聲。斟了一杯貢菊熱茶,愣愣望着對面長窗外艷麗無邊的秋時光影,那鮮亮的光襯得大殿愈發暗淡。
無論他會不會拿起芙蓉箋,我都會留給他足夠的時間——既然已經看到了,何必再有所隱瞞呢?
注①:《科技術語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颱風名詞探源及其命名原則》一文。文中論及“颱風一詞的歷史沿革”,作者認為: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飈風”(1956年,飈風簡化為颱風)這一名稱,颶風的意義就轉為寒潮大風或非颱風性大風的統稱。
關於“颱風”的來歷,有兩類說法。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篩”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台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而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也就是根據颱風的來源地賦予其名稱。
注②:借用納蘭容若《採桑子》,抒寫詞人思念之情。
東南沿海八百里急報,寧州、台州颶風①侵襲、暴雨連日,積水及膝,屋舍、街巷皆被淹沒,大樹連根拔起,災情嚴重,滿城瘡痍;受困災民數不勝數,死亡、失蹤更是不計其數,沿海鎮守將士與當地府衙同心協力、竭力解救,救下大批受災百姓。然而兩州財物損失慘重,災民饑寒交迫,當地府衙奏請朝廷撥款賑災。
翌日,流澈凈下旨,籌撥十萬白銀賑濟災民,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從附近州郡抽調糧食、運送衣物救濟兩州,命蘭陵王前往兩州巡視,代帝王撫恤災民。
不幾日,蘭陵王上奏,寧州、台州受災情況大為減輕,災民皆已妥善安置。寧州、台州百姓對新朝帝王無不感恩戴德,言道蒼生之幸、百姓之福。
災情雖已緩解,流澈凈仍是愁眉不展,憂心當地府衙的官員剋扣銀兩、中飽私囊,憂心災后瘟疫流行,憂心重建家園無法順利進行……
連續幾日,他日夜待在澄心殿,寢食難安,我亦不敢前往打擾。
阿緞似在內殿左右張望,倏然行至我跟前,從袖子裏拿出一封書函,垂首道:“娘娘,這是蘭陵王讓奴婢交給您的。”
眼神一滯,我久久愣住,既而將書擱在錦榻旁的矮几上,疑惑道:“蘭陵王?他何時讓你交給我的?”
阿緞看我一眼,卻又慌張的垂眸,眼中似有閃躲之色:“王爺說,他南下一月之後交給娘娘。”
心下疑雲大起,卻只能接過書函,阿緞輕聲退出內殿,身形微有緊澀之感。
是一張素雅的芙蓉箋,筆致風流、洒脫,是再熟悉不過的字體: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消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②。
為何?為何會這樣?流澈瀟,你究竟在想什麼?你的淡定從容呢?你的明晰落朗呢?行宮偶遇,你明明已經表明了心志,卻又為何令我難堪?
這闕《採桑子》,字字流情,句句念想,怎能不令我——心亂如麻!不是搖擺不定,不是心生感動,而是——他若放開胸懷、我便心安理得的自覺沒有傷害於他;他若諸多糾纏,我勢必會傷害於他,然而我最不願的就是傷害他……
此乃我的一己私念!
他可以選擇隱忍,默默守護自己的一腔思情,我毫不知情,便可從容;他選擇告知於我,或許他期待着我的回應,然而我只能置之不理。
腦額隱隱發疼,想要出去散散心,拿過書本將芙蓉箋夾入,不意間,餘光瞥見一抹黑影矗立在粉紫紗幔旁邊,雕窗外湛湛秋光掃射在他的臉上,半邊光明,半邊黑暗,面容冷峻。
心口一窒,我獃獃的望着他,芙蓉箋從指尖飄落,仿似黃葉飄零枝頭,迴旋,無聲,婉轉出一抹陰涼的素淡影子。
我牽唇一笑,彎腰撿起芙蓉箋,從容的輕放在書本上,起身向他迎去,溫柔道:“給你倒杯茶,可好?”
流澈凈微微頷首,臉上不着絲毫表情。
寬大的綾羅裙幅逶迤拂地,輕柔無聲。斟了一杯貢菊熱茶,愣愣望着對面長窗外艷麗無邊的秋時光影,那鮮亮的光襯得大殿愈發暗淡。
無論他會不會拿起芙蓉箋,我都會留給他足夠的時間——既然已經看到了,何必再有所隱瞞呢?
注①:《科技術語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颱風名詞探源及其命名原則》一文。文中論及“颱風一詞的歷史沿革”,作者認為: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飈風”(1956年,飈風簡化為颱風)這一名稱,颶風的意義就轉為寒潮大風或非颱風性大風的統稱。
關於“颱風”的來歷,有兩類說法。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篩”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台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而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也就是根據颱風的來源地賦予其名稱。
注②:借用納蘭容若《採桑子》,抒寫詞人思念之情。
東南沿海八百里急報,寧州、台州颶風①侵襲、暴雨連日,積水及膝,屋舍、街巷皆被淹沒,大樹連根拔起,災情嚴重,滿城瘡痍;受困災民數不勝數,死亡、失蹤更是不計其數,沿海鎮守將士與當地府衙同心協力、竭力解救,救下大批受災百姓。然而兩州財物損失慘重,災民饑寒交迫,當地府衙奏請朝廷撥款賑災。
翌日,流澈凈下旨,籌撥十萬白銀賑濟災民,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從附近州郡抽調糧食、運送衣物救濟兩州,命蘭陵王前往兩州巡視,代帝王撫恤災民。
不幾日,蘭陵王上奏,寧州、台州受災情況大為減輕,災民皆已妥善安置。寧州、台州百姓對新朝帝王無不感恩戴德,言道蒼生之幸、百姓之福。
災情雖已緩解,流澈凈仍是愁眉不展,憂心當地府衙的官員剋扣銀兩、中飽私囊,憂心災后瘟疫流行,憂心重建家園無法順利進行……
連續幾日,他日夜待在澄心殿,寢食難安,我亦不敢前往打擾。
阿緞似在內殿左右張望,倏然行至我跟前,從袖子裏拿出一封書函,垂首道:“娘娘,這是蘭陵王讓奴婢交給您的。”
眼神一滯,我久久愣住,既而將書擱在錦榻旁的矮几上,疑惑道:“蘭陵王?他何時讓你交給我的?”
阿緞看我一眼,卻又慌張的垂眸,眼中似有閃躲之色:“王爺說,他南下一月之後交給娘娘。”
心下疑雲大起,卻只能接過書函,阿緞輕聲退出內殿,身形微有緊澀之感。
是一張素雅的芙蓉箋,筆致風流、洒脫,是再熟悉不過的字體: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消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②。
為何?為何會這樣?流澈瀟,你究竟在想什麼?你的淡定從容呢?你的明晰落朗呢?行宮偶遇,你明明已經表明了心志,卻又為何令我難堪?
這闕《採桑子》,字字流情,句句念想,怎能不令我——心亂如麻!不是搖擺不定,不是心生感動,而是——他若放開胸懷、我便心安理得的自覺沒有傷害於他;他若諸多糾纏,我勢必會傷害於他,然而我最不願的就是傷害他……
此乃我的一己私念!
他可以選擇隱忍,默默守護自己的一腔思情,我毫不知情,便可從容;他選擇告知於我,或許他期待着我的回應,然而我只能置之不理。
腦額隱隱發疼,想要出去散散心,拿過書本將芙蓉箋夾入,不意間,餘光瞥見一抹黑影矗立在粉紫紗幔旁邊,雕窗外湛湛秋光掃射在他的臉上,半邊光明,半邊黑暗,面容冷峻。
心口一窒,我獃獃的望着他,芙蓉箋從指尖飄落,仿似黃葉飄零枝頭,迴旋,無聲,婉轉出一抹陰涼的素淡影子。
我牽唇一笑,彎腰撿起芙蓉箋,從容的輕放在書本上,起身向他迎去,溫柔道:“給你倒杯茶,可好?”
流澈凈微微頷首,臉上不着絲毫表情。
寬大的綾羅裙幅逶迤拂地,輕柔無聲。斟了一杯貢菊熱茶,愣愣望着對面長窗外艷麗無邊的秋時光影,那鮮亮的光襯得大殿愈發暗淡。
無論他會不會拿起芙蓉箋,我都會留給他足夠的時間——既然已經看到了,何必再有所隱瞞呢?
注①:《科技術語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颱風名詞探源及其命名原則》一文。文中論及“颱風一詞的歷史沿革”,作者認為: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飈風”(1956年,飈風簡化為颱風)這一名稱,颶風的意義就轉為寒潮大風或非颱風性大風的統稱。
關於“颱風”的來歷,有兩類說法。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篩”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台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而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也就是根據颱風的來源地賦予其名稱。
注②:借用納蘭容若《採桑子》,抒寫詞人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