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隴西

第109章 隴西

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地處隴中黃土高原中部。東接通渭縣,南連武山、漳縣,西鄰渭源縣,北靠安定區。

隸屬甘肅省定西市。[1]隴西因在隴山以西而得名,自古為“四塞之國”,兵家必爭之地。遠在史前時期,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仰韶、齊家等文化遺址。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設隴西郡,漢初設襄武縣,始有建置。隋改隴西縣,縣名沿用至今。

不過三國時期的隴西地區,不同於現代。

三國時期的隴西,遠不止今天甘肅隴西一縣,而是包括蘭州以南的定西、天水、隴南等廣闊地域。

自戰國時秦置隴西郡后,隴西地區就長期作為甘肅的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名貫華夏2000多年。

秦人從隴山以西的隴南山地走出,跨越秦嶺,一統六國;三國故事最為光輝燦爛的悲劇“六齣祁山”,在曹魏隴右(古人以西為右,故稱隴右)五郡與蜀漢武都、陰平兩郡展開。

唐朝時“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當然只存在於唐初。

無論是隴西的“隴”,還是甘肅的“隴”,都與隴山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廣義的隴山,即為橫貫甘肅、寧夏、陝西的六盤山。狹義的隴山,指六盤水南段。

從地理範圍看,隴西一般是指黃河以東、隴山以西的這一片區域,甚至可以泛指隴山以西的廣大地域。

古人以西為右,隴西又稱隴右。三國蜀漢與曹魏交鋒的隴西戰場,便在曹魏所轄的隴右五郡(隴西、廣魏、天水、南安、安定)與蜀漢所轄武都、陰平兩郡之間展開。

在三國時期,隴西地域包含了大部分今甘肅的隴東南地區及隴中地區。等到元朝,隴西所轄地域以鞏昌總帥府(今定西隴西)為核心,涵蓋今蘭州以南的大半個甘肅,乃至四川、陝西的部分地域,不亞於任意一個大省。

秦隴鎖鑰,巴蜀咽喉”,好一個“隴上江南”

三國時隴西地區的南端,是號稱“隴上江南”的隴南與天水一帶。在這裏,似乎一切形容甘肅雄奇、感嘆西北壯闊的詞彙與意象,都落了空。

隴南、天水一帶的山地奇險艱絕,海拔落差達三千多米,鐘樓山、仇池山、雞峰山等百米垂直懸崖,在這裏司空見慣。高山與江河行於大地,峻岭盡頭有漫漫丘陵和關山草原,這裏的美,是立體縱深的。

靈秀之外,隴南與天水的地理位置頗為重要:向西北可抵絲綢之路中樞河西走廊;往東翻越秦嶺,就是“八百里秦川”關中平原;向南沿蜀道穿越層層山區,又能聯通天府之國成都平原。

於是,這裏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也藏着無數英雄史詩。大秦崛起的巍巍歷史,就從這裏開始。

秦人從齊魯大地遠途而來,在西漢水兩岸的河谷地安家落戶,又以養馬、鹽滷這兩大產業,自險峻山地實現“彎道超車”,不斷由今隴南禮縣、西和兩縣的西漢水一帶向東前進。

秦州(今天水市)、秦安、秦亭、秦谷、秦水、秦川,一連串地名記載了秦人六百多年的奮鬥史。秦人跨越秦嶺,經略關中平原,一統六國,華夏最基礎的政治、文化、經濟框架,至此奠基。

“坐中聯七、甘肅之心”自隴上江南一路往西北,便是三國時隴西地區西北部的核心地域,今天的甘肅定西。

一到定西,方見黃土層巒,

天地壯闊,再往西北,連接中原與西域的蘭州與河西走廊四城,已是近在咫尺。

在這裏,西北有巍巍祁連、向南有浩浩秦嶺,東去是中國最年輕的山脈之一六盤山,百萬年來,風沿青藏高原北緣而來,鑄成黃土高原,流水與風沙,在大地上切出了“群山萬壑”四字。

定西的多數地區黃土深厚,大地此起彼伏,坡陡谷深,乾旱少雨,但定西遠不止黃土高原上的蒼茫。

孕育了八百里秦川的渭河,便發源於渭源縣西南的鳥鼠山系,黃河上游的最大支流洮河,源自青海的河南縣傾山而來,則經由定西岷縣茶埠轉向西北,過峽穿谷,最後注入劉家峽水庫。

在定西南部,西秦嶺與岷山交匯,氣候陰濕多雨,山勢愈發雄奇。貴清山、遮陽山,險而不燥,在黃土漫漫之間,自成一幅“清貴”的水墨丹青。

而在定西最南端的岷縣,鋪着一張水草豐茂的狼渡草原“歷史長卷”:當年秦人曾在此牧馬,奠定一方基業;千年以降,草原成為茶馬古道上的一顆明珠;紅軍長征亦踏足此地,留下北上抗日的壯闊足跡……。

今天的隴南、天水、定西三市,乃至更遠處的平涼、慶陽部分地域,便是三國時期“隴西”地區的主體。

可惜,秦統一中國后,實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仍置隴西郡,治所未變,歷史學者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考證21縣,為狄道縣、西縣、蘭干縣、略陽縣、上邽縣、冀縣、邸道縣、故道縣、臨洮縣、獂道縣、綿諸縣、襄武縣、阿陽縣、下辨縣、辨道、戎道、武都道、予道、薄道、成紀縣、枹罕縣,相當於蘭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隴南地區一部和臨夏一部的總和(《西漢政區地理》)。為當時右拒西羌、左護咸陽之要郡。

西漢和東漢都是領十一縣,結果等到了西晉的時候,就剩下四個縣了。

當然這都離不開羌人叛亂,以及諸葛武侯、姜維北伐所至,主要還是姜維。

西北地區,魚龍混雜,少數民族層出不窮,鮮卑、匈奴、西羌、氐人等等。

各種大小部落無窮無盡,再加上司馬晉的水平不夠,還有小冰河的種種因素,-西北邊疆的疆土年年都在減少,不停地往外吐,所以五胡亂華也就成了必然。

從11個縣的大郡,變成了只有四個縣的小郡,名存實亡。

西晉時只有四縣:襄武、狄道(今臨洮縣)、臨洮(今岷縣)、首陽(今渭源縣東北),三千戶。屬秦州。

十六國前趙、後趙時,隴西郡仍領四縣,仍屬秦州。前秦改屬河州。領三縣。後涼屬涼州。後秦屬雍州。西秦復屬秦州。

北魏屬渭州。西魏、北周因之。北周隴西郡領襄武、渭源2縣。

懂了嘛!司馬晉還得說跟後面幾個比起來,咱家算不錯的了。

只可惜,老祖宗一刀一刀砍下來的江山,就被後世子孫給敗出去了。

至於河套地區?那就更不用說了,魏武下令做的,當然也確實是沒有多少漢民了。

再加上司馬宣王的遼東政策,偌大的北方,從頭到腳,全被游牧民族包圍了,五胡亂華,如何不出?

況且,經過三國長時間對峙,也導致魏晉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吳蜀上,導致疆土被不斷地蠶食,最終釀成慘劇。

從漢末韓遂造反開始,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諸葛亮為了北伐,甚至還需要聯絡這些羌人和氐人,約定一同起兵反魏,劉備夷陵之戰,還找來了一萬武陵蠻援軍吶!

這是諸葛亮聰明的的一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分清主要矛盾。

蜀中大族的力量以及東洲派的人物,諸葛亮都需要考慮,一個不慎,蜀漢亡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誰說江東皆是鼠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誰說江東皆是鼠輩?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9章 隴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