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周厲王毀國/烽火戲諸侯
周厲王毀國:
成王、康王以後,周朝逐漸加重了對平民和奴隸的統治與剝削,刑罰也變得更嚴酷,周厲王是周王朝第10代國君,十分殘暴。
周國形成后,逐漸破壞了原始部落公有制的土地制度,周朝初年,周天子又分封了70多個諸侯國,把土地山林賞賜給各級貴族,國人可以進山採集果實、砍柴、打獵,在江河湖泊捕魚,人們利用這些收入來添補生活上的不足。
周厲王寵信一個叫榮夷公的大臣,榮夷公唆使他改變了原有制度,把原來公有的山林江河湖泊和貴族佔有山林土地收為國有,不準國人使用,不許人們上山打獵,下水捕魚,把人們採集來的果實、山珍統統沒收。這樣一來,上至貴族、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毫無例外的蒙受了經濟損失,周厲王的暴虐的措施,激起國人的強烈不滿,他拒絕接受大臣芮良的忠告,提拔榮夷公為卿士,繼續推行專利,於是全國人民街頭巷尾的咒罵這種政策。
後來大臣召公虎進宮奏報厲王並勸說厲王即早改變做法,免得出亂子,周厲王不僅不聽,還從衛國找來巫師,讓巫師用巫術監視怨恨者,有私議朝政者,殺無赦。衛巫在厲王的縱容下,枉害不少人,還說是神靈的意願,於是人們不敢在公開場合說話了。
這樣到了第四個年頭,也就是公元前841年,人們終於忍受不了周厲王的殘暴,掀起一次大規模的暴動,史稱“國人暴動”。
參加暴動的人有平民也有貴族,開始僅幾十人,後來迅速發展到幾萬人,整個鎬京成了沸騰的海洋,國人拿起武器像洪水一樣沖向王宮,王宮衛士看到憤怒的人群,紛紛躲藏起來,周厲王顧不得體面,帶了一批人慌張的逃走了,一直逃到彘地才停下來,保住了一條命。
國人衝進王宮燒毀了宮殿,搜遍了也沒找到周厲王,聽說他的兒子靜躲在召公虎家,於是又圍住召公虎家,召公虎無法控制他們,只好將自己的兒子冒充靜交給國人處死,這樣才平息了這場暴動。
周厲王被趕下台後,國人擁戴大臣周公和召公主持國政,史稱“共和行政”。從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起,中國歷史才有了確切的記年。周厲王從這一年直到共和十四年,一直呆在彘地沒敢回來,最後死在那裏,這次起義動搖了周王朝的統治,周室王權大大削弱了,諸侯對王室的離心傾向越來越大,後來周厲王的兒子靜即位,就是周宣王。
從此,周王室雖然表面上仍維繫着從前的制度,實際上已處於外強中乾,周王朝正漸漸走向衰落的道路。
————————————————————————————————
烽火戲諸侯:
周宣王在公元前781年死了,太子宮湦即位,就是周幽王。他也是一個昏君,只知吃喝玩樂,不理政事。周幽王不僅殘暴昏庸,還沉迷女色。
有個叫褒珦的大臣勸諫幽王節制享受,幽王不但不聽,還治了他的罪,褒珦被關入獄3年,褒族人十分焦急,想了各種方法解救他。後來褒珦家人將褒姒進獻給周幽王。周幽王見褒姒貌若天仙,馬上就把褒珦釋放了,從此便更加不理政事,與褒姒整天在後宮飲酒作樂。
周幽王雖很寵幸褒姒,但褒姒性格內向,不喜歡笑,周幽想盡一切辦法討她歡笑,褒姒都笑不出來。有一天,幽王突然心血來潮,在宮外貼一下佈告:誰能逗王妃娘娘一笑,賞1000兩金子。
奸臣虢石父得知后,馬上向幽王獻計,用“烽火戲諸侯”的玩笑來博取褒姒一笑,烽火是古代軍情危急時的報警信號,周王朝在驪山建有20多座烽火台,專門用來防備西戎的進攻。一旦西戎來犯,烽火台上的烽火會像接力棒一樣點燃,一個地點一個地點傳下去,附近的諸侯遠遠見了就會發兵來救援。
第二天,幽王興緻勃勃攜愛妃褒姒上了驪山,到了晚上讓士兵點燃烽火台,附近的諸侯一見黑煙滾滾的烽火狼煙,以為西戎兵打來了,立即率兵來援,趕到時,卻不見西戎兵的影子,只聽見山上絲竹管弦之聲,這時虢石父從山上下來說:大家辛苦了,這裏沒什麼事,大王和王妃只不過想放煙火取個樂,你們回去吧!於是諸侯就帶着各自的軍隊氣氛的走了。褒姒在山上藉助火光看到了這一幕,真的笑了一下,幽王見她這一笑,不由得心花怒放,馬上賞給虢石父1000兩金子。
幽王自寵幸褒姒后,被她迷得神魂顛倒,竟想廢掉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在幽王5年廢申后及太子宜臼時,遭到大臣卿士極力反對,但幽王一意孤行。宜臼被廢后逃難到其母家申國,這時,周王朝的力量十分衰微,只是一個中等諸侯國,齊、魯、晉、衛已不聽從周王朝的命令而獨立,申候雖不滿周幽王,但還沒公然叛周。
幽王8年,周幽王立褒姒子伯服為太子,遂使周、申之間矛盾趨於表面化。幽王9年,申候與犬戎及鄶候聯合,準備反周。第二年,周幽王針鋒相對,與諸侯結盟於太室山,並派兵討伐申國以示威。
幽王11年(公元前771年),申候與鄶國、犬戎舉兵討伐鎬京,幽王下令點燃烽火求援,結果各路諸侯對上次的羞辱記憶猶新,加上對幽王昏庸亂政的不滿,一個救兵也沒派,犬戎兵很快攻破周都鎬京,把逃到驪山腳下的幽王和伯服殺了,搶走了美貌的褒姒,幽王死後,申候、魯候和許文公在申國立原來的太子姬臼為王,這就是周平王,平王看到鎬京已被破壞得面目全非,只好於公元前770年,東遷至洛邑,史上把周朝定都鎬京的時期稱為西周,遷都洛邑之後,稱為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