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第1278章 河北雄族

1280.第1278章 河北雄族

第1278章河北雄族

趙郡李氏作為關東名族,據稱乃是戰國時期武安君李牧的後人,可謂傳承悠久。

哪怕真正有據可考的先人,也可追溯到西晉時期的李楷,據傳李楷乃是西漢廣武君李左車的十七世孫,雖然在此以前的先人世系略不可考,但自從李楷帶領族人們定居趙郡平棘縣之後,李氏族人們便在這一片土地上開枝散葉、茁壯發展。

趙郡李氏東祖、西祖、南祖定着三房,俱是李楷子孫,以各自宅居方位而定其房系,各自在鄉里繁衍生息,鄉勢愈壯。西晉末年永嘉之亂,而後五胡亂華,河北大地可謂是民不聊生,趙郡李氏卻由於據地自守而發展的更加壯大,並且其族人在北魏時期頻為顯宦而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

像是北魏太和年間首倡施行均田制的李安世,便出身趙郡李氏東祖房。因為趙郡李氏族人們在北魏政局中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當太和改制的時候,趙郡李氏也正式成為北魏朝廷所欽定的崔盧李鄭漢人高門四姓之一。

趙郡李氏在政治上地位和影響越發顯赫之餘,在地方鄉勢上的發展也並沒有落後太多。自西晉時期,其宗族越發壯大,以最初的族地平棘縣為中心向四方進行遷移,逐漸的擴張到趙郡、南趙郡等諸縣之間。

後世所謂土豪之家,了不起族屬數千、擁地萬畝,但趙郡李氏的鄉資勢力那是真的跨郡覆縣,族居區域動輒百里一計,房支族戶數千逾萬。

後世言及中古南北朝時期北方世族豪強等地方勢力的發展,往往會引用《北史》記載的一個例子“集諸李數千家於殷州西山,開李魚川方五六十里居之,顯甫為其宗主”。

這一段文字講的便是趙郡李氏發展壯大的一個例子,當中所言李顯甫便是出身趙郡李氏東祖房。

李顯甫開李魚川並聚族人數千家居此,時間大約還在北魏太和年間,並非六鎮兵變的大亂之年,未必是為了躲避戰禍而築造塢壁以自保,更像是一個區域的族勢發展已經飽和,所以向別處分流,繼續擴大其宗族勢力。

僅僅李顯甫便可以動員數千家族人開闢新族地,動輒便是方圓幾十里,對鄉土人事的動員力之大已經不遜於州郡官府,足見趙郡李氏鄉勢之雄大。

李顯甫的兒子李元忠則猶有勝之,不只在鄉里是雄踞一方的豪強,威名赫赫震懾鄉里群盜,更曾一度深刻影響天下大勢的走向。

當年高歡將入河北,李元忠親望迎接並為之出謀劃策,且還聚集鄉兵攻戰殷州,為高歡打通進入河北的道路,以至於高歡成事之後還笑言是李元忠逼其建義舉事。

趙郡李氏有着如此雄壯的勢力和光輝的事迹,其族人心中自然也都高傲得很。因此當大唐朝廷針對趙郡李氏的懲處傳到河北的時候,趙郡李氏族人心中憤慨便可想而知。

儘管這所謂的不赦之刑所針對的只是趙郡李氏李憲一支,但李憲一家本就是趙郡李氏顯宗,單其一家人便幾乎佔了東祖房的半壁,一旦接受了這個不赦之刑,對其一家政治前程的打擊可謂是毀滅性的,對整個趙郡李氏的聲勢也會造成極大的重創。

後世常以琅琊諸葛氏分事三國而論證中古亂世當中士族長袖善舞、見風使舵,但趙郡李氏與琅琊諸葛氏相比還是有所不同。

諸葛氏分事三國,恰恰說明了這個家族本身就沒有足夠強大的鄉勢和凝聚力,所以族人們才飄零諸方、各覓出路。但趙郡李氏在河北無論鄉資勢力還是政治影響都是第一流的,族人們之間的凝聚力自然也是很大,李憲一家又是顯支,即便是想做切割,一時間也很難切割清楚。

總之,當這一消息傳到河北之後,作為李氏族居地的趙郡、南趙郡等地便徹底沸騰了。且不說人人自危、羞憤有加的趙郡李氏族人,一些早已經高舉義旗歸附大唐的豪強態度也變得微妙起來。

這些豪強立足此項而成其勢力,多多少少都是與趙郡李氏有所牽連的。而且據史書所載,趙郡鄉里每遇災荒,鄉人窮困難活,趙郡李氏便會放貸賑濟,過後又焚燒借據以悅鄉人。

拋開這為善鄉里的表象不說,內里所體現出來的本質,那可是趙郡李氏牢牢把持着鄉里錢糧大權,老爺們如果不發善心,鄉人們便要難過活!這一片土地經過幾百年的經營,早已經被築造成一個蛛絲密結的巢穴!

就算韋孝寬不制定一個借追剿余寇的名義來肅清趙郡鄉里的計劃,趙郡李氏的族人們也早已經行動起來了。原本分散各處的趙郡李氏族人紛紛潛逃歸鄉,而本就聚居鄉里的族人們也都陸續集合起來,當然未必人人都有舉族抗衡大勢的勇氣,聚集起來商討應對之計也能讓人稍微安心一些。

這些李氏族人主要向平棘縣的三祖巷、贊皇左車城以及西山李魚川等地聚集,這其中尤以李魚川聚集的人眾最多,僅僅趙郡李氏族人與他們各自部曲家丁們便有上萬人之多!

在這當中也有幾個代表人物,像是李元忠之子李宗侃、李希仁之子李公統、李安世的孫子李士謙,這些都屬於趙郡李氏東祖房。另有南祖房李稚廉、李騊駼(taotu)叔侄,如今高浟麾下建議北進聯合趙郡李氏的李文師,便是李騊駼的兄長。

至於趙郡李氏西祖房,則就乏甚代表人物在場,人勢上略有欠缺。西祖房代表人物李徽伯那也曾經是個非常狂浪的人物,早年間甚至還曾參加過六鎮叛亂,先後追從杜洛周、葛榮麾下,甚至一度受封為王。

後來其人歸順東魏后被任命為陝州刺史,在與西魏的交戰中城破遇害,其子李子雄、李子旦俱流落關中,高仲密前妻李昌儀便是其女。而在之前淮南擔任合州刺史的李伯穆,也是李徽伯的兄弟。

總之,趙郡李氏諸房支族人們聚集起來的聲勢還是非常浩大的,只是當這些族人們聚集起來后該要怎麼辦,彼此間還是有着一定的分歧。這當中有人態度堅決的反唐,有人則希望能夠潛伏鄉里、待時而動,有人則還對大唐朝廷心存幻想,認為事情仍有緩和餘地。

這其中,希望爭取寬大處理的反而是首當其衝遭受不赦之刑的李氏族人,李憲的孫子、李希仁之子李公統便持此見:“大家還是不要太過衝動,祖欽、元操等人之前受迫高思好作此行事,確是取死有道。

今大唐皇帝方自開國,正需仰仗武人壯勢,所以刑令有苛,我族因此首當其衝,也是無可奈何。但只要誠心悔過,待到時過境遷、天下安定之後,禁錮之令必然也會逐漸放開。如今若因一時意氣而躁動生亂,是以一族之力而逆抗大勢,殊為不智啊!”

李公統這裏苦口婆心的勸告族人們不要衝動,其實他心裏也是叫苦不迭,對給家族招惹禍端的李祖欽等人怨恨至極。

不同於其他或是隱居鄉里、或從別處逃亡歸鄉的族人,其實他本來已經出仕,被冀州刺史李倩之徵辟入府任職。而且李公統的舅舅便是博陵崔氏崔宣猷,有這樣一層關係,李公統其實是比較期待加入大唐的。

可是好死不死因堂兄弟李祖欽、李孝貞等人作死,使得大唐朝廷施以不赦之刑,李倩之也不敢再將李公統收留府中,只能將之禮送出境。而李公統歸鄉之後也並不打算搞事,但是因為他是李憲嫡系孫子,不赦之刑首當其衝之人,便被族人們拉來這裏開大會。

李公統這裏話音剛落,當即便有另一名中年人拍案怒喝道:“何等愚人,竟還奢望唐主會網開一面!今之刑令,本就是為羞辱吾族,今禁錮之令雖止於爾戶,但若不敢抗爭,日後必定合族俱刑!

那李伯山早年便悖親棄族奔赴關西,而後同流鎮奴附勢而壯,更后甚至欺凌恩主、獨霸權柄。其人甚至連至善沙門尚且不容,如此不忠不義、滅情寡恩之人,而今欲加害我族,若不抗爭,族滅有期!”

這名神態憤慨的中年人便是李安世的孫子李士謙,其人倒是並非不赦之刑的範疇之內,但他對此也不怎麼在意,因為他向來淡泊名利,一直隱居鄉中,而且篤信佛法。

如今他之所以如此堅定的支持反抗大唐,一方面固然是激怒於唐皇對李氏一族的打擊羞辱,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對於唐皇打壓沙門的做派深惡痛絕。宗族利益與宗教信仰的矛盾累加起來,讓他成為了眼下李氏一族中最堅定的反唐鬥士。

因為李士謙久居鄉里,而且本身家境豪富,對鄉里貧困族人多有救濟,故而其在鄉里威望還要超過了那些在外遊宦的族人,當其如此旗幟鮮明的表明態度之後,在場許多李氏族人也都紛紛點頭附和。

抱歉抱歉,整理人物關係花了一點時間,更的有點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朝帝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北朝帝業
上一章下一章

1280.第1278章 河北雄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