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慈悲喜舍

第64章 慈悲喜舍

人應該怎樣度過這一生呢?人生就像登山,站到山頂看前方,只有少數的古聖先賢,和英雄志士等,而往下一看,無數密密麻麻的人,而在山下及山上之間,還有很多往上攀登的人。

人生就像水的三種形態,最下一層的就像冰一樣,不斷的上升或下流就像水一樣,能爬到頂端的就像水蒸氣一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向下活着或向上升華,只能看自己的志向。

登山去或上不去,這就是適者生存的道理,人世間就是一個巨大選擇場所,將冰化為水,水再升化為空氣,這就是成功的人,保持冰態或停止不前是失敗的,冰要想化為水,水要想成為空氣,只有藉助熱量,熱量從哪裏來呢?

為別人付出,給予別人溫暖,讓人人都幸福快樂…,這才是熱量的來源,升華人格的基礎,自私自利是不可能奉獻他人的,所以要想升華自己,就必須看破放下自我,願我們都能升華自己,做一個無我利他的人。

怎樣才能懺悔罪業呢?粱皇寶懺中說:慈悲之親重於骨肉,世世累劫雖死不離,罪業分二種,一種是世間法的身命罪,一種是出世間的慧命罪。

身命的罪只限於人的這一生一世,而法身慧命卻是無量世的,在粱皇寶懺中,一點點的罪過都是地獄業,因為他是從慧命起修,比如父母親世界是有種種拘限的無常性,物質的發願只能度三惡道眾生。

精神的發願能度三善道眾生,心靈的願力能度一切眾生,觀音名號超越了物質和精神的障礙,聞名繫念行者即達佛界,念念之間由口念到精神的念在到心性的念,心滅罪亡兩俱空。

修行的原理是什麼呢?就是說徹底依靠心性,依靠執着身相才有了人生的種種煩惱痛苦,身相是無常易變易壞的,所以才生出一切的不如意,受持五戒需有明心的功夫,明心就明了一切的身體萬事萬物皆如夢幻泡影,徹底了知一切唯心造,法界千變萬化,皆是心迷所現,迷時三界有,悟后十方空,度化即從執着身相的迷,回到心性的覺,即是度眾生。

修心者的財物應當如何用呢?財物當用做三處,一是為養活家庭之用,也就是身體物慾的需求,也是這一世生命的所需,二是周濟六親倦屬,公益事業等,第三是心靈的法財,為自己的心靈和他人的見性找到一份永恆的凈土。

一切的世間法及善法,都是圍繞着解脫的法,若沒有心靈做依怙,那麼世間法和善法也毫無意義,因為沒有智慧的人生是很難活下去的人生。

在九法界中,越往上的越注重情神心性,地位越下的越注重物質,人之所以苦就是因為無明,無明就是知見立知、頭上按頭,法界本來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心性,雖然心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他沒有可知可見的東西,故產生無明。

疑心生暗鬼,因此有相的身體物質幻化所生,人可見,可聽,可覺知的本來就是萬德萬能的佛性,由於貪瞋痴等無明惡習,故幻生出所見,所聽,所覺知的物質世界,由於人執着幻生幻滅的身相物質,故有輪迴諸苦,修行就是依能見,能聽,能覺知的心性,而不依所見,所聽,所覺知的身相物質,這才是覺悟的意義。

上供的意義是什麼呢?一切法從恭敬中求,上供是為了我們自己,恭敬禮拜的心念才是上供的意義,恭敬柔和的心力可以讓我們心性柔和,藉助相上的見賢思齊,回歸到心靈上的依心性而不依相,這才是供養。

佛陀年間一位長者拉了很多的供品供佛,佛的弟子說,這麼多供品真功德無量,佛說止、止,此非供養,如理、如法、如佛所說是真供養。

人的能力是怎樣來的呢?人所有的能力,都是在物質衰減精神增多時而顯現的,比如人看到鬼之類的,都是在物質精神恍惚的狀態下出現的,恍惚不清楚是偏向精神的狀態。

比如催眠技術,就是在昏迷的壯態下出現的,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屈向精神的狀態下,還想有超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古今的名人都是內視靜濾心力非常強大的人,所以心有數制於人,過於偏向物質的境界,是人喪失一切靈力的根本。

從何處才能改變命運呢?了凡四訓是一本改變命運的書,書里講一個窮女子到寺廟揖了兩文錢,而當家師卻親自為她祈福,后窮女入宮做了王妃,又捐了千兩金,可老方丈卻讓徒弟為她祈福,女子問當年兩文老師父親自做,現在千斤為何讓徒弟做,老和尚說當年錢少而誠心大,現在錢多而誠心小,所以功德也小了。

怎樣改變忙碌的生活狀況呢?一個人感覺生活非常忙碌、重複…,就向禪師請教,禪師把茶碗裏放滿了核桃,然後又放進了很多米,然後又放進了很多鹽,禪師說放進大的,還可以放進很多小的東西,如果開始就放進小的東西,就裝不進大的東西了。

人生的忙碌就是因為心中裝滿了米鹽的小事,就只能無休止的在無意義的小事打轉,所以人生應先看破放下所有的小事,把人生的生死大事裝進去,裝進大東西后還可以裝進小東西,如果先裝小事小東西,就會無止境的忙碌、重複、亳無意義…,有了大目標人生才有意義。

為什麼說苦難是才能磨礪出堅韌的意志?人不應該逃避苦難,面對苦痛時的擔當,才是你的能力,人都談病色變,總想着如何躲避,想方設法的遠離病源,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比如同樣的管控,有的人幾個月就艱難了,而有些人幾年都沒問題。

同樣的得病有的人病的不行,而有的人沒事,重要的不在於問題本身,而是自身的能力和免疫力,比如干一樣買賣破產了,沒能力的人只會指責怨恨,怪這怪那的,而有能力的人卻在提升自己的能力,總結經驗。

我們不應該害怕病,而是提升自己的免疫力,而提升自己必須有好的心態,無我利他的博愛,這不但是最好的防護服,也會擁有能力的根本,保護別人的心量,才是真正的蓮花。

煩惱時當怎樣觀想?每當煩惱痛苦的時候,我就想人生的輪迴就像大海水,大地土一樣,而得人生悟正法的機會就像一滴水,指甲泥一樣難得,佛法細想起來並不難,難的是保護,佛法只是告訴我們,永恆不變的東。

就好比植物保護種子,世間的聖賢保護仁義,菩薩保護自性,對於植物而言,不變的只有種子,因為種子可以再一次生根發芽,仁義的成就,可使世間的聖人名垂千古。

而人自性的保任,才能達到解脫的彼岸,物質身相,思想意識無論失去,還是得到,都只是夢幻泡影一樣的無常,得人身覺悟心性,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即然了知常樂我凈的只有自性,就應該看破放下,一切時中以自性為主,凡是能轉心性的,都應該毫不留情的放棄,待有定力之後,便可以用自性之理,去隨緣度化一切眾生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命的覺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生命的覺醒
上一章下一章

第64章 慈悲喜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