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一代宗師

第一百一十章 一代宗師

有一天,一個魯國人帶着一幫門徒來到齊國。齊景公一打聽這個人的來頭,當即興奮起來。他馬上吩咐人去招呼,準備第二日親自接待。

這個人姓孔,名丘,字仲尼,正是大名鼎鼎的孔子。關於他的事迹,齊景公早有耳聞。

孔丘的父親叫做叔梁紇,就是當年在偪陽一戰中手托千斤閘的那位魯軍將領。當然,這不值得誇耀。因為叔梁紇軍職其實不高,在魯軍中也就是個中下極軍官。

叔梁紇原本有一兒九女。兒子有腿疾,叔梁紇擔心他因為腿的問題日後沒出息,想再生一個兒子,於是娶了個年輕的民女,名叫顏征在。

叔梁紇為了求子,曾帶顏征在到曲阜東南方的尼丘山去祈禱,從尼丘山回來后,顏征在果然生了兒子。叔梁紇給他取名為丘。孔丘在男孩中排行老二,又是在尼丘山求來的,所以又取字叫做仲尼。

孔丘三歲喪父。顏征在是妾,在孔家受大房的排擠,所以叔梁紇死後,她在孔家待不下去了。顏征在挺有志氣,她帶着孔丘離開了老家陬邑,從昌平鄉搬到了曲阜,靠着給人幫工,艱難度日。儘管生活艱難,但她也沒有忘記叔梁紇的遺願,一心想把孔丘培養成一個有用之才。

孔丘十四歲進了“官學”。他聰明勤奮,悟性極高,所讀之書皆能背誦,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先生和同學都喜愛他。而孔丘也熱愛學習,並立志要專研學問。所謂“吾十五有志於學”,說的就是這個時期。

孔丘十七歲喪母。他想把母親葬在父親墓旁,但卻不知道父親的墳在哪裏,於是只好把母親葬在村邊的山上。後來他打聽到父親的墳墓在曲阜以東的防山,便不辭辛苦的將母親的墳遷到防山,葬在父親墓旁。這件事博得了鄰里們的讚譽,都說他是個大孝子。

孔丘十八歲的時候已經長成一個英俊青年。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他學完了“官學”的所有課程,並且自認為學問相當不錯。

有一天,季孫氏宴請民間讀書人。孔丘想去露個臉,於是不請自來的到了場。沒想到,季孫氏的大管家陽虎見到他便罵道:“這裏來的都是名人,你算什麼?趕緊滾出去。”

孔丘經過這次羞辱,發憤圖強的學習。所學“六藝”(詩書、禮節、音樂、射箭、駕車、算數)日漸精進。他那時住在達巷,知道他的人都誇他學問好,但孔丘卻謙遜的說:“我會什麼呢,就學會了駕車。”

孔丘二十六、七歲的時候謀到了第一份職業,叫做“乘田”,就是管理牛羊的差事。他很敬業。他說:“我要把我管的牛羊養的膘肥體壯。”他果然做到了。

後來,他做了“委史”,相當於現在的會計。他說:“我一定得把我經手的賬目搞的清清楚楚。”他又做的很出色。

孔丘三十歲的時候,名聲漸漸大了起來。有些人便拎着干牛肉來找他拜師。孔丘欣然接受。他的學問淵博,教的也很好,很快就獲得了人們的信任。他的學生中不僅有貴族子弟,也有平民子弟。來的人多了,孔丘就專門開辦了一個書房,用於教學。當時的學堂都是官辦,叫做“官學”,孔丘是私人辦學,叫做“私學”。他收的學費就是十條幹牛肉。

他教學的收入遠高於他當差的收入,再加上教學是一件很耗費時間的事情,於是他乾脆辭了“委史”的差事,一心一意干起了教書的事情。“三十而立”就含有自己能夠養活自己的意思。由於他的門生多,名氣大,人們便稱之為孔子,也有叫他仲尼先生的。

魯國大夫孟僖子臨死的時候,囑咐他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适一定要去孔子那兒學禮。這兩人都投到了孔子門下。南宮适後來做了官。

公元前532年,南宮适向魯昭公提出申請,希望派他和老師去洛邑考察周禮。魯昭公很支持,給他們一輛馬車,兩匹馬,還有一個僕人。

兩人到了洛邑,孔子送了一隻大雁給老子做見面禮,向老子請教禮樂。

老子姓李,名耳,又稱老聃,是管理朝廷文獻庫的官員。其人學識淵博,后著有《道德經》,成為道家的開山鼻祖。

孔子見老子時,老子端坐於席上,長須白眉,雙目微閉,猶如一尊雕像。孔子作為晚輩,態度十分謙遜。兩人長談半日。

老子對孔子的頗為欣賞,還將他推薦給了著名的宮廷樂師萇泓。

萇泓與孔子會面時,擺上古琴彈了一曲。孔子如聞仙樂,聽得如痴如醉。一曲罷了,孔子即虛心請教音樂知識,萇泓於問答之間發現孔子悟性極高,心中喜歡,會見完了,他特意帶孔子去參觀了周朝的樂坊,看了樂器,還看了儀式表演。

孔子在洛邑逗留幾天,完成了訪問學習。臨走時,他和南宮适去向老子辭行。老子很客氣的的說:“我聽說富貴的人送人以錢財。我不富貴,所以送不了錢財。我也不敢以“仁人”自居,可我又有話要說。因此我就冒充一下‘仁人’,送您幾句話吧。”

孔子拱手道:“丘洗耳恭聽。”

老子說:“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意思是說:有的人聰慧而有洞察力,卻因其聰明而使得自己靠近死的威脅,這是為何?因為他喜好議論別人。有的人學問淵博,見識廣大,卻常使自己陷於不測之險,這是為何?因為他喜好揭發別人的罪惡。身為人子,應該心存父母,不該只想到自己;做為人臣,應該心存君上,不能只顧自己。

孔子又是一拜,抬起頭,眼巴巴的望着老子,顯出一副還想聆聽的樣子。老子微笑道:“我要說的就這幾句。”

孔子說:“丘跋山涉水而來,只為聆聽先生教誨,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老子閉着眼,捻着鬍鬚,略一沉思,然後說道:“那麼,就再說四句。”

孔子趕緊作揖。老子說道:“其一,古之聖賢,皆成枯骨,唯一留下的,只有言論。其二,世道好,君子駕車而出;世道糟,就離開吧。其三,吾聞之,商賈之高明者,囤貨居奇,看起來好似什麼都沒有;道德極高者,觀之平常,好像愚鈍。其四,你應該戒除驕傲,減少慾望,那些東西實則是你不需要的。”

孔子應道:“先生教導,孔丘謹記。”

老子說:“我要說的就這些了。”

孔子起身辭行,和南宮适一起回了魯國。回來之後,學生們圍住他問此行的收穫。

孔子抑制不住興奮說:“鳥,吾知其飛;魚,吾知其游;獸,吾知其走;然而,飛者可以箭射;游者可以鉤釣;跑之者可以張網捕捉。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乘風,何以行雲,何以上天入地也。吾見到老子,呵呵,實在不可捉摸。吾揣測,老子乃一龍也。”

孔子見老子的那一年,一個壞消息傳來,公孫僑死了。公孫僑是當時聞名天下的鄭國名臣。孔子曾訪去問過他,他對公孫僑的才幹和德行十分敬佩。孔子聽到公孫僑(字子產)的死訊悲傷到哭,他說:“子產是我見到過的最像古之“仁人”者。”

學生們不解,有人問他為何對公孫僑這般敬佩。孔子舉了兩個例子:

公孫僑主政的時候,有一次,鄭國遭了火災。有人請他去求神保佑。公孫僑說:“天道遠,人道近。我們應該遵循貼近百姓利益的人道,而不要把期望寄託於渺茫無際的天道。”還有一次,鄭國遇到水災。有人請他去祭祀龍王。公孫僑說:“我們求不到龍王,龍王也求不到我們。我們實際上跟龍王毫不相干。求他何用?”

公孫僑的思想對孔子頗有影響。後來,孔子的學生在《論語》寫了這樣一段話,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孔子到齊國的時候正好三十五歲,但是的名聲已經蜚聲天下了。所以他一出現,就引起了齊景公的興趣。齊景公召見了孔子。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仲尼先生為什麼到齊國來?

孔子說:“魯侯被逐。這件事情,想必齊侯是知道的。我因此而離開。”

齊景公說:“魯侯這這件事我知道,為他的事,我還差一點出兵魯國。要不是晏子勸阻我,現在的國君還是他。”

孔子和齊景公說的魯侯即魯昭公。公元前517年,魯昭公25年的時候,“三桓”之一的季孫氏把魯昭公驅逐出境,然後季

孫氏聯合孟孫氏和叔孫氏兩家,共同立了魯昭公的兄弟為國君,就是現在的魯定公。魯國的大權進幾乎完全落在了“三桓”手裏。魯定公不過是做了個挂名國君。

孔子說:“‘三桓’之所作所為讓仲尼忍無可忍,故而,我就來了齊國。”

齊景公說:“我們不說那個煩心的事,就說說治國安邦之策吧。請仲尼先生放言直說。”

孔子說:“當今天下大亂,天子被諸侯架空,諸侯被大夫架空,而大夫們也被自己的家臣架空,這種事情比比皆是。列國之中,幾乎都有。原因何在?就在於禮崩樂壞。仲尼認為,這是導致亂臣賊子肆意僭越的緣由。要治一國,先興教化。用什麼來教化呢?唯有周禮是最好的標準。君臣之間,臣民之間,乃至一家之內,都應該有規矩。沒有規矩的天下必然是一片混亂的。”

齊景公聽得有點迷糊,於是問道:“怎麼叫臣民們懂規矩,行規矩,不僭越?”

孔子說:“行以仁。有仁心,施仁政,宣仁義,則臣民知教化,規矩也就有了。”

齊景公聽得更迷糊了。他雖然覺得孔子說的有道理,但他同時感覺到,孔子說的那些東西有點雲來霧去的,完全不像晏平仲、司馬穰苴等人談的,都是些具體措施。齊景公覺得,這麼談下去,自己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於是他草草結束了談話。

齊景公雖然沒有搞懂孔子那套東西,但他認為,孔子是名人,既然是名人,一定有些能耐。於是他打算請孔子到朝廷來做官。他將這個心思告訴了晏平仲。

晏平仲說:“孔丘一派的人有兩個毛病,一是太清高,再是太注重禮節。太清高就會看不起別人。這就很難和底下的人和諧相處。還怎麼做事?太注重禮節就顧不到窮人的生活。主公,你也知道。齊國百姓省吃儉用才能勉強度日。哪有閑工夫和多餘的錢來顧及零零碎碎的禮節和儀式?我觀察到,孔丘出來的時候,車馬很講究,吃飯的時候對食物的樣式、擺放也很講究。他走路得有樣子,上台階得有步法,穿衣服得有規矩,還講究禮樂。我聽說他在魯國就宣講他那套克己復禮的思想。這對百姓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人家窮的沒房子住,他還叫人家講排場,傾家蕩產的去辦喪事。這怎麼行得通?要是叫孔丘來治理齊國,老百姓怕是要被他弄的更窮了。”

晏平仲(晏嬰,又稱晏子)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智者”,算的上是那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根據《晏子春秋》記敘,晏子的思想非儒、非道、非墨。他在治理國家、休養民生等方面跟孔子的觀點大有出入,完全不是一個路子。晏子自然是不能接受孔子那一套。

不過,晏子他很佩服孔子的學問,也很有風度。他對孔子保持着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齊景公受晏平仲的影響,最終沒能用孔子。

孔子在齊國待了兩年多。三十七歲多的時候,回到魯國。從此開始廣收門徒,專心搞教育。他的學生遍及天下,有貴族,有平民;有做官的,有經商的;有富有窮,有擅文者,也有文武兼備者,總之,什麼人才都有。號稱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

孔子除了教學,也著書立說,以他為主,弟子輔助,編寫、修訂了六經,即《詩》《書》《禮》《樂》《易傳》《春秋》。這些著作既做教材之用,同時也集中展現了孔子的思想主張。孔門自成一派,叫做儒家。

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儒家經典。此是后話。

公元前501年,孔子51歲。他終於實現了從政的夢想。先是做了魯國的中都宰,第二年做了司空,又從司空升遷至大司寇。

孔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春秋末期,社會處在裂變中,各種思想紛紛湧現,猶如百花齊放,出現了許多燦若星辰的人物,而孔子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周列國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東周列國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一代宗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