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第872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老尚書,您不妨捫心自問一下,東阿張氏是不是因為您的原因,而得到了太多利益呢?”

朱高煦將話題拋回給了張本。

張本為官清正,號稱“窮張”,這是朝野上下人人皆知的事情。

所以眼前這位老尚書,可謂是大明清官的榜樣!

但是,他張本是個清官,可他背後的宗族呢?

張本選擇了沉默。

因為他自身也是縉紳的一員。

說句不好聽的,這滿朝文臣沒有一個不是這樣的縉紳!

張本是山東聊城東阿人士,東阿張氏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的書香門第之家。

而隨着張本這官兒越做越大,事情就逐漸有些變了味道了。

洪武年間,張本以國子監生被授予江都知縣,大明官場遵循異地為官的原則,所以那個時候張本背後的宗族張氏還沒怎麼樣。

畢竟只是一個區區知縣,而且他人還在南方,就算東阿張氏想要找他張本的關係,也是難上加難。

這之後,張本歷任揚州知府、為江西布政司右參政等職位,官兒是越做越大,他背後的宗族也靠着他張本的名聲,開始露出了欺壓百姓的苗頭。

為什麼東阿張氏敢這麼做?

因為有張本這位大人物撐腰啊!

東阿縣令敢管他們嗎?

縣令不敢管!

反倒是還要仰仗張氏這種地方士紳配合他這個縣令布政,完成朝廷下發的任務,以及身為縣令的本職工作。

就比如東阿縣令想要徵稅,東阿張氏要是不配合的話,那他們有的是辦法讓這位縣令老爺一顆糧食都徵收不到!

要知道在地方縣城裏面,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布匹等方方面面的生意買賣,那可都是地方士紳的產業,而不是官府衙門的產業!

此外縣令衙門裏面的那些文書胥吏甚至包括捕頭衙役也全都是地方人員,可想而知他們的立場會向著誰!

地方士紳要真是發了狠,鐵了心地想和縣令對着干,除非這位縣令來頭很大背後站着一位極強的靠山,否則哪怕他身為縣令,也只有被地方士紳給架空的份兒,做個泥塑的縣令老爺!

張本可謂是大明官場的活化石,從洪武年間就開始做縣令,然後是知府、參政等等,一步一步地升遷爬了上來,所以他比誰都清楚這背後的蠅營狗苟與腌臢醜事!

所以,東阿張氏才會隨着張本官位的晉陞,逐步變成了盤踞整個東阿的名門望族!

當張本以工部左侍郎的身份,正式步入朝堂進入朝堂中樞后,他背後的宗族張氏,已經開始不滿於東阿這個小地方了,開始把手伸向了兗州府。

同樣的道理,兗州知府敢管東阿張氏這些腌臢事情嗎?

他同樣不敢管,或者說也不不會管。

你教訓東阿張氏吧,會得罪在朝堂之上的侍郎張本,給自己立下了一個政敵。

再者又不是東阿張氏一家這麼做,兗州知府他背後就沒有宗族嗎,他背後的宗族不會這麼做嗎?

大家都是一樣的,背後宗族也都是一個尿性。

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

反正知府知縣的任期就只有三年,只要在這三年時間裏,東阿張氏做得不要太過分,不幹出什麼明犯大明律令的事情,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一起和睦相處,這事兒自然就這麼過去了。

等到他張本再次陞官,他被任為南京兵部尚書兼掌都察院事務時,東阿張氏這些年間早已從一個東阿張氏膨脹為了盤踞整個兗州府的龐然大物,名下田產多達萬畝,府內產業更是遍佈兗州府各行各業,光是每年通過這些產業田地得到的收益,都足夠他東阿張氏白吃好幾輩子了!

但是,這還不夠。

家業是有了,那就要考慮傳承的問題。

所以這些年來,東阿張氏也沒少找他張本聯絡感情,推薦族內的傑齣子弟,希冀着張本能夠動用一下他這位南京兵部尚書的人脈關係,幫助這些東阿張氏的族內子弟步入仕途,或者說透露一下科舉大考的風向,從而確保東阿張氏傳承有人,後繼綿延!

這就是一個宗族的崛起過程,靠的正是科舉制度。

說起來也很是悲哀可笑,當年李唐朝廷之所以推行科舉制度,就是為了打破世家大族對知識官場的封鎖。

而這科舉也從李唐開始定型,被譽為是歷代國朝的掄才大典。

可是等到了大明王朝,科舉制度發展至今,卻是早已經變了味道,反倒是成了培養出一個個士紳縉紳大族的工具,讓人覺得可悲又可笑!

這裏面的道理,張本這位老尚書自然都懂。

他可以做到潔身自好,可以做到不與那些貪官污吏同流合污。

但是他背後的宗族東阿張氏卻是做不到,甚至比朝堂官場裏面的貪官污吏做得還要過分。

畢竟那些貪官污吏,只是一個人貪腐,而這東阿張氏卻是闔家闔族侵佔田地,欺壓地方百姓!

這麼看起來的話,這些宗族的危害,甚至還要遠遠超過那些貪官污吏!

因為,一個宗族崛起的過程,就是一個吸血的過程,吸的是當地老百姓的血,可謂是敲骨吸髓!

“陛下,老臣……有罪!”

張本顫顫巍巍地起身,想要跪地請罪,卻被朱高煦一把給扶住了。

“老尚書切莫如此。”

朱高煦嘆道:“此事與您無關。”

“老尚書“窮張”的名號,可是天下皆知。”

“國朝上下,如您這般一直堅守原則、潔身自好的官員,已經太少太少了。”

“至於那東阿張氏,不過是一群吸血蛀蟲罷了,可這大明天下,卻不只有這麼一個東阿張氏,幾乎每一位朝堂重臣背後,都站着一個“東阿張氏”!”

“這也是為何,朕一定要推行攤丁入畝新政,一定要擴展朝廷規模,打破士紳宗族對地方封鎖的真正原因!”

張本聞言臉色微變,深深地嘆了口氣。

“可是陛下想過沒有,這樣一來,國朝只怕會失去士林之心啊!”

朱高煦聞言輕笑道:“那又如何?”

“他們難道還敢造反不成嗎?”

“老尚書要知道,手握兵權的皇帝,永遠都會立於不敗之地!”

“誰敢在這個時候冒出頭來,朕就敢將他們殺光誅盡,骨灰都給他們揚嘍!”

聽見皇帝陛下這殺氣騰騰的話語,張本一時間有些愣神。

“可是陛下,如此一來,您這名聲……”

“哈哈哈……”朱高煦大笑道,“朕還要什麼名聲?”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史筆如鐵,那又如何?”

“是非對錯,自有後人評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上一章下一章

第872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