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約安尼斯9世·巴列奧略 “聖徒” (1)
最新網址:君士坦丁堡的街巷一如往常,並沒有因為巴西琉斯聖體突生變故而陷入混亂。
相反,色雷斯地區穩定下來以後,商隊來往愈發絡繹不絕,來自馬穆魯克布爾吉王朝的東方貨物也被陳列在了商人的貨架之上。廣場中央熙來攘往的人群,彷彿給人以千年前東羅馬的帝國臣道布澤天下的史詩之感。
“這才是新羅馬該有的樣子……”約翰不由地感嘆道。
前往皇庭的路上有大量宮廷衛軍執勤,其數量幾乎是約翰上次離開君士坦丁堡之前的三倍,不知是因為帝國徵兵工作過於順利,還是如今君堡涌動的暗流不得不需要額外的軍費開支來維持治安。
“的確和我印象里有很大區別。父親當年隨着錫耶納商團前往君士坦丁堡時,向我複述的城市只是一片死氣沉沉,人丁蕭條的荒蕪破敗的囚牢。”科西莫自然地應和着。儘管背後的公主殿下的眼神中仍然充滿了警惕,但他卻相當自信這一趟可以為佛羅倫薩帶去更多利益。
“陛下!”
老阿格里帕早先接到了傳令的消息,已經等候在了聖宮門口,剛要開口時,他看到約翰背後負手站立着的科西莫之後,又吞了吞口水。
“看來陛下已經知道了……幸好您和公主殿下沒有什麼大礙。”阿格里帕尷尬地笑了笑,“御前會議推舉了巴塞麗莎暫行攝政,但您既然平安歸來,我想務必要重新召開議會,商討帝國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目前帝國的內政事務是你在處理嗎?”約翰接過阿格里帕手中的報告,一邊跟隨着前往內廷。既然伊薇代行執政,又是兄妹二人名義上的母親,禮節上的拜會是免不了的。何況她在入室巴列奧略家族后,也算得上是恪盡職責,儘管正統性上有待商榷,但並沒有給人留下惡感。
“並不,大宮相是金奇先生。在稅收商貿方面,他有更豐富的經驗……陛下您是去找巴塞麗莎嗎?”
“怎麼了?”約翰跟着阿格里帕停下了腳步。
“巴塞麗莎如今並不在內廷。”
“不是說御前會議推舉她成為攝政了嗎?為什麼不在聖宮裏?”
“嘶……約翰陛下……巴塞麗莎的臨盆日,就是這幾天了……”
……
約翰回到君士坦丁堡的消息很快就散播開來,
而當初被約翰哄散,如今蠢蠢欲動的幾箇舊貴族也迅速地匿去了聲息。
第二日的御前會議一如往常召開,但這次的會場座無虛席,聖宮之內但凡有資格入場的人都沒有缺席。並非全是因為約翰兄妹死裏逃生,在上帝眷顧之下得以重回君士坦丁堡整理朝政,而是因為聖宮中來了另一位在眾人意料之外的角色。
普世牧首阿塔納修斯二世。
原本歡迎會性質的御前會議,因為大牧首的出現,氣氛陡然變得詭異了起來。
侍童托舉着阿塔納修斯的長袍,幾位主教各自捧着聖經與十字手杖,在衛兵敬畏的眼神中,一步一步走向會場中央。
約翰眯起了眼睛。
“牧首冕下,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有什麼事務需要御前會議討論決定嗎?”索菲雅同樣身着正裝與紫色坎肩,待着公主的冠冕,面色有些僵硬。
宗教人士出入政治的廳堂,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間節點上,是十分離奇的。更何況,台下還坐着另一個不速之客科西莫。儘管他沒有任何資格對帝國的政務發表意見,但一些宮廷醜聞傳揚出去,總會帶來意料之外的不良影響。
“神愛世人,陛下。您誤會我的意思了。”阿塔納修斯正步來到約翰的聖座前,微微躬身以示尊敬,隨後,身後的主教雙手托起一張金帶封綁的嶄新捲軸,並高舉展示在眾人面前。
自八爪蜘蛛米海爾離世之後,金帶詔書出現在宮廷之中的次數便屈指可數。帝國大小事務多由巴西琉斯親自決斷,很少再會經教士之手。更何況,如今將這份金帶詔書送入聖宮之中的,是如今的普世牧首。
喧鬧的大廳霎時一片寂靜,所有人都面露震撼之色,死死盯着主教手中舉着的捲軸。
約翰剛剛從小亞細亞死裏逃生回到君士坦丁堡,這封詔書自然不可能出自他手。代行執政的巴塞麗莎伊薇這段時間也根本沒有提出過什麼實際意義上的行政決策,大小事務都是宮相與御前會議操持,何況教廷也基本不會接受她的提案。
“這是……父親的詔書?”
昨夜約翰與索菲雅已經前去看望過病中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陛下偶爾尚有幾分意識,而多數時候還在昏迷之中。得知約翰與索菲雅倖存下來的消息,才強打起精神聊了幾句。而猶太醫生的意見很保守,除了休養之外沒有任何直接有效的治療手段,所謂“滋補溫養”,在約翰看來與安慰劑沒什麼區別。
“約翰陛下,如果您沒能回到君士坦丁堡,按照皇帝陛下的旨意,這封詔書將被埋藏在聖索菲亞大教堂主禮拜堂的磚牆之下,永不再見天日。但幸運的是,您和公主殿下都平安無事,那麼,我奉命在合適的時候,向天下昭告這封詔書的內容。”
阿塔納修斯將權杖交與身旁的侍童,隨後面色莊重地從主教手中取下捲軸。
“君士坦丁陛下有向您說過詔書的內容嗎?”索菲雅有些焦急地起身問道。
普世牧首動作一滯,但很快就搖了搖頭:“如果您與約翰陛下不回到君士坦丁堡,就不會有第二個人知道金帶詔書的內容。”
在無數目光的注視下,阿塔納修斯緩緩解開金帶,將捲軸從筒中抽出打開,展示在眾人面前。
這封詔書無論是璽印、工筆還是材質,都絕無造價的可能,經由普世牧首保管,更是最大程度上減少了泄密的可能。
如同皇室璽詔的經典那般,在一段歌頌功績的場面話結束后,終於推入了正題。
“此番文治武功,以為帝國復興之垂成,羅馬萬民,生息攸關。然今朕躬恙,令使帝國戰事決策,統由共治皇帝代行,內政諸端,悉托御前會議共商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