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園陵 契 子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己丑年二月二十九日辰已之際,公曆2009年3月25日9點左右時分,一個老人,戴着斗笠,柱根檀木拐杖,另一手跨只青竹編籃,裏面盛個黃褐色的陳舊陶瓮,正抖魏魏地從六通賓館邊的農居房出來,經過千年唐樟,踏上濕漉漉的南高峰石階。
清明前後的西湖,一直籠罩在濛濛細雨中,天乍暖還寒,四周群山都被霧嵐圍繞,無數新綠紛紛抽出嫩芽,有幾顆早櫻和桃樹偷偷地綻開骨朵,驚奇地面對湖面清麗的漣漪,顯示又一個春天的到來。
老人並沒有感到,他還是裹着棉衣,下身是一條御冬的臃腫保暖褲,打了綁腿,腳下雙舊球鞋,繫上幾根防滑麻繩,吃力地往上攀登。他低着頭,默默地數着踏步,194級,是上山的小憩亭子,歇頂式,四梁四柱二幾條,他知道。倚着新修的欄杆略作喘息,又一次把拐杖往上伸,仍然眼朝路面,一下一下咚咚的碰擊石板,伴隨急促的喘息聲。
470檔,老人停下了,他走到一旁,斷垣上有幾個墨黑的油漆字:“21師陣亡將士安息在此”,筆跡潦草,根本是沒有練過書法人的塗鴉,且日子已久,好些都洇漫不清,在雨水和雜草的浸淫中,四腳不全地呻吟着。老人注目一會,望了望前面,有一抹紅色映入,他揉了揉眼,新寫的,在上去20多級的台階旁,一個石墩上,不!不是石墩,是老式測量的標誌石露出地面那部分上,豎寫着三個字!老人踉蹌搶上,看清了,“血園陵”方正的隸書,把從此地開始延伸的一堵壘石矮牆緊緊地連了起來。
是淚水,還是雨水,總之,老人任其流淌,一陣風襲起,把斗笠吹翻地上,銀白的頭髮胡亂地飄散……
壘石牆的不遠處,還有二個老人,一男一女,正在長滿茶樹的叢中在尋找什麼?他們穿得比較入時,男的西裝襯衫,園頂禮帽;女的羊毛裙套,肩披方巾,都是素色,各自正擎着傘,俯身張望。
天晴了,在灰白的雲層間隙有幾綹陽光射下,把山坳中幾十株參天的松柏照耀得晶瀅閃爍,生機勃勃。
老人還固執地站着,但竹籃已經擱在地上,陶瓮上矇著的紅布特別鮮艷。
三人相會了。
他們是相約前來的。
己丑年二月二十九日辰時,公曆2009年3月25日10點正,三人找到斷壁內殘剩的兩枝龍槐、鳳槐枯木前,開始設擺物品祭祀。據相關的資料記載,已己年二月十五日辰時,公曆1929年3月25日10點,是民國政府修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二十一師浙江陣亡將士之墓”正式奠基之日。
當年的陵園沿山坡而築,分軍官和士兵墓,裏面存放的都是石瓮石瓮里有陣亡人的骨殖,因戰鬥殘酷,犧牲的烈士就地掩埋后,現是集中安葬,故不能一人一瓮,而是幾個擠在一起,這樣也不顯得孤單,也體現青山埋忠骨的浩然之氣。原陵區內有除墓廓外,還有石柱,石亭、坊廊、忠魂碑等,相互間用卵石鋪的小徑相連、遍植青松翠柏,壯嚴肅穆,浩然長存。有數可計,陵園共裏面埋葬1120個忠魂!說來也怪,正好與海拔262米的南高峰1120台階同數,是天意巧合還是人為安排,現難以考證。
時隔80個春秋,今天,三個老人們虔誠地把陶瓮放正,拿出預先準備供品,點燃的香燭,依此膜拜。山下上來的老人年歲比已來山上的男女老人大,站在左邊,緊旁是另一個老頭,女的在右。沒有哭泣,沒有嗚咽,但嘴都嘟噥着:親人來了,與遠隔海峽的小輩一起來看你們啦。
清煙繚繞,火苗竄突,當祭燒的銀錠焚成灰燼后,左邊老人開始系開蒙在瓮上的紅布,露出黑黝黝的幾根殘缺焦糊的骨殖,把直挺挺站在旁邊一對老人唬得掩嘴失色!
“就這些?怎麼會變成這樣?”
“就這些,還是我聞訊趕來掄得快,遲了都被村民當作柴火取暖了。”
是的。這是六十年代初,一個少有的嚴冬歲月,天災加**把這附近富裕的天堂茶農逼入困境,肚飢凍餒,又封山育林禁止砍柴取暖,不知誰發現大躍進時破陵取石修路建舍,掘地種茶時掩埋在泥土中的屍骨竟可以燒炭取暖!
“‘三陞班’汪班主二個孿生姐妹汪筱雲、汪筱芳和國民革命軍21師先鋒營章寅祥營長,特務連連長夏曦國四烈士的骨殖不是放在一個石瓮中,歸入墓群合葬的,小時候來過,記得就在此地,也遭受了浩劫!夏曦是**員啊!”
“沒錯,都搶救出來,他們四人只剩下這些了。”
……
現在可作一介紹,上山的老人是某省京劇院架子花臉郝德達,原“三陞班”武生郝萬春之子,年序七十又六,一生未娶,退休後來杭在翁家村租房守候殘陵。這兒講的他搶出骨殖是當年正在杭州參加藝術交流會時得知消息后火速行動,骨殖一直保存至今。
另一對男女老人是夫婦:男是原“三陞班”丑角聶樂平之子現台灣京伶名丑聶牧坤偕同妻子,“三陞班”二任班主高金義的女兒著名旦角高惠莉。當然現在都已退養,過着含飴娛孫的平靜日子。
聶與高是他們的兒女在遊覽大陸網上看到“南高峰下烈士園”的系列文章后,通過熟人轉輾聯繫上竟還孤獨守陵的小時夥伴郝德達而特地前來掃陵的。但是,想不到記憶中宏大肅穆的陵園竟面目全匪落得如此荒涼,人間蒼桑也太讓人心酸無限……
不過,在這三個老人的心中,汪家姐妹,國民黨員章寅祥營長,**員夏曦連長在北伐攻浙時犧牲的壯烈場面,由父輩口述,永遠深刻在腦海中,她(他)們的英勇業績彰顯出中華民族傲骨,青山留史,芳名永存!
讓歷史回述吧……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己丑年二月二十九日辰已之際,公曆2009年3月25日9點左右時分,一個老人,戴着斗笠,柱根檀木拐杖,另一手跨只青竹編籃,裏面盛個黃褐色的陳舊陶瓮,正抖魏魏地從六通賓館邊的農居房出來,經過千年唐樟,踏上濕漉漉的南高峰石階。
清明前後的西湖,一直籠罩在濛濛細雨中,天乍暖還寒,四周群山都被霧嵐圍繞,無數新綠紛紛抽出嫩芽,有幾顆早櫻和桃樹偷偷地綻開骨朵,驚奇地面對湖面清麗的漣漪,顯示又一個春天的到來。
老人並沒有感到,他還是裹着棉衣,下身是一條御冬的臃腫保暖褲,打了綁腿,腳下雙舊球鞋,繫上幾根防滑麻繩,吃力地往上攀登。他低着頭,默默地數着踏步,194級,是上山的小憩亭子,歇頂式,四梁四柱二幾條,他知道。倚着新修的欄杆略作喘息,又一次把拐杖往上伸,仍然眼朝路面,一下一下咚咚的碰擊石板,伴隨急促的喘息聲。
470檔,老人停下了,他走到一旁,斷垣上有幾個墨黑的油漆字:“21師陣亡將士安息在此”,筆跡潦草,根本是沒有練過書法人的塗鴉,且日子已久,好些都洇漫不清,在雨水和雜草的浸淫中,四腳不全地呻吟着。老人注目一會,望了望前面,有一抹紅色映入,他揉了揉眼,新寫的,在上去20多級的台階旁,一個石墩上,不!不是石墩,是老式測量的標誌石露出地面那部分上,豎寫着三個字!老人踉蹌搶上,看清了,“血園陵”方正的隸書,把從此地開始延伸的一堵壘石矮牆緊緊地連了起來。
是淚水,還是雨水,總之,老人任其流淌,一陣風襲起,把斗笠吹翻地上,銀白的頭髮胡亂地飄散……
壘石牆的不遠處,還有二個老人,一男一女,正在長滿茶樹的叢中在尋找什麼?他們穿得比較入時,男的西裝襯衫,園頂禮帽;女的羊毛裙套,肩披方巾,都是素色,各自正擎着傘,俯身張望。
天晴了,在灰白的雲層間隙有幾綹陽光射下,把山坳中幾十株參天的松柏照耀得晶瀅閃爍,生機勃勃。
老人還固執地站着,但竹籃已經擱在地上,陶瓮上矇著的紅布特別鮮艷。
三人相會了。
他們是相約前來的。
己丑年二月二十九日辰時,公曆2009年3月25日10點正,三人找到斷壁內殘剩的兩枝龍槐、鳳槐枯木前,開始設擺物品祭祀。據相關的資料記載,已己年二月十五日辰時,公曆1929年3月25日10點,是民國政府修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二十一師浙江陣亡將士之墓”正式奠基之日。
當年的陵園沿山坡而築,分軍官和士兵墓,裏面存放的都是石瓮石瓮里有陣亡人的骨殖,因戰鬥殘酷,犧牲的烈士就地掩埋后,現是集中安葬,故不能一人一瓮,而是幾個擠在一起,這樣也不顯得孤單,也體現青山埋忠骨的浩然之氣。原陵區內有除墓廓外,還有石柱,石亭、坊廊、忠魂碑等,相互間用卵石鋪的小徑相連、遍植青松翠柏,壯嚴肅穆,浩然長存。有數可計,陵園共裏面埋葬1120個忠魂!說來也怪,正好與海拔262米的南高峰1120台階同數,是天意巧合還是人為安排,現難以考證。
時隔80個春秋,今天,三個老人們虔誠地把陶瓮放正,拿出預先準備供品,點燃的香燭,依此膜拜。山下上來的老人年歲比已來山上的男女老人大,站在左邊,緊旁是另一個老頭,女的在右。沒有哭泣,沒有嗚咽,但嘴都嘟噥着:親人來了,與遠隔海峽的小輩一起來看你們啦。
清煙繚繞,火苗竄突,當祭燒的銀錠焚成灰燼后,左邊老人開始系開蒙在瓮上的紅布,露出黑黝黝的幾根殘缺焦糊的骨殖,把直挺挺站在旁邊一對老人唬得掩嘴失色!
“就這些?怎麼會變成這樣?”
“就這些,還是我聞訊趕來掄得快,遲了都被村民當作柴火取暖了。”
是的。這是六十年代初,一個少有的嚴冬歲月,天災加**把這附近富裕的天堂茶農逼入困境,肚飢凍餒,又封山育林禁止砍柴取暖,不知誰發現大躍進時破陵取石修路建舍,掘地種茶時掩埋在泥土中的屍骨竟可以燒炭取暖!
“‘三陞班’汪班主二個孿生姐妹汪筱雲、汪筱芳和國民革命軍21師先鋒營章寅祥營長,特務連連長夏曦國四烈士的骨殖不是放在一個石瓮中,歸入墓群合葬的,小時候來過,記得就在此地,也遭受了浩劫!夏曦是**員啊!”
“沒錯,都搶救出來,他們四人只剩下這些了。”
……
現在可作一介紹,上山的老人是某省京劇院架子花臉郝德達,原“三陞班”武生郝萬春之子,年序七十又六,一生未娶,退休後來杭在翁家村租房守候殘陵。這兒講的他搶出骨殖是當年正在杭州參加藝術交流會時得知消息后火速行動,骨殖一直保存至今。
另一對男女老人是夫婦:男是原“三陞班”丑角聶樂平之子現台灣京伶名丑聶牧坤偕同妻子,“三陞班”二任班主高金義的女兒著名旦角高惠莉。當然現在都已退養,過着含飴娛孫的平靜日子。
聶與高是他們的兒女在遊覽大陸網上看到“南高峰下烈士園”的系列文章后,通過熟人轉輾聯繫上竟還孤獨守陵的小時夥伴郝德達而特地前來掃陵的。但是,想不到記憶中宏大肅穆的陵園竟面目全匪落得如此荒涼,人間蒼桑也太讓人心酸無限……
不過,在這三個老人的心中,汪家姐妹,國民黨員章寅祥營長,**員夏曦連長在北伐攻浙時犧牲的壯烈場面,由父輩口述,永遠深刻在腦海中,她(他)們的英勇業績彰顯出中華民族傲骨,青山留史,芳名永存!
讓歷史回述吧……
[筆下文學Www.bxwx.net]
己丑年二月二十九日辰已之際,公曆2009年3月25日9點左右時分,一個老人,戴着斗笠,柱根檀木拐杖,另一手跨只青竹編籃,裏面盛個黃褐色的陳舊陶瓮,正抖魏魏地從六通賓館邊的農居房出來,經過千年唐樟,踏上濕漉漉的南高峰石階。
清明前後的西湖,一直籠罩在濛濛細雨中,天乍暖還寒,四周群山都被霧嵐圍繞,無數新綠紛紛抽出嫩芽,有幾顆早櫻和桃樹偷偷地綻開骨朵,驚奇地面對湖面清麗的漣漪,顯示又一個春天的到來。
老人並沒有感到,他還是裹着棉衣,下身是一條御冬的臃腫保暖褲,打了綁腿,腳下雙舊球鞋,繫上幾根防滑麻繩,吃力地往上攀登。他低着頭,默默地數着踏步,194級,是上山的小憩亭子,歇頂式,四梁四柱二幾條,他知道。倚着新修的欄杆略作喘息,又一次把拐杖往上伸,仍然眼朝路面,一下一下咚咚的碰擊石板,伴隨急促的喘息聲。
470檔,老人停下了,他走到一旁,斷垣上有幾個墨黑的油漆字:“21師陣亡將士安息在此”,筆跡潦草,根本是沒有練過書法人的塗鴉,且日子已久,好些都洇漫不清,在雨水和雜草的浸淫中,四腳不全地呻吟着。老人注目一會,望了望前面,有一抹紅色映入,他揉了揉眼,新寫的,在上去20多級的台階旁,一個石墩上,不!不是石墩,是老式測量的標誌石露出地面那部分上,豎寫着三個字!老人踉蹌搶上,看清了,“血園陵”方正的隸書,把從此地開始延伸的一堵壘石矮牆緊緊地連了起來。
是淚水,還是雨水,總之,老人任其流淌,一陣風襲起,把斗笠吹翻地上,銀白的頭髮胡亂地飄散……
壘石牆的不遠處,還有二個老人,一男一女,正在長滿茶樹的叢中在尋找什麼?他們穿得比較入時,男的西裝襯衫,園頂禮帽;女的羊毛裙套,肩披方巾,都是素色,各自正擎着傘,俯身張望。
天晴了,在灰白的雲層間隙有幾綹陽光射下,把山坳中幾十株參天的松柏照耀得晶瀅閃爍,生機勃勃。
老人還固執地站着,但竹籃已經擱在地上,陶瓮上矇著的紅布特別鮮艷。
三人相會了。
他們是相約前來的。
己丑年二月二十九日辰時,公曆2009年3月25日10點正,三人找到斷壁內殘剩的兩枝龍槐、鳳槐枯木前,開始設擺物品祭祀。據相關的資料記載,已己年二月十五日辰時,公曆1929年3月25日10點,是民國政府修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二十一師浙江陣亡將士之墓”正式奠基之日。
當年的陵園沿山坡而築,分軍官和士兵墓,裏面存放的都是石瓮石瓮里有陣亡人的骨殖,因戰鬥殘酷,犧牲的烈士就地掩埋后,現是集中安葬,故不能一人一瓮,而是幾個擠在一起,這樣也不顯得孤單,也體現青山埋忠骨的浩然之氣。原陵區內有除墓廓外,還有石柱,石亭、坊廊、忠魂碑等,相互間用卵石鋪的小徑相連、遍植青松翠柏,壯嚴肅穆,浩然長存。有數可計,陵園共裏面埋葬1120個忠魂!說來也怪,正好與海拔262米的南高峰1120台階同數,是天意巧合還是人為安排,現難以考證。
時隔80個春秋,今天,三個老人們虔誠地把陶瓮放正,拿出預先準備供品,點燃的香燭,依此膜拜。山下上來的老人年歲比已來山上的男女老人大,站在左邊,緊旁是另一個老頭,女的在右。沒有哭泣,沒有嗚咽,但嘴都嘟噥着:親人來了,與遠隔海峽的小輩一起來看你們啦。
清煙繚繞,火苗竄突,當祭燒的銀錠焚成灰燼后,左邊老人開始系開蒙在瓮上的紅布,露出黑黝黝的幾根殘缺焦糊的骨殖,把直挺挺站在旁邊一對老人唬得掩嘴失色!
“就這些?怎麼會變成這樣?”
“就這些,還是我聞訊趕來掄得快,遲了都被村民當作柴火取暖了。”
是的。這是六十年代初,一個少有的嚴冬歲月,天災加**把這附近富裕的天堂茶農逼入困境,肚飢凍餒,又封山育林禁止砍柴取暖,不知誰發現大躍進時破陵取石修路建舍,掘地種茶時掩埋在泥土中的屍骨竟可以燒炭取暖!
“‘三陞班’汪班主二個孿生姐妹汪筱雲、汪筱芳和國民革命軍21師先鋒營章寅祥營長,特務連連長夏曦國四烈士的骨殖不是放在一個石瓮中,歸入墓群合葬的,小時候來過,記得就在此地,也遭受了浩劫!夏曦是**員啊!”
“沒錯,都搶救出來,他們四人只剩下這些了。”
……
現在可作一介紹,上山的老人是某省京劇院架子花臉郝德達,原“三陞班”武生郝萬春之子,年序七十又六,一生未娶,退休後來杭在翁家村租房守候殘陵。這兒講的他搶出骨殖是當年正在杭州參加藝術交流會時得知消息后火速行動,骨殖一直保存至今。
另一對男女老人是夫婦:男是原“三陞班”丑角聶樂平之子現台灣京伶名丑聶牧坤偕同妻子,“三陞班”二任班主高金義的女兒著名旦角高惠莉。當然現在都已退養,過着含飴娛孫的平靜日子。
聶與高是他們的兒女在遊覽大陸網上看到“南高峰下烈士園”的系列文章后,通過熟人轉輾聯繫上竟還孤獨守陵的小時夥伴郝德達而特地前來掃陵的。但是,想不到記憶中宏大肅穆的陵園竟面目全匪落得如此荒涼,人間蒼桑也太讓人心酸無限……
不過,在這三個老人的心中,汪家姐妹,國民黨員章寅祥營長,**員夏曦連長在北伐攻浙時犧牲的壯烈場面,由父輩口述,永遠深刻在腦海中,她(他)們的英勇業績彰顯出中華民族傲骨,青山留史,芳名永存!
讓歷史回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