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多地名顯建文足跡 幾家譜藏惠帝血脈
起於四川東部華鎣山南麓么灘場,止於重慶中部距朝天門以東五十餘里長江北岸一入江口,有一條汩汩濤濤流淌的河流,名叫御臨河,御臨河全長二百餘里,流經三縣一區十餘個鄉鎮,沿途涉及當年建文帝足跡的地名不下三十處,‘靖難’之敗后建文皇帝是否真的來過這一地區,現已無從考證,但一些地名傳說和周邊遺迹,卻無不顯示建文皇帝走過的足跡,現擇其幾處述之。黃印,一個群山環繞中不足兩平方公里的小平壩,御臨河從平壩東邊流過,河邊有一渡口,渡口對岸有兩山交錯而立,一曰陡崖,一曰平崖,平崖者,相較陡崖稍平緩些而已,依然十分陡峭,足見陡崖之險峻,陡崖山肩處,有一百米見方的峭壁,峭壁上錯落鑿有六七個岩洞,洞口大小不一,大者一米見方,小者五六十公分見方,洞鑿峭壁中間,並無路徑可去,或是山頂扔繩扭繩而下,或是壁下拋鉤鉤洞而上,曾有進洞者言:“裏面洞洞相連,有石床、石桌、石凳,中間最大洞中的石壁鑿有一蓮座,已模糊,還可辨。”相傳此處岩洞為白蓮教女首領唐賽兒所鑿,唐賽兒兵敗西走,見此處險要,便鑿洞藏身,巧遇朝廷官兵追殺建文帝,唐賽兒施以幻術救出建文帝,建文帝遁走中丟皇帝御璽於此,故將此小平壩賜名‘皇印’,好日後來此尋回帝印,人們覺得‘皇印’過於顯露,又叫‘皇印’為‘黃印’,一直沿用至今。龍興場,重慶江北縣境內一小鄉場,在銅鑼山脈一側嶺之下,街口有一書屋,古色古香,正面牆上鏤刻一朵荷花,荷心的蓮蒂有些別樣,仔細瞧了,原來是一隻龍眼,龍眼邊上有三片鱗甲,書屋後有一涼亭,涼亭中有石嵌的一桌二凳,桌上有一紋枰,經緯線及黑白子均已模糊,唯棋盤中間的‘帝奕’二字仍舊清晰可見。龍興場的中街有一茶樓,名曰‘龍興’茶樓,又名‘第一樓’,茶樓里有一老舊木匾,上凹刻了草書的一個‘龍’字,那木匾已有好幾百年歷史,木匾上有很多蟲蛀的蜂眼,說來也是奇怪,那凹刻的‘龍’字上卻是一個蟲蛀的眼兒也沒有。龍興街口有一寺,名曰龍藏寺,寺廟正面的念經堂旁,有一書房叫‘御書房’,裏面除了一壁藏書外,還有一幅壁畫,不過得有緣人才能看見,據說畫的是一青年書生正挑燈夜讀,書生頂顱頗偏,似‘半邊兒月’,畫中無落款,只有一題詩,曰:“誰將玉指甲,抓破碧天痕?影落江湖上,蛟龍不敢吞。”明《史竊》:“君生頂顱頗偏,太祖撫之曰:‘半邊兒月’,意不懌。而是時元妃生子雄英矣,后六年雄英蚤世,於是君為長,而讀書甚聰穎,太祖始稍異之。”明《遜國記》:太祖命帝賦新月,應聲云:‘誰將玉指甲,抓破碧天痕?影落江湖上,蛟龍不敢吞。’太祖凄然久之,曰:‘必免於難。’壁畫書生乃建文皇帝不疑。相傳‘靖難’之敗后,建文帝攜數名隨從來此居住,並結宅於此,建石頭寨,於寨中暗鑄兵器,招募義士,以圖再得國,事覺,得隨從及所募義士死戰,建文帝方得脫身,向北遁去。藏龍寺原名祈安寺,為僧慧一所建。建文帝及隨從來時,慧一為銅鑼山上一小寺廟的住寺僧,那小寺廟叫銅鑼寺,有草屋三間,只慧一一個住寺僧,慧一喜讀好奕,和建文帝一見如故,建文帝資以銀兩擴修銅鑼寺,得白牆青瓦房三十餘間,慧一銅鑼寺藏經招僧,得經書數千卷,僧眾十餘人,慧一自為銅鑼寺主持,曾留建文帝主持室宿並一起挑燈夜讀,數度下山和建文帝奕於書屋后的涼亭,時竟不知建文帝真實身份,及至石頭寨事發,建文帝遁走,慧一方醒悟,慧一棄銅鑼寺,在建文帝結宅處修了祈安寺,寺前修了一書屋,書屋後置了一涼亭,涼亭里設了一石桌,希望建文帝來約了自己石桌上弈棋。慧一將主持室題為‘御書房’,親選建文帝喜好之書冊數百卷呈於屋內,並於迎面牆上畫了建文帝挑燈夜讀之壁畫,書建文帝《賦新月》詩於上,必得有緣人才能一見。慧一祈安寺虔誠念經為建文帝祈安,十年不曾出寺,十年後出寺,乃是一月夜,見寺前的書屋炊煙裊裊,書屋後涼亭里的石桌前一書生獨自弈棋,慧一走近,見是建文,兩人便月色下對弈起來,及至天明,才發覺涼亭里唯自己一人而已,慧一涼亭的石桌上畫了一圍棋棋盤,設黑白子數顆,中間書‘帝奕’二字,因‘帝奕’二字筆重,所以格子線和黑白子已模糊,‘帝奕’二字卻還依舊清晰。慧一打聽到建文帝可能已經出家為僧,他也沒有再回祈安寺來,而是雲遊全國各地寺廟,尋建文帝的蹤跡去了,時人不知慧一之所終也。人們改祈安寺為龍藏寺,並寺前開阜設市,名之曰‘龍興’,意為因龍而興。後來此場竟真的日漸興隆,遠近知名,乃傳說建文帝來此之功也。箭沱灣,御臨河上的一個回水沱,在御臨峽下五百餘米處,御臨峽右岸石壁有排花洞,內有潛龍窟,排花洞對面石壁外有一嶺叫放馬坪,傳說建文帝及其追隨者南京焚宮出城后,選擇沿長江逆流而走,一路東躲西藏,進至重慶取道太洪江,走到水沱灣時已是人困馬乏,見前有幽深的峽谷,後有鼓噪的追兵,為隱藏行蹤,建文帝命追隨者將所有弓箭沉入水沱灣,將馬趕進峽谷外的青蔥嶺,並和追隨者一起躲進排花洞裏一個幽深的石窟,從而躲過了官兵的追捕,隨後感到復國無望的建文帝遣散了追隨者,只留下了兩個親信,沿太洪江一路向北,經上游的西河去到么灘場舊臣杜景賢家隱居。後來人們將建文帝到過的太洪江和上游的西河一併叫做了御臨河,將沉弓箭處的水沱灣叫做了箭沱灣,將放馬的青蔥嶺叫做了放馬坪,將躲藏的石窟叫做了潛龍窟。一九六零年,天大旱,箭沱灣水消現沙丘,時人見有兩張弓躺沙丘之上,當時全社會正鬧大飢荒,人都餓的有氣無力,也就無人下去撿拾,之後河水一直滿溢,無人再見沙丘,也不知躺沙丘上的兩張弓之所在?一九七二年,有兩潛水愛好者來箭沱灣潛水,說是水下沙丘並無兩張弓在,是夜有人見兩潛水愛好者夜幕下再去箭沱灣潛水,天亮前不告而別。一九七八年有城裏來的水下探測人員下箭沱灣一探究竟,未見有弓,卻探得三枚鏽蝕的箭頭和數尾腐蝕可辨之箭尾,足見建文帝及隨從曾來此並拋弓箭入箭沱灣之說並非虛妄。
御臨河畔有一山,名曰‘雞公山’,山下一戶姓赤的人家,其家族有兩大怪異,其一:家族中每一代除長子姓赤外,其餘子女均隨外姓。其二:家譜由赤長子續寫並唯赤長子所獨有,秘不示人,族中其他子弟亦不得見。問其原因,族中有子弟言只留輩中長者本姓,蓋因曾同輩五子被戮,幸有流外者回續血統,才未慘遭滅族,自始只留輩中長者本姓,余皆他隨。至於家譜何以赤長者獨有,且秘不示人,族中非赤子弟概言不知,有族中赤長者說始祖父乃建文皇帝,避禍故,才秘不示人。赤姓始祖父為建文皇帝,不但有赤長者的口口相傳,還有家譜為證,見其家譜,對赤姓始祖一欄如是說:建文皇帝后,懼禍避姓朱,取與朱同色赤為姓。見其編纂者言:舊家譜毀於文革,按赤長者口述新編。既然有赤長者口述為憑,其始祖父為建文皇帝之說信一半也。另有江北縣文史館王姓館長說曾於文革中見過雞公山下赤姓人家的家譜,有言:上自宮中出,避禍江北縣,得子,諱本姓,取與本姓同色赤為姓。有王姓館長之說,御臨河畔雞公山下赤姓族人為建文皇帝後裔,信然。御臨河沿岸有許多黃姓人家,秤砣場燈籠山向皇灣的黃氏族人對自己姓氏的來歷,有着與別處地方黃姓人家不同的說法,在燈籠山向皇灣的黃氏族人中,藏有一本老舊家譜,家譜中對向皇灣黃姓家族歷史述之如下:“建文帝焚宮出城,一路艱辛,來到江北縣隱居,納燈籠山下一向姓女子為妾,後有朝廷官兵緝捕建文,殺數十口,建文帝遁走,后不知所蹤。時向姓女子得孕回娘屋,倖免。及至誕下孩子,乃男孩,取姓皇,在燈籠山下娶妻生子,傳至明穆宗,已有百餘皇姓男子弟,在燈籠山下修起兩個院落,大者叫向灣,小者叫皇灣,時朝廷廠衛猖獗,有東廠暗探秤砣場人史壽仁者,對燈籠山下皇姓人家的姓氏‘皇’起疑,查為建文帝之後,密告朝廷,向灣、皇灣所有皇姓男子悉數被捕入獄,后或殺頭,或充軍,無一人倖免。卻有一遺腹子得免,送山外一黃姓家中撫養長大,向灣、皇灣皇姓男子悉數被抓后,兩灣凋敝,合為一灣,叫了向皇灣,遺腹子迴向皇灣安家置業,改‘皇’姓為‘黃’姓。”如今向皇灣及周邊,已有黃姓男子三百餘人,這些黃姓男子不以御臨河沿岸湖廣填川之黃姓人家為宗,而是以御臨河沿岸赤姓、朱姓和杜姓中的一些人為宗,是因他們都自認是建文皇帝之後之故也。御臨河畔么灘場,是整條御臨河的起點,也是傳說當年建文帝行程的終點,么灘場隔河有一山,叫雷公山,雷公山後有一朝,叫杜家朝,杜家朝自然是以杜姓人家為主,杜姓之外的第二大姓是朱姓,朱姓人家手裏有一本清咸豐年間一個叫朱賢佶修的家譜,述及雷公山下朱姓人家的歷史:惠帝落難至,入贅杜家,長為子,隨母姓杜,次為女,隨祖母姓黃,再次為子,時成祖、仁宗相繼崩,宣宗嗣,隨父姓朱,諱文望。雷公山下朱姓人家,乃建文帝小兒子朱文望之後也。說是清末杜家朝的鄰水縣秀才杜慎言手裏有其父咸豐年間修的家譜,同樣述及惠帝入贅杜家,育三孩之情形,和朱賢佶所述相同,杜慎言一族,當為惠帝長子之後,可惜杜慎言手裏的家譜,被一九三九年日本人對重慶大轟炸時所焚毀,杜慎言一家在轟炸中罹難,房屋被燒,家譜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雖沒有杜家的家譜相佐證,但建文帝來此,卻是不爭的事實。建文帝是怎樣一路艱辛來到御臨河沿岸,最後入贅杜家的呢?欲知其中詳情,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