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地重遊
回到溪山的一個月,江海只記得兩件事情,窗外連綿不斷的大雨和屋裏停不下來的爭吵。
正逢盛夏時分,六月的天氣如同伶仃大醉的壯漢般不講道理,灰濛濛的天空籠罩在城市上空,遠處的烏雲被撕開了一條口子,露出了夏季該有的湛藍色。
江海站在陽台,點起一根香煙,這是他今天的第三根煙,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他已經習慣了濃重的焦油氣味在身體裏環繞盤旋,醞釀片刻之後再輕輕地從牙縫之間吐出,樓下戲水的小孩濺起了一層水花。
“你好,我叫江海,今天來入職報道。”辦公室內,天花板上的大風扇咿咿呀呀地轉着,一個戴着眼鏡,胖乎乎的男子正在一張一張得看着新人的資料,他叫劉基,是美療集團人事科的科長。
劉基的目光落在了江海的個人簡歷上,轉而斜着眼看向他,又回到了紙上。
辦公室異常悶熱,江海舔了舔唇角乾裂的皮層,目光獃滯地看着劉基的禿頂。
“資料基本齊全,差一張銀行卡,你去對面的英信銀行補辦一張,用於員工工資的發放。”
劉基頭也不抬地說著,把資料放在桌子上,在上面放了一個訂書機,看向了電腦屏幕。“好的”江海轉身離開辦公室。
美療集團坐落于山嵐區的中心地段。
山嵐區是溪山的市內老城區,破舊的騎樓風格洋房是這個區的標誌。
早在一個世紀前,溪山的一批留洋華僑從國外回來,承包了政府的舊樓改造工程,他們從奧威國學習了先進的建築設計和房屋改造技術,將國外的洋知識在山嵐區一片擱置已久的爛尾樓上進行實踐。
五年的時間,便有了當時溪山最著名的僑鄉步行街。在第二青年大道上,兩排西方風格的騎樓橫空出世,論建築美感、雕花的精細程度,甚至陽台石造柵欄的數量都被人們津津樂道。
一時間,這片區域儼然成為了人們眼中最時尚,最具觀賞性的地方。
而如今,時過境遷,當年騎樓群威震八方的氣勢已不復存在,但歲月在這些建築上留下的痕迹卻是屬於那個年代人們才擁有的珍貴回憶。
如今屹立了百年之久的騎樓,依然能感受到昔日的傲氣和輝煌,但留下更多的,是這座城市獨特的印記,那是在當地人民心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江海走在第二青年大道上,正值中午時分,街邊的小食鋪早已人頭涌動。
腸粉店、湯粉店、小炒店都在鍋碗瓢盆的催化下產生了獨特的食物香味來吸引顧客。
江海點起一根煙,慢悠悠地穿過這些食鋪,他喜歡將煙圈吐進煙火氣十足的空氣中,進而再回吸入鼻腔,這讓他有一種感覺,時隔二十年,他又重新踏回了這片出生的地方,讓他感到格外的親切熟悉。
英信銀行中午十二點準時關門,江海走到門口,看着緊閉的大門,看了眼手錶,“真是一分鐘也耽誤不了啊。”
小城市中的小銀行,生活節奏容不得工作胡攪蠻纏,人們到點上班,到點吃飯,到點休息,到點下班,年復一年,一如既往。
江海苦笑,心想那就先吃飯吧,下午再來。
燒鴨店內,江海點了一份燒鴨油雞雙拼飯,找了一個靠近窗戶的位子坐了下來。
透過玻璃,店外酷暑的熱氣如同千層浪湧入了這條狹長的街道,穿着西裝革履的年輕人三三兩兩地從不遠處的拐角走了進來。
他們卸掉了厚重的西裝外套,搭在肩上,將白襯衫的袖子捲起,與迎面走來的行人淺淺交換了目光,不一會兒便消失在了江海的視線里。
馬路對面的涼茶店,阿嬤坐在一張竹椅上,眯着眼睛扇風,搖搖曳曳,右手捏着一台老式收音機,正午陽光識時務地照在她的布鞋上,不偏不倚,伴隨着大街的呼吸聲,輕悄悄夢入黃粱。
而這一切的故事,要從幾個月前江海收到的一封匿名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