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第一次十一月大審判(4)
【按照官方牌照匯率計算,全國上下只有兩百分之一項目能夠獲得5000美元以上的科研經費。
假定有這樣一個起始時間點是1984年1月、結束時間是1986年12月的自然科學研究項目,那麼如果要達到“追趕美西方國家70年代末或者80年代初的水平”這一目標,最終的結果是距離起始時間點還有五年以上的差距。
一般來說,如果通過上述研發過程產出的某款產品在其他方面不劣於美西方國家的同型產品,那麼對於全工業品類的產品來說,為了爭取市場,至少也需要把售價壓低到九成、八成、四分之三甚至更低——這些產品在西方國家原價情況下的利潤率恰好是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這時,這些產品的利潤率會大幅下降——但對中國來說,能夠創匯就足以作為成績。
只是,希羽組研究所想要的並不是上述的常規路線——我們傾向於依賴聯席會議和相關中心的技術前瞻性,進行有選擇地發放貸款或者投資,實現以最快速度回收成本或可以長期佔據足夠比例的市場的產品。
因此,作為一個並不投資基礎科研,並期望以各種方式儘快回收貸款或以加速折舊計價的貸款項目,我所的方尖碑中心和經濟決策中心選擇該外匯貸款基金下的項目時,不得不慎之又慎,至少也得是能在短期內有超額回報潛力的項目。
——馮琪諾,1983.11】
對於上述的討論,江舟在內的“自己人”們沒有什麼期待,因為他們都很清楚以下事實——
以國家教委所屬33所高等學校為例,1982年這些學校有六千個自然科學科研項目,每個項目平均人數是3.9人,每個項目平均經費是1.75萬元。
而到了項目有8000個的1983年,每個項目平均人數只有2.7人,項目平均經費開始跌到1.7萬元。
如果沒有希羽組研究所的存在,“1.7萬元”這個數字在之後兩年更是會連續下跌,最終在1985年前後跌到1.1萬元左右的水平,每個項目平均不到兩人(1.8)。
至於在國際刊物和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的論文之中,中科院和國家教委所屬高校的論文發表強度(每萬人發表量)和質量(期刊平均分級和引用數)就更不可能與希羽組研究所相比。
當然,希羽組方面對背後的原因也很清楚——因為歷史問題高等學校有高級職稱的科技人員普遍年齡老化,在這些單位里,真正做實際工作的是中、青年骨幹。
但是,在上報成果或申請獎勵時,對於項目組內部確定方向的人和承擔主攻任務的人員的作用沒有按能級評定貢獻和進行獎勵,使一些骨幹人員的積極性受到了挫傷。不公正的評價與待遇使中、青骨幹的群體意識日趨薄弱,逐漸發展成為變合作為單幹。【1】
綜上,江舟等研究所內的同事們在實際上不指望這種討論和對話能夠改變現狀。
這時,西園寺綾音有意擺出了意味深長的笑。
“我終於明白,你們調查組為何對希羽組研究所如此糾結了——用我最近學的中文來說就是‘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用量化指標來算,如果說希羽組研究所是指望能用發達國家的六成到1.2倍的支出去爭取1.5倍起步的收穫,那麼你們這些調查團成員所在的大多屬單位,是希望能用不超過五分之一,甚至不超過十分之一的支出獲得八成以上的收穫。”
“你們總認為:自己經歷的時代里可行的方式在現在至少仍舊有大部分是可行的。但問題在於,你們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後,外部信息的進入已經讓原先的秩序開始發生崩潰,並且科研人員遲早都有機會知道外省甚至外國同行的情況。”
“如果說的更刻薄一點就是:你們手中除了極高的人口有序流動成本和存疑的敬業精神之外,沒有任何在實際上可以讓安心科研的憑依。”
“你們在做的,或者說你們能在原單位里做的,只是靠過去的慣性勉強吊著最後一口氣。這或許能產出一些在省域之內,或者本國範圍內有競爭力的科研成果,也可能偶然產出一些能與世界平均水平持平的技術。然而,在更多時候,你們會讓你們的技術白白流失到其他國家手裏,最終不得不花一大筆錢從外國引進已經被申請專利的技術。”
“如果你們所在的單位仍舊維持現狀運行,那麼像希羽組研究所這樣,經常產出有國際競爭力的科研和創新成果,甚至在一批學科里形成世界範圍內的優勢,恐怕在短期之內是不太能指望的。”
“至於長期?我不覺得你們會在乎大概率不存在的東西。”
“而依我看來,你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只擔心:如果不這麼維持現狀,那麼秩序會朝着你們不能接受的方向加速崩潰。”
“這時候,你們肯定會開始抱怨‘為什麼你們的上級要對外開放,這不是把整個秩序都打亂了嗎?’”
“但我要說的是,我覺得你們國家有人使用的‘小步快走’這個提法很不錯,你們可以學習學習。”
“總之,我只有一個問題留給調查組的各位:你們所謂的‘秩序’還有繼續崩潰的空間嗎?”
銳評過後,連克洛伊都從西園寺綾音用中文說出的這些話之中明白了調查組成員們所在單位內部的大致情況。
鄧瑜眼睜睜地看着西園寺綾音不受阻攔地回到原位。
接着,她轉頭一看,發現調查組的其他人集體臉色尷尬、陷入沉默。
於是,在這半個多小時裏,不少與會者對夏希羽的意見進行了討論。
但除了把“直接開火”從應對逾期不還的措施中剔除出去之外,所有人對夏希羽的方案幾乎沒有實質性的改動。
最終,在這天的十一時四十三分,第五項議程通過——幾乎完全按照夏希羽的方案,對即將正式進行的放貸計劃進行增補。
經過所有人的一致同意,第一天上午場在七分鐘后結束。
散場時分,薛若琳注意到夏希羽的表情仍舊沒有什麼變化,他周圍的其他人都很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