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媒體的攻勢

第16章 媒體的攻勢

“對於聯投,部里掌握了哪些資料?”老子目光炯炯的注視着也已年過半百的兒子,“靜海這幾年發展很迅速,我倒想回去看看。”

姚興安雖然位於監察部的部長,不過在他的老父親面前,心裏還是有些發忤,說道:“楊天華案要追溯到十一年前的銀都案,我記得銀都案是由當時的靜海政法委書記張權主持,最終因為涉案人周逸出逃海外,而不了了之。張權後來擔任靜海市長,牽涉到靜海國有資產流失案,兩年前得腦溢血成為植物人,張權去年在醫院疑被謀殺致死,而涉案人竟是張權之子張楷明,張楷明又於去年十二月遭受槍擊致死,而在張楷明死前的一處住所找到楊天華涉及銀都案的關鍵證據。這些案情編織了一張密密麻麻的網,不僅有靜海市與東海省的一些官員,還涉及東海兩家最大的民營財團,沈氏企業與聯合投資,要想去還原歷史的真相,談何容易?部里這才讓張聞風領隊下去主持案情的偵查工作。”

老人鼻子一擰,說道:“你說的還不夠複雜,聯投還牽涉到誰?聯投牽涉到靜海市前市委書記陳然,聯投董事長林泉是陳然的外孫。外界人想當然的認為,林泉年紀輕輕能有這樣的成就,一定是借陳然的餘蔭成事的。十五年前,陳然因此子女問題違規經商問題受到審查,我說過話,我當時說:有過當罰。但不能抹殺功勞。你是怕楊天華案深查下去,有人會翻你老子地老底,你才裝聾作啞,沒有自己的立場。我都七老八十了,我怕什麼影響。我當年說那句話,也是實事求是,不是因為那個孩子可能是沈在星的孩子。話說回來,沈家跟陸老頭,都不認那孩子,還輪不到**心。就是現在,我還是要對你說,實事求是辦案,不要因為你老子可能被人家罵,就迴避楊天華案……”

姚興安大感頭疼,說道:“聯投的情況可能比較複雜。可能的話,還是從側面調查比較好……”

“聯投有什麼複雜的?”老人眉頭一豎。“說什麼側面調查,你們是不準備給他辯解的機會嘍?你們不是擔心那孩子留在國外不回來嗎?他回來了,你們卻不給他澄清問題的機會,難道說一定要由你監察部主導案件的審查,才是天經地義的?”

“也不是這樣,”姚興安解釋說。“我們認識到調查聯投,對解決楊天華案、靜海建總國有資產流失案、張楷明遭槍擊案都有幫助,但是聯投成為涉案主體地可能性較小,聯投牽涉的關係比較複雜,考慮到縮小影響,這才想着從側面了解……”

“縮小影響。直接將楊天華雙規,怎麼沒考慮縮小影響?”老人眉頭跳了跳,“不要跟你老子說這些虛話,你應該曉得所謂的側面了解會對聯投造成怎樣的影響。”

“這……”姚興安有些為難,“對楊天華案。部里的意見也無法統一……”

“有過當罰,但不能抹殺功勞。我還是這句老話,如果聯投牽涉到楊天華案,依國法行事,堂堂正正,如果聯投與楊天華案沒有關係,監察部應該主動幫聯投澄清問題,你是監察部的部長,難到不能做到不偏不倚嗎?”

“這……”姚興案大感頭疼,心想老人家任性起來,還真是毫無顧忌。

“這什麼,”老人翻手拿出一張照片,“你再推三阻四,我便讓人將這張照片放大了掛在客廳里……”

照片上老人才六十多歲,陳然拘謹地坐在老人的下首,照片上地林泉才十四五歲,滿不在乎的注視着鏡頭,無論如何,他的相貌里看不出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姚興安心想,今天的林泉,還有小時候的樣子,不過咄咄逼人地眼睛倒是收斂了,也無法讓人看出他身後到底有多少商業細胞,更像一名做學問的人。

姚興安對經濟不精通,倒是靜海建總國有資產流失案爆發后,他找來林泉這些年所發表的經濟論述,卻覺得他更像一個青年學者。

聽到老父親的威脅,姚興安額頭的冷汗都快流出來了,說道:“公正的對待每一件案子,是我們應盡地職責……”

“對你老子就不要打這些官腔,”老人揮了揮手,“你老子當年也沒少打官腔。但是有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想到過?在這三十年間,社會的財富分配到底處於怎麼的一個進程中,權力的尋租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監察部該如何公正地去對待這一現象?”

接受顧憲章的建議,聯投決定試嘗與媒體建立一種新地關係。

一旦省里有意識的在某種程度放開對媒體報道楊天華案的控制,新聞界挖掘醜聞的熱情,很快就會讓聯投感受到考驗是怎麼回事。

聯投需要與媒體建立一種新的關係。

在此之前,聯投一直很重視與媒體的關係(如《新經濟周刊》、《經濟觀察》等媒體都與聯投有着密切的聯繫),總部所屬的公共關係部由薰事長室直接領導,但是林泉本人卻是極力避免接觸媒體的,也避免讓媒體對聯投進行直接的報道,無法是貶意的,還是褒意的,只要聯投能夠控制,都會竭力避免。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一直與聯投有密切合作的記者、編輯甚至以為聯投的執行人心裏有某種病態的偏執,有着對新聞界奇特的戒備。

在楊天華案立案后的第五天,《新經濟周刊》的記者張婧接到聯投薰事長室的通知:林泉將在這周末在靜海大學有一場經濟學演講,不僅林泉的演講稿由新經濟周刊整理刊發,演講后,可以安排新經濟周刊兩小時的獨家專訪。

這次演講,是林泉離開靜海大學一年之後,首次在靜海大學做的經濟學演講,所演講的也是當前國人所關注的房地產問題,張婧在演講開始之前才見到林泉,這是她第一次見到林泉,她驚訝的發現一個與自己的想像中完全不同的林泉,她在隨後發表於《新經濟周刊》的專訪中寫道:“我不想隱瞞這一點,學識與才智所散發出來的光芒,要比他儒雅英俊外表所散發出來的光芒強烈,他的聲音悅耳動聽,他的措辭簡潔有力,充滿智慧與人情味,聽眾反應熱烈,只是他出色的演講抓住第一個聽眾的心,但是只要他稍一停頓,聽眾絕不會吝嗇他們的掌聲……”當然,為了給進一步公眾留下平易近人的印象,在演講之後,林泉選擇大學生隨時都會出入的場所,在靜海大學的圖書館接受張婧的專訪,針對媒體對楊瑩在聯投獲得高薪的置疑,林泉說道:“媒體報道之前,需要對聯投的薪資結構與水平做一個調查,需要對楊瑩本人的能力做一個調查,聯投不可能因為楊瑩是楊天華的女兒,而額外設定一個低的薪資水準……”《新經濟周刊》刊登對聯投的薪資結構調查,聯投基層的薪資水平,要超過行業水平的60%,到了楊瑩所位的二級主管這一階層,超過行業水平的50%,林泉在專訪里,沒有掩飾他對當前聯投薪資結構的不滿:“薪資結構間的巨大空間,表明巨大的分配差距,聯投一直努力削減管理者的薪資,增加基層員工的收入……”

顯然,新聞界對聯投的挖掘,絕不會僅僅停留在表面上,這篇專訪還沒有澄清楊瑩的高薪質疑,便有媒體將矛頭對準聯投在房地產開發獲得的超額利潤,在一系列的報道中,聯投作為最早的星湖實業的控制人這一事實,被《東方周刊》最先挖掘出來,《東方周報》毫不留情的指出,從九九年到現在,星湖實業一直是東海省高房價運動的領導者,從月牙湖開始,使省城的高房價區域突破古城牆的限制,蔓延到主城區之外,檀山公寓更是突破市民的想像,將房價推到一個在當時還是匪夷所思的位置,鵬潤家園給省城樓市開拓出高房價的湖景板塊,天際家園則將高房價繼續向末名湖南岸板塊蔓延。東方周報指出,雖然星湖實業一直在宣傳開發商應該追求合理的利潤,星湖實業下屬的星湖置業分公司實際卻是星湖實業推高房價的主要工具,通過內部認購、預先銷售的方式,與炒房熱錢勾結,推動房價上漲,從中牟取暴利。星湖實業的這種行為,從零二年大舉在省城收購爛尾樓達到極致。星湖實業作為開發商是成功的,但是星湖實業這種肆無忌憚抬高房價的運動,使得星湖實業的這種成功建立在無數房奴與無力購房者的血淚之上,是一種血腥腥的成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官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官商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章 媒體的攻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