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希望
率領流民起義,這可不是小事,嚴格來說,這都算謀反了。還沒聽說謀反還不被治罪的。
孟星辭揚聲說道:“曹天明為害百姓,如今已經就地正法,是他罪有應得。如今本官願代表皇上特來招安起義軍,你們依然是我大啟的百姓。”頓了頓,她看向尚飛:“尚飛,你可願歸順朝廷?”
尚飛回過神來,當即說道:“尚飛願意!”
孟星辭微微一笑,既然是歸順,那就不算有罪。
尚飛知道這是孟星辭想要放他一馬,心中更加感動。
百姓們看到尚飛沒事了,好人並沒有被傷害,也都很高興。這非常符合百姓們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理解,真好,保護他們的人都好好活着,傷害他們的罪人都死了,他們的未來會一片光明。仟韆仦哾
尚飛一歸順,孟星辭又多了上百萬的勞動力。
宋年是最忙的人,他不止一次當著尚飛的面兒抱怨,“我真不知道起義軍到底是怎麼管理這些人的,連個名單都沒有,具體的人數還不確定,這要怎麼安排?”
尚飛滿臉尷尬,他衝著宋年拱拱手:“秀才公莫惱,我是個大老粗,帶兵打仗還行,這軍中大多都是百姓,沒什麼文化,識字的更是不多。那會兒就想多救幾個百姓,根本沒考慮那麼多。”
宋年揉了揉臉,嘆了一口氣:“多虧你歸順的早,不然就你帶着這支隊伍,遲早玩兒完。”
尚飛只好賠笑不說話。
孟星辭說道:“好了,要是什麼都處理好了,還要我們幹什麼?”頓了頓,她說道:“這些百姓也有很多可以回到家鄉,先登記好,問清楚他們的家鄉,若是想回家的,讓他們結伴回鄉,無家可歸的就留下來幫忙,工錢按照我發佈的標準來。”
宋年這兩天忙的腳不沾地,根本沒看到什麼工錢標準。不過他見識過孟星辭在綏遠縣招人時候的豪氣,一直到現在,孟星辭當初開出的工錢都是綏遠縣最高的,至今無人打破。
宋年急了:“大人你定的?”他幾乎喊破了音:“這……這不行,我得看看。”
宋年急匆匆地跑出去看告示了,尚飛不解地看向孟星辭:“他這是怎麼了?”
孟星辭想了想,認真地說道:“人有三急吧?”
尚飛恍然大悟。
孟星辭對着尚飛說道:“起義軍的其他人還要靠着尚飛兄弟幫忙安撫,若是願意留下來的,可以留下來幫忙。我這次是要為這些流民重新建設一個新的家鄉,確實需要人手。尚飛兄弟在起義軍中威望甚高,到時候少不得要麻煩尚飛兄弟啊。”
尚飛爽朗一笑:“孟大人這話豈不是折煞我了?孟大人做這些都是為了我們這些百姓,又何談麻煩?孟大人有什麼吩咐儘管說就是,我絕無二話。”
尚飛很快就後悔自己當初誇下海口了,他沒想到孟星辭竟然能找出這麼多活給他做。而且還都是他從前都未做過的事,可是他之前已經打了包票,現在也只有硬着頭皮幹下去。
尚飛跟在宋年身邊學習幫忙,宋年是個秀才,還有着讀書人的清高,有時候跟百姓們難免發生衝突。尚飛在流民中很有威望,每次宋年搞不定的事,尚飛一出面當即就解決了。
這樣的事情多了,宋年對尚飛也真的服氣了。
比如說分房子,宋年公佈了分房的計劃,有好幾戶人家都覺得不滿。
“憑什麼要我在最西面?那邊靠山,我可不願意!”
“就是,我還在河邊呢,那邊水氣重。”
宋年板起臉來,“這是研究之後決定的……”
“誰研究的?是不是你?一定是我前幾日得罪你,所以你報復我是不是?我要去找孟大人,要孟大人為我做主!”
宋年氣得,他當然不可能讓百姓因為這等小事去煩孟星辭。可是他怎麼解釋這些百姓都不聽,尚飛聽到動靜這趕了過來。
尚飛板起臉來:“吵吵什麼吵吵?這是欺負宋秀才好說話,你們才敢這麼放肆是不是?張老三,你家七口人,就靠山那邊的屋子最大,你怎麼不說呢?”頓了頓,他又看向了另外一人:“你靠水不願意?那你少去水裏打魚了?那可是一筆收成,這可是宋秀才看你家上有老下有小,只靠你一個人養家才特意照顧你的,別得了便宜還賣乖!”
兩個人面面相覷,終於不鬧了。
尚飛冷哼着說道:“這下沒話說了?那還不過來給宋秀才賠罪?宋秀才是孟大人身邊的人,特意派過來的,你們還如此不識好歹!”
“對不住了宋秀才。”
“都是我的錯,宋秀才別跟我這粗人一般見識。”
宋年的臉色這才好了一點:“我受孟大人之命,定是要好好安置好所有流民,大家理解就好。”
尚飛笑呵呵地過來搭上了宋年的肩膀:“哎呀,宋兄弟是讀書人,當然不會跟我們這些粗人計較。”
尚飛說完才想起來自己的動作有些孟浪,連忙鬆開了手。
宋年想了想,說道:“前幾日大人送了我一瓶好酒,這幾日尚飛兄弟也忙壞了,不如晚上我們一起喝一杯?”
尚飛眼睛一亮,當即連連點頭:“那可敢情好,孟大人的東西一定是好東西!”
孟星辭身邊的人願意接納他,對尚飛來說求之不得的事情。他要牢牢地抱住孟星辭的大腿,如此未來才一片光明。
整個河東都沉浸在水災之後的兵荒馬亂中,可是這些人卻並沒有陷入絕望,在一片廢墟中重新建立起新的家園。
只要有人在,就會一直有希望。
百姓們正在努力重建家園,孟星辭也沒閑着,主要是要銀子。
第一批的銀子是白家出的,孟家也出了點,不過遠遠不夠。孟星辭知道現在國庫緩和了許多,但也稱不上充盈,若是想跟趙晉要銀子,只怕是有些難的,最後還是要她想辦法。
好在這段時間白至倫一直在為此事奔走,他親自拜訪了河東幾大士族,說服他們拿出銀子來,幾大士族十分給面子,都願意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