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夜視儀,送別,磨刀霍霍
《血色浪漫》原着里,不管是鍾岳民的父親鐘山岳,還是袁軍的父親,都挺過了大風暴。
唯獨鄭桐的父親鄭天宇沒挺過。
作為朋友,劉光福當然不能厚此薄彼,得想點辦法幫幫鄭桐家。
而劉光福能想到的最好辦法,除了給鄭桐父親鄭天宇分析局勢,留下希望火種,就是多給他搭幾條線,讓他在大風暴時有人拉他一把,讓他過得好點。
為此,劉光福拿出了一個小極品裝備——夜視儀。
夜視儀早不是什麼新鮮事。
1940年漢斯國研製出硫化鉛和幾種紅外透射材料后,才使紅外遙感儀器的誕生成為可能。
此後漢斯國首先研製出主動式紅外夜視儀等幾種紅外探測儀器,在一次與腐軍坦克縱隊的遭遇戰中,裝備了紅外觀瞄裝置的漢斯軍豹式坦克在一舉擊毀兩輛英軍螢火蟲坦克,值得一提的是,此戰役中漢斯軍使用的是主動式紅外夜視裝置,因此作戰時還有一部貓頭鷹紅外探照燈車在遠方用紅外線為豹式坦克照明。
後來白頭鷹米國也生產過一種帶夜視的M3卡賓槍。
M3卡賓槍,在研製時被稱為T3式或T120式卡賓槍,是在1944年初應米國陸軍的要求而開發的一種夜間近戰用狙擊步槍。
T3卡賓槍基本上就是在M2卡賓槍的機匣上安裝了一組主動紅外夜視瞄準裝置(命名為M1式狙擊鏡,也稱為「Snooperpe」),前護木下安裝了一個帶控制開關的握把。口徑30e。
由於主要是在夜間使用,在槍口上配有喇叭形的T27式高效消焰器,該消焰器最初是為M1加蘭德步槍研製的,后重新命名為M3式消焰器。
減少射擊時對夜視鏡的影響,另外又取消了連發射擊功能。
T3卡賓槍在1945年8月才正式命名為M3卡賓槍,只生產了約2100支,主要用在棒子戰場上。
那時,我兔也在戰場繳獲過。
不過根據《國家記憶》中的附圖顯示,在1945年2月6日,米國起碼在緬甸南坎試用過T3。
再後來,夜視儀升級,可不帶槍,單獨使用,61年白頭鷹米國人的星光夜視儀一代,就已經只有巴掌長,三根手指粗細。
然後就是68年的一代半,除了縮小了一半大小外,圖像也稍微清晰了一些。
而未來種花家爛大街的夜視儀,價錢極其便宜的那一部分產品,絕大部分其實就是一代半的技術。
劉光福最先拿出的就是這一代半夜視儀。
和80年代的二代,以及之後米國獨有的三代夜視儀相比,一代半的成品除了夜市效果不佳,需要有主動光源,沒有紅外熱探測外,僅僅用在突襲上已經夠用了。
而且,很長一段時間,米國人便用的單兵夜視儀,居然還沒弄出穿戴夜視儀頭盔,而是一直像小型望遠鏡一樣,拿在手裏使用。
這也是特種作戰剛興起有關係。
只有市場裏有需要了,廠商才會下成本去研究。
但這對劉光夜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直接連夜視儀頭盔一起畫出來。
鄭桐他爸鄭天宇,留過洋,是部里的高級工程師,一開始,劉光福打着製作夜視儀遇到問題,跟鄭桐打了個招呼,然後,專門找個他爸在家的時間,上門請教問題。
鄭天宇是知道劉光福這個人的。
知道他已經弄出過一些能賺外匯的小玩意,在部里有點名氣,還獲得了一點支持。
沒想到劉光福跟兒子鄭桐是朋友。
對劉光福的問題,鄭天宇耐心回答,就是遇到專業不對口答不上來的問題,他也一一記下,等上班去問對口的同事。
一來二去熟悉后,劉光福看時機成熟,將一代半夜視儀的圖紙給鄭天宇一份。
然後拉上鄭天宇,開始製作夜視儀。
等製作成功后,劉光福又帶鄭天宇去找指導員,給他測試。
指導員很明白夜視儀的作用,測試后,大為高興,連連誇獎,又往上報。
劉光福趁機將另一位功臣鄭天宇,介紹給他,讓他們搭上線。
後來,一代半夜視儀的製造以及後續研究,由鄭天宇負責。
後面的時間,劉光福一邊同鄭天宇和他同事請教,一邊慢慢的將後面幾代夜福儀的設想,草圖交給他們研究,製造。
這個時間,米軍正拿安南測試它們的夜視儀,劉光福弄出來的一代半,可比它們的先進,堪比及時雨啊。
別看只是一個夜視儀,但他的作用,價值可不小。
不然,白頭鷹米國怎麼會研究。
要知道夜戰可是我兔的拿手好戲。
這下,功臣之一的鄭天宇以後在大風暴時期的日子,應該會好過很多,也會受到J方的保護。
好不容易了卻一件心事,那邊,婁家人跟何家人,也要走了。
有了劉光福的提點,婁父婁母裝病。
經過近半年多鋪墊,婁父終於獲得正大光明出國看病機會。
老兩口加上女兒婁小娥,女婿傻柱,外孫何曉,外加上女婿的妹妹何雨水一起走。
風暴已經有點苗頭,婁父慶幸早得到提點,下定決心,做好了打算,不然,他一大家子都只能放棄許多,匆匆忙忙偷偷的走。
現在好了,損失降到最低,他們一家到香江,能最快東山再起。
雖說能從正常途徑離開,但兩家人都不敢高調。
只是悄悄同真正放心有交心情的親友告別,劉光福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傻柱兄妹的房子託附給馬華,還給了他一筆錢照顧聾老太太。
何大清不願一起走,留在保城,何雨水去到香江,也安排好了繼續求學。
送走婁父婁母,傻柱夫婦,何雨水,還有小不點蛋(彈)生,得過不少年才能重新再見吧!
不過,劉光褔也在國內呆不了多久了,他再做一件事就該出去討債了。
拿出前兩天特意找來,飲過敵寇之血的華夏大刀,重新融煉。
今天,是給它開鋒的日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劉光福一手拿刀,用水打濕磨刀石,兩手按着刀,一來一回,一來一回,賣力地磨着。
任由汗珠落下,揮起衣袖,擦了一下,就又磨了起來。
終於,刀磨好,刃口閃着寒光。
劉光福長身而起,手中大刀飛舞,一套《破鋒八刀》,行雲流水的使開。
一時間,刀影森森,隨後放聲高歌:
「劍拔弩張又何妨,
華夏何曾懼豺狼。
眾志成城擔國難,
橫刀立馬斬列強。
萬里山河皆熱血,
神州遍地好兒郎。
何惜百戰穿金甲,
縱死不敢愧炎黃!」
【【華夏大刀】就是用來「噼豺狼,砍虎豹」-嗶哩嗶哩】
歌罷,刀停。
望着手中的大刀,劉光福輕聲呢喃:「快了,快了!很快就能飲血了,雖然不是小鬼子,但拿二鬼子祭旗也不錯,你說是吧?」
取出紅布,系在刀尾。
再次輕撫刀身,最終收刀入鞘。
等下次刀出鞘,它將痛飲敵寇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