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任務進度
伐神的活動進行了一共三天。
這三天裏,每天都有人上山去“監督”龍王下雨。
在監督的時候,總是免不了略施懲戒。
短短几日之內,龍王的一身金像,就變得斑駁陸離,如同陳舊許多年不曾有人上供的夜神。
而這還不算完。
如果七日之期到了,天上卻還不下雨,那麼龍王的劫難,才剛剛開始呢。
伐神的同時,陸言也沒落下他該做的事情。
三天後的夜晚,一直在夜觀天象的陸言,終於觀出來了一點東西。
三日後,有雨。
陸言心中一喜,按照田地里的莊稼有活頭了。
大傢伙們的日子,也不用愁了。
當然,山上的龍王廟也不用拆了。
不過龍王並不重要。
關於下雨的事情,陸言找到村長,和他說了觀天象的事情,並預測三日後有雨。
村長聽了,卻嘆氣,搖搖頭,說:“天有不測風雲,只要這雨一天沒下到地上來,就都不作數。”
“我之前也請會看天象的老人來看了,也說了今年風調雨順。可結果呢?這件事情,不好說。你觀到的,未必是對的。”
老村長並未把陸言的話聽進去。
陸言也不強求。
接下去只需要等待就可。
只要雨落到地面上來了,到時候他說的話是真是假,自然也就有了定論。
陸言就這樣,等啊等,等啊等。
龍王也陪着他一塊,等了三日,繼續被暴晒了三日。
此時龍王的神像皮膚已經脫落,
衣衫破舊襤褸,快要撐不下去了。
距離七日之期還剩下一天。
李哥和陸言上山去,兩人各拿一條繩子,權當作鞭子來使。
李哥說:“這老昏神,快六日了還不下雨!再等一日,我讓他好看!“
這一番話,代表了村寨里許多村民的心聲。
諸如此類的威脅之言,這幾日來,陸言已經聽了不知道凡幾。
陸言安撫他,說道:“李哥,不用着急,說不定這雨就在路上,馬上就來了。”
李哥並未放在心上,怒火不僅僅沒有被安撫,反而更盛了。
在這種緊要關頭,這種含湖不清的話,只能令人火大!
李哥怒氣沖沖道:“我管他這雨是下了還是沒下,是在路上還是沒來,總之,只要雨沒落到地面上來,那就——”
話音未落,忽然“啪”的一聲,一粒豆大的水珠,正正落在李哥的腦殼上。
李哥愣了一下,摸了摸額頭,大聲道:“是哪個野鳥敢在你爺爺我腦殼上撒尿?”
這一次,話音落下之後,只聽噼啪噼啪的聲音,水滴下落得更密集了。
李哥:“……”
陸言說:“下雨了,我們還是先找個地方躲躲雨吧,免得生病了。”
李哥自然是沒二話說了。
這雨嘩嘩的下着。
說來就來,一點招呼都不打。
明明之前還是晴空萬里,現在就大雨傾盆。
陸言和李哥兩人,本來是躲在樹蔭底下,想等雨小點了再走的,但這雨越下越大,還兼之電閃雷鳴,眼看繼續待下去根本不安全了,陸言只能提議離開。
這種雷雨天氣,在樹下獃著,是找死呢。
兩人很快冒着大雨從半山腰下山去。
等回到了村寨里,才發現村民們不僅沒有躲雨,反而在雨中大肆歡笑着,拿出家裏空置的鍋碗瓢盆,拿出來裝雨水。
免得這雨只下了一場,之後就收了神通,再也沒有了。
大雨一直下了一天一夜。
這一場雨,灌既了土地。讓稻苗煥發出生機,本來皸裂的土地上得到雨水的滋潤后,也澹去了裂痕。
所有的焦慮和不安,都被掩藏在這一場大雨之下,無蹤無跡。
次日醒來,空氣清新,天朗氣清。
村民們這才上山去,去看看那個終於記起了本職工作的龍王。
只不過,當村民們趕到山上的時候,龍王已經不見了。
倒不是說龍王長腿自己跑了。
而是本來放置龍王的地方,用泥捏的神像已經不見,只留下木頭做的架子,和捆綁在一起填充的麥草。
龍王,被水沖走了。
“……”陸言。
這大水,不是沖了龍王廟,而是直接把龍王給沖走了。
村長也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大聲道:“各位,你們快看!龍王居然被水沖走了!可見我們之前供奉的就是一尊野神!一尊無用的神!是一個假的龍王!
”
“如今,真的龍王已經顯聖了。說明我們的救星已經到了!
這個假龍王,不要也罷!
”
村民們也趕緊應和:“對,不要也罷!
我們不要這種不幹活的龍王!
”
村長繼續說:“我們今天,重新建造一個新的龍王廟,供奉一個新的幹活龍王!”
大傢伙自然沒人說不好的。
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村長雖然說要建造一個新的龍王廟,但實際上,大興土木是不會的。
只不過是在原來龍王廟的基礎之上,進行簡單的修繕,看上去新了一些。
然後重新給龍王塑一個神像,把龍王放在神台之上接受供奉,這就成了。
能給龍王一個廟宇住住就算不錯的了。
流水的龍王,鐵打的龍王廟,反正下次要是還有旱情,該伐還是得伐。
這次“新的幹活的龍王”,指不定能當多久呢。
沒準十天半月,就又得下台去。
不過,這件事情,還是啟發陸言一定的東西——
在關於任務一事上,經過這一年半來,模擬進度達到了50%之後,就一直停滯不前。不管怎麼樣都無法再進半分。
陸言不知道他要在這兒待到猴年馬月,不由得着急起來。
陸言便猜測,這一趟應該還有別的任務沒有完成。
於是,陸言就把目光,放到了紡織機器的身上。
這些老式的紡織機器,用是能用,但是效率不太高,明明可以改進的,但陸言一提出來,就總是遭到反對。因為粒族的婦女擅長紡織,她們覺得,在紡織一事上她們是專業的,陸言這個外行來弄她們吃飯的傢伙,還要拆,還要看,這不是添亂嗎?
於是乎,就沒有人樂意讓陸言改進,也沒人願意提供樣本的幫助。
陸言就在想,要怎麼才能獲取粒族婦女的信任。
如今,一場旱情,給予陸言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根據陸言的觀察,崖州雖然靠海環海,但是粒族居住的地方,卻不靠海,靠山水溪流灌既土地。
農田圍繞着一條河面大概七八米的小河開墾出來的。
河小,水也少。
在這裏,沒有完成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設,也沒有引渠灌既。
陸言想給這個村寨,建一架水車,以此獲得村民們更深層次的信任。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陸言就開始行動了。
他砍了一根細長的長棍,在上面做好了標記,代表着尺寸。
接着,就拿着長棍,往河邊走去。
經過一場大雨之後,本來露出河床來的河,也有了水流。
村寨因為這一場大雨,恢復了活力,村民們又在農田裏忙碌起來了。
他們需要把農田裏大量蓄積的水給舀出去,免得影響莊稼的生長。
陸言看了他們一眼,然後也開始忙活起來。
用這根長棍,開始丈量河流的深度。
走了好幾個地方,河流深深淺淺,流量並不一致。
有時候湍急,有時候平緩,沒有一點點大河的風範——不過就這點體量的河水,也太為難它了。
在這裏,並不合適建立大型的水車。
但想引河灌既,也不是沒有辦法的。
巧了,在進行模擬之前,陸言還真就把玩過相應的、可以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的水車。
那就是手搖龍骨水車,在李學那兒看到的玩意兒。
因為是手搖的,所以對水流量沒有要求,只需要找一個地勢平坦的地方,就可以把河水抬高至少4-5米,把河水引出來灌既,不知道能省下多少功夫。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yeguo玉edu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陸言花了一天時間,就把沿着河流的田全部走完。
實地考察完畢之後,又花了一天時間,然後找到了一個適合建造手搖龍骨水車的地方。
接着,就是去找村長說起這件事情了。
一聽陸言居然要修建水車,村長又是大吃一驚。
不過在吃驚之後,村長心中又有種“合該如此”的感覺。
村長總覺得,這個從中原來的姑娘,是有大才能的。
教得了書,觀得了天象,如今還要修建水車,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過……
“我以前,也聽過過路的人,說起中原的事情。聽說那裏的水利修得很好,有晝夜不息日夜輪轉的水車,可以自發灌既。我心中,自然也是十分羨慕的。只不過要修建這種水車,我們一來沒有地,二來沒有工匠,這……這隻怕不行啊。”村長說道。
崖州多丘陵,平地少,地勢並不寬闊。
除此之外,修建水車這樣浩大的工程,並不是他們一個小小的村寨能負擔得起的。
這些,陸言當然也考慮到了。
他既然提出來了,自然不會給村長拒絕的權利。
陸言拿出連夜擼好的設計圖,遞到村長面前。
“村長你看看,這是我設計好的圖紙。這個水車體量小巧,通過人力去搖水,灌既量不容小覷。只要建造一架,那它附近的田地,都不需要再挑水灌既了!”
“……”村長。
村長看不懂圖紙。
他看了老久,看得一雙眼睛都快瞎了,還是看不出什麼來。
說實話,村長不是很相信陸言。
可是冥冥之中,他卻還是願意再試一把。
畢竟這個女夫子,不是個等閑之輩。
女夫子識字,觀天象的時候,預測下雨的天數,也十分準確。
雖然村長沒聲張出去,但是他卻沒忘記陸言來找過自己。
村長決定給陸言一次機會。
“那好吧。”村長說,“我讓人上山給你砍幾棵樹來。再給你弄點木匠用的工具,你要是還有什麼缺的,可以告訴我。”
“暫時就這麼多。”陸言說道。
手搖龍骨水車陸言搗鼓過模型,但真要復原出來,需要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陸言有得忙了。
除了手搖龍骨水車之外,田地旁還得挖渠,這樣才能引水。
如果沒有渠道,那麼就是把水搖上來了,也是沒用,只是白白浪費罷了。
這挖渠引流的事情,自然是落到了村民頭上了。
村長去動員他們,幾乎把嘴巴都要說幹了,還是沒人願意動起來。
因為挖渠,會浪費一小部分的田地。
各家為了爭那一點點地,都快把田壟給挖斷了,哪兒還能騰出點地方來,挖什麼渠道呢?
何況,那黃小姑雖然是個女夫子,但說的話聽上去就像異想天開,沒人信她真能造出一架能用的水車來。
與其去做這些白費功夫的事情,不如多休息休息,多伺候田地里的莊稼呢。
就不瞎折騰了。
村長最終找到了李秀榮一家。
村長說:“秀榮啊,整個村寨就數你和黃小姑關係最好,如今大傢伙都不理解她,不相信她,只能讓你來做這個表率了。”
李秀榮……
說實話也不太樂意。
但是村長說得也沒錯,如今她不幫黃小姑,就真沒人願意聽黃小姑的了。
“我和我男人試試。反正現在也有時間,小根小苗也能幫的上忙,就挖幾條小渠道而已,不費什麼功夫。”
村長欣慰點點頭。
李秀榮一家,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挖渠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工作卻很細碎,同時規劃道路才是最麻煩的。
不過這一點,已經有陸言幫忙安排了,李秀榮他們一家人,只負責幹活就行。
大概過了五天,李秀榮一家就挖出了一條挺長的小渠道,從河邊一直向腹地蜿蜒。
但這還沒到李秀榮家的地,只不過是一條小小的主渠而已,接下上去還得再挖。
其他村民見了,想了想,覺得李秀榮一家都挖了這麼多了,他們只需要再挖一部分,就能把水引到自己田裏——前提是有水的話。
於是一些心思活絡的人,也加入了挖渠的隊伍。
在以李秀榮挖出來的那條主要的小渠道附近,陸陸續續都有人家挖了引水的渠道,形成一張簡單的灌既網。
大概過了半個月。
渠道挖好了。
同時,陸言的水車,也終於搗鼓出來了。
餘下的,就是搭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