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夫子
【大國傳承從博物館開始】【】
陸言面上不動聲色,只是看向他們。
害怕陸言離開,村長急急趕來,花白的鬍子因為急促的呼吸而一顫一顫的。
村寨里的孩子們從小放在山野中,自由自在的長大。
自由倒是自由,只不過長大之後,出去和外面的人打交道總是容易碰壁。
久而久之,人也就都不樂意往外頭走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村長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村寨里的老人們都尋思着,要找個漢人的教書先生來,給村寨里的孩子們教書,懂些明理之事。
只是教書先生不是那麼好找的。
人家要求的待遇高,村寨又供不起。
加上村寨之間,對於外面的人,又始終有道過不去的坎兒橫着,更別說讓他們登堂入室,日夜相對了。
所以這件事,就一直放着,沒有繼續推行下去。
直到今天,陸言出現了。
陸言是個女人,女人沒有威脅性,溫和柔順,聽話乖巧。
村寨里的人,願意接受她。
加上,她是個有學識的女人。
學識可以教給孩子,女人也可以留下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村長急急道:“黃小姑,你聽我跟你說,你離開的事情不着急,我們坐下來慢慢談,好不好?”
陸言點頭。
他等的就是這一刻。
很快,李秀榮就把燉好的雞肉端上桌來了,陸言和他們坐在一起,吃飯,聊天。
村長說:“你的事情,老李家的跟我說過了。我們同情你的遭遇,也想幫你做點什麼。”
“你一個姑娘家,遠道而來,人生地不熟的,沒處可以落腳的地方。不如你就先住在這兒,你看這兒山清水秀的,環境這麼好,人也和善,沒什麼不好的吧?”
陸言聽了,簡直要笑出聲來。
要不是他也是另有所圖,現在就會當場走人了。
因為村長的話聽上去,太像騙子的話術了。
不過陸言還是點點頭,說:“這裏的人各個都好,說話又好聽,人也很和善。”
“這就是了。”村長鬆了一口氣,眼見還有戲,就繼續說道:“實不相瞞,村寨里的孩子們都到了上學堂的年紀了,一個兩個放在山野上養,都放野了,成什麼樣子?聽說你們的孩子,到了年紀都會送去學堂上學,和教書先生開蒙學習。我們心裏,自然是很羨慕的,村寨里也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情,就是找不到教書先生,一直沒有個定數。”
因為有求於人,村長說氣話來,也不拐着彎兒,繞啊繞的,有事說事,直說。
“如今幸好你來了,又正好沒有個可以落腳的地方,而我們又正好缺一個可以開蒙的教書先生,這豈不是正好嗎?”
李哥也跟着說道:“是呀,你要是在這裏扎穩了腳跟,以後就沒有人敢隨意欺負你了。這兒的兄弟,就是你兄弟。這兒的姐妹,就是你的姐妹。你走出去,沒人敢小瞧你,也沒人敢給你好看。我們都會為你撐腰的,你看看是不是這個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國傳承從博物館開始】【】
此時,從這個兩個男人的身上,陸言看到了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愛護和寄託。
陸言心裏感觸良多,想起了他上大學的時候,
到山區支教的時候。
在山區里,小學的教學樓破破爛爛,是從五六十年代就一直在使用的。
用了很多年,牆壁剝落,地面斑駁。就連黑板,都沒有一塊正兒八經的黑板,只是一塊木頭組合起來,塗了黑漆,上面凌亂的畫著各種符號。
長年累月的筆記,疊加了一層又一層。
然而,就是這樣的條件,也不能阻止孩子們上學。
哪怕再簡陋,家裏離學校再遠,他們要走很久的山路,也會堅持上學。
陸言這一批去支教的學生們,不僅給山區的孩子們帶來了新的知識,同時也是給他們亘古不變的人生里,灑下了一道不一樣的光。
而現在這個時代,教學的條件,也依舊十分落後。
整個國家的識字率比起後市來,低得可怕。
不過即便如此,但凡有個機會,家長也會想着法兒讓孩子上學。
這一點,倒是一脈相承,一樣一樣的。
陸言笑了笑,說:“好,只不過要開個學堂,是不是要弄個學堂?還得有個教室?”
“我一個小姑娘,在這裏沒有家,想住在學堂里。”
陸言答應下來了。
這本就是他來這裏的目的。
從一個群體,融入另外一個群體,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陸言另闢蹊徑,做到了這一點。
村長立即大喜,說道:“這個是自然!現在村寨沒有學堂,但很快就會有的!住所的事情,你也不用擔心,我們在修建學堂的時候,在附近給你起一個小屋子,日常起居不成問題。”
李哥也跟着道:“臭小子們跟你學東西,總不能白學啊!”
“在外頭拜師,都是要進貢師傅的!上學堂嘛,也是要給學費的,這一點規矩,我們還是知道的!”
雙方各取所需,都很講道義,講規矩。
就這麼在飯桌上,把事情給定了下來——
陸言留在村寨里,負責給孩子們開蒙學習,而村民們,則是修建起學堂,給陸言提供一個安生立命之所。
吃喝的事物,由村民供給陸言,當作孩子上學的學費。
而在住所修建完畢之前,陸言就先借住在李秀榮家裏,一直到學堂修建完畢。
事情進行得比陸言想像的要順利得多。
村民們太渴望一個能帶來知識和文化的人了,甚至可以這麼說,為了這個人,他們等待了很多年。
雖然這個人,是個女人,但他們粒族沒有很大的規矩,更信奉能者居上,所以性別也就無所謂了。
第二日,陸言沒有繼續製作那把未完成的手弩。
已經成功留下來了,那麼工具弩也就變成了不是必須要完成的事情了,被陸言拋之腦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國傳承從博物館開始】【】
陸言和村長一起,挨家挨戶的走訪,專門調查了村寨里適學的孩童。
同時還要統計出願意上學的孩童。
這可是一項不小的工程,因為走訪了解之後還不夠,還要做一下工作。
因為有些家長,並不知道開蒙的意義,所以覺得沒有必要。他們不想浪費學費,自然也就不會想着要送孩子上什麼學堂。
這部分人是少部分的,但十個人里只出那麼一兩個,也足夠令人頭疼的了。
陸言的做法是,能勸則勸,勸不動也就算了。
各人自有各人命,牛不喝水,不能強按頭。
經過這十天的合作,村長對陸言的能力已經足夠的信服。
這個姑娘,不是,應該說夫子了。
夫子別看她年紀小,看上去還瘦弱,是個女流之輩,但是說話做事,十分果決乾脆。遇事也是處變不驚,處理起來,有條有理。
更甚至,在他們走訪的時候,遇到一個冥頑不靈之輩,居然還想要大打出手。
這可把村長一把老骨頭還嚇壞了。
本以為這趟指不定要鼻青臉腫的回去,卻不想,夫子着實孔武有力啊!
沒幾下,就把一個大男人,打趴下了!
這等身手,這等魄力,令村長刮目相看,欣賞不已。
村長說道:“看不出來,你不僅知書達理,身手也十分過人!中原人,果真如此厲害!”
陸言說道:“讀書人又不只是死讀書,光啃那些課本,啃着啃着變成書獃子了。我們偶爾,也會遇到需要以武服人的時候,所以於強身健體一事上,也很下功夫。禮御騎射之術,都是要學的。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聽了這話,村長對陸言就更加大為讚賞了。
特別是那句“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真是太有道理,太震耳欲聾了!
他給孩子們挑選了一個好夫子啊!
“那,我這村子裏的孩子們,就都拜託你了。”村長說。
“職責所在,不敢掉以輕心,必當全力以赴,嘔心瀝血。”陸言說道。
就這樣,大概花了十天的時間,終於把學堂的事情給敲定下來。
村寨里一共有五十個適齡的孩童,願意讓孩子上學的,一共有四十三戶人家。
其餘的七戶,是死活都勸不動,既不想交學費,也不想出力的。
村長和陸言已經沒有辦法了,就只能作罷。
村長說道:“既然大家都是這個想法,那麼從今天開始,就開始興土木,建建學堂吧。學堂就得有學堂的樣子,不能讓夫子和孩子們,坐在田野上,就這麼把課上了。”
“大家既然都願意把孩子送來這裏上學,那想必心裏也都是有數的。這學堂,村子裏集資給修建了,剩下的,就要諸位多多體諒,多多幫忙了。”
言下之意,就是不夠的部分,就只能由這些家長們來補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國傳承從博物館開始】【】
家長們自然都沒有意見。
又或者說,他們能站在這裏,本身就代表了已經統一的意見。
而且崖州地雖然小,但這裏的人民吃喝不愁,一般來說,都是能自給自足的。
這裏的氣候溫暖舒適,田地里的稻子一般能種兩到三季,所以家家都有點餘糧。不至於大富大貴,但真要辦點什麼事情,都是能出得上力氣的。
所以,建學堂的事情,很快就提上日程了。
作為村長,想要做村寨里批一塊足夠大的地是很容易的,所以選址的事情很快解決,接下去是動工了。
學校的建設圖紙是陸言給的。
陸言按照現代小學的樣式,再參考了臨松薤谷里學堂的樣子,畫出了一個帶有操場等活動場地等學校圖紙。
教室倒是不多,就三個。
一個是小班,一個中班,一個大班。
劃分十分簡單明了,結構也十分簡單。
村寨的孩子們,初級的訴求只是要開蒙認字而已,並非是要走上仕途,考取科舉。
所以,三個班,就已經足夠應付教學要求了。
在學堂正式建成之前,陸言就先將就着帶孩子們,在一旁的空地上上學。
這些孩子們,在陸言到來之前,都沒有接觸過課本,也沒有上過學,寫過字。
學會寫自己名字的李小根和李小苗,兩人的文化水平,已經在村子裏可以排得上前十的了。
為了更好的教學,陸言還特意離開了村寨,去一趟城裏,買了筆墨紙硯回來。
他身上還有打劫來的,不是,還有劫富濟貧來的二十兩紋銀,根本沒有花出去的機會。
這一次買這些學習用具,倒是花了不少。
不過陸言一點也不心疼。
他生活在一個不需要貨幣就能換取生存資料的地方,所以絲毫不慌。
買回來的紙陸言用剪刀裁成比巴掌略大的大小,然後裝訂成冊,在上面謄寫文章。
孩子都沒讀過書,自然就要從最基礎的交起。
陸言分別謄寫的書一共三本。
一本是《三字經》,一本是《千字文》,還有一本是《聲律啟蒙》
《聲律啟蒙》並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但是一個小小村寨裏面的小小學堂的不起眼教材,並不會對時代的洪流,產生任何影響。
除了陸言自己教學用的一本,班上四十三個孩子,每人一本。
抄寫,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全部都得由陸言一個人來完成。
這工作量加起來,是十分可怕的。
雖然陸言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以及學習效率100%的這“智者”加持,-但依舊要花費許多天才能書寫完畢。
陸言便只每一本,只寫了五分,讓孩子們共同使用,先將就着上課。
於是,從這一天起,粒族的村寨里,就每天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國傳承從博物館開始】【】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村長聽見了,老懷大慰,對着建造學堂的家長們說:“你們聽聽,你們看看,讓你們來幹活,一個個心裏都點意見吧?現在怎麼樣,服氣了吧?人家夫子是兩把刷子的!就她寫的那些書本,要是去城裏的書齋買,砸鍋賣鐵你們都買不起!”
其他人自然是心服口服,干起活來,更加賣力了。
一邊,是鐺鐺鐺的施工的聲音,從山上砍來木頭,從泥土裏淬鍊磚頭,最終變成了孩子們的學堂。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yeguoyuedu】
一邊,是孩子們稚嫩的童聲,從課本里汲取知識,從夫子身上,學得為人處事的道理。
一轉眼,春節已過,崖州這個沒有寒冬的冬天,過去了。
歷時四個多月,學堂終於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