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擴土開疆千里
數日後,賈詡率第一二集團軍,顏良,文丑攻入高句麗成功於王都與高順會師。
“軍師辛苦了,若無軍師之計全殲三十萬聯軍,我等僅憑三千人也不可能輕鬆入王都,控制王宮”高順與賈詡客氣道
歷史上說高順平時不苟言笑.為人正直忠勇.極度自律,但此時高順笑了,是的,任誰參加滅國之戰,率軍攻入敵人王都,他都會笑,此番功績足以封侯,想想二十餘歲參加滅國之戰,一戰侯封,他這個渤海高家庶出棄子別提有多高興了。
哪裏哪裏,計謀雖毒,但確有奇效.全賴全軍將士用命拼出來的,賈某不敢居功,待日後論動行賞,賈某定為全軍將士論功.”
那我等就多謝軍師了,請軍師入城”高順說道.
賈詡與高順客套的同時,諸飛燕,張牛角率第四軍二萬餘人偷襲了扶余王城,僅管有錦衣衛的同志幫助,但打的的仍然很艱苦,扶余王城近萬守軍,與之撕殺,雖然大軍成功入城但第四軍傷亡近三分之一,暫時在扶余王城休整,等待賈詡下一步命令,而關羽率領的第三軍團就較為省力,草原一覽無餘騎員一個衝鋒過後,在無人抵抗,只是有少數青壯反抗,傷亡較少,關羽命人統計彌加部子民共三十餘萬人,各牛羊馬匹不計其數,放眼望去一望無際
“傳令,大軍原地休整,派人去向賈師及燕都報捷,將百姓及牲畜驅住遼東.”關羽指揮道。
值得一說的是彌加部三十餘萬人有近十餘萬人是漢人.都是些被虜漢人在彌加部為奴,有的年輕女子被虜到彌加部分與族人,生兒育女,可以說彌加部離幽州最近,其血脈里也有漢人骨血,不少人會說漢話,早已達到民族融合.
此時燕王宮內:“眾愛卿,接賈軍師、關都督戰報,我軍成功佔領彌加部草原,扶余,高句麗,雖有些傷亡,但三國被滅已成定局,剩下的事就是如何治理的問題了,眾卿可有好的辦法?”
“大王,臣以為當採取百姓置換方式將高句麗、扶余草原等百姓相互置換按一定比例抽調,達到混居,相互通婚相信數代后再無純血脈的高句麗,扶餘人了.並可將漢人遷入高句麗.扶余各地與其通婚。
“第一可令政府出台漢人與異族通婚可減稅,子女可獲得土地,一視同仁。”
“第二招異族入伍,抽調青壯,但軍中異族人無大功績只能擔任團以下軍官,將其牢牢掌握在大燕軍政體系內。”
“第三改善民生,但也要控制住,讓其民認為大燕天恩,他們造反我們原諒了,讓他們認為是他們王的錯,才導致他們被統治,以此三項為我之計策”沮授分析道.
“沮卿說的在理,孤認為將扶余、高句麗各城整合,共設五郡,取名遼州。”
“彌加部草原可建城,可分包給地方商人,承包建城每百里建一小城,一期共建十五城為期二年,日後慢慢的建城餐食草原,命名蒙州。”
“在二十餘萬俘虜中選十萬精壯與燕軍融合,重新分配,其餘青壯勞動改造三年,學漢話,三年後考評,漢語合格者享受漢民的土地待遇。”劉協講道。
“另外五軍都護府,前軍都督張遼於燕都養傷,副都督周倉暫代.全軍開拔入蒙州駐紮,左軍都督關羽率軍駐紮遼州,配合兩州刺使,完成民族同化融合工作。
“后軍都督張飛駐玄菟郡,遼東一代,以防遼州有變,右軍都督黃忠駐漁陽、涿郡一代,防並、冀方向,中軍張梁駐燕都.以應萬變。”
“今日起王城更名為燕京,為我大燕王都,田豐去燕京大學組織考核、眾學子考核成績突出者,任各州郡縣縣令,以才能任命,到任后着手人口普查,土地仗量,其境內不服管理者擒之送去蒙州做工,大燕需要建設,駐紮在其地的將士們鼓勵與當地百姓通婚,但相求是雙方皆自願”
“此次戰役第一二、三四集團軍全體將士功不可沒.待安定之後擬定封賞,其餘主將本王將其功績及大燕戰報送於朝庭,由父皇親自封賞,至於那新設郡縣的命名由中書省擬定,退朝。”
“臣謹遵王令,恭送大王”
退朝後田豐對沮授說道:“沮大人,您有沒有發現我們的大王隨着年齡的增長,有些獨斷專權了,聽不進臣下的建議或者根本不向我等問計,也不知是好是壞.”
“田大人,莫要瞎想,大王還是那個大王,大王心中自有一套體系,與大漢體系所不同,元皓未發現大王無論是在政、軍、民等各領域皆通嘛?”
“在外人看來大王各項措施有違祖制,牛馬不相及,但大王做了,力排眾異,力推改革,田大人任過戶部尚書,您未發現大王在燕境政通人和,說一不二嘛”
“百姓愛戴大王甚至忘記大漢還有陛下,相信他日就算陛下駕崩,燕王起兵入主中原,大燕百姓也會蜂擁相隨的.你以為大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只是說著玩嘛.
“某相信,大王心中有一個國家的宏偉藍圖,第一個五年計劃多是為後續打基礎,不信四年之後你看着,大燕會富到何種程度,不知大王有多少個五年計劃。”
“而我等是大王計劃的執行者,你看看大燕更層軍官哪個不是大王一手提拔起來的,哪個不是大王慧眼識珠,扶搖直上,你又看見哪個人沒有才華沒有本事。”
“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裏吧;大王今年才七歲,以稚童之身親手創造大燕,自問你我可有這本事?”
“田豐受教了,多謝沮大人提醒,下官這就去落實大王政令,告辭!”
“告辭!”
劉協闊步走回後殿大笑:“哈哈、寧姐姐,今日接到戰報.我大燕勝了,我大燕新增近七郡之地,本王有信心若給本王五年時間,本王可把大燕打造成另一個塞北中原,繁華盛世。”
“介時以我大燕兵馬之銳,國力之強,這天下本王何處去不得.”此時劉協和張寧豪情萬仗的說著,聽得張寧滿臉崇拜,是呀!少年英雄、才華橫溢,膽魄過人誰人不愛呢?
“大王今日這麼開心,當論功行賞,免得將士寒心,並且大王應儘快報與朝庭,傳告天下,讓漢家子民也高興高興,這些年邊關百姓生讓異族欺負的很呢?大王之功績定當名揚天下,有志之士定當北上投效太王,”張寧回道
“但大王也要戒驕戒燥,草原異族何其多,大王不可掉易輕心,當更加勤勉,使大王治下百姓安居而樂業,介時各族百姓才能真心擁待大王。”
“好啦、好啦、本王知道了,寧姐姐又在說教了,說的本王好像取得些小成績忘乎所己了似的,”劉協都囊着,
“哦、對了,此次本王已下令張會長為蒙州刺使,不日將北上建城,寧姐姐當好生與父親團聚,蒙州,遼州新立需大量百姓遷至,與異族通婚融合,而張會長在百姓心中有一定份量,並且本王打算將部分黃巾百姓遷過去,張會長前去坐鎮正合適.希望寧姐姐能夠理解本王.”
“大王所做事皆為百姓,寧兒省得,寧兒支持大王決定,若父親有何怨言,寧兒自去分說。”
“好,不愧是本王的寧兒,張會長無甚怨言,只是本王怕你心有想法,寧兒去與父親團聚些時日,待學生考核完畢,張會長就會啟程了.預計二十餘天,寧兒好好珍惜吧!”“諾,多謝大王,寧兒這就回去與父親相聚,寧兒告退。”
“去吧、去吧,莫要怪本王心恨啦”劉協嘆氣嘴裏嘟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