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軍北上
一封要求毛文龍率領麾下軍隊趕到錦州,與朝廷軍隊會合,共同與建奴進行作戰的聖旨,很快就通過一艘戰船送到了皮島。
等到毛文龍看過那封聖旨之後,舉起聖旨對着下屬的將領們,大聲喊道:“諸位我們白白吃了陛下四五年的糧食,卻是一場仗都沒有為陛下打過。”
“這四五年來,我們從來沒有過凍餓的經歷,這都是因為陛下的厚愛。”
“我們這些人本來就是朝廷的軍隊,陛下對我們更是恩寵有加,如今陛下終於有用得上我們的時候了。”
“陛下已經下令,讓我們率領軍隊上岸,全力配合陛下軍隊進攻建奴。”
“這一場戰爭,陛下要徹底滅亡建奴,諸位速速點齊麾下兵力,帶上所有的武器裝備,三天後登船。”
“我們要在陛下到達錦州之前,先行趕到錦州迎接陛下。”
將軍們一拱手,大聲喊道:“遵令!”
每一個將領的臉上都是興奮,看不出任何的畏懼,事實上他們也並不畏懼。
他們在這島上困了好多年了,士兵們的戰力也早已訓練出來了,炮兵們更是把這炮都給摸禿了。
這等了許多年,終於輪得到他們上場作戰了。
何況他們已經聽說了,這一次陛下出動的軍隊只有三十萬,士兵裝備的全是他們這樣的步槍和火炮,這一次打建奴簡直就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一支將近三十萬人的軍隊想要出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半年前,也就是多爾袞第一次派范文程來大明,打算與大明談判的時候,明朝就已經開始準備這場戰爭了。
也就是從某些方面說,朱由校根本就沒有期望這場談判能夠成功。
因為朱由校很清楚,他想要得到的東西,絕對是建奴不想付出的。
既然如此,那隻能夠戰場上決勝負。
贏者通吃,敗者便,沒有什麼好說的。
如今孫傳庭的軍隊和許顯純的軍隊,都擴充到了原來的兩倍有餘。
原來他們各自只有三萬人軍隊,如今已經擴充到將近八萬人了。
同時,為了防止中原和西邊出現什麼亂局,朱由校直接命令魏忠賢南下,暫時統領了孫傳庭的軍隊。
他命令田爾耕率領錦衣衛的主力去了西邊,防止西邊出亂子。
朱由校只把絕聲衛的五萬人,都留在了京城和新豐,負責防守京城和新豐縣。
這樣一番佈置之後,朱由校心裏才稍稍安心,他必需要保證這些地方起不了什麼亂子。
接下來朱由校的一番舉動,也讓朝廷上的所有文臣武將,都知道了什麼叫做狗大戶。
朱由校果然財大氣粗,直接就拿出了二千萬兩白銀,來作為這場戰爭的糧草物資,以及其他一些軍用物資的支出。
朱由校指示徐光啟作為這一次的糧草轉運總督。
隨後,所有的軍隊開始集結到了順天府,畢竟無論是西邊軍隊過來,還是南邊的軍隊要北上,順天府都是一個絕對繞不過的地方。
大量軍隊開始向遼東進發。
此時,這些軍隊。看上去不再像一支明軍,更像是一支隋唐時代的軍隊。
主要特徵是,多數的士兵身上都披着鐵甲,這樣的軍隊裝備,在宋朝往後就很少出現了。
但還是那句話,朱由校搞銀子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銀子源源不斷地流入到他的口袋裏,加上他的新式鍊鋼技術,還有花了兩三千萬兩銀子才建成的兵工廠,足可以給他帶來大量的鎧甲,火炮和步槍。m.
其實隨着他們這些新式步槍和火炮的裝備,鎧甲的作用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
總有一天鎧甲這種東西,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不再作為普通士兵的標配。
但是那種時候還沒有來臨,對於現在的明軍來說,如果直接不裝備鎧甲的話,還是太早了。
明軍還需要騎兵作戰,建奴也確實厲害,梅針箭能夠在三十步之內洞穿人體。
但是他們如果穿戴上鎧甲的話,建奴的梅針箭想要把他們射穿,就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朱由校必須給士兵們一個心理安慰,對於這個時代的士兵來說,有一套鎧甲在身,心裏自然的安穩不少。
同時,朱由校的裝備正是初步實現了騾馬化,也就是說他的裝備,並不需要士兵們親自背在身上行軍的,也是由騾馬馱運的。
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認為古代軍隊行軍時,鎧甲是穿在身上的。
事實上,就連在隋唐時期,甚至更早的時候,軍隊行軍時,鎧甲也是由馬驢這些動物來馱運的。
這樣才是正常的事情。
一身鐵鎧甲上身起碼四五十斤,普通的人如果真的穿着鎧甲行軍,一天跑多少里地呢?
這也是古代的軍隊為什麼害怕遇到突襲的原因,如果軍隊遇到突襲,他們連鎧甲都沒辦法往上套,就馬上要與敵軍作戰了,這才是他們最畏懼的地方。
大軍的軍隊一路北上,中途還遇上了幾陣小雨,人倒是沒有什麼,主要是火炮的車輪陷到泥坑裏面,幾頭牛拖着一個火炮還喘着粗氣,還得士兵上手幫忙推。
經過了半個月的行軍,終於趕到了錦州。
等到他在錦州的時候,朱由校也是嘆了口氣。
就順天府來這裏,竟然說出花了半個月時間,行軍速度之慢,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攜帶了大量的火炮,步兵也依然是明軍的主力,鎧甲雖然有馱馬或者驢幫忙馱運,但是人卻要靠着兩條腿走路的。
朱由校心裏甚至有點後悔,他應該堅持讓火炮直接在北直隸上船,然後直接運到遼東來的。
等他趕到錦州時,盧象升和毛文龍早已經替他準備好了軍營。
兩個都督帶着麾下的將領,來到了朱由校的面前,拱手下拜:“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校從戰馬上下來,將兩個人扶了起來,說道:“兩位愛卿不必多禮!”
盧象升和毛文龍也都是上一次述職的時候,才能見到朱由校的,算起來已經足足是將近一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