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遙控玩具,炮仗
076-遙控玩具,炮仗
不過,等他們來到正陽門這邊發現,城樓還是好好的,但在圍着城樓轉了一圈后,總感覺哪裏怪怪的。
突然一個青年驚呼到:“哎呀我去,不對啊,我在家樓上明明看到這邊電光四射的啊,怎麼這裏一點異常都沒有啊?難道是雨太大我看花眼了?”
“錯了!你沒花眼,這裏還真有異常呢!”這時,一個中年男人反駁青年的話說道。
“哪裏有問題了?”周圍有不少人聞言,都圍了過來,好奇的等中年男人他怎麼說。
“很明顯的啊,你們來的時候,路上是不是到處都是水,就是剛才強暴雨下過後的樣子?然而你們再看這城樓附近,仔細看看!這地面上就濕了一點,而這周圍一大片地方都是這樣,也都是濕了一下地面。看看這雨剛停地面現在都快乾了!這還不是很大的異常嗎!?”
“呵呵,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沒見過局部有雨嗎?真是的,就是這裏沒有下雨罷了,這地上之所以有點潮濕,應該是風吹過來的雨水而已。”有群眾反駁,說了自己的看法。
這時之前說自己看到這邊雷光四射的青年人堅定道:“不可能是局部下的雨!之前那麼大的烏雲,不可能單單中間空一個大洞沒雨吧?而且我肯定這裏連續有好幾次大型閃電出現,我不會看錯的。要說有可能看錯的,就是當時我看到雷電之下,半空中站着一個人形物體,從我家的位置看這邊感覺那人是站在這城樓屋頂上樣子。”
“去去,越說越離譜了啊。要我說你們就是少見多怪,大驚小怪!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出現這種一邊下大雨一邊晴天的事情太多了。我老漢見過出着太陽還下着雨的天氣都多了去了,你們這些小年輕不是天天推崇唯物主義,無神論的嗎?怎麼這點異象就大驚小怪啦?”
一個牽着小孫子的老大爺,對此事表示年輕人見識少了,沒有自己的活久見!
“切!大爺,我們只是在討論出現這種事的科學現象,怎麼被您說的我們像是搞封建迷信似的。”之前說話的中年男人無奈說道。
“就是,我還沒說前邊有人在這中邪成了啞巴呢。”青年人有些生氣的說道。他說的是之前建築隊的那個青年隊長,那是被張孜鄧暗中下手封了他的啞穴。
“嗯嗯,還真有這事,我當時就在現場,真的,那人之前還在笑呢,突然就啞巴了,好像聽說差點被什麼東西給掐死了呢!”被轉移了話題,人群中立馬有知情人士現身說法。
“哎,對對,我當時就站那人前面,當時那人被掐的臉都發紫了,干張着嘴,就是發不出半點聲音呢,我當時都嚇呆了。”又一個現場怪,吹噓自己比之前那人看的還清楚。
“呵呵,你們就胡扯吧,人家那是由於心情過於激動導致的暫時性失聲,人家醫院都說清楚了,那人過了幾天就好好的了。唉~回去了,不聽你們瞎吹了。”
看有人帶頭散了,沒一會這邊聚集來看熱鬧的人群也都散了。這些人都走完,也沒有一個人注意到這片比較乾燥的區域,正好是一個大圓形。他們沒發現,不是他們的觀察能力不行,而是周圍有建築物阻礙,還有外圍雨水濺射不均,就導致想發現圓形,只能從上空才能看的清楚。
中午放學回家,張孜鄧騎車轉了個彎去了趟供銷社,在裏面買了點東西,順便和庄芳芳聊了會兒天,然後才施施然回了家。中午又不用他做飯,回去那麼早也是無聊的在家等着。
中午吃飯的時候,張孜鄧隨便吃了兩口飯就說吃飽要回自己房間。“兒子,你別生病了吧?怎麼今天沒食慾呢?”
王琇看到兒子沒怎麼吃飯,懷疑自己寶貝兒子是不是生病了。
“沒有,娘親我就是上午茶水喝的多了些,現在肚子飽飽的不餓。”
“哦,這樣啊,那下次別這樣了知道嗎?水不能當飯的,以後別老是抱着茶杯不放,知道了嗎?”
“嗯,下次我一定注意,那娘親,我先回屋睡一會兒午覺。”說完,就和姐姐她們打了聲招呼回了屋。“你們繼續吃吧。”
張孜鄧會到自己房間后,反手把門閂掛上,然後直接進到空間裏。來到空間,他就進到了空間裏的小屋裏。小房屋左手邊的房間裏,有一張長桌子和一個椅子。
這裏算是他畫畫練字的書桌,也算是他平時無聊時做一些手工東西的工作枱。這屋裏放着不少他閑暇時手工做的一些小玩具,一些木質手槍步槍、木刀木劍等做了很多。很多半成品的,以鐵為骨架的木製小汽車、小坦克、飛機等玩具都堆在房間一角。
這些有的是上弦玩具,比如上弦能跳的青蛙,帶輪子能跑的小汽車。還有極個別的鋁合金材質小飛機,裝上他自己纏線做的小馬達,飛機都能在天上飛起來。
飛機裝上馬達、安上兩節白象電池,再配上能控制飛機的左右尾翼,上下三十五度,中間零度,三種檔位活動的無線電遙控器。這種無線電遙控器,尼古拉·特斯拉很早以前就做出過。知道原理,再做出來就很容易。
他這種外觀科幻,又能控住爬升和左右轉彎的遙控飛機,雖然不能微控,但在這時期也是很少見又很高檔的玩具了。
甚至,要不是因為知道國家現在科技水平不足,他都想把後世很多有着優秀空氣動力學外形的戰機,都拿來做玩具。然後,好讓國家工程人員拿回去研究。
當然,沒有工業實力,早拿出來也是給帝國·主義做嫁衣。就像在後世,米國的一家玩具廠家,按比例製作米國的核潛艇當玩具賣。然後被我國人民買回來后,工程師就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的有用知識。最後,那個玩具廠被米國政府·給制裁了,老闆也被起訴最後被判刑了。
張孜鄧除了做了幾加後世戰機模型的飛機,自己在空間裏玩之外,多數做的都是二戰時期戰機的模型玩具。除了飛機,還有航母、巡洋艦、驅逐艦、潛艇、汽車、坦克等遙控玩具。
考慮到這時的電池技術不先進,就比如現在常用的一號乾電池,它電池體積大,儲電量少,想要玩具飛機飛的久,就要增加電池的數量。
因此,張孜鄧還特意用輕薄鋁合金仿造歐洲大型客機-空客A380,和蘇國白天鵝-圖·160轟炸機,米國轟B2的樣子為模型,做了三款玩具飛機。這樣,放幾節大個的電池,也能輕鬆裝下。
現在的這三款大型飛機,都是**十年代的產物,就是再往前早退二十年,現在才六五年,不說圖紙沒有呢,就是設計思想估計還在胎中呢。張孜鄧拿出這三種模型當玩具,再加上修改了一些外形,等到後世別人也不會知道是他在抄襲。
不過,玩遙控玩具,這各種模型不是問題,但在電池上還是遇到了麻煩,不是電池體積太大太重的問題。而是,買電池它要工業券呀,這就限制了遙控玩具的市場。
最後,張孜鄧回想前世自己學過的化學知識,自己搞出了一款充電電池-鎳氫電池。這種可以反覆充電使用的電池,目前國內外還沒有這種技術呢。
鎳氫電池的電壓是1.2V,歐美國家要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才明確提出構想,大批量的科研分析於八十年代,工業化生產於九十年代初。鎳氫電池最初是鎳鎘電池的代替品,不再使用有毒元素鎘,而消除了重金屬元素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危害。
張孜鄧不太清楚這些事情,他目前開始賣的玩具多是簡單的木質模型,和上發條帶輪子的一些小玩具。至於遙控玩具,張孜鄧考慮這時很少人能玩的起,就很少拿出去賣。
就是要賣一些給大院子弟他們遙控玩具,那也是普通電池的。至於,鎳氫電池加配有充電器的飛機航母模型玩具,因材料難搞,數量少,張孜鄧就要賣的很貴。
因為太貴和有普通電池的原因,鎳氫電池的遙控玩具在等到有人買的時候已經是六七年了。那時,有些年輕人不知從哪得到不少錢和黃金,他們用大黃魚才換的起。
後邊買家買去后又特別寶貝,等被國內發現這先進的鎳氫電池技術時,已經是三年後,那時張孜鄧已經出國去浪了。
這樣也算張孜鄧的運氣,不然,他非得被國家徵調走不可。也是他這一個無心之舉,讓國家靠鎳氫電池技術賺了大量的外匯。後面用賺來的錢提前研發了鋰電池,最後,為了在汽車行業上彎道超車,電池車在國內早早的就立項生產了。
這搞的張孜鄧的燃油車產業,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在歐美市場被米日聯合絞殺下,和他們政府新建法律的針對壓迫下,退入東南亞市場和國內市場時,搞得他的好日子也沒安生多久。最後,被國內的新能源車搞得提前轉型,最後也做了電池車和氫能車,又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出了小型可控核聚變能源的交通飛行器。
這說的有些遠了,張孜鄧進入工作間內,從材料架上找了一個鐵塊出來。然後,用意念操控空間之力,把鐵塊做成有鋼筆帽長短兩個那麼粗細的鐵皮管子,管子一頭是堵上的。
連續做了幾個之後,張孜鄧就從儲存空間裏找來他以前過年時,買來沒有放完的炮仗。之後,他把炮仗裏面的火藥取出來塞入小鐵管里,裝到一大半的時候塞上一個引信,然後再用炮仗的捲紙把鐵皮管里的火藥堵上,堵結實了之後就可以留着備用了。
連續做好幾個鐵皮炮仗,張孜鄧在空間裏吃了點東西,看了看三隻都要快生了的狗狗,給它們又多餵了些肉湯,之後張孜鄧就出了空間。
來到小院時候,母親在屋裏睡午覺,姐姐和李玉不知道去哪兒了,曹培這時剛收拾完碗筷在看書。“培培,我姐和李玉她們倆呢?”
“哦,小鄧你睡醒了啊。瑛瑛和李玉出去玩了,走時推車走的,說你醒了自己去學校吧,她們會直接回學校的。”
聞言,張孜鄧點頭道:“嗯,知道了,我這也先走了。”
張孜鄧出大院時,一路上和看到的街坊鄰居們熱情的打着招呼。等出了大院,張孜鄧從大院外邊繞路到了胡森家院牆外邊。胡森家是在前院的又拐角,家裏有兩間主房和一間廂房,靠中院人家的牆邊還搭了一間廚房。
廂房和廚房之間有兩米多寬的位置,上面搭了木棚子,棚子下面放着一些煤球等雜物,而廂房好像是胡林、胡松和胡杉哥仨一屋擠着住在一起,兩間主房一間是胡森住着,一間作為堂屋,平時吃飯用的。
這麼看來,怪不得對方想找王琇過日子了。張孜鄧家就他一個男孩,而房間數和胡森家一樣多。他的大兒子過兩年初中畢業之後,如果考不上高中,就可以張羅找媳婦了。
但是他們三個兄弟擠一間屋子,這怎麼找對象?所以,他們感覺張孜鄧家好欺負,就想着打他家的主意。這要是張孜鄧是普通的小孩,經常被欺負后不是爆發就是軟弱,這兩種最後都會被別人吃死。
特別是在運動中,別人把他搞去做知青,搞不好一輩子都回不來。慶幸的是,張孜鄧可不是一般的小孩,他家也不是誰都能欺負的。
張孜鄧來到牆邊,觀察了周圍沒人後,先抹去自己來過的腳印,然後雙手手指摳着院牆的磚縫,三兩下就爬到了牆頭上。
到了牆頭,再次觀察了一下周圍,發現沒人看到后,連忙拿出一個自製的小雷管,把雷管放到胡森家的廚房、木棚和院牆的的拐角邊上,這裏視角隱蔽不易被發現。
把雷管平放好后,張孜鄧又從空間裏拿出剛買的竹香,用火柴點燃之後,放在雷管引信上,以九十度交叉放在一起,這樣就是一個簡陋的定時器。引信是在竹香上邊,竹香下邊墊着一塊小石子,這樣防着竹香平貼在瓦片上會中途滅了。
做好這些,張孜鄧坐在院牆上一個甩腿就跳下了院牆走了。他放香和雷管引信的位置估計要引爆時,也是大半個小時后了。有這時間,他早到學校玩好一會兒了,到時,胡森家木棚被炸,他充分有不在場證明。
當然,這種黑火藥做的炮仗威力不是很大,加上鐵皮包裝,威力增加了一些,但人不要靠近不會有事。不過,能把鐵皮炸爛,那聲響還是很大的。
張孜鄧樂滋滋的來到學校,就和班級一些早到的同學玩耍了起來。而大院這邊,胡森一家午睡醒來,收拾停當準備去學校時,剛出門沒多遠,就聽道“boo!!”的一聲巨響,直接胡森一家人齊齊嚇了一跳。當然,也把鄰居二大爺家人和中院的幾家人嚇了一跳。
幾人順着聲音回頭,就看到自家木棚的棚頂木屑亂飛。等胡森帶着三個兒子跑近前查看,就看到自家辛苦搭建的木棚頂已經是面目全非狼藉不堪。見此情景,胡森破口大罵道:“他娘的,這是誰幹的?”
說著,抄起院裏的掃把就往外邊跑去,他覺得肯定是有人剛才從外面扔進來的炮仗。
“快,你們幾個快點跟上,到外邊給我把人抓住了。”
不過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罷了,放炮仗的人到學校都玩了小半個小時了,等他們跑到院子外邊找了一圈連個人影都沒看到。
下午上課,張孜鄧還是老樣子坐着自己的事情。時間飛快,一轉眼就到了晚上放學。張孜鄧等老師轉身剛出了教室,就立馬跟着跑了出來。
然後,他就聽到張瑛在後邊喊道:“小弟,你幹什麼去?書包都不拿。”
“姐,你幫我拿一下,我有點事要晚點回家。”聲音剛落,人已經不見了。
“哼!風風火火的真是氣人。”張瑛無奈,她拿這個弟弟沒辦法。
張孜鄧騎車提前回到大雜院外邊,然後爬牆頭往胡森家院子裏看了看。胡森一家人還沒有回來,張孜鄧來到被炸的木棚邊好好的欣賞了一下自己的傑作。
“嘖嘖,沒想到威力這麼大,哈哈哈,等下再放炮時還是要小心點,傷到人可就不好了。”說著,他在院子裏觀察了一圈,選好地點之後,又開始佈置自己的小定時‘炸彈’。
張孜鄧連續安放了三個,一個放在廚房外牆和院牆相接的角落裏。點燃香放好后,找來兩塊磚頭圍着來擋住視線。
放好第一個后,張孜鄧縱身跳躍,來回兩下蹬着院牆和廚房的牆面上到了牆頭。在牆頭上怕被人看到沒有多留,直接翻身下到了院牆外邊。
站穩身體后,張孜鄧迅速從空間裏拿出一個小鐵鏟,就地在院牆邊挖了一個小坑。快速在坑裏放好炮仗點燃竹香,然後再從周邊找來一些樹枝蓋上。
安裝好第二個后,轉身看了一下四周無人又爬到了牆頭上。來到牆頭上,順着牆三步並作兩步就爬到了胡森家的主屋屋頂。
爬在屋頂上,右手掀起一片瓦片右手用一個小樹枝頂着,把瓦片頂着有幾厘米高后迅速安放好炮仗。不過這次的香是兩個連着在一起的,引爆時間要比之前的慢了近一倍。
剛做完準備,從院牆上離開的時候,聽到了胡森和別人的的說話聲。
“我去,這麼快就回來了啊,還好我動作快!”
從屋頂悄悄露頭往院裏看,就見到胡森確實已經回來了。輕輕的來到屋檐邊,張孜鄧伸頭看了一下下方地面,確定落腳點之後就跳了下去。在腳剛落地后就前撲翻滾兩圈順利卸了力,站起身來拍拍衣服上沾的枯枝樹葉,又把他剛留下的腳印清理掉,接着就迅速跑開。
張孜鄧騎車來到公園,找到還在這裏的一大爺。此時,他還在和他的幾個老夥伴在下棋。放下車子,張孜鄧就站在邊上安靜的看了起來。
一大爺抬頭時看到張孜鄧,笑問道:“你這小傢伙在這個時間來這裏很稀少啊,怎麼放學了不回家?”
“回一大爺您的話,我放學騎車路過,回家也沒什麼事就來這玩一會。”
“呵呵,你在邊上玩可以,但別亂支招啊,觀棋不語真君子知道嗎!”
“嘿嘿,瞧您說的,我是那樣的人嘛。”
“哼,不提醒你的話你就是了。好了,不和你說了,和你打岔這棋都亂了套路了。”
張孜鄧這邊在公園看下棋,胡森那邊一家人陸陸續續都已經回到家了。趁天亮,他們家開始做起飯,這種節省用電的情況老百姓基本都一個樣。
今天晚上他們家做飯比較快,家裏四個男人吃飯也沒啥講究,燒熱水下麵條加上一碟子鹹菜就這就是晚飯了。他們家就一個人工作,三個半大小子還都是能吃的時候,有時要經常吃粗糧才能勉強不餓着。
今天吃起麵條來主要還是因為自己心情不好,所以就要吃些細糧來補償一下最近糟糕的心情。麵條剛下好,胡森就喊起三個兒子來端碗盛飯。
三個兒子端着碗排隊盛好麵條,然後再夾了些鹹菜在碗裏就可以去吃了。不過正當他們幾人端着碗要回主屋去吃的時候,突然就被一聲巨響嚇了一跳。
“嘭~”
年紀最小的胡杉是真的嚇一跳,身體一個哆嗦,手裏的碗“吧嗒”摔到地上,面撒了碗碎了!
“我的面!我的碗~”
胡森連忙把碗放到桌子上問道:“這又是怎麼了!?”
又是爆炸聲,胡森感覺不妙,這飯也不吃了,就跑到院子裏查看情況。等在院裏轉了一圈,來到廚房外牆和院牆的夾角處,就看到地上出現一個大坑,坑有水缸口那麼大,而且院牆和廚房外牆壁還被炸掉了一層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