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章 1 —— 一切故事的開始

序 章 1 —— 一切故事的開始

這是一個關於人類未來、關於生命浩劫、關於地外文明的故事……

我們人類已經在這個叫作地球的星球上出現了長達20萬年之久了,在這看似漫長,和宇宙相比又微不足道的20萬年之中,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炫目璀璨的文明奇迹。

從木棍、石頭捕獵,到蒸汽機的出現,再到內燃機、飛機的發明,航空、基因工程的開始,人類社會三次工業變革的成果一次比一次顯赫,一次也比一次來速更快。這短短的幾百年裏的創造甚至超越了之前數萬年成果的總和,讓人們有理由相信,擁擠在這個挨山塞海的球星上蝸居的日子應該不會太久了……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1

公元2180年,人類世界誕生了第一台超光速曲面蟲洞機,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路德維希實驗室被創造出來,又叫超光速蟲洞跳躍機,首次成功實現愛因斯坦-羅森空間橋理論,成功實現了人工打開福拉姆蟲洞偉大壯舉。成功洞穿了宇宙膜,讓葡萄牙里斯本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之間形成了一條橫穿地球內部的通道,摺疊了空間,遙遠的兩端此刻被一條短暫的曲面通道所連接,試驗人員彼此對視相望,曾經的天涯變成了咫尺,雖然這條通道只開放了短短五秒鐘就因為奇點斷裂而坍塌,但足以讓人類探索宇宙的進程翻開了新篇章,預示着茫茫宇宙的距離難題不在讓人類望而止步,這被譽為第五次工業變革的象徵,請記住這一刻,因為這就是人類帝國日後興盛命運的開始,也是衰落命運的開端。

公元2222年,人類在西伯利亞荒原上建立“森林貓”蟲洞橋基站,通過地面大型基建設備,開啟曲光速蟲洞跳躍,完成與月球基地的連接,實現了定點空間跳躍,將實驗包裹順利從地球蟲洞跳躍基地投放到了月球基地,這種地面大型固定基建蟲洞設施命名為“蟲洞橋”,從此以後,人類對蟲洞機不斷做出完善和發展,通過蟲洞跳躍摺疊了空間,縮短了距離,讓宇宙中的星球不在遙遠。

這一時期,也被後世稱為地球的“最後文明”時代,自此,人類離開了居住長達20多萬年之久的家鄉“地球”,開啟了征服太陽系新紀元……

2

公元2229年,人類以開平方的速度迎來了地球時代的科技發展頂峰,人類擁有了改造星球的能力,當大氣、水源和能源等等問題已經不在困擾我們的時候,卻沒想到人類壽命普遍延長,造成了人口空前的膨脹,達到了200億之多,稠密的人口和日益枯竭的地球資源形成了巨大矛盾。

為此,人類技術手段已然成熟,進軍其它星球已經沒有了任何障礙,於是,開啟了浩浩蕩蕩的星際大殖民活動,精心挑選了適合改造環境的星球,人們如同亞馬遜河那些饑渴的行軍蟻一樣,帶着野蠻擴張的技術和與生俱來的貪婪,不知疲倦的先後在太陽系的火星(mars)、木星(jupiter)和土星(saturn)上成功殖民。

密密麻麻的人類足跡遍佈了太陽系的每一個角落,除了在火星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木星和土星三大母體殖民星球上改造適宜人類居住區以外,還按照地球聯合政府要求,按照功能性劃分了工作區域,火星因為靠近地球最近,主要負責軍事和防衛工作,建立了各類大型星際艦隊港口停泊基地;木星承接了地球原來各個高等院校、教廷和科研機構的搬遷,主要負責人類教育、宗教和科技研發;而土星則建立了大量試驗和產業基地,負責農業和醫學發展。在母星周圍的衛星和小行星帶上,建立了各類礦業、工業等產業設施。

(註:恆星一般是指球型的發光等離子體,例如太陽;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着恆星的天體,例如地球、火星等;衛星是指在圍繞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例如月球,圍繞地球飛行的無人航空科學儀器,稱為人造衛星)

人類高舉文明之光的火炬,不僅試圖照亮太陽系,還不忘尋找其它生命的跡象,但總是石沉大海,人類似乎在茫茫宇宙中總是形單影隻,滄海孤舟。人類繁衍圈的迅速擴大,囊括了太陽系四個星球以及周圍環繞的衛星、小行星帶等,人類總人口突破了四百億,不同膚色,不同人種肆意混居,已經無法繼續依靠原有的,地球上設定的“國家”這種行政區域理念繼續領導,打破傳統行政限制勢在必行。

於是在公元2270年,地球完成行政改組,成立了地球聯合政府,種族、語言、文化、宗教等進一步融合。地球聯合政府鼓勵星際移民,不在允許地球作為普通人們居住地,日常人口只出不進,只保留對於各大殖民星球的管理機構,將原有工業、農業等生產設施全部遷往太陽系其它地方,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遺迹逐漸變成各類文明舊址博物館,以供後世參觀學習。地球,成為真正意義上更為單純的星際行政管理區域。

這一時期,亦被後世稱之為人類文明全方位改造太陽系的“偉大時代”。與此同時,太陽系也變得狹小了,人類又渴望得到更大、更多……

3

從地球出發,再到征服太陽系三大殖民母星繁衍的百年時間,人類漸漸習慣了無休止的擴張方式,肆意揮霍着空間和資源,當遇見問題的時候怎麼辦?那就是早已習慣的方法,另起爐灶,一顆顆原本荒涼的球星被人類像搭樂高積木一般,以瞠目結舌的速度迅速開發,瘋狂透支,很快,太陽系就沒有那麼多可供人類選擇的星球了。

歷史上熟悉的一幕重新上演,人類又要面臨著500多億的人口蝸居在三個彈丸母星的問題,衝突、飢荒、疾病、工薪待遇等人類為之奮鬥了20多萬年之久,始終未解決的問題愈演愈烈,矛盾和衝突又一次來到了人類世界的面前,讓我們不僅捫心自問,科技雖然是進步了,可問題卻還是老問題,這到底是單純的資源、空間等物質問題,還是我們人類自己的問題?

在經過地球聯合政府多年的商討和測算之後,站在人類生存問題的角度,終於決定還是採用老辦法,那就是擴張,繼續擴張下去,“先行者計劃”由此應運而生。人類把目光瞄準了另一個星系,不再是星球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而是和太陽系一樣的整個星系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仙女座星系”。

仙女座星系距離我們有254萬光年,也就是大約要跨越2400億億光年才能到達,這曾經是人類連想都不敢想的距離,可是現如今,在人類擁有了空前繁榮的科技力量面前,這又算得了什麼呢?充其量無非就是……就是……需要功率“大一點”的蟲洞機而已,我們不是一直都這麼乾的嗎?

於是,在喊着“殖民與擴張、機遇與未來”的口號刺激下,20多億人口被緊急動員起來,現如今過的擁擠和並不如意的人類在利益面前如饑似渴,宛如18世紀原始的“淘金熱”一般瘋狂涌動,不同樣的事情,同樣的情緒在驅使,一切都還是沒有改變過,一座座冰冷的科技“參天巨塔”被樹立起來,在天王星(uranus)上搭建出了史上最大的固定式“蟲洞橋”基建設施,代號“伊阿宋”(easun),又被稱為“伊阿宋之門”,以英雄之名賦予它,寄託了人類迫切的心情。

公元2329年,“先行者計劃”正式啟動,聯合政府精心選拔了一批由物理學家、植物學家、工程師、醫生、職業軍人等組成的,被稱為“先行者”的聯合殖民隊伍,乘坐當時用最為先進的技術打造的探險星艦“阿爾戈號”,安裝了當時能跳躍距離最遠的移動式蟲洞機,通過“伊阿宋之門”,前往太陽系以外的星系尋找宇宙未知文明和適合殖民的星球。這批“先行者”的英雄們,在幾百億人類同胞狂熱的矚目下,以挑戰死亡的覺悟和肩負人類命運的大無畏氣魄,前往茫茫宇宙中一片未知的“仙女座星系”……

這一去就是五年,杳無音訊的五年,人類世界在經過期待、擔憂、迷茫、絕望、無助乃至漠然的情緒下,忽然接到了來自先行者的迴音,終於在仙女座星系找到了擁有滿足殖民條件的星球。那一刻真的是萬眾期待,群情激昂,人們再一次狂熱躁動起來。但此時的聯合政府卻慎之又慎,也許是為了重蹈太陽系的覆轍,對此番第二次殖民大潮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和篩選,不再是曾經的千軍萬馬進軍太陽系的那般了。

經過漫長的殖民和發展,人類在仙女座星系站穩了腳跟,先後命名和改造了安德·羅墨達星(andromeda,簡稱“安德星”)、克甫斯星(cepheus)、卡西·歐佩亞星(cassiopeia,以下簡稱“聖·卡西星”)和刻托星(ceto)四顆母體殖民星球。

形成了以地球為首,太陽系和仙女座星係為成員的人類龐大殖民系統,在兩大星系中各大行星、衛星和行星帶上廣泛進行開採、鑽探、冶金、取水、運輸、能源等多種多樣工業開發,不斷利用科技手段改造周邊小行星和偉星,人類人口總數突破了700億,帶着強大的智慧、媲美神力的科技和與生俱來的貪婪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黃金繁榮期,史稱“巨人時代”。

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人類從極度膨脹的“巨人時代”中驚醒,在歷史舞台上劃出了一道斷崖式的衰亡拋物線……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並不孤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並不孤單
上一章下一章

序 章 1 —— 一切故事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