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翟悅遇險

第二十九章 翟悅遇險

“鶴拳。”

蘇遠看着上面的文字,念叨了兩句,沒看出什麼來,因為他沒聽說過這個拳法。

不過他也在心中大概有了一個概念,既然是道教功法,那麼大概率是內家拳法。

蘇遠耐心的往下繼續看,不過剛看完第二列,他就驚住了,因為他發現這竟然是道教祖師張道陵的所創的功法。

張道陵又名張陵。東漢時期人,少年時曾為太學生,博通五經。後任江州令。

漢順帝時入鶴鳴山,修道,隱居數年,著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謂逢“天人”,授以正一明威之道。

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自號“天師”亦稱“天師道”。以符水咒法為人治病,教人思過,從者戶至數萬。建二十四治,立祭酒分領其戶。

黃預的大祭酒的稱呼就是這麼來的,天師道未曾覆滅前,他就是其中一祭酒。

人們對於張道陵最大的印象是喜愛閱讀河圖、洛書、讖緯、天文、地理一類圖書。通達《五經》,義好“黃老之學”。永元十年(98),乘舟游江西鄱陽湖,然後登上雲錦山。相傳黃帝在雲錦山上授予他“九鼎丹法”。從此,他開始修鍊外丹黃白朮,三年之後煉成了“龍虎大丹”,雲錦山也因此顯現出龍虎之形,依此改名為龍虎山。

但是除了龍虎山,其實張道陵在鶴鳴山的足跡也很重。

但是因為天師府在龍虎山,所以一般不了解的人,都只知道龍虎山,並不知道鶴鳴山,但其實鶴鳴上與道教的淵源更加的深遠。

因為張道陵創建道教的地方就是鶴鳴山,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龍虎山。

據有關史書記載,東漢順帝漢安元年時,張道陵於大邑縣境鶴鳴山倡導正一盟威之道(俗稱五斗米道,奉老子李耳為教主,以《道德經》《老子爾想注》為主要經典,影響後世幾千年的道教正式創立。

也正是因為此中原因,鶴鳴山是舉世公認的中國道教發源地、世界道教的朝聖地,被稱為“道國仙都”、“道教祖庭”。

當然鶴鳴山也不是僅僅因為張道陵而聞名,早在張道陵創教之前,鶴鳴山就一直是異人的修鍊之地,據說先秦的廣成子和西漢的周義山都在這裏跨鶴飛升。道家大賢老子後人李傕更是隱居於此山,養鶴為伴,弈棋悟道,山下時聞鶴鳴,故名之為鶴鳴山。

所以此地與道教的緣分,絲毫不比龍虎山差,更有甚者說它比龍虎山的文化更加深厚。

張道陵之後,歷代許多著名道士曾在此修鍊過。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陳摶老祖、明代著名道士張三丰等都在此修道。

除了道教人士,一些皇帝也曾到鶴鳴山祭祖,如明代嘉靖皇帝御定鶴鳴山為舉行全國性祈天永命大醮的五大醮壇之一,明成祖朱棣曾親手書寫御旨交給龍虎山道士吳伯理讓他到鶴鳴山迎請仙道張三丰,後來吳伯理在鶴鳴山的山麓處修建了迎仙閣。

蘇遠之所以說這些,就是因為此“鶴拳。”按照竹簡上所說是張道陵在鶴鳴山觀看白鶴展翅,心有感悟所創。

蘇遠激動的繼續逐字逐句的看,生怕漏掉一字。

不管世界等級如何低,對這種能創教的大人物,他從來起不了輕視的心理,因為他們不行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這個世界沒有滿足他們成長的條件。

還是那句話,淺水裏養不出真龍。

細數歷史,上下五千年,黃帝,炎帝,姜尚,老子,莊子這等人物,把他們隨便扔在一個超凡的世界,他們都能走出不一樣的風景,因為他們的境界一直都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影視世界中的長生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影視世界中的長生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翟悅遇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