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私訪京城(已簽約,求推薦票)
眾閣臣到來之後,行禮畢,朱祁鈺對王誠說道:“給諸公看座。”
待眾人坐定,朱祁鈺端起一個茶盞,小酌一口,緩緩道:“方才錦衣衛前來奏報說百姓大量入城,恐致民亂,諸公有何高見?”
閣臣們相互看了看,對了一下眼色,一人排眾而出道:“陛下,現在城中糧食充裕,前日於尚書從通州調來的糧食都已分發下去,多出來的也都妥善保存了,百姓不缺糧,自然就不會民變。”
朱祁鈺點點頭,又說道:“現在京城守備如何,於尚書在何處?”
一人站了出來,說道:“昨日已經讓帶甲軍士出城,然而帶甲軍士不足十分之一,現在京城兵力捉襟見肘,諸營協調更是不易,昨日已令給事中程信、王竑同都督王通、副都御史楊善提督官軍,現在於尚書應該也在提調城防。”
朱祁鈺說道:“朕知道了。現如今最關緊的是守城器械是否充足,城牆是否有加固?”
另一人起身說道:“器械已經民夫正加緊趕製,大體已經完成十之八九,。”
朱祁鈺一聽,頓時有種萬事大吉之感。
他不懂軍事,但聽上去現在京城好像既有糧、又有兵、還有將。再說了,那瓦剌是草原民族,擅長的是騎兵奔襲作戰而不是攻城戰。
所以,朱祁鈺感到,這把穩了。
退一萬步講,歷史上,大明也打贏了這場戰爭。
於是,朱祁鈺說道:“如今國難當頭,眾卿勞苦如此,朕心甚慰呀。為今之計,眾卿當速回本衙,正常理事。將閑雜官吏派出,協同兵馬司、錦衣衛,儘力安撫城中民情。如有知兵者,可薦其參贊軍務。”
聞言,最先發言的大臣開了口,說道:“有翰林院庶吉士劉清,素知兵事,武將亦嘉之。國事當頭,宜令從刑部江淵贊理軍務。”
朱祁鈺沒想到竟然還真有人舉薦,說道:“既然如此,那麼卿就自己行文把他調過去。朕倦了,眾卿且退吧。”
閣臣走後,朱祁鈺問王誠道:“王誠,朕問你,這閣臣算是我大明的棟樑了,老成為棟樑,少時必定不凡。你知不知道閣臣們少時有什麼軼事?”
王誠道:“奴婢只知道商修撰連中三元,其餘就不知道了,興公公怕是知道的多一點,小人去請他?”
朱祁鈺點了點頭,眼睛微眯,靠在龍椅上小憩了一會兒。
不一會兒,感覺到有人入殿,朱祁鈺睜開雙眼,向前看去,正是方才引進指揮僉事畢旺的老宦官。
朱祁鈺道:“興伴伴,你覺得讓於尚書入閣可好?”
興安說道:“這,臣不知,臣以為陛下還是和諸閣老商量下好。況且於尚書入閣,位居末位,總是不妥的。”
朱祁鈺恍然大悟道:“那興伴伴知不知道閣臣們的軼事呢?”
興安道:“臣大概知道一點。
“首輔陳尚書少時失去雙親,是順天府取的第一個狀元。本來陳尚書永樂十三年會試該是會元的,但是當科主考官梁侍讀是陳尚書同鄉,最後取了洪英,陳尚書就沒能三元連中。
“次輔苗侍郎倒是沒什麼軼事。他為人忠厚務實,官聲甚好。
“高尚書做舍人抄寫佛經時,每當下雨就褪靴卷褲,抱着衣服光腳回到官舍,做侍讀學士時還有''錦上添花''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