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開宋詞用典先河的楊億
開宋詞用典先河的楊億
所謂“用典”,也稱用事,是指在詩詞文賦中引用過去的有關人、地、事、物的史實,或語言文字,以為比喻,來增加詞句之含蓄與典雅。
詞在初登文壇時,帶着民歌的質樸氣息,寫景狀情直抒胸臆,用典較少,活潑清新,明快流暢。入宋以後,詞人便以用典作為擴大詞的內容、增強詞的表現力的重要手段,並逐漸趨向典雅莊重,用典也就越來越多,有的詞一篇之中連用七八個、十幾個典故或成句,有的詞一句之中便包含着兩三個典故,使人解讀困難。
據考證,目前能夠查找出來的在詞中最早用典的是宋初詩壇“三體”之一的“西昆體”代表人物楊億的《少年游》:
江南節物,水昏雲淡,飛雪滿前村。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壽陽妝罷,冰姿玉態,的的寫天真。等閑風雨又紛紛,更忍向、笛中聞。
此為詠梅之作。全詞以寫景始,以抒情終,通過風雪交加之際不畏風刀霜劍的梅花這一物象,抒寫了作者別有懷抱的人生感慨。詞中借景言情,即景發感,營造出一個深婉蘊藉、若即若離、空朦柔美的意境。
上闕之“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用了兩個典故。“翠嶺”,指位於粵、贛交界處的梅嶺。據傳唐朝張九齡為相,令人開鑿新路,沿途植梅,故有是稱。“迢遞寄歸人”,暗用南朝宋人陸凱贈范曄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下闕“壽陽妝罷”,用壽陽公主梅落額上的典故。據唐韓鄂《歲華紀麗·人日梅花妝》記載: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曾經睡含章殿的檐下,梅花落到她的額上,成五齣之花,怎麼拂拭也留着花的印痕,宮中爭相摹仿,於是有所謂梅花妝。“更忍向、笛中聞”,是以情語作結,化用了李白《與史郎中聽黃鶴樓上吹笛》中“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的詩意。
楊億,(964年-1020年)北宋文學家,詩歌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自幼是個神童,984年(太宗雍熙元年),11歲受宋太宗召試,授予國家圖書館的副館長(秘書省正字),掌管皇家圖書秘籍。992年(淳化三年)賜進士及第,遷光祿寺丞。次年,直集賢院。996年(至道二年)遷著作佐郎。1013年(大中祥符六年)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1018年(天禧二年)任建設部、交通部副部長(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楊億博覽強記,尤長於典章制度。曾參預修《太宗實錄》,主修《冊府元龜》。他在史館修書時,曾與錢惟演、劉筠等人唱和。他將唱和詩編為《西昆酬唱集》。集內詩歌重雕琢用典,鋪陳詞藻,講究聲律,被稱為“西昆體”,在宋初詩壇上影響頗大。朱熹評之為“巧中猶有混成底意思,便巧得來不覺”。
儘管“西昆體”風行一時,統治北宋文壇長達40年之久,但內容空洞,語言晦澀,甚至到了專事模仿的程度。據宋朝李頎《古今詩話》中記載:有一次皇帝為朝中百官賜宴,要戲子演出助興。當時有一位職業演員扮演李商隱,穿着破爛的衣服,對別人說:楊億他們生生撕破了我的衣服。引起大家的笑聲。有人用這個故事來諷刺“西昆體”詩派對李商隱的繼承是生吞活剝。
其實,楊億才思敏捷,出口成章。1007年(宋真宗景德四年),郭皇后病故。而一直對大宋虎視耽耽的遼國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就想趁機發兵攻打大宋。但苦於出師無名,便專門派使者送來了一封哀悼郭皇后的祭文。按照當時的外交禮節,這篇祭文是要由宋國大臣當眾在大殿上宣讀的。而這個任務,自然就交給了一向以才思敏捷、學識淵博而著稱的大臣楊億。可是,當楊億在大殿上拆開祭文打算當眾宣讀時,才發現那上面竟然連一個字也沒有。聰慧過人的楊億立刻就明白了遼國此舉的目的,這是在故意侮辱宋朝的君臣,並想藉此挑起事端,為攻打大宋製造理由。想到這裏,楊億不慌不忙,字正腔圓地念道:
惟靈。巫山一朵雲,閬苑一團雪,桃源一枝花,秋空一輪月。豈期雲散雪消,花殘月缺。伏維尚饗。
皇帝聽了十分高興。楊億在此採用了燈謎的“自我抵消”手法,祭文中的“雲散雪消,花殘月缺”二句,使得“巫山一朵雲,閬苑一團雪,桃源一枝花,秋空一輪月”遂成子虛烏有,而“惟靈和伏維尚饗”則是祭文的慣用語,所以這一切與空紙無字祭文恰好暗合,可謂巧妙之極。
還有則這樣的故事,也很能說明他的睿智:楊億曾執筆寫作公文,常被執政的大官點划刪改,他很是憤憤不平。便拿來文稿,將高官塗抹處又用濃墨全部抹去,做成鞋底草樣,在旁邊題寫小字道:“世業楊家鞋底。”別人驚奇地詢問,他就說:“這是別人腳跡。”一時傳為笑談。
楊億還以善對著稱。楊億在翰林院時,有剛剛在皇帝那裏得寵的近臣想要拉攏他入伙。這個人就對他說:“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楊億看不起這個人,便正聲答道:“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楊億不留情面的回答讓這位新貴非常尷尬,悻悻而退。
寇準在中書省任上時,曾戲出一上聯:“水底日為天上日。”在場的沒有一個對得上來。恰巧楊億前來彙報工作,大家就請他對。楊億脫口而出:“眼中人是面前人。”大家紛紛讚歎,都認為是絕妙好對。
不知誰在學士院的牆壁上題有一聯:“李陽生,指李樹為姓,生而知之。”這句聯語放在那裏很長時間也沒有人能對出來。楊億坐學士時,竟然想出了下聯:“馬援死,以馬革裹屍,死而後已。”
楊億和權臣丁謂都很機敏。一天,丁謂設宴。楊億卻來晚了,正在伏地致歉,結果鬍鬚碰到了地面。丁謂就趕忙攻擊他,說:“內翰拜時髯撇地。”楊億也不甘示弱,看着丁謂的背後,急聲答道:“相公坐處幕漫天。”丁謂一聽,實在是沒話可說,只好露出几絲尷尬的笑。
開宋詞用典先河的楊億
所謂“用典”,也稱用事,是指在詩詞文賦中引用過去的有關人、地、事、物的史實,或語言文字,以為比喻,來增加詞句之含蓄與典雅。
詞在初登文壇時,帶着民歌的質樸氣息,寫景狀情直抒胸臆,用典較少,活潑清新,明快流暢。入宋以後,詞人便以用典作為擴大詞的內容、增強詞的表現力的重要手段,並逐漸趨向典雅莊重,用典也就越來越多,有的詞一篇之中連用七八個、十幾個典故或成句,有的詞一句之中便包含着兩三個典故,使人解讀困難。
據考證,目前能夠查找出來的在詞中最早用典的是宋初詩壇“三體”之一的“西昆體”代表人物楊億的《少年游》:
江南節物,水昏雲淡,飛雪滿前村。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壽陽妝罷,冰姿玉態,的的寫天真。等閑風雨又紛紛,更忍向、笛中聞。
此為詠梅之作。全詞以寫景始,以抒情終,通過風雪交加之際不畏風刀霜劍的梅花這一物象,抒寫了作者別有懷抱的人生感慨。詞中借景言情,即景發感,營造出一個深婉蘊藉、若即若離、空朦柔美的意境。
上闕之“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用了兩個典故。“翠嶺”,指位於粵、贛交界處的梅嶺。據傳唐朝張九齡為相,令人開鑿新路,沿途植梅,故有是稱。“迢遞寄歸人”,暗用南朝宋人陸凱贈范曄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下闕“壽陽妝罷”,用壽陽公主梅落額上的典故。據唐韓鄂《歲華紀麗·人日梅花妝》記載: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曾經睡含章殿的檐下,梅花落到她的額上,成五齣之花,怎麼拂拭也留着花的印痕,宮中爭相摹仿,於是有所謂梅花妝。“更忍向、笛中聞”,是以情語作結,化用了李白《與史郎中聽黃鶴樓上吹笛》中“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的詩意。
楊億,(964年-1020年)北宋文學家,詩歌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自幼是個神童,984年(太宗雍熙元年),11歲受宋太宗召試,授予國家圖書館的副館長(秘書省正字),掌管皇家圖書秘籍。992年(淳化三年)賜進士及第,遷光祿寺丞。次年,直集賢院。996年(至道二年)遷著作佐郎。1013年(大中祥符六年)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1018年(天禧二年)任建設部、交通部副部長(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楊億博覽強記,尤長於典章制度。曾參預修《太宗實錄》,主修《冊府元龜》。他在史館修書時,曾與錢惟演、劉筠等人唱和。他將唱和詩編為《西昆酬唱集》。集內詩歌重雕琢用典,鋪陳詞藻,講究聲律,被稱為“西昆體”,在宋初詩壇上影響頗大。朱熹評之為“巧中猶有混成底意思,便巧得來不覺”。
儘管“西昆體”風行一時,統治北宋文壇長達40年之久,但內容空洞,語言晦澀,甚至到了專事模仿的程度。據宋朝李頎《古今詩話》中記載:有一次皇帝為朝中百官賜宴,要戲子演出助興。當時有一位職業演員扮演李商隱,穿着破爛的衣服,對別人說:楊億他們生生撕破了我的衣服。引起大家的笑聲。有人用這個故事來諷刺“西昆體”詩派對李商隱的繼承是生吞活剝。
其實,楊億才思敏捷,出口成章。1007年(宋真宗景德四年),郭皇后病故。而一直對大宋虎視耽耽的遼國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就想趁機發兵攻打大宋。但苦於出師無名,便專門派使者送來了一封哀悼郭皇后的祭文。按照當時的外交禮節,這篇祭文是要由宋國大臣當眾在大殿上宣讀的。而這個任務,自然就交給了一向以才思敏捷、學識淵博而著稱的大臣楊億。可是,當楊億在大殿上拆開祭文打算當眾宣讀時,才發現那上面竟然連一個字也沒有。聰慧過人的楊億立刻就明白了遼國此舉的目的,這是在故意侮辱宋朝的君臣,並想藉此挑起事端,為攻打大宋製造理由。想到這裏,楊億不慌不忙,字正腔圓地念道:
惟靈。巫山一朵雲,閬苑一團雪,桃源一枝花,秋空一輪月。豈期雲散雪消,花殘月缺。伏維尚饗。
皇帝聽了十分高興。楊億在此採用了燈謎的“自我抵消”手法,祭文中的“雲散雪消,花殘月缺”二句,使得“巫山一朵雲,閬苑一團雪,桃源一枝花,秋空一輪月”遂成子虛烏有,而“惟靈和伏維尚饗”則是祭文的慣用語,所以這一切與空紙無字祭文恰好暗合,可謂巧妙之極。
還有則這樣的故事,也很能說明他的睿智:楊億曾執筆寫作公文,常被執政的大官點划刪改,他很是憤憤不平。便拿來文稿,將高官塗抹處又用濃墨全部抹去,做成鞋底草樣,在旁邊題寫小字道:“世業楊家鞋底。”別人驚奇地詢問,他就說:“這是別人腳跡。”一時傳為笑談。
楊億還以善對著稱。楊億在翰林院時,有剛剛在皇帝那裏得寵的近臣想要拉攏他入伙。這個人就對他說:“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楊億看不起這個人,便正聲答道:“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楊億不留情面的回答讓這位新貴非常尷尬,悻悻而退。
寇準在中書省任上時,曾戲出一上聯:“水底日為天上日。”在場的沒有一個對得上來。恰巧楊億前來彙報工作,大家就請他對。楊億脫口而出:“眼中人是面前人。”大家紛紛讚歎,都認為是絕妙好對。
不知誰在學士院的牆壁上題有一聯:“李陽生,指李樹為姓,生而知之。”這句聯語放在那裏很長時間也沒有人能對出來。楊億坐學士時,竟然想出了下聯:“馬援死,以馬革裹屍,死而後已。”
楊億和權臣丁謂都很機敏。一天,丁謂設宴。楊億卻來晚了,正在伏地致歉,結果鬍鬚碰到了地面。丁謂就趕忙攻擊他,說:“內翰拜時髯撇地。”楊億也不甘示弱,看着丁謂的背後,急聲答道:“相公坐處幕漫天。”丁謂一聽,實在是沒話可說,只好露出几絲尷尬的笑。
開宋詞用典先河的楊億
所謂“用典”,也稱用事,是指在詩詞文賦中引用過去的有關人、地、事、物的史實,或語言文字,以為比喻,來增加詞句之含蓄與典雅。
詞在初登文壇時,帶着民歌的質樸氣息,寫景狀情直抒胸臆,用典較少,活潑清新,明快流暢。入宋以後,詞人便以用典作為擴大詞的內容、增強詞的表現力的重要手段,並逐漸趨向典雅莊重,用典也就越來越多,有的詞一篇之中連用七八個、十幾個典故或成句,有的詞一句之中便包含着兩三個典故,使人解讀困難。
據考證,目前能夠查找出來的在詞中最早用典的是宋初詩壇“三體”之一的“西昆體”代表人物楊億的《少年游》:
江南節物,水昏雲淡,飛雪滿前村。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壽陽妝罷,冰姿玉態,的的寫天真。等閑風雨又紛紛,更忍向、笛中聞。
此為詠梅之作。全詞以寫景始,以抒情終,通過風雪交加之際不畏風刀霜劍的梅花這一物象,抒寫了作者別有懷抱的人生感慨。詞中借景言情,即景發感,營造出一個深婉蘊藉、若即若離、空朦柔美的意境。
上闕之“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用了兩個典故。“翠嶺”,指位於粵、贛交界處的梅嶺。據傳唐朝張九齡為相,令人開鑿新路,沿途植梅,故有是稱。“迢遞寄歸人”,暗用南朝宋人陸凱贈范曄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下闕“壽陽妝罷”,用壽陽公主梅落額上的典故。據唐韓鄂《歲華紀麗·人日梅花妝》記載: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曾經睡含章殿的檐下,梅花落到她的額上,成五齣之花,怎麼拂拭也留着花的印痕,宮中爭相摹仿,於是有所謂梅花妝。“更忍向、笛中聞”,是以情語作結,化用了李白《與史郎中聽黃鶴樓上吹笛》中“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的詩意。
楊億,(964年-1020年)北宋文學家,詩歌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自幼是個神童,984年(太宗雍熙元年),11歲受宋太宗召試,授予國家圖書館的副館長(秘書省正字),掌管皇家圖書秘籍。992年(淳化三年)賜進士及第,遷光祿寺丞。次年,直集賢院。996年(至道二年)遷著作佐郎。1013年(大中祥符六年)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1018年(天禧二年)任建設部、交通部副部長(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楊億博覽強記,尤長於典章制度。曾參預修《太宗實錄》,主修《冊府元龜》。他在史館修書時,曾與錢惟演、劉筠等人唱和。他將唱和詩編為《西昆酬唱集》。集內詩歌重雕琢用典,鋪陳詞藻,講究聲律,被稱為“西昆體”,在宋初詩壇上影響頗大。朱熹評之為“巧中猶有混成底意思,便巧得來不覺”。
儘管“西昆體”風行一時,統治北宋文壇長達40年之久,但內容空洞,語言晦澀,甚至到了專事模仿的程度。據宋朝李頎《古今詩話》中記載:有一次皇帝為朝中百官賜宴,要戲子演出助興。當時有一位職業演員扮演李商隱,穿着破爛的衣服,對別人說:楊億他們生生撕破了我的衣服。引起大家的笑聲。有人用這個故事來諷刺“西昆體”詩派對李商隱的繼承是生吞活剝。
其實,楊億才思敏捷,出口成章。1007年(宋真宗景德四年),郭皇后病故。而一直對大宋虎視耽耽的遼國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就想趁機發兵攻打大宋。但苦於出師無名,便專門派使者送來了一封哀悼郭皇后的祭文。按照當時的外交禮節,這篇祭文是要由宋國大臣當眾在大殿上宣讀的。而這個任務,自然就交給了一向以才思敏捷、學識淵博而著稱的大臣楊億。可是,當楊億在大殿上拆開祭文打算當眾宣讀時,才發現那上面竟然連一個字也沒有。聰慧過人的楊億立刻就明白了遼國此舉的目的,這是在故意侮辱宋朝的君臣,並想藉此挑起事端,為攻打大宋製造理由。想到這裏,楊億不慌不忙,字正腔圓地念道:
惟靈。巫山一朵雲,閬苑一團雪,桃源一枝花,秋空一輪月。豈期雲散雪消,花殘月缺。伏維尚饗。
皇帝聽了十分高興。楊億在此採用了燈謎的“自我抵消”手法,祭文中的“雲散雪消,花殘月缺”二句,使得“巫山一朵雲,閬苑一團雪,桃源一枝花,秋空一輪月”遂成子虛烏有,而“惟靈和伏維尚饗”則是祭文的慣用語,所以這一切與空紙無字祭文恰好暗合,可謂巧妙之極。
還有則這樣的故事,也很能說明他的睿智:楊億曾執筆寫作公文,常被執政的大官點划刪改,他很是憤憤不平。便拿來文稿,將高官塗抹處又用濃墨全部抹去,做成鞋底草樣,在旁邊題寫小字道:“世業楊家鞋底。”別人驚奇地詢問,他就說:“這是別人腳跡。”一時傳為笑談。
楊億還以善對著稱。楊億在翰林院時,有剛剛在皇帝那裏得寵的近臣想要拉攏他入伙。這個人就對他說:“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楊億看不起這個人,便正聲答道:“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楊億不留情面的回答讓這位新貴非常尷尬,悻悻而退。
寇準在中書省任上時,曾戲出一上聯:“水底日為天上日。”在場的沒有一個對得上來。恰巧楊億前來彙報工作,大家就請他對。楊億脫口而出:“眼中人是面前人。”大家紛紛讚歎,都認為是絕妙好對。
不知誰在學士院的牆壁上題有一聯:“李陽生,指李樹為姓,生而知之。”這句聯語放在那裏很長時間也沒有人能對出來。楊億坐學士時,竟然想出了下聯:“馬援死,以馬革裹屍,死而後已。”
楊億和權臣丁謂都很機敏。一天,丁謂設宴。楊億卻來晚了,正在伏地致歉,結果鬍鬚碰到了地面。丁謂就趕忙攻擊他,說:“內翰拜時髯撇地。”楊億也不甘示弱,看着丁謂的背後,急聲答道:“相公坐處幕漫天。”丁謂一聽,實在是沒話可說,只好露出几絲尷尬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