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
“楊,你有錢嗎,可以借給賈同事救個急嗎,她要付房款,自己的錢用完了,父母的錢又是定期一時半會取不出來,只能先找同事們湊一下”尹同事着急的說。
“啊,什麼情況”我還在工作進行中。
“她急的都哭鼻子了”尹同事繼續說著。
“哦哦,好吧,差多少”我反應過來問。
“還差三四萬,你看着拿,過兩天定期取出來,她立馬給你轉過去”尹同事接著說。
“行,把她支付寶賬號給我,我給轉過去”說著拿出手機。
“楊,真的謝謝你,我媽定期過兩天取出來,立馬還你”賈同事紅着眼說。
“好的,你先用,記得還就行”好像沒什麼事發生一樣。
其實我和賈同事並不是很熟悉,後來想的時侯,自己也是蠻驚訝的,當初為什麼想也沒想就借錢給她。或許是自我內心深處感性的認識,想着誰都有緊急時刻,還或是自我的單純,毫無防人之心,又或是她當時至少處在工作的管理級別。現在看來應該是后兩者原因偏多,那時雖說步入社會已有兩年之久,但也並未經歷大三觀被顛覆的大事件,所以就有借錢不思考的舉動,其二,即使那時的工作依然很平凡,但能做到管理級別,至少在職業道德方面是經過了公司的實踐檢驗,所以此次借錢之旅的結果也是很正常,後來一切正常,到點還款,她的工作也順利轉移到定居的城市,自此我們從無聯繫。
對比當下的時代經常流行的借錢的段子“債權人和債務人的角色完全轉換”的場景,這是何等諷刺。經常會想為什麼自我總會去相信美好,相信善良,相信周圍所處的個體都會是世俗意義上的好人。
“陽陽,來拿點小米回去,讓你爺爺給你熬粥喝”小時候鄰居的奶奶。
“來,拿點土豆回去,讓你爺爺給你炒着吃”小時候鄰居的爺爺。
“叫你爺爺來牌,對了把這個大蘿蔔帶回去,讓你爺爺給你做涼菜吃”小時候鄰居的大叔阿姨們。
“……”
談不上吃百家飯長大,但這樣的記憶一直存在於腦海之中,在自我陷入人性考量的時候,這個就是僅存的美好了。當然至此我也依然相信,人性之善的力量,即使這個時代里依然有許多不堪和讓我們嗤之以鼻的東西。
再後來被朋友安利看了一部韓劇”請回答1988”。原本就打算消磨時間的心裏去的,沒想到看了之後,久久不能平靜。
或許是這個時代真的太過於躁動不安,太過於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烏煙瘴氣……..
可能是自我感性情緒太多,再加上被劇情吸引,代入感超強,觀劇后那段時間差點以為那就是自我最嚮往的生活。不得不趕緊翻翻“資本論”刺激一下自己。“醒醒吧”這是偉大的21世紀,那個時代早已過時了。但是在無數次思想鬥爭之後,我還是選擇了,相信美好。
雖然理性的判斷力是完全符合人性的,但這個時代好像理性泛濫了。
“談什麼愛情,談錢才是最實在的,沒有錢你談個麻花賣批的愛情,畫什麼大餅,給錢才是最好的回饋,找我借錢,我未來的錢都讓銀行透支完了,你找我借錢,你拼盡一生的努力想要到達的終點,或許是某些個體一出生的起點,是啊,鹹魚翻身還是鹹魚,我幹嘛翻身,多累啊…….”
“毒雞湯的根源在哪裏,是現實的大環境所迫,是每個個體理性思考之後的選擇,感性是脆弱的,是矯情的,是經不起實踐的”
雖然如此,但依然有人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深淵中探尋星辰,因為我相信他們相信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