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
“去收拾你的東西,咋們去新村”老媽說,應了聲之後就去打包行李。之後坐着電動三輪車前往新村出發。原來是我們有自己的院子了,現在想來確實不可能一直住在姥姥家。距離姥姥家不遠,一會就到了,下來忙活了一會就收拾的差不多,新院子和姥姥家的差不多。據說是因為原住戶要去市中心買房子所以談妥才買下來的。簡答收拾之後就可入住,但姥爺說從袋子裏拿出來一小串鞭炮,讓我去各個屋子放幾顆,後來才知的這也有專門的風俗講究。就這樣開始了我自己獨立的新生活。
“怎麼樣能吃吧還”我把最厚的土豆絲端到桌子上。哥幾個笑着說還行還行,你也別忙活了坐着一起吧。就這樣在這個新屋子裏接待了我的幾個死黨,談起了自己轉學來“寧”之前的狀況,一搭沒一搭的嘮着。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直接昏昏沉沉躺到晚上了,我先醒來迷迷糊糊的的收拾東西,過了一會他們幾個也醒來了。看我收拾的差不多就說抽一根差不多該回去了,這也算給你的新生活增添了一把人氣。看着他們騎上各自的小踏板摩托除了馬路,我也會來自己待着了。莫名的想到以前在“隴”也是和爺爺在一起的時候同樣是兒時的小夥伴都喜歡來我家湊熱鬧。不過現在卻只剩我自己和一群新的朋友哥們,物是人非,莫名的孤單。
剛搬過來那兩天門口的路還是鋪滿石子,騎車極其不方便,沒想到在學校待了一個星期之後回來居然是筆直乾淨的柏油馬路。心裏想發展的還真快,辦事效率確實給力。不過如今才明白我們所在地區正好是平原地帶,所以一切基礎設施都相對完善。回想中途回“隴”的經歷,看到那個村子還是那個村子,路還是土路,一下雨就和稀泥的那種情況,不免傷感,看到的全是村裏的老人,聽說年輕人已經全部去鄰近的城市做工,尤其寧夏銀川還真不少,從“隴”來“寧”打工賺錢當時真是潮流。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適合發展和定居。說白了就是風水寶地,適合人類居住的好地方,當然這是除了南部山區以外的地方,由於南部和甘肅東部地區接壤所以情況也並不樂觀,最後還出現了大的宏觀政策,生態移民工程。並且真的就一兩年的時間出現了一個新的村子。有一部大火的電視劇講的就是取材於這個真實事件。
再回去想中間回到“隴”的所見所聞心裏難免有落差,當然這個和大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等大的因素有關係。不過在畢業以後回去確有變化,也有了水泥路,有了從各個村子發往中心縣城的公共交通,原來都是騎自行車或者家人帶到距離城鎮近的地方才能有交通工具,而現在在家門口走幾步就有交通工具。着實改善不少。
隨着時間的推移才慢慢體會到“窮則思變”的含義,世間萬物、唯變不變,在發展變化如此之快的現代社會,物質需求更迭頻繁的商業帝國,人**望無底的消費群體中。變化帶給我們我們的陣痛感,逐漸淹沒了青年的意氣風發,社會群體的兩極鴻溝難以逾越行,擊敗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氣。生長在如此時代,你我將以何種姿態對待,是樂觀的努力着、消極的絕望着、渾噩的掙扎着、無力的吐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