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為了更偉大的利益

第七十八章 為了更偉大的利益

更新時間:2013-01-29

有一句古話是這麼說的,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咳,我知道原話是“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但你不能否認上面這句話的正確性。

漢代雖然還沒有把金子和銅幣拔高到唯一通貨的地位,以物易物和以布帛為貨幣的行為依然盛行,甚至官員的俸祿就是發放布帛為主,少有發放金元寶或者銅幣的,但是,就像馬某某說的,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金銀成為廣泛流通貨幣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金礦和銅礦的稀少讓這種不可避免的趨勢也只能在不可抗力下被迫減緩,劉震要發展商業,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稀少的銅幣在小範圍內流通,大量的以物易物讓他幾乎沒有可能去對相關的稅賦進行嚴格界定。

劉震手上沒有銅礦,兗州也沒有。事實上,在這個年代,整個天朝都沒有發現多少銅礦,大漢四百年來積蓄的銅錢,大部分是對外貿易從中東和小亞細亞的商人手裏換來的,自產的很少。

靠擴大銅錢出產量來解除財政危機是行不通了,劉震只能另闢蹊徑。

而在沒有想出有效的解決辦法之前,要想減緩那根壓垮郡守府財政的稻草的到來,劉震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首先要做的當然是減少支出,這是經濟常識。你要想擴大利潤,最基本也最快速的辦法始終只有一個,削減成本。

公共建設工程只能先停掉不是那麼緊急的幾個,比如各類公共娛樂設施和相關的城區改造工程,從黃巾之亂后,昌邑城的人口一直在大減,直到去年兗州境內不見大的動亂后,這種趨勢才得以緩解。

這也使得昌邑城內的空地比較多,劉震原先的計劃是進行規範化的城市分區,把這些空地都利用起來,但現在,賺錢成了執政為民的第一要務,他就只能先把城市建設放到一邊了。

公共建設減少了,先期招募的民伕就得辭退許多,但這些民伕大部分都是士族門閥兼并土地的犧牲品,劉震大肆開展公共建設的初衷也就是希望以工代賑,減緩社會矛盾。

不能辭退,那就得另外開闢工作機會。

正好現在郡守府手裏有大批荒地,倒是用不着再去費心安排了。

但必要的公共建設還是得繼續,比如下水道工程和道路建設。昌邑城北臨荷水,這條發源於古菏澤的河流是“天下四瀆”之一的濟水的分支,流域廣闊,肥沃着數千平方公里的耕地。

這倒是讓劉震不用花心思去擔心居民生活用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問題,基本上,在這個年代,大部分城市都是臨水的,鮮有城市建築在沒有水源的地方,但是,也正因為對附近河流的過度依賴,城市規模的發展也被限制住了。

當然,劉震現在還用不着考慮這個問題,光是現在這個規模的昌邑城他都管理得夠嗆,還想一夜之間建成一個羅馬?洗洗睡吧。

如果金屬貨幣成為主要通貨甚至唯一通貨,並且流通量足夠的話,劉震倒是可以通過略微擴大財政赤字,刺激消費,增加稅收來達到回籠資金,平衡財政支出的目的。

但在市場上的銅錢數量增多到一定地步以前,可以用於盈利的公共設施都無法建設,因為你總不能讓人們抱着一尺絹去坐公交,這對售票員也是個沉重的負擔。

也正因為市面上的硬通貨不足,商業貿易沒辦法擴大,只能停留在大量的以物易物貿易上,它的極限也只能達到一郡之內的貨物流通,想要建成一個普遍的通行全國甚至遠赴中東、歐洲的貿易網,純屬天方夜譚。

劉震並不是學經濟的,也沒有學習過相關的課程,這讓他能夠想到的應對財政危機的辦法只有以上這些,但事實上,如果他再仔細地研究一下財政報告的話,他就會發現,其實所有問題的出路,都已經不解自明了。

---------------

四月二十六日,劉震下令召開郡守府內部工作會議。

要商討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增加收入,一個是減少債務。

大部分人的看法都是增加收稅,包括陳宮,這讓劉震不禁懷念起當初在濟南的那一群老部下了,那些人的思想可要活躍得多。

當然,魯直這個老部下沒有讓劉震失望。

當年在濟南的那群參與劉震試驗性的改革的吏僚中,魯直是最不出彩的,但卻是最用心學習的。

輪到魯直發言的時候,他首先反駁了依靠稅收來平衡財政赤字的辦法,只要是聰明人都能看出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

魯直的建議出乎劉震的意料之外,他提議從郡守府自身着手,簡化政府部門,裁撤不必要的人員,減少政府內部的支出。

概括成我們現在很熟知的四個字,精兵簡政。

劉震覺得有些丟人,他作為一個現代人都沒能想到這個辦法,倒先讓魯直想到了。

但這也不能怪他,這純屬是劉震以前玩遊戲時的毛病,無論手下多少廢柴,他向來都是一個都不解僱的。

魯直的提議引起了爭論,這個很正常,畢竟這可就意味着要砍掉各個部門頭頭的勢力,同時還影響到了他們中飽私囊的利益。

已經分別成為劉震在商業、手工業以及財政方面的副手的張平、李朔和呂成倒是對此方案表示了贊同,這同樣讓劉震大出所料。

但想想卻也在情理之中,這三個前士族大佬在郡守府的勢力是最小的,畢竟強龍不壓地頭蛇可是古今中外的至理名言,實行精兵簡政,他們反倒是最大的獲利者。

這並不是對魯直或者劉震的支持,這只是利益的一致罷了。

但不管怎樣,至少不是面對一致的反對,這本身就是件好事。劉震在心裏也很贊同魯直的建議,甚至於,他還想着是不是要把其他縣的衙門也給精簡一下,能省則省嘛。

互相吵了一會兒后,意見很快就統一地分成了兩半,至於是哪兩半也用不着說了,同意的,和不同意的。

劉震決定還是表現得民主一點,全體投票表決。畢竟他還是只能算是外來漢,頂多到今年九月份他就得走人了,還有三個郡和全世界等着他去拯救呢,怎麼可能在山陽待上一輩子?但這些人,可是很有可能天長地久地待在這裏的。

投票的結果不怎麼明朗,但魯直的提議還是以一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

接着要討論的,就是要裁撤那些部門的人員了。

漢代的官僚系統十分嚴密,既繼承了先秦以來的官職設置,又在四百年的風雲變幻中有所創新,可以說,日後天朝長達一千多年的官職設置,甚至直到今天,都沒有脫開漢朝所開創的體系。

一郡之中,為首的是郡守,如果是王國的話那就是國相,秩俸二千石,郡國之中無論大事小事,全由其負責。

可以與郡守或者國相相比的是都尉,比二千石,掌管軍事,由中央任命,但在平時,內地的郡國一般都不設置,只有邊郡才會常設。

在郡守或國相之下,是郡丞或長史,秩俸都是六百石,二者在不同的行政區稱呼不同,都是是最高長官的副手,但由中央委派,算是對最高長官的監督。

再往下,就是功曹史(或稱功曹),五官掾和督郵了,分別負責人事、祭祀和監察治安。

但再往下,就有些混亂了。

因為小吏是由主管官員自行聘用的,只需要向功曹史報個名單就行了,到時候發放俸祿就照着名單來就行了,有的官員會多報,以求中飽私囊,有的官員會聘用一大堆人,卻又不做實事,俸祿也照拿不誤。

督郵雖然負責對官吏的監察工作,但若是自己有利可圖,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其視若未見。

而昌邑作為郡治,同時又有管理本縣的獨立衙門,其中的齷齪事更是數不勝數。

劉震要想保證精簡工作一切順利,首先就得對郡守府下屬各個部門了如指掌,同時還得定下規矩,不得私自聘用吏僚。

所以,很快,他的工作重心就轉移到郡守府的自我審查上面去了。

---------------

說實話,劉震也知道,很多時候,如果不是郡守府內容納了這麼多可以說是閑散人員的人,昌邑城的治安可能還要下降幾個百分點,畢竟,打算靠關係進來的人,就沒幾個不是不務正業的。

但子也曾經曰過,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郡守府畢竟不是垃圾場,不能隨便什麼人都往裏面放,治安可以改善,貪污卻沒辦法根絕,只能常年不斷地與之抗爭。

著名的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也曾經說過,有時候我們做事情,必須考慮更大的利益。

為了暫時的社會治安而留下長久的隱患,任何一個聰明人都不會這麼做。

五月初一,劉震正式簽署了精簡郡守府部門人員的公文,接近一百五十人被裁撤。

同時,代督郵陳宮由都尉李魏陪同,開始巡視山陽其他各縣,也在各地裁撤了數百人。

五月初一的新聞當然不止這一條,當天中午,山陽法務局正式掛牌工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大夢無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大夢無雙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為了更偉大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