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秋收時節暮雲沉
更新時間:2013-02-03
興平二年八月二十九日,經過了四十天的醞釀、規劃和繪製,劉震在許縣縣衙大堂向陳宮等相關人員公佈了大漢新都的規劃圖。
討論了一個星期,做了些細節方面的調整,然後做出整體預算再向曹操報備后,九月十日,趕着秋收結束,劉震發佈公文,在許縣以及周邊的潁陰、長社和鄢陵三縣募集民伕,並從河內和東郡抽調物資,正式開始了許縣新都的建設。
從整個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安全角度考慮,劉震把許縣的擴展方向定在了西北方,城市北部一直延伸到犢水南岸,現有的舊城區則作為外城的基礎,適當向南擴展一點后,再向西北大幅延伸。
但現在,他的重點並不是在極短時間內高效率地為劉協建造一個完美的囚籠,而是怎樣讓這個原本有着數萬人口的大縣能夠迅速地治癒戰爭創傷,恢復全盛時期的人口規模,並保證足以供養一個帝都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許都一旦建成,這裏就是天下的中心,若是沒有一點恢宏氣象,曹操還不得把他給罵死?
所以,劉震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天朝的至理名言。
---------------
魯迅先生說過,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公元2世紀末,這句話就是真理。因為在城郊野外,根本就沒有什麼像樣的路,除了秦始皇修的馳道和歷代皇帝為了方便泰山封禪而修的專用馬道以外,基本上都是路人一步一步踩出來的土路。
但不管怎麼說,這對並不擅長規劃道路的劉震來說,是件好事。
照着原來在河內的經驗,以許縣為起點,一條條寬闊平整的道路開始向周邊郡縣逐步延伸。
修路是個技術活,像劉震這種非技術宅就沒辦法摻和了,所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他只是在做一件事。
研究怎麼鼓搗全國連鎖的銀行。
關於銀行,劉震只熟悉一件事,取錢。
但他卻知道很多事,當然也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通過儲蓄業務實現融資,再通過貸款業務實現開銷,而兩者之間的差價,就是巨額利潤。
基本上,這就是劉震所了解的銀行。
在昌邑的時候,山陽士民銀行就是這麼做的。當然,一般的人家還沒有那個閑錢去做儲蓄投資,但士族和商人就對這個機構趨之若鶩了,異地存取,手續簡單,存錢還有利息,在士民銀行開業的當月,事先準備好的十二個銀庫就堆滿了四個。
與之相應的,山陽郡內的商業也因為資金運輸更為方便,貿易量大增,瘋狂的士族和商人們真正地體驗了一把一擲千金的豪爽快感。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許多讓劉震意想不到的問題。
首先是人手的問題,劉震雖然已經開學校教授相關的數學知識,並且漢代也已經有了體系相當成熟的十進位制運算和相應的運算工具——算籌,更不用說還有已經成書的“數學之祖”《九章算術》,但技能嫻熟的專業人員還是有大部分掌握在士族和商人手中,劉震手上的專業人員稀缺。
其次是各地分行的資金配置和調配問題。經過大半年的整修,以及並未間斷的修繕,山陽郡內的道路網已經趨於成熟,並且還在向外延伸,運輸方面的問題是用不着擔心的。
昌邑駐紮着兩萬黑山兵,又加上正在逐漸擴大規模的郡兵,還有李越正在訓練的捕快,資金運輸的安全問題也是不用擔心的。
讓劉震無法控制的,是更為隱蔽的問題。
如果有熟悉金融或者熟悉金融史的朋友想必都會知道,銀行最初是用來給人們兌換不同貨幣的,也因此而產生了最早的貨幣投機,劉震最開始的時候只是給昌邑配置了十二個銀庫,山陽其他縣則各配置了十個,而且也在開業之初依靠發行政府公債所得來的部分資金做了資金保障。
但很快,問題就來了。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成為商業城市,總有幾個地方的資金需求小於其他地方,在某個時期也總有幾個地方的資金需求瘋狂攀升,運輸安全不成問題,運輸速度和主管人員對市場的預知成了最主要的障礙。
幸運的是,劉震還沒有狂妄到直接發行紙質貨幣甚至虛擬貨幣的地步,銅錢依舊是主要的貨幣,這也讓他避免了遭遇貨幣通脹的窘狀。
然後,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劉震並不了解銀行方面的財政報表製作,當然這並不能算是個問題,銀行財務報表跟政府以及其他行業的財務報表並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關鍵在於,劉震對要怎麼發揮財務報表的作用一無所知。
負責銀行賬務的工作人員很盡責,財務報表做得那叫一個漂亮,收支明細清楚,分行損益情況一目了然,即使是劉震這個財務工作的門外漢也可以在沒有人講解的情況下看明白,但他卻不知道怎麼去分析。
一年四個季度,每季度賺了多少,全年賺了多少,劉震都清楚,但到了下季度,到了明年,需不需要擴展業務,需不需要增加人手,需不需要限制貸款迴流資金,他一概不知。
劉震覺得,他需要找個專業人員來為自己打理銀行了。
---------------
許縣雖然曾是個大縣,卻因為處在黃河漕運的輻射範圍邊緣,商業並不發達,不僅比不上同郡的潁陽和潁陰,甚至比不上已經遠離黃河漕運的昌邑。
但它的農業卻是昌邑所不能比的。境內上下兩條河流的合力灌溉,再加上豐沛的雨水,讓許縣城郊無論哪片地都肥沃不已,發達的農業彌補了商業的不足,成為人口增長的強大動力。
划好了城區的範圍,劉震將許縣城郊的耕地劃分為幾大範圍,每一片設立屯田校尉部,以屯田校尉為首,募集流民,主持屯田工作。
在濮陽就在這方面表現出極大興趣並且也有非常不錯的工作能力的任峻被他從荀彧手下挖了過來,為此劉震還專門跑了一趟鄄城,送了一擔紙。
而因為身邊缺少精於算術的能吏,劉震還請荀彧為他留心一下,荀彧卻當即就向他推薦了原山陽守兼昌邑長、現昌邑長代山陽守劉洪。
劉洪?那個老頭子?
劉震還記得自己剛到昌邑時這個並沒有給他多深印象的老頭子那張溝壑縱橫的臉,但他卻沒想到此老居然還是個隱藏boss。
劉震在昌邑待的時間不長,前後累加起來才有一年多,對劉洪也不熟悉,雖然劉震在昌邑發佈的命令都被出色地完成了,但他卻沒注意到這個沉默寡言的老人的功勞。
第一次聽到劉洪的名字的時候,劉震還竊笑了一下,這傢伙不是跟唐三藏傳說中的正牌老豆一個名字么?
荀彧可以說是三國著名的伯樂,前前後後為曹操舉薦的人才不計其數,劉震並不懷疑這個他沒聽過的劉洪的真才實幹。
很快,正在替劉震管着山陽的劉洪就被請到了許縣。
---------------
作為一個30后(公元130年生人,或有說公元129年,本書採用前者),劉洪的身體狀況並不比50后陳宮差多少。
見到劉震,劉洪並沒有表現出多少親近,這也是他的一貫作風,公私分明,不因為跟劉震共過事就要求特殊對待。
在劉洪來之前,劉震已經知道劉洪的一些事迹。
不誇張的說,他着實被驚訝了一把。
這不僅是個隱藏boss,還是個**oss!
劉洪,字元卓,是泰山郡蒙陰人。就像前文說的,這年代,只要是姓劉的,十有**都跟漢皇室有關係,而他則是光武帝侄子魯王劉興的後代,標準的宗室。
關於劉洪,最出名的是他在天文曆法和數學上的驚人造詣。他大約四十多歲的時候,因為父親去世,在家守孝三年,期間對《九章算術》進行了批註,因而受人關注,守孝期滿后就被闢為上計掾。
而在之後,他又受蔡邕推薦,與其一同編纂《漢書·律曆志》,並開始着手對東漢先行的四分曆進行修改。
中平年間,劉洪為修改四分曆而編製的乾象曆完成了初步版本,並被獻給漢靈帝,因為對月亮運動的準確描述而受到大加讚賞,並正式取代四分曆。
中平末年,漢靈帝特招時任會稽都尉的劉洪回京,議曆法事。然而當年靈帝駕崩,隨後董卓亂政,關東群雄並起,劉洪繼遷揚州刺史的袁遺之職,改任山陽守。
劉震很奇怪,他當初在昌邑時,怎麼沒人跟他提起這個人呢?
而且劉洪自己也很少跟劉震提起自己的光輝過去,只是一心撲在工作上,倒是稱得上一個循吏。
但那句話還是說得不錯的,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劉震在昌邑開辦學校的時候錯過了他,在開辦銀行的時候也錯過了他,現在,劉震可不會再錯過了。
對劉洪降階相迎的劉震朝對方伸出雙手,“老大人別來無恙,小子本應出城相迎,奈何公務繁重,還請老大人莫怪。”
劉洪倒退一步,“尊卑有序,大人乃是上官,豈可降尊屈就,有失禮儀?”
劉震一愣,倒也很快就明白了,老爺子這是根本就不在那些名聲啊禮節啊的,大隱隱於朝,相當地有科學家風範啊。
他也對劉洪的“不識趣”不以為忤,順勢朝劉洪拱了拱手,然後側身做出個“請”的姿勢,“小子請老大人來此,卻是有求於老大人。”
劉洪謙虛兩句,后劉震一步進入縣衙大堂,入席后,便問劉震,“卻不知大人有何事相詢,若是洪可為大人解答,自知無不言。”
劉震一笑,遞過一份資料,“卻是要請老大人看看這個。”
===============
抱歉更新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