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叫武小賢
偌大的甘露殿裏,鴉雀無聲。
女官太監宮女們跪趴地上,等着聖人的雷霆之怒。
聖人動了,她站了起來。
緩緩地繞了一圈,駐足在了李賢的面前。
低頭看着這個親兒子。
感覺很是陌生。
“李賢,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聖人的語氣波瀾不驚,讓李賢心裏一驚。
卧槽,我慷慨激昂巴拉巴拉半天。
難道,你還想弄死我這個可愛的好二兒?
麻辣隔壁的,看來,只能放核彈了!
突然,李賢抱住了聖人的大腿。
這還不算。
將腦袋貼在聖人的胸口,如個小娃娃一樣地摩擦。
“娘,孩兒叫武賢,跟着您姓武,您覺得怎麼樣?
娘,好不好嘛?
我知道了,娘,您是不是覺得武賢這個名字不好聽?
那叫武小賢,可好?
好兒子就是我,我就是武小賢!”
這該死的求生欲。
上一秒還在慷慨激昂擲地有聲,后一秒就化身成為賣萌寶寶。
這般巨大的反差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簡直無法想像,這會是那個一本正經的前太子。
“噗呲!”
跪着的上官婉兒實在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隨即慌忙趴伏下腦袋。
“頑劣不堪!”
聖人甩開李賢,冷哼一句踏步出了寢宮。
沒有發現胸口的衣服上,還有好二兒留下的鼻涕。
也沒有留下處置好二兒的話。
上官婉兒從地上爬了起來,朝李賢嫣然一笑,跟隨在聖人的身後。
聖人這是去處理李敬業造反的大事了。
“瑪德,殺不殺,你給留個話啊!”
說實話,面對武則天這樣的千古女帝。
李賢並沒有任何把握,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老娘的手裏。
罷了,事在人為,聽天由命。
想開了,心情也就輕鬆了。
身子一倒,躺在柔軟的地毯上。
沒一會兒,一股困意湧來。
鼾聲就響了起來。
洛陽宮,勤政殿!
李旦坐在御座上,面無表情。
李敬業在揚州造反的消息,已經在神都城裏傳開。
受詔趕來的文武百官,不是義憤填膺地對李敬業等反賊破口大罵,就是龜縮在一邊戰戰兢兢瑟瑟發抖。
有一部分摩拳擦掌,想要平叛立功。
這些人叫罵得最凶,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揚州,砍下李敬業的腦袋,就此在新朝封妻蔭子。
也有人驚得六神無主,差點哭暈在茅廁。
這些人跟李敬業沾親帶故,無不是在心裏,將李敬業的十八代祖宗,全都默默地罵了一個遍。
李敬業造反,太過於突然,誰也不曾預料到。
聖人的寶座在皇帝的御座之上。
面無表情地看着滿朝文武的各種作態。
之前被李賢刺激的神經,已經恢復了平靜。
李旦沉默了半天,見母上大人始終不說話,無奈之下就開口道:“李敬業造反,諸卿有何對策?”
李旦這個皇帝的話一出口,喧鬧的場面一下就變得安靜下來。
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獻策,剛才叫囂得厲害的人,全都閉了嘴。
這在預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
李旦是皇帝沒錯。
誰都知道他就是一個傀儡,頭上的那位還沒開口,你現在附和皇帝出謀劃策,惹怒那位可咋整?
這些年。
連李氏皇族和忠臣良將都被殺怕了。
大家也都學乖了,沒必要拿着大好頭顱,去挑戰屠刀的鋒利。
這就尷尬了。
李旦很無奈!
聖人的目光從一個個沉默不語的文武大臣身上掃過。
心裏有些遺憾。
也不免暗嘆,這些人都沾上毛變成猴,學精了。
不像以前那些傻逼,動不動就慷慨激昂巴拉巴拉地出來找死。
沒事,慢慢來,老娘預定的人頭,一個都不會少!
聖人冷冷一笑,說道:“不是還有一篇檄文么,讀來給朕聽聽!”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
念者不敢再念,趴伏在地!
“有點意思,拿給朕親自御覽!”
聖人拿着討伐自己的檄文,瀏覽了一遍。
不但不生氣,反而讚歎起文采,甚至當眾親自朗誦起來。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
偌大的宮殿裏,上百大臣、侍衛和太監,皆鴉雀無聲。
只有聖人朗朗的讀書聲。
“……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
聖人的聲音落下。
所有人都戰戰兢兢,更不敢出聲。
“書寫檄文的人,當真是好文采,可知是誰人所作?”
聖人不商議平叛大事,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稱讚書寫檄文的人,這讓眾臣都很是不解。
這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
李昭德硬着頭皮奏道:“啟奏聖人,此檄文乃是駱賊賓王所作!”
聖人嘆道:“如此大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
特么的,人在地上跪,鍋從天上來。
宰相之首裴炎跪地請罪:“臣不察,致使賢才淪為叛逆,請聖人治罪。”
聖人揮手,非常大度地道:“天下賢才層出不窮,這也不能全怪你,起來吧!”
“謝聖人恩典!”
武三思抓住時機,立即拜倒在地,大聲疾呼:“聖人胸襟寬闊如海,實乃是天下賢才之福。”
有了武三思的領頭作用,依附他的大臣有樣學樣,歌頌之聲不絕於耳。
“馬屁就不要拍了,徐敬業反了,誰去平叛?”
聖人說出徐敬業這三個字,這是剝奪了當年太宗賜予徐績的李姓了。
“臣願往!”
一個個文臣武將立即跳了出來。
徐敬業,跳樑小丑也,大軍一到,灰飛煙滅。
這等平叛大功,等於是天上掉下來的,傻子才不去爭搶。
跳得最歡快的人,無疑是武承嗣和武三思兄弟倆了。
其餘人見這兩貨跳出來,也不敢爭,轉而依附着武氏兄弟,要當二人的馬前卒。
聖人的目光,注視在眾星捧月中跳得最歡的兩個侄子身上。
腦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不久前李賢說的話。
“還有誰主動請纓?”
有武氏兄弟在,沒有人再主動請纓。
心向李氏的人,都在避嫌,畢竟徐敬業造反帶來的牽扯太大。
其餘人就不用說了,不是中立明哲保身,就是投向武氏。
“李孝逸!”
出乎預料,聖人沒有指派武氏兄弟,見沒人主動請纓,開始直接點名。
“臣在!”
被突然點到名字的李孝逸心頭一震,又驚又喜,出列拜倒在地。
李孝逸是淮安王李神通的兒子,曾率軍抵禦過吐蕃軍隊頗有戰功,深得先帝和聖人的信任。
李孝逸屬於李氏皇族,聖人點他的名,自然有她的考量和用意。
“李孝逸擔任左玉鈐衛大將軍、揚州道行軍大總管。魏元忠為監軍,李知士、馬敬臣為副將,率軍三十萬進討徐敬業。”
“臣領旨!”
李孝逸大喜過望,他萬萬沒想到,這份平叛大功,會掉在他的頭上。
聖人又頒佈了一系列針對平叛的旨意。
這還不算完,聖人站了起來,低沉地道:“削去徐績一切官爵,掘墓開棺,挫骨揚灰!”
這般森冷的話語,讓人膽寒。
不是膽寒徐績死去多年還被開棺戮屍,而是一場腥風血雨,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