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
不建議先看小結
可能有些亂,但我只能儘可能的整理前幾章出現的一些詞彙,
擁抱自己,與自己和解:
方法:每天起床對着鏡子說:(你的名字),我喜歡你,以前的種種(具體看個人)錯誤,種種遺憾,種種悔恨,都已經過去了,我接受你,沒關係,都過去了,別害怕,別緊張,別恐懼,出來吧,別再畏畏縮縮,畏首畏尾,因為現在的你是全新的你,
當你接受了自己,便能事半功倍,(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元:即為元認知,又叫反思能力
如果你是思維本身,那麼元認知就是捶打鍛造你思維的鎚子,讓你的思維儘可能的完美無缺陷(元認知需要新認知不斷的加入方可以儘可能的完美鍛造思維,也可以說新知識是元認知的動力源,無新認知的加入,反思能力停留在原地,也只是用以前的認知來捶打你的思維,猶如原地踏步),而新認知需要不斷去看書,並且用自己的語言把你看到的一部分讓你印象深刻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這樣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知識,假如你只是看過,有印象深刻的,照搬寫下來,這樣的知識,等同於複製粘貼,毫無意義可言!!!它們也不屬於你,
當有了新認知以後,你就要去實踐了,
當你學會了運用反思能力來思考發生在你身上,發生在你周圍的人事物的時候,並且試着去寫下來,寫下有沒有改進的地方,有沒有不到位的地方,改善方法是什麼,那麼你就真正的醒過來了,而不是整天隨着自己的性子,隨着自己的情緒,隨着自己的本能去做事
人有本能腦,情緒腦,理智腦
當你感覺到危險的時候本能會控制你躲避危險,而本能會讓你遠離危險的地方,本能長時間會喜歡安逸,舒適的地方…
而情緒就是你的喜怒哀樂,你所有有關情緒的都是情緒腦再控制你
而理智腦是我們的指揮官,它只有指揮能力,還很弱小,就像一個小孩子,但我們真正需要運用的就是理智腦,正如平時我們所說的:你能不能理智點,
裏面提到的啟元,同為啟蒙讀物之意,如果你沒有讀書,不喜歡讀書,但是想改善自己(成年人/在校學生),想“醒”來,建議你從“微習慣”,“認知覺醒”“認知驅動”順序閱讀,
裏面的行者為行動/實踐之意
真正能讓我們成長的是自己的認知,實踐,態度,對外的人事物的認知實踐態度影響最終結果,對內的自我認知,自我定位又決定了你對外的態度,
文中提到的修鍊是為冥想,
鍛煉你的專註力,看書也需要專註力,寫作,做事,學任何東西都需要專註力,我寧願花15分鐘專註的做某件事,也不願意用一個小時狀態不好的持續做某件事!
具體可以百度冥想,有不同的方法,看你適合什麼樣的,
有觀想7個小球讓小球保持上下沉浮的,可以讓自己放鬆寧靜下來
有觀想一個光點不斷凝聚光點的,有光源不斷散發光點的
有關注呼吸本身的,隨時溫柔的把散發的思維收回關注呼吸本身的
以上有不同的作用,具體查閱百度
老村長不想動彈意為熵增,最好的方式最好的習慣,內外的成長都是一輩子的事,停下來就會退化……內外皆如此(當然各個年齡段的人退化速度不一樣,)
文中提到的清晰,
是為清楚,我們必須搞清楚每件事的原因,你為什麼這麼做,你為什麼這麼想,你為什麼會有這樣那樣的反應,那樣的舉動,“人生是在不斷消除模糊”,模糊的認知,模糊的自己,模糊的自己對每個人事物的態度,舉動,
文中提到的二元是為黑與白,
對與錯,好人和壞人,
我們絕大多數人就活在二元的世界,非黑即白,不是對就是錯,不是好人就是壞人,不是喜歡就是討厭(多數人內心的認知是這樣的),我們的世界是多元的世界,複雜的世界,理解了二元,我們就能在複雜的世界裏做簡單的自己,即使討厭它不會因為這個認知而表現出對它不好的態度,而是可以接受,雖然還是不喜歡,但卻並不反感了,因為不是有黑有白,還有它本身的種種因素在內,知道這些也就不在執着於對錯是非和黑白了,當然你還要擁抱複雜,接受複雜,吸收複雜,然後你就能事事堪破本質,直至內在,便能放下我執,豁然開朗
多角度看待,思考問題的方式,新的視角
文中的祂代表潛意識,代表反思能力,也可以代表第六感,
我們的終極能力,突然而來的靈感
絕大多數功成名就的人成事都是從這突然而來的靈感開始的(它也需要新認知支撐才有可能出現)我們不斷的去經歷,不斷的成長,反思,實踐,打磨都和靈感息息相關,就像古代說的頓悟,突然有靈感你得趕緊把它記下來,因為那是一切重大改變與開始的契機!!!
文中所提到的無識之地意為反思能力還沒有從被動,覺醒為主動的人,所在之地,所以提倡我們每日反思,寫下來
文里提到的做運動都知道了,就是鍛煉,沒錯,鍛煉可以提高思維能力!如果思維用水缸盛裝起來,那麼鍛煉是增大水缸的過程,水缸大了能裝下更多的思維,鍛煉就是在改造你的大腦結構,讓你思維更清晰,更靈敏,所以鍛煉過後做事,看書,思考更能事半功倍,當然,當你停止鍛煉,擴大的水缸會慢慢變回來,這也是熵增,
文中提到的心裏暗示
舉個例子:我不是在看書,我在和智者聊天
我不是在運動,我在做遊戲,
以上方法為微習慣的進階
文中的提到的知識之書為個人靈感
假如我們每個人大腦里都有一顆樹,你的現在為止的所有屬於你的認知都在這樹上,分不同的枝丫
有二元,多元,黑白,認知本身
醒,三重大腦,理智,本能,情緒,
以上種種的理解,現實應用,對外的態度,想法,應對方法,等等……現在為止還不夠完善,完善以後我會寫下來………
文中祂打磨世界樹的過程亦是吸收新認知打磨的過程……“祂打磨的(完美”也就是對現在的你來說認為的完美”,其實現在為止它(認知)並不完美,而是有認知缺陷,只能相對昨天完善和完美,其實並沒有完美,我們永遠都在路上,一生都是(就像我現在也有認知缺陷,我們人人都有!)
文中的外修為對外的態度,自己的身體,對外的事物的態度,看法,舉動行為
內修即為即為建造自己認知之樹的所有過程,包括打磨,反饋,發生在你思維中的一切決定,
文中爺爺的拐杖元器,意為意義,你所有一切的內外活動總是有一個意義在內!需要自己尋找,反思
文中機緣意為反饋,
當你用自己的話把新認知,說出來,收到別人正反饋,你便會更有動力去提升自己的認知,提升你自己,比如:我現在就在做這件事本身!!
暫時的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