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天傾地覆,日月無光

第217章 天傾地覆,日月無光

運河兩畔,楊柳青青,天朗日清,和風送閑,正是一派好風光。[..]

明麗的春光灑在河面上,漾起了陣陣金色的漣漪,水波悄然搖動着船隻,拍打着河岸,彷彿正在鳴奏一曲江南小調,盡顯悠閑之意。

一艘畫舫,正靜靜的停靠在水地方。

畫舫這東西,在江南水鄉可謂習以為常,不過在北方卻不多見,只要太液池裏有那麼幾艘,是供皇帝和后妃們賞玩的。

而運河,則是京城附近,最為繁忙的水上樞紐,縱有達官貴人想沿河賞玩風景,也不能夠搞來這麼一艘大畫舫,而且還大咧咧的停在河中間。

換在往常,這艘不合時宜的畫舫一定會招來眾多路人的強力圍觀,聲討斥罵者一定也少不了。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此刻河岸上雖然也有人,不過卻沒誰敢向畫舫方向張望,這些衣甲鮮明的軍士,都是背朝畫舫,警覺的望向周圍。縱有那麼幾個不安分的,也只能是趁着沒人留意,偷偷回頭張望兩眼而已。

不斷盯着畫舫看?不要命了?要知道,眼下,天下最尊貴的一群人,可都在下面呢!其中包括了皇上,兩位閣老,六部九卿,侍郎御史,還有一群佛道高人,用個大逆不道的說法,要是有人把這艘船給弄沉了,大明朝局立刻就會崩潰,整個天下都要墮入亂戰當中。

這種可怕的事情當然不會發生,京畿周邊如今都曾經戒嚴。宣大、薊鎮等邊防重鎮也接到了聖旨,軍將們凜然奉令,嚴防死守,不給韃虜任何可趁之機。

凡間的敵人,是不能夠要挾到這裏的,最大的要挾,是天劫!

這些尊貴的人物。正是為了以防萬一,故而才到了這個遠離京城的地方。在船上落腳,異樣是為了以策萬全。

此次天劫由金丹惹起。按照五行生剋的規律,來的很能夠是雷火之劫。異樣依此規律,水上是最安全的地方。火克金。水克火,就是這麼個道理。

軍士們也很認可這個道理,所以,護衛的隊列離河岸相當之近,為了爭個最靠里的地位,眾兵爭得頭破血流,甚至還發生了多起鬥毆事情。

離得越近,就越方便跳水,雷火來臨的時分,就越安全啊!

不光是他們知道這個道理。呆在城裏沒走的百姓也知道。最近,城裏的陶瓷匠和木匠都很忙,水缸、水桶、水盆,甚至連馬桶都曾經賣得脫銷了,就是由於水克火這個說法。

人們都揣摩着。萬一老神仙頂不,大伙兒只能自給自足,到時分大人鑽進水缸,小孩鑽水桶,也不失為一條生路。至於水盆什麼的……人的確鑽不出來,但好歹也能點綴水不是?到時分往身上一潑。沒準兒也能多掙幾分生機啊。

相較於小民小兵們的愚笨和盲從,船上的大人物們就精明多了。

除了嘉靖帝之外,這船上就沒幾個置信有天劫的。練個丹就能遭來天劫?邵元節在京城呆了十多年,練了有數丹藥了,京城不還是好好的?縱說邵某法力不濟,道行淺薄,可集腋成裘,怎樣也得見點端詳才對吧?

可是,這些年大明雖然天災不斷,但京城卻不斷風調雨順,安泰得很,天劫之說,實屬荒唐。

可還是那句話,不管事情有多扯淡,只需皇上認可,大伙兒就得仔細對待。

想反對?可以!不過不能拿聖賢大義當憑據,只能從神道方面想辦法;想支持則比較容易,推波助瀾就可以了。

比如張首輔做的就很好,官方謠言乍起,還沒有定論的時分,他就把家人大張旗鼓的送出了京城。朝中大臣都明白,老張這是為致仕做預備了,可普通民眾不知道啊!他們只當首輔大人帶頭開溜,要從天劫下逃出生天呢。

首輔都帶頭跑了,誰還有心思再爭論不休?自家早做打算方是正理。

徹底丟了言論爭場,清流們也不氣餒,眼下成績的中心不是言論,而是所謂的天劫,實踐上的障眼法。只需能窺破其中玄虛,再找個不怕死的把事情捅破,就算皇上嘴硬不認賬,心裏也會生出芥蒂來。

沒了聖眷,一個神棍還有啥可怕?

懷着這樣的心思,朝臣們的留意力都很集中。

大道士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有數的目光;一言一行,則是被眾人熟於胸,並反覆揣摩琢磨,從某種角度下去看,他也算是享用了一把聖人的待遇。

“陛下,時辰將至,您還有沒有什麼吩咐?”劉同壽穿了一件八卦道袍,身後楚楚還是當初去餘姚騙人的那身打扮,獨一的不同,就是女孩手裏捧了把桃木劍。這還是劉同壽第一次這麼鄭重其事,看得嘉靖也是一陣眼皮子亂跳。

“嗯。”嘉靖看起來也有些緊張,他不置可否的點點頭,突然指着船舷問道:“那裏是在做什麼?”

劉同壽嘆了口吻,一臉的悲憫之色:“雖然師父他老人家以慈悲為念,不惜己身,來挽救蒼生,但雷火天襲,乃是天威,他一介散仙,縱有些法力,又怎樣抵擋得?若有個萬一……我師徒不過山野閑人,縱死亦無大礙,萬一若是驚了聖駕,卻怎生是好?所以……”

“所以你就掛個帘子給擋了?”嘉靖顯得有些不稱心,他皺着眉頭問道:“難道一道布簾就能擋得雷火?”

嘉靖雖然脾氣執拗,但他的耳根子其實也很軟,闢謠對他是有影響的。近段工夫,邵元節等佛道中人在宮中吹風,朝中又有清流們鼓噪,搞得他很煩。如今,劉同壽又要掛布簾,怎樣看。怎樣像在玩把戲,他自然很是不爽。

“陛下差矣。”劉同壽全然不為所動,“天雷地火,無堅不摧,別說一道布簾,就算是數丈厚的城牆,一樣跟紙糊的似的。完全起不到保護的作用。微臣之所以請陛下移駕於此,就是為了避過雷火的鋒芒,這裏是安全的。”

“至於這布簾……”劉同壽奧秘兮兮的一笑道:“陛下有所不知。這雷火的殺傷,其實不只是直接擊中才會產生,而是分為幾種……其一。被雷火直接命中者,自然化為齏粉,形神俱滅;其二,雷火落地,會化為颶風,席捲四方,擋者披靡;其三,則是雷火發出的強光……”

“最後,雷火本身乃是至剛至陽之物,然則物極必反。陽極返陰,其中還蘊藏有陰火!陰火此物,明面上的威力遠不及陽火,實則不然,此物至為歹毒。一旦沾染人身,便如跗骨之蛆,蝕人精元,侵人魂魄,消弭功德……”

劉同壽沉默寡言,說的煞有其事。哪怕是最堅決的反對派聽了,身上都是一陣冷冰冰的,本來就好這口的嘉靖自不用說,臉上的神情都有些凝重了。

也就是這裏沒有第二個穿越者,否則一聽就明白了。劉同壽說的這哪是什麼雷火啊?爆炸,衝擊波,強光,最後還有核輻射……分明就是原子彈么。

“微臣這布簾非是凡物,乃是先師授下的護魂幡,下面有九九八十一道符籙,乃是微臣手書,各道派的長老共同持咒,歷經三七二十一日,方才功成,是件法器。此幡能擋強光,亦能抵擋陰火,故而臣方斗膽,以之護駕。”

那布簾黑黑厚厚的,擋光一定是沒成績,至於陰火……咳咳,誰不信可以央求下船么,反正皇帝是信了的。

劉同壽信口胡謅,嘉靖卻深以為然,其別人相互看看,倒也沒人跳出來找不直爽。

捉賊捉贓,不讓神棍表演充分了,還怎樣抓他的馬腳?何況……

“轟隆隆……”

就在這時,一陣驚雷猛然炸響,在天邊滾滾而過,彷彿遠古的戰歌普通,充斥於天地之間。透過黑布,依稀可見陣陣閃光。

眾人一驚之下,低頭急看時,驚覺天色突然暗了上去,西邊的天空中,一片望不到邊際的黑雲滾滾而來,瞬間就遮了大半個天空。

風雲突變!

真是天劫!?

船上一陣騷動,岸上更是驚呼連連。

不少軍士甚至不顧軍紀,脫下盔甲,扔掉武器,直接跳到水裏去了。他們可沒有寶幡護體,不自救怎樣成?

軍官也顧不上勸止,他們本人心裏也在打鼓呢,雖然還沒往水裏跳,但腳步卻曾經往那個方向挪了。反正運河的水不是很深,就算穿着盔甲跳出來,也不會被淹死……

京城方向,驚叫聲更是驚天動地的,身在數十裡外,依然明晰可聞。不過,京城百姓受驚的快,消停的也快,第二聲雷響時,就沒人再出聲了。封神演義里說得清楚,逢天劫時,鬧出的動靜越大,越容易被雷公盯上,喊那麼大聲,不是找死嗎?

當然,也有人保持着鎮定,比如夏言就是。老夏不但沒有驚呼出聲,或是張皇四顧,而且還與邵元節對了個眼色,兩人都是冷笑連連。

小賊的確有些手腕,居然算準了這場雷雨,連時辰都預算得這麼剛剛好。只惋惜,他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邵真人在此道上的造詣,也是天下數得着的!

哼哼,皇上,早就知道會有這場雨了!想靠這點小把戲就矇混過關?門都沒有!

“劫雲已至,諸位道友,且各站方位,助貧道施法,共渡此劫!”劉同壽一聲斷喝,招呼飛雲等老道一聲,然後從楚楚手中接過桃木劍,腳踏七星,一套太極劍曾經使將開來……

沒錯,就是太極劍,這年頭這套劍法還沒被創出來,也不虞被人窺破玄虛。這套劍法慢中有快,看起來倒也似模似樣,算是跳大神的新思緒。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口中歌訣不斷,手中劍訣不停,雷鳴電閃中,一式三環套月曾經使出。

“大廈將崩兮,人難扶……”黑雲壓城,烈烈風起,劉同壽舞劍的身影,卻讓人感受了一種奇特的美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道家誦經,比之和尚念經,更有美感,也更富韻律,而道家第一經典的道德經,更是包含着天地至理。

天傾地覆,日月無光,蒼茫天地間,唯有這畫舫之上,仍保持着安靜與祥和,那裏有經聲琅琅,劍舞飄飄。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朝第一國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朝第一國師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7章 天傾地覆,日月無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