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西取党項 (十)

第十四章 西取党項 (十)

誰都不清楚,一場動員兩百萬人的戰役失敗會有什麼後果,涉及四十萬禁軍、一百五十萬役夫、二十萬胥吏工匠、十餘萬陝西緣邊蕃漢弓手、另有輸糧商賈若干。

但民間給出了某種可能,年中京畿米價一石九十錢,而今一石一百五十錢,運至陝西緣邊還得再翻一倍。

米價越漲,恐慌心理越嚴重,彷彿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往往又有聯動效應。

冬衣價格飛漲,帶動帛、綿、絹。

開封府、河南府、京西路、東南五路、川峽四路的人工飛漲,驢騾等牲畜全在陝西緣邊輸糧。

京畿水利幾乎停擺,都水監、三司修造案等百司工匠正在陣前干逆向工程。

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一石糧食由楚州轉般倉運至耀德或是石州,折損七十斤,僅剩五十斤,還得肩負起賑濟党項婦孺的重任。

丁謂在京畿計度平夏軍物資補給,焦頭爛額,苦不堪言,不得不以私信的方式勸劉緯儘快結束戰事,陣前損耗遠遠超越預期,物資儲備很可能堅持不到明年六月。

與丁謂水火不容的寇準也有這種捉襟見肘的窒息感,嚷嚷着讓劉緯惜糧撒錢,畢竟錢的輸邊折損只有兩成……

其實,文武百官均有所悟:平夏軍不是在用兵,而是打後勤。

高達一比五的戰勤比,冠絕古今,成效如何,善待檢驗,但朝野上下已達成共識:夜長夢多。

所以,「編戶齊民」、「免稅十八年」、「男二十為丁」、「女子無役」等援疆政策的出台水到渠成。

史稱「天禧新政」,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

效果立竿見影,宋軍堅持施粥三個月贏得一定的党項民心、信心。

龍州、洪州党項壯丁已奔赴靈州,而老弱婦孺在十里井、長城嶺受了宋軍長達一個月的賑濟,日子過得比太平年份還舒適,又聞拓拔德明烹童男童女款待契丹來使,遂殺守軍舉城投附。

這事還要從蕭孝誠等人借道石州、經麒府路回國說起。

契丹使團出夏州境時,拓跋德明突然遣使來告,願用朔方郡酬契丹來援,以標榜靈州形勢危急。

蕭孝誠有驚無喜,佯裝心動,執意借道石州打探宋軍虛實,並獲何亮、藍繼宗置宴款待。

推杯換盞之間,何亮為宋軍圍三闕一辯解:「拓跋德明的小伎倆難登大雅之堂,石州党項守軍尚且一日三餐,夏州身為後方怎麼可能易子而食?蕭使萬勿介懷,莫為流言所困。」

「何部署是說……」蕭孝誠強作鎮定,「不會,不會,某隻是聽他說……」

「嗷嗚!」不是每一個契丹來使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由回想起那日拓跋德明舉證時的情景。

「不得失禮!噗嗤……」蕭孝誠咽下一腔穢物,卻壓不住胃中翻湧,還是吐了個昏天黑地,灰頭土臉的奔麒府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次日一大早,宋軍便與党項守軍打起了口水戰,痛斥拓跋德明蒸童男童女款待契丹來使。

真相如何,不可而知。

石州城內的婦孺蜂擁而出,翻越崇山峻岭,趕赴龍州吃宋軍賑濟。

党項守軍無動於衷,還為省下一筆軍糧而沾沾自喜。

帶給龍州、洪州的衝擊卻是無以倫比,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般党項婦孺不明白「編戶齊民」的意義所在,但「免稅十八年」、「女子無役」、「男二十為丁」人人都懂,她們有足夠的時間把子女養育成人。

何亮的反應更積極,凡龍州、洪州婦孺投誠一律以俘敵論,給景德銅錢四百,願事農耕者,給牛一頭、良田三十畝,每畝輸米四升,仍以十八年為限。

石州党項守軍蠢蠢欲動,隸屬於銀州的萬頃待耕良田就在眼皮子底下晃來晃去。

何亮在急奏中道盡復耕的迫切性,石州、銀州、綏州有田不下三萬頃,每畝輸米四升可安党項諸部民心,國家雖無進項,陝西軍糧卻不用再從內地轉運,兩相周濟,利大於弊。

……

耀德城竣工。

從外面看,是一座不亞於靈州的雄城。

在裏面看,風吹草低見牛羊,六座糧倉之外,再無任何建築物,全是密密麻麻的氈帳,僅用幾道坊牆區分出了官府、軍營、居民區,深得契丹中京、上京神韻。

禁軍仍在城外結陣而居,反倒是役夫、工匠住進城內,每一帳均設有炭坑,燒煤取暖。

李士衡已經滯留半個多月,但心情不再像來時那麼迫切。

鹽池青鹽正以百萬石為單位,經輸糧車驢源源不斷的運抵京畿,再加上荊湖北路的部分役夫提前回鄉,糧價總算有了幾分穩定跡象。

西軍正在東郊挑選弓手,輕馬射而重步射,凡步射弓一石一斗、馬射一石以上,每月給料錢三千、米兩石。

緣邊漢蕃弓手、党項降兵、吐蕃等西羌部落趨之若鶩,應者如雲。

李士衡有些摸不着頭腦:「弩不適用?」

石普道:「方便、快捷不如弓,陰山、天都山以西後勤難以為繼,弩的效用要差一些。」

李士衡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靈州尚杵在百里之外,平夏軍的心卻已在千里之外,他硬拉劉緯往北邊去,話裏有話:「仁多阿狸所擺大陣很有氣勢,看着鼓舞人心。」

劉緯直翻白眼:「那是軍姿,西軍性野,先斂其野性,方能為國家所用。」

李士衡煞有其事道:「禁軍演武也可以改一改,跟雜劇似的,遠不如西軍軍姿莊重。」

劉緯打趣:「寇相公、丁參政不是讓計相回延州待着嗎?這次估計得加上曹利用。」

李士衡啐道:「內藏庫、左藏庫的家當全壓在西線,就算我人待在延州,心也在耀德城。再說了,馮樞密嫌我在延州礙事,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劉緯笑道:「首戰告捷之功,受點委屈也是應該的。」

李士衡一肚子牢騷:「戰前讓我鞠躬盡瘁,戰後又拉着我請設延安府,如今……」

一騎飛報:「韓帥請參政赴南郊大營,投台已成。」

耀德城南郊軍營正中,一座三丈高的土台憑空而起,底寬十二丈,頂寬七丈,置有投石機一架,縶索五十、拽索一百二十五、投手二百五十人。

韓守英喜不自勝:「加水可行,結冰很快,試投百次,再沒塌過。」

李士衡恍然大悟:「是在等天寒地凍?」

劉緯意氣風發:「也是讓拓跋德明聚眾,一舉成擒。」

天禧四年,十二月初十。

曹瑋部出秦州,擊吐蕃李立遵部。

周文質領騎兵五萬,自鹽州出長城西進,拔二十一砦,沿黃河南下,於十二月十六日會帥司於靈州。

次日,宋軍發六十萬役夫,於靈州城牆十丈之外,築九丈高台四座。

因為在弓、弩的有效射程之內,箭如飛蝗,你來我往。

三日二十八戰。

宋軍用箭七十一萬枝,將党項輕騎死死按在城門處,又以緒棚、巢車、木幔等攻城利器護得役夫及高台周全,截得敵箭七萬餘枝。

十二月二十日,大雪。

劉緯、石普、韓守英在靈州南門大祭裴濟。

這是一場遲到二十年的救援,咸平五年,清遠寨陷,靈州孤軍無援,時任知州裴濟刺指血染奏求救而不得,滿城皆沒。

而今,清遠寨已成清遠城,又多出溥樂、耀德二城,靈州再不是絕境。

黃昏。

世人目光聚焦於靈州城時,一百五十裡外的鳴沙川硝煙四起。

鄧守恩架浮橋兩條,河索七條,佐以舟、筏四百,使戰線綿延十餘里,順利強渡黃河。

是夜,已為冰雪覆蓋的三丈土台堅不可摧,西路軍遂以巨石破靈州。

党項守軍驅火牛、火馬八百填北門壕溝,黃河彷彿黃泉,多出二千餘只無主渾脫隨波逐流,兩岸哀嚎徹夜不絕。

是夜,党項河北守軍決漢延渠、光祿渠等水利工程,寧夏平原終成一片澤國。

夜半鬼讀書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禧盛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天禧盛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四章 西取党項 (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