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3教16派81門

二十七:3教16派81門

馬賽彪抬頭一看,舅爺和奶奶都變了臉色,當然不敢胡說,就把高先生的話又說了一遍。

謝安聽完,點點頭:“這個司徒朗和姓高的幕僚竟然還記得俠義道,也是有心人吶。”

張十三問:“師父,您老人家就別賣關子了,這個俠義道是什麼東西?我怎麼看您老還挺緊張?”

謝安一個耳刮子打過去,張十三捂着臉就哇哇大叫:“哎也?師父,您別打啊。”

謝安怒道:“別沒大沒小的,給我滾一邊去。”

張十三黑着臉,規規矩矩站在一邊,馬賽彪見狀哈哈大笑,知道舅爺心裏確實認了這個徒弟。

“俠義道的事情,十分複雜,涉及到幾百年來的武林局勢的變動。”謝安轉向張定山說:“你既然認我作師父,怎麼能對武林之事一無所知呢?也罷,我就從頭再說說吧。”

張十三明白,這裏只有自己不懂武林的事,師父專門說給自己聽,這是栽培自己,於是鄭重地點頭,仔仔細細地聽起來。

——————

謝安咳嗽一聲:

“這武林之中,有僧、道、俗三大宗,也稱為三教。一切武功、法術,追根溯源都出自這三家。”

謝安進一步解釋說:““僧”指佛教,本是外教,但是傳入中原幾百年,經過我中原能人義士對其教義的增刪補定,現在已歸於我類。歷代高僧大德傳下不知多少武功絕學,高深法門。

“道”是道教,本土正宗。道法、武功源遠流長,那是一等一厲害。”

至於“俗”,是世俗門派,武功法門都有自家的起源傳承。另外,俗家的機關、用藥,各種獨門技藝層出不窮。

千年以來,武林三教日益繁盛,根據所用武功、法門不同,又誕生了不知道多少門多少派。這門派一多,就紛爭不斷,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最後一片烏煙瘴氣,怎麼辦?

於是武林中有頭有臉的高手們牽頭,在太乙金丹道的總壇—太乙山翠華觀召集了武林中絕大多數門派共同參與的一場大會,這場武林盛事後來被稱為:“三教聖人大會”。

大會推選出影響最大,行事最公正的十六家門派。從此武林中的各項事務,以十六派共同商議來決定,這就是咱們武林的“十六派議事”。”

謝安頓了頓:“還有無數的小門小派,三教聖人大會就對這些小門小派進行了合併,最後合成了八十一家。至此就形成了“三教十六派八十一門”這一武林格局。

各門各派從此嚴格約束門人弟子,以弘揚宗法,習武強身為宗旨,不能隨意爭強鬥狠,更不能過多參與紅塵俗世之事。

從此之後,武林就有了秩序,大家都在“三教十六派八十一門”的規則下行事,有大問題,則是十六派商議決定,此後的三百年間,無論朝代更替,戰亂興衰,武林門派之間都保持着安寧。”

張十三聽的雲裏霧裏,問道:“師父,這什麼聖人會又不是官府,怎麼別人就非得聽他的?”

謝安笑着說:““三教十六派八十一門”一定,武林門派之間的關係就確定了,如果有誰做了損人利己,奸盜邪淫的事,大家一下就能找到他出身的門派,他的門派不管,就往上找到十六大派,十六大派行事公正,一定會管!這樣,破壞規矩的人,一定逃脫不了懲罰,所以大家都必須講規矩。”

“什麼啊?這不就跟我們混碼頭一樣啊?混城裏的要是到我們碼頭上來打野食,

我們就是揍了他也沒事,他要是在這裏打了人,跑了,我們就去城裏找罩着他的老大,他老大還得給我們賠罪!要是有外地的混子來長清縣找事,咱們不管是混哪裏的,都要干他!干贏了,咱們臉上都光彩,干不贏,大家都笑話你!”

張十三恍然大悟,“什麼武林江湖的,原來這武林也是混的。”

謝老太太聞言笑開了花,一邊笑一邊說:“我孫兒定山說的還真就是這麼個理!”。

張十三聽老太太誇自己,心裏那個得意,又問道:“那師父,混武林的,有不在這八十一門裏面的嗎?”

謝安一愣,點頭笑着說:“當然有,不在這八十一門中,自然就不歸八十一門管,當然就更不會受到三教十六派八十一門保護了,這些門派,我們武林中叫外道,外門。半懂不懂的人,就叫他們邪門歪道。”

“原來這邪門歪道是這麼來的。”張十三哈哈大笑,轉頭問謝安:“師父,這麼多門派,那您老人家是什麼派?”

謝安聞言,佯怒道:“混賬!虧你一口一個師父叫的便宜,現在才問我出身?”

張十三正要接話,只見謝安忽然滿臉肅穆,慢慢站起身,整理整理自己的衣服,向西南方向拱拱手,朗聲道:“我屬三教中的道教,出身十六大派中的龍虎天師道,乃是龍虎天師道總壇—雲錦山天師府傳人。謝安是我的本名,外人不曉得。在武林中我別有名號,人稱“手執金刀常進寶,吉祥道人,謝天麟。”

張十三一看師父站起來,哪裏還敢坐着,也趕緊站起來。同時在心裏默念師父的出身,生怕自己記不住。

他心裏想的明白:老師出身名門大派,這在武林裏面就好比是大碼頭裏面的大混混,大混混不靠打,靠的就是名頭響亮,一說出來大家都得給面子。老師的外號那麼長,名頭聽起來就大,一定要記住了才好唬人!

馬賽彪對於武林掌故自然都門清,他急於知道俠義道的事情,就追問說:

“舅爺,那這俠義道到底是哪一派的出身?我怎麼沒有印象?”

“哎。”謝安謝天麟被自己外孫打斷,這才慢慢坐下,用手握住自己的空茶杯說:“俠義道么,這就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了……”

張十三趕緊拿起茶壺給自己的老師倒茶,謝安嘴上沒說,心裏感覺這個便宜徒弟也不是一無是處,起碼眼尖手快,會來事,將杯中茶一飲而盡,才說:

“要解釋俠義道,說長也長,說短就短,你要聽哪個?”

馬賽彪說:“當然越詳細越好了”

“這一詳細,就要回到前朝了。”謝安不緊不慢地說,“二百年前,前朝覆滅,分裂成二十幾個國家,互相攻伐,今天你吞併我,明天我攻打你,華夏神州進入亂世。

直到差不多40年前,北方的西嶽華州出了一個人,他就是咱們的開國太祖皇帝—李成紀。他在西嶽華州長樂城起兵,三年之內一口氣平定整個北方,建立這大周朝,崛起的速度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偷眼一看,身前的馬賽彪和張十三都一臉鄭重地聽講,心中滿意,才繼續說道:

“說起他能統一北方的原因,老百姓眾說紛紜,有人說這周太祖李成紀出身前朝門閥士族,李家乃是“天下四姓”之一,實力雄厚。兵精糧足。也有的說李成紀治軍有方,還有說李成紀天命所歸等等。但這些,都是一般老百姓能看到的條件,而不是他成就霸業的最根本原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里風雲獨照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萬里風雲獨照我
上一章下一章

二十七:3教16派81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