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H的家鄉

第30章 H的家鄉

在說到H時,不得不先提到他的家鄉和成長環境:

H的城市就在我老家城市的隔壁,這兩個城市都是交界市,但不同的是,我老家從古至今,在區域劃分上一直鮮明的屬於華中某省,而H的老家,在建國前一直是屬於我們南邊省的,甚至直到現在,H老家的鐵路局也是南邊的省鐵路局管轄的。這就造成了H的語言文化差異和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原屬省份人有較大差異,最直接的差異有:

第一,H老家的主要糧食作物與我的老家完全不同(稻米),雖說我老家的氣候在可考證的資料上,一百年前也是和H那裏差不多的,作物是屬於是南北融合,小麥與稻米都可種植,但現在經過百年的氣候變化,已經偏向於北方作物了,而H的老家從古至今,主耕糧食種類幾乎沒有變化,這是糧食生產和氣候的差異。

第二,生活環境地形差異較大,我們的老家地處華中平原上,大多平原,少有丘陵和山,而H的老家就在群山環繞之中,山清水秀,氣候宜人,讓我們宿舍一眾從小生活在毫無特點的平原上的人羨煞不已,大家都知道,在山地中建造的城市,大多在水旁,或者一條江水直接貫城市,而北方就沒有這個條件了,在氣候惡劣的時候,氣溫變化幅度驚人(冷熱氣溫最大都能急驟浮動近二十度),所以都非常羨慕那些有山有水的地方...

第三,溝通語言差異,當時H剛入學之時,怕和我們溝通有障礙,於是始終用普通話和其他同學交流,大學四年都是如此,我們聽過他和別人打電話時所使用的的方言,對於我們來說,根本無法從近似音上去推敲理解,斷句方式和說話語調也和我們大不相同。後來H解釋說是因為他們那裏山多,所以以前住在這裏的人們,溝通起來就有區域隔閡,甚至有十里不同音之說,而且本來方言語系也是更偏向於南方的,所以在地形隔閡下方言文化就發展的越來越沒有近似參照了。關於‘十里不同音’這句話,我們當時是不信的,直到後來得到了H的親身驗證,H在本校找到了一個同鄉的女朋友,老家地址也就相距不到二十公里,兩個人曾多次嘗試互相用方言交流,並且互相講解聽不懂的地方學習,多次努力后發現用自己所屬區域的方言根本理解不了對方的話,相似點太少了,於是這兩個相距不到二十公里的老鄉,天天約會、打電話用方言交流,笑死我了...

第四,人員流動方向,我們老家因為地處華中,且身處米字型交通要道的樞紐點上,交通極其便利,所以人員流動極其分散,無論到哪個城市都有一大堆老鄉,而H的老家在人員流動上,大多首選東南,其他地方基本不去,可能是在交通上與東南方向的那些經濟強城上非常便利,所以發展規劃上更加偏向於這種流動,比如H的父母,現如今在無錫安了家,戶口也遷了過去,但H從小在老家長大,后才去了現在的新家,每年H回家的路線總是繞了一大圈,去往好多個城市,先回無錫看父母,再一起去杭州的外婆家過年,年後再回老家...雖說複雜繁忙,可在親情面前這都值得。對了,在人員流動上我老家和H的老家唯一的共同點是都不去省會,因為在地緣定位上,省會的距離和在所能提供的人才待遇上並沒有太大的競爭力。

H老家的的茶葉特產,在全省聞名,在全國也是赫赫有名的,奇葩的是當時問他知不知道老家哪裏的茶葉好時,他滿臉疑惑,我以為他是不知道自己家鄉的特產茶葉這麼有名,可一問才知,他是不知道老家有茶葉這回事,這是個假人吧?在那過十幾年連老家特產是什麼都不知道,還是那麼有名的東西。再後來H說:“我當時上學的時候坐火車路過了那一片片茶田,我還疑惑為什麼有人在山上種灌木叢,還修剪的那麼整齊好看,猜測是到時候想賣個好價錢嗎,沒到那居然是茶樹啊,真是漲知識了哈哈哈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划水者日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划水者日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30章 H的家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