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莫忘鄉下少年言

第七章 莫忘鄉下少年言

漢宮巍峨,太陽剛剛落山,整個宮廷內便燈火輝煌,烘托出一片神秘而威嚴的氣象。

建章殿內,漢帝劉宏一腳將面前的龍案踢飛,蒼白的臉上露出些許潮紅,抬手指着面前跪伏着的一眾太監,手指瑟瑟發抖,可見其內心確實是氣到了極點。

“既然爾等已經得到涼州叛亂的邊報,為何不報於朕知?”劉宏大喝道。

他與陳耽、何進一回來,立刻便召集十常侍前來問詢涼州之事,十常侍見事情已然無法再隱瞞,只好據實相報。

劉宏一聽差點氣炸了,“朕待你等如父母,你們卻將朕當無知嬰孩,你們就是這麼對待朕嗎?就是這麼對待朕的江山嗎?”

劉宏可以說對十常侍信任到了極點,要不然也不可能把大事小情都交給他們幾個太監去處理,可是今天這事,讓他着實有點失望。

這可不是普通的打打鬧鬧或者朝廷紛爭,這可是關係到漢室江山存續的大事,一想到劉延說的“漢室將亡”四個字,劉宏後背就冒冷汗。

作為十常侍頭腦的大長秋、車騎將軍趙忠硬着頭皮道:“陛下容稟,西涼蠻夷叛亂這些年一直斷斷續續,陛下說過,這等小事臣等着情處理即可,不用麻煩陛下。”

劉宏一怔,“我有說過嗎?”

十常侍中威望僅次於趙忠的張讓急忙接過話來,“陛下確實交待過,此次事發突然,叛軍驟然發難,致使涼州失陷,刺史和太守戰死,臣等正準備商議出個處理辦法再請陛下定奪,因而沒有及時稟告陛下,還望陛下治罪。”

說到最後聲音哽噎,其他幾個太監也都是人精,立刻跟着哭泣起來,紛紛表示他們是如何如何為了皇帝着想、為漢室江山着想,請求皇帝治他們耽誤軍機之罪。

劉宏長嘆一聲,面露不忍之色,心軟了下來,聲音也柔和了一些,“即便涼州之事真如你們所說,那麼張純、張舉叛亂呢?賊人都稱帝了,朕還被蒙在鼓裏,你們還作何狡辯?”

趙忠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道,“陛下明鑒,相比涼州之亂,張純、張舉之亂簡直是癬疥小疾,臣等已令幽州刺史劉虞前往討伐,相信不日即可平定。”

劉宏點了點頭,他對劉虞的能力和忠心還是滿意的,“朕聽聞西涼董卓也意圖謀反,各州郡也多有不臣之心,可有此事?”

趙忠和張讓交換了一個眼色,今天陛下出了一趟宮,怎麼回來就知道這麼多事?

對有些官員的不臣之心,他們是有所察覺的,但這些人往往都會主動結好十常侍,他們自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些事是誰告訴的陛下?

一直以來,十常侍都以為將漢帝乃至整個漢室江山玩弄於股掌之間,沒有他們掌握不了的局面,沒有他們渡不過的難關,可這一次,十常侍的這兩大頭腦,居然生出一種失控感。

“董卓確實擁兵自重,但叛亂之意尚未表露出來。”趙忠道,“而且當下西涼平叛的緊要關頭,朝廷不好動他,平叛之後,想怎麼拿捏他,還不是陛下一句話嘛!”

說完,露出諂媚的笑容,其他幾人的大白臉上也跟着擠出笑意來。

“至於其他人的不臣之心,還容臣等慢慢查訪,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張讓笑道,“臣等即使肝腦塗地,也定讓陛下江山穩固!”

十常侍齊聲跟着附和,“定讓陛下江山穩固!”

劉宏心中很是滿意,朕選中的幾個中常侍能力還是很強的,

既能為朕分憂,又把事情辦得圓滿,可那幫朝臣為何總是和他們過不去呢?

就在此時,旁邊撲通跪下一人,正是司徒陳耽,“陛下切不可受閹宦蒙蔽,四方盜賊並起、劫掠州郡,皆因十常侍賣官害民、欺君罔上所致,臣懷疑當今西涼、幽州之亂,皆有十常侍為內應,陛下難道忘了黃巾之亂了嗎?”

陳耽說著不住叩首,咚咚作響。

正準備起身的十常侍聽聞,趕緊再次跪伏於地,趙忠、張讓更是直接把頂冠摘下來,哭道:“陛下也看到了,臣等不被大臣們相容,怕是不能活了,臣等忠心可鑒日月,只求陛下在臣等死後,把家產充作軍資,以助陛下平亂。”

說得悲悲切切,其他中常侍也學着摘掉頂冠,一齊哭了起來。

劉宏皺眉。黃巾之亂他自然沒有忘,他也能聽出陳耽所指的意思是指中常侍封諝勾結黃巾亂黨之事,封諝至今還在獄裏關着呢,但僅憑張角的弟子唐周一面之詞,再加上其他宦官說情,所以一直沒有處置封諝。

可涼州之亂、幽州之亂,中常侍們也會參與其中嗎?不可能吧,他們圖什麼?榮華富貴都不缺乏,還有何必要與亂黨勾結?

“陳司徒,沒有證據的事,請勿妄言。”劉宏不悅道,“朕知十常侍藉著朕的恩寵,有時驕縱了一些,但他們的忠心朕還是相信的。”

“陛下!”陳耽以頭撞階,額頭流血,他的心也在滴血,皇帝陛下居然絲毫沒有自省,“天下之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無寸功,皆封列侯,陛下今不自省,江山社稷恐有崩摧之憂啊。”

“大膽陳耽!”劉宏怒道,“安敢毀謗大漢江山?若不是看在你忠心耿耿,為政也頗有建樹,今日便要治你重罪,還不退下!”

說著一甩袖子,轉身向後宮走去。

“陛下!”陳耽大聲道,“十常侍貽誤軍機,難道就不治罪嗎?十常侍勾結亂黨,難道就不治罪嗎?十常侍假傳聖旨調動地方官員和軍隊,難道就不治罪嗎?”

劉宏不答,繼續向後走去。

“陛下!”陳耽內心有點絕望了,大哭出聲,“陛下這麼快就忘了鄉下少年的金石之論了嗎?”

劉宏一怔,不由得停步。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陳耽吟誦着劉延給出的解題答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漢帝求我接皇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漢帝求我接皇位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莫忘鄉下少年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