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六 入平涼
石馬村位於隴省平涼地區靈川縣,宋代大詩人陸遊曾經寫過一首詩《建安遣興》
綠沈金鎖少時狂,幾過秋風古戰場。
夢裏都忘閩嶠遠,萬人鼓吹入平涼。
寫的就是這裏的景色。
不過現在卻是一片荒涼,這裏處於黃土高原邊緣地帶,走不盡的蜿蜒溝壑,走不盡的荒涼大山,土地貧瘠、常年缺水是平涼地區最窮的村落之一。
今天是元月17日,農曆臘月十一。
連續下了兩天大雪,今天好不容易太陽露出笑臉,一大早村支書劉吉貴就吆喝人收拾村委會空閑的幾口窯洞,打掃外面院子裏的積雪。
因為,今天有貴客上門了!
“建軍,衛書記他們什麼時候能到咱們村?”劉吉貴問自己的侄子——也是村上的文書劉建軍。
劉建軍今年二十五歲,穿着一件有些破舊的棉襖,戴着一個火車頭帽正在院子裏掃雪。
或許是乾的賣力出汗的緣故,頭上已經冒起熱氣騰騰的白霧,他聽到劉吉貴問他,就停了下來抹下帽子,笑着說:“還早呢,聽鄉長說他們一行昨天晚上才到縣上,今天一早趕往咋們村,估計到了也到中午。”
是啊.....
來一趟石馬村不容易,從縣城發來的班車一天只有兩趟而且只到鄉政府,從鄉政府到村上還有十里長的羊腸小道,路很窄只能勉強讓驢車通過。
這兩天又下大雪,
路肯定不好走,不知道中午能不能按時趕來?
劉吉貴想着,抬頭看了看遠方的山坳。
.......
......
衛蕊蕊從來沒見過這麼大雪,還從來沒走過這麼難走的路。
跟着爸爸還有叔叔他們,從寧宣市坐飛機直接飛到秦省的安西市,然後又換成大巴一路向西北,大巴搖了一整天才到平涼地區。
第二天中午,又坐中巴趕往靈西縣,越往西走顯得越荒涼,到了靈西縣城后受到當地縣政府有關領導的熱情招待,說暫時休息半天,第二天再去石馬村。
第二天早上,縣上專門派了兩輛帆布篷吉普車,沿着縣道搖晃了近兩個多小時才到鄉政府所在地,衛蕊蕊聽說到那個什麼石馬村還有將近十里的山路!
而且不通車只能走路或者坐驢車過去。
媽呀,還有十里的山路?!
這一路顛簸,衛蕊蕊差點就要吐了!
啥時候走過這麼難走的路呀?
真是......也不把路好好修一修。
難怪這地方這麼窮!
你看看我爸,聽說剛剛當上生產隊長,第一件事就是想到修路!
當然,這些話她只是心裏吐槽是不敢說的。
不過嘛,邊走路邊欣賞雪景也不錯呀,她出生到現在還真沒見過這麼大的雪呢。
到處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可是沒走到多長時間她就後悔了。
路上的雪實在是太深了!
自己穿的小皮靴一腳踩下去半截都在雪裏,不使點勁就拔出來!
還有,好冷呀,風吹到臉上好疼!
臨走前媽媽給她準備在最厚羽絨服現在穿到身上似乎也不暖和,她只好把脖子上的厚圍巾向臉上裹了裹,抵禦這刀子般的寒風。
“蕊蕊......是不是有些冷?”衛向東看拿着小臉凍得通紅的女兒,有些心疼問道。
這裏真的冷,自己裏面穿着厚厚的毛衣,外面是在靈西縣城剛買了綠軍大衣,照樣抵擋不住這裏寒風。
他有點後悔把女兒帶到這地方來了。
不過衛蕊蕊倒很堅強,自己出來不能給爸爸丟臉呀,於是搖搖頭:“爸,我沒事。”
“衛書記,前兩天我們這些下大雪,路就成了這個樣子。”一個四十歲左右穿着黑色雪花呢的的中年男人插話進來,是縣上的一個副縣長,叫王寶生,專門陪衛向東前去石馬村。
他說石馬村所在的板凳鄉是全縣最偏遠的一個鄉鎮,除了鄉政府所在村,別的九個村全部不通班車,別說班車就連普通小車就進不來。
他邊說邊指着前面的路上說道:“這些路,好點的能過一輛拖拉機,差點的只能過驢車,如果遇到像今天這樣的大雪,連驢車都過不去。”
“那你們可以修路呀......不是說要想富先修路嗎?”衛蕊蕊實在忍不住問道。
王縣長的臉色頓時尷尬起來,解釋道:“我們也想修路,可是縣上窮啊......一年縣財政收入才3000萬!連發給幹部發工資都不夠,哪有錢修路?.......”
才3000萬?
衛蕊蕊聽了不由得撇撇嘴。
就是我們衛曹村隨便一個企業,一年掙的也不至才3000萬呀?
果然夠窮的.....
衛向東早在對方提供的資料上看到這個縣的窮困,但昨天到了縣城,看到低矮的樓房,破破爛爛的街道,這讓衛向東想起《平凡的世界》裏描寫的黃源地區。
可那描寫的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景物啊,現在已經是2000年!
再看看一路坐在車上看到的村莊,二十年多去了,這裏似乎沒有多大變樣。
一行數人跋涉了將近兩個小時,才走完這十里路上了一個山樑,看到不遠處山坳里分散着一些窯洞。
“到了,前面就是!”王縣長指着那些窯洞笑道。
就在這時候,山樑上出現幾個人影,很快走近,為首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穿着黑棉襖頭戴着一個火車頭帽。
“他就是石馬村支書劉吉貴。”王縣長笑着解釋。
衛向東也趕忙向前急走兩兩步,對方伸出一雙粗糙的大手,兩人握住。
“你好,你就是衛曹村的衛書記吧?我們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們盼來了。”
“呵呵,路有點不好走,耽擱了些。”衛向東笑着解釋。
“哎......我們村就這樣,一下大雪就封村了,不過前面的路好走了,我已經讓人打掃的乾淨!”
果然,衛向東看到通往村子的泥巴路上,積雪都被掃到兩旁,堆成厚厚的雪堆。
雙方又相互介紹,這次衛向東村上帶來五個人,曹小榮、衛風華,還有兩個技術人員。
互相握手后,大夥才繼續向村裡走去。
石馬村並不大,一共二百多戶上千人,窯洞零零散散分佈在兩條溝里,現在正是晌午時分,家家戶戶都冒起了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