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改革貨幣

第六百六十八章 改革貨幣

隨着上杉將軍家將毛利家在長門、周防、石見三國的金銀礦山開採權全部收走後,對毛利家的財政可以說是毀滅打擊。

雖然作為長州藩藩主的毛利輝元對上杉將軍家此舉感到極度憤怒,但只是敢怒不敢言,眼睜睜看着上杉將軍家派來的代官從自己的手中接管,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抗的舉動。

因為,毛利領鄰近的大名要麼是與毛利家有着宿怨的尼子勝久,要麼是為了復興安藝武田家而主動走近上杉將軍家的安國寺惠瓊,還有與八條家進行聯姻、關係非同一般的尹達輝宗。

與毛利領隔着關門海峽的還有親藩大名上杉憲重、親藩大名上杉景滿、譜代大名金津義舊。

可以說如今的毛利輝元是有賊心沒賊膽,四周都被上杉將軍家的嫡系或是親近大名包圍着,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正所謂唇亡齒寒。

先前,毛利輝元主動向上杉將軍家大老八條景定提出要將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二人國替至他處,就導致毛利家在失去兩川藩屏后被進一步孤立。

另一方面,在上杉將軍家從天下各地大名手中收走金、銀、銅礦開採權后,統一貨幣一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上杉將軍家若想天下泰平、長治久安,就必須牢牢掌握扶桑的財政權和開設鑄幣爐的權力,尤其是對下層發放俸祿的權力。

不論是武士也好,足輕也罷,他們都可以不在乎是誰制定的法度,但這些人一定在乎是誰掌握了經濟命脈。

對此,景定與里見義弘、長野業盛、加地春綱、桃井義孝等老中,以及駿府城代兼駿府城城下町奉行岩井信能、勘定奉行樋口兼豐、上杉氏虎佑筆山崎秀仙、南光坊天海等人進行多次商議后決定,制定三貨制度,並新設役職御金改役。

所謂御金改役,即負責金幣的鑒定與檢印的事務。

所謂三貨制度,即實行的金幣、銀幣、銅錢幣并行的貨幣政策。

丁銀,即海參狀的銀幣,一枚大概相當於四十三匁,寫有、等字樣或蓋有大黑的印記。與之相對的是豆板銀,扁圓狀,一枚大概為五匁。

而大判通常只作賞賜、贈答、軍資用。

一兩黃金=五十匁白銀=一貫大明渡來銅錢=四貫劣幣的兌換率。

雖說在戰國時期,天下各地大名都曾頒下過選錢令,這就導致市面上的交易手段大都以大米和金銀進行結算,從而棄用銅錢,尤其是惡錢。

就連織田信長也曾在領內頒下過選錢令,當時織田領的兌換率為黃金十兩=錢十五貫文精錢、白銀十兩=錢二貫文精錢。

,即按兩倍、五倍、十倍的惡錢等於一倍精錢的價值流通。

但事與願違,因為織田信長強制流通惡錢,就導致很多人不願接受銅錢而要求以大米或金銀支付,對織田家的財政打擊非常大。這也是織田信長敗亡的原因之一。

不過,如今的扶桑已經被上杉將軍家所靜謐,再加上上杉將軍家先後在京都、大坂城、江戶城、駿府城等地設立金座、銀座,製成具有一定品質的大金判、小金判、丁銀、豆板銀等。

更何況,上杉將軍家與之前的足利將軍家不同,對待與自己唱反調的公卿、豪商、大名、國人領主等的態度

是非常強硬。

哪怕是原本貴為五攝家之一的二條家、九條家以及富可敵國的界町和博多的豪商們,只要是站在上杉將軍家的對立面,就算上杉將軍家網開一面,饒其一命,那至少也得落得個發配苦寒之地陸奧的結局。

至於金座、銀座,都不屬於勘定奉行管理和支配,例如大判座凋物師是從屬於管理佩刀的腰物奉行。

如此一來,上杉將軍家便結束了扶桑長達數百年以來貨幣形制各異、輕重不等、大小不一的混亂局面,克服了貨幣換算上的困難,消除了商品交換的貨幣障礙,減少了交易成本,推動了商品交換的發展,使大米、青苧、藍染、新珠洲燒、輪島塗、藥材、綢緞、生絲等重要的商品物資可以在扶桑全境的範圍內自由流動,加強了扶桑各地的經濟聯繫,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穩定。

總而言之就是加強了扶桑各地的經濟聯繫,促進了商品交換的發展。

統一貨幣,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是天朝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時就實行的政策。這麼做的目的是建立和鞏固集權和國家統一的重要手段。

統一幣制,既有利於加強當權者的財權,便於賦稅的徵收,也可以從財權、財力上防止前朝殘餘勢力,利用其原來的貨幣破壞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防止地方分離。也就是:鞏固了集權統治,維護了國家統一。

【鑒於大環境如此,

與此同時,景定還下令分別在江戶城、駿府城、春日山城、大坂城等上杉將軍家直轄重鎮設立鑄錢所,效彷大明渡來銅錢的樣式開始鑄造天正通寶,並禁止銅流出海外。

因為製造工藝等種種原因,天正通寶並不能與大明渡來銅錢相匹敵,兌換率為一兩黃金相當於三貫文天正通寶。而白銀的兌換率則是四貫文天正通寶相當於六十至七十匁白銀,比較穩定。

為了能讓新鑄的天正通寶迅速普及,景定很快就想到了豪商們,便下令今井宗久、津田宗及、千利休、小西隆左等人向上杉將軍家提出借新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八條物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八條物語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八章 改革貨幣

%